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方案及活動總結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不斷提高中學生道德素質和文明水平,組織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參加各種行之有效的道德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強道德觀念,打牢道德基礎。
二、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由黑龍江省文明辦、黑龍江省教育廳、共青團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婦聯主辦。綏化市把我校定為安達市唯一的聯系點。
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踐行道德規范,增強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習慣,營造快樂健康和諧的校園,培養學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愛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三、具體活動安排
按照簡單易行、切實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組織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在家庭、學校、社會參加針對性、參與性、實效性強的實踐活動。
(一)在班級,開展“感動就在你我身邊”的活動。
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認真組織學習,以形成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校園氛圍,努力推進班風、校風建設,為學生的成長營造積極進取的外部環境。
(二)在學校,開展“美德校園”活動。
1.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推行校園文明禮貌用語,做到知禮儀、重禮節。
2.同學之間結對互助,通過交流談心、補習功課、節日聯歡、
贈送學習用品等形式,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德。
3.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愛護
公物,關心集體,強化集體觀念,增強合作意識。
(三)在家庭,開展“感恩父母”親情體驗活動。
1.能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澆花,培養自理、自立能力。
2.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制作一個小禮物送給父母、給父母過生日、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學會感恩。
3.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四)在社會,開展“小小志愿者”、爭做“文明小天使”活動。
1.走進敬老院、福利院、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提供服務,幫助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談心、讀書讀報,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做“愛心小天使”。
2.走進鄉鎮街道,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植綠護綠、公益宣傳,做“社區小義工”。
3.開展“文明出行行動”活動。讓學生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走人行道,上下學自覺排路隊,同時對行人亂穿公路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
4.開展“保護環境,回收廢紙”活動,所得的錢款用以資助災區同胞;組織師生為災區募捐活動,同時,讓學生走向社會,為災區的人民募捐實踐活動。養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德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總結
北湖學校崇文2班
我校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持之以恒,以“體驗親情”、“和諧校園”、“愛心奉獻”為重點,豐富活動內容。總之,我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學校、家庭、社會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引導學生參與道德實踐,讓孩子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升華心靈,陶冶情操,成長為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如:
1、在家庭,開展"孝敬父母、體驗親情"活動。提倡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澆花,培養自理、自立能力;引導他們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制作一個小禮物送給父母、給父母過生日、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
學會感恩;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在學校,開展"和諧校園"活動。引導學生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推行校園文明禮貌用語,做到知禮儀、重禮節;倡導同學之間結對互助,通過交流談心、節日聯歡、補習功課、贈送學習用品等形式,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德;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強化集體觀念,增強合作意識。
3、在社會,開展"愛心奉獻"活動。組織學生走進敬老院、福利院、老齡家庭,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提供服務,幫助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談心、讀書讀報,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做"愛心小天使";動員學生積極投身社區建設,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植綠護綠、公益宣傳和文化活動,做"社區小義工";引導未成年人學習宣傳禮儀知識,文明出行,文明上網,禮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通過開展這次活動,我校學生對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何做一個文明學生、如何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會了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總之,本次活動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學生身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
篇2: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方案及活動總結
一、指導思想: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不斷提高中學生道德素質和文明水平,組織學生在家庭、學校、社會參加各種行之有效的道德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質。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深刻理解道德要求,增強道德觀念,打牢道德基礎。
二、活動目標
本次活動由黑龍江省文明辦、黑龍江省教育廳、共青團黑龍江省委、黑龍江省婦聯主辦。綏化市把我校定為安達市唯一的聯系點。
動員學生積極參與多種形式的道德實踐活動,從身邊點滴小事做起,踐行道德規范,增強道德意識,養成良好習慣,營造快樂健康和諧的校園,培養學生在家庭,孝敬父母;在學校,尊敬師長;在社會,奉獻愛心,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三、具體活動安排
按照簡單易行、切實可行、就近就便、力所能及的原則,組織學生在日常生活學習當中,在家庭、學校、社會參加針對性、參與性、實效性強的實踐活動。
(一)在班級,開展“感動就在你我身邊”的活動。
通過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認真組織學習,以形成學先進、趕先進、當先進的校園氛圍,努力推進班風、校風建設,為學生的成長營造積極進取的外部環境。
