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路橋建設崗位職責

路橋建設崗位職責

2024-07-31 閱讀 6547

建筑電工深圳市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市路橋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崗位要求:

1、學歷:大專以上學歷,有中級電工證;或持有電工上崗證、高壓電工操作證。

2、工作經歷:具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有兼汽車駕駛員證(C證)者優先;或同等崗位3年以上工作經驗,熟悉高壓倒閘作業流程

3、崗位要求:勤奮,敬業,任勞任怨的工作精神,細致的工作態度,安全意識強;動手能力強,能獨立維修電氣設備。

4、技能要求:具有豐富的實際操作經驗,能獨立完成施工現場施工配電工作及臨時用電方案的編制。

其中高壓電工崗位職責:參加隧道高壓電設備室的巡視、試驗、維保、維護、維修等工作;

參加電氣設備技改等工作;

監控用電負荷情況、電能管理。

篇2:路橋燃氣建設有限公司燃氣搶修應急預案格式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生產法,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加強燃氣生產、輸配、儲存、使用過程中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突出“以人為本”的原則,切實落實“隱患險于明火、防范勝于救災、責任重于泰山”的安全管理意識,保障國家、公民的財產、生命及社會的公共安全,確保路橋政治、經濟、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二、編制的目的

在發生燃氣突發事件時,以便快速、積極、有序、有效地控制事態,將事故損失減少到最低。

三、編制依據

1.《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勞動部、公安部第10號令《城鎮燃氣安全規定》。

3.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第62號令《城鎮燃氣管理規定》。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標準《城鎮燃氣設施運行、維護和搶修安全技術規程》。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34號令《特別重大事故調查程序暫行規定》。

四、公司基本概況

1.公司經營范圍:經營管道燃氣氣種為空混氣和即將接納的天燃氣,今后管道燃氣以天然氣為主。

2.燃氣生產、輸配、儲存設施:位于路院路1#。

五、危險源的識別

(一)各類燃氣的基本特性

1.天然氣

(1)主要成分為甲烷;

(2)熱值約為35.53~37.62MJ/m;

(3)天然氣的比重為0.56;

(4)爆炸極限為5~15%。

2.空混氣(液化石油氣和空氣的混合物)

(1)主要成分為C3、C4;

(2)熱值約為50.16MJ/m;

(3)空混氣的比重為1.40;

(4)爆炸極限3.5~16.81%(體積比)。

以上參數是標準狀態下的計算數據。

(一)事故成因分類

1.泄漏:管道接口泄漏、管道本體泄漏、儲氣設備泄漏、管道其它設備泄漏、用氣設備泄漏;

2.非計劃停氣或超壓;

3.人民中毒或死亡;

4.火災;

5.爆燃。

(二)事故成因分析

1.造成戶內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灶具燒煮滿溢導致熄火、燃氣泄漏;

(2)使用非安全型燃氣熱水器或違章安裝熱水器;

(3)燃氣開關長期失修,發生松動,引起燃氣泄漏;

(4)燃氣具的連接不當和燃氣具體本身的缺陷;

(5)燃氣設備設施的私拆、私裝;

(6)其它原因引起的泄漏。

2.造成戶外燃氣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野蠻施工和超負荷載重車輛致使燃氣管道松動、甚至斷裂;

(2)腐蝕性化學物任意排放,侵蝕燃氣管道;

(3)熱脹冷縮和自然沉降導致燃氣管道接口松動、管道下沉甚至斷裂;

(4)管道自然腐蝕導致泄漏;

(5)野蠻拆除舊房屋或違章搭建損壞燃氣管道。

3.造成儲氣設備、氣化站設備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設備故障;

(2)設備泄漏;

(3)違章操作。

4.調壓設備事故的原因主要有:

(1)超壓保護失效;

(2)閥體、皮膜、指揮系統破損或故障;

(3)過濾器的效;

(4)超壓保護裝置非正常啟跳;

(5)違章操作。

5.閥門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

(1)關閉性能差;

(2)閥心脫落;

(3)密封點、接口泄漏;

(4)誤操作。

6.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管材質量不合格;

(2)未按工藝要求施工;

(3)管道埋深和回填未達到設計要求;

(4)設計存在缺陷。

7.其它因素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

(1)信息傳遞不暢或執行不力造成誤操作和工作未到位;

(2)在管道停氣降壓作業中閥門關閉不嚴、阻氣袋位