(二)在學校,開展“美德校園”活動。
1.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推行校園文明禮貌用語,做到知禮儀、重禮節。
2.同學之間結對互助,通過交流談心、補習功課、節日聯歡、
贈送學習用品等形式,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德。
3.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愛護
公物,關心集體,強化集體觀念,增強合作意識。
(三)在家庭,開展“感恩父母”親情體驗活動。
1.能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澆花,培養自理、自立能力。
2.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制作一個小禮物送給父母、給父母過生日、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學會感恩。
3.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四)在社會,開展“小小志愿者”、爭做“文明小天使”活動。
1.走進敬老院、福利院、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提供服務,幫助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談心、讀書讀報,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做“愛心小天使”。
2.走進鄉鎮街道,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植綠護綠、公益宣傳,做“社區小義工”。
3.開展“文明出行行動”活動。讓學生遵守交通規則,過馬路走人行道,上下學自覺排路隊,同時對行人亂穿公路等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導。
4.開展“保護環境,回收廢紙”活動,所得的錢款用以資助災區同胞;組織師生為災區募捐活動,同時,讓學生走向社會,為災區的人民募捐實踐活動。養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德
“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總結
北湖學校崇文2班
我校腳踏實地、真抓實干、持之以恒,以“體驗親情”、“和諧校園”、“愛心奉獻”為重點,豐富活動內容。總之,我校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把“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在學校、家庭、社會持之以恒地開展下去,引導學生參與道德實踐,讓孩子們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升華心靈,陶冶情操,成長為一個真正有道德的人!如:
1、在家庭,開展"孝敬父母、體驗親情"活動。提倡主動分擔家務,幫助父母洗碗、做飯、洗衣、疊被、掃地、澆花,培養自理、自立能力;引導他們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向父母道一聲辛苦、為父母捶捶背洗洗腳、制作一個小禮物送給父母、給父母過生日、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理解父母、感謝父母,培養孝心,
學會感恩;不挑吃穿,不亂花錢,不盲目攀比,養成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2、在學校,開展"和諧校園"活動。引導學生尊敬師長,見面行禮、主動問好,推行校園文明禮貌用語,做到知禮儀、重禮節;倡導同學之間結對互助,通過交流談心、節日聯歡、補習功課、贈送學習用品等形式,互幫互助,互學互愛,養成關愛他人、樂于助人的品德;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愛護公物,關心集體,強化集體觀念,增強合作意識。
3、在社會,開展"愛心奉獻"活動。組織學生走進敬老院、福利院、老齡家庭,為孤寡患病老人、殘疾人和軍烈屬提供服務,幫助他們洗衣做飯、打掃衛生,陪他們聊天談心、讀書讀報,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困難,做"愛心小天使";動員學生積極投身社區建設,參與社區清潔衛生、環境保護、植綠護綠、公益宣傳和文化活動,做"社區小義工";引導未成年人學習宣傳禮儀知識,文明出行,文明上網,禮貌待人接物,做"文明小使者"。
通過開展這次活動,我校學生對如何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如何做一個文明學生、如何做一個對社會有益的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學會了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培養了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總之,本次活動促進了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在學生身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使學生思想道德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
篇3:學習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活動方案
美麗河明德小學“學習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主題活動方案
一、活動主題
以學習雷鋒精神為主題,弘揚民族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增強師生道德意識和“小公民道德建設”的責任感。依據長期的開展“愛祖國,愛家鄉,愛學校,愛班級”的“四愛”教育平臺,增強主人翁意識,樹立尊重他人、尊重自我、積極向上,具有良好的文明意識和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二、活動宗旨
把握學習雷鋒精神的實質,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并在實踐中不斷賦予雷鋒精神積極上進的時代內涵。
三、活動要求
“學雷鋒”活動要立足校園,通過各項活動,使學雷鋒活動深入人心,從自我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做一個愛學習、愛人民、愛勞動、愛勤奮、愛簡樸、愛助人的好學生。
四、活動時間
*年3月至*年12月,將主題教育貫穿全年。
五、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廣泛宣傳、統一認識階段(三月)
活動目的:利用櫥窗、板報、展板、廣播等宣傳手段和方式,如雷鋒事跡及圖片展、雷鋒生平、事跡及校內外學雷鋒先進事跡報道等,營造學雷鋒活動氣氛。使學生在校園里看到、聽到主題活動的內容,引起學生的重視,統一學生的思想。
具體活動內容:
1、組織開展“學雷鋒、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教育活動的啟動儀式。
2、各班級組織學生觀看雷鋒電影,各班級組織學生寫出觀后感。
3、開展以“學習雷鋒精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少先隊活動課,讓學生充分了解雷鋒精神的含義。
4、開展“學雷鋒”小報展活動。大力宣傳好人好事,找出最有代表性、最有意義的好人好事來做典型。
第二階段:實踐活動階段。(四月至七月)
活動目的: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行為習慣和樂于助人、關愛他人的公眾意識,激勵大家刻苦學習,團結同學,熱愛班集體,齊心協力共建文明校園。
具體活動內容:
1、要組織全校學生開展“為社會獻愛心”活動,動員高年級同學們為五保戶、貧困戶、無勞動力的家庭農忙季節幫助他們春耕和收割等工作,為社會弱勢群體奉獻一點愛心。
2、實施“六個一”工程:每位同學至少為社會為學校做一件好事,遇見老師問一聲好,說一句文明禮貌用語,幫助一位困難同學,在家為父母做一件家務,唱響一首道德歌曲。
3、利用“五四”青年節組織學校青年教師,開展“學習雷鋒精神,做人民滿意的好教師”為主題的好人好事活動。
4、利用“六一”兒童節,組織全校舉行一次“雷鋒精神代代傳”演講、征文、歌舞、獻愛心等活動。
第三階段:總結評比階段。(十月至十二月)
活動目的:通過總結評比活動涌現出具有雷鋒精神的典型,以典型帶動全體使全校每位師生都能參與到學雷鋒實踐活動,真正地從自身做起,從小事著手。讓自己擁有一顆關愛社會、關愛集體、關愛他人之心,為建設文明校園做出貢獻。
1、進行總結,并把好人好事、活動記錄資料、活動的總結、調研報告上交教育局黨辦。
2、各班級收集整理在“學習雷鋒精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中表現出來的好人好事以及典型事跡。
3、對“學習雷鋒精神,做一個有道德的人”活動中表現出來的好人好事,典型事跡進行宣傳報道,評選出“學雷鋒先進集體”、“學雷鋒十佳好少年”。
*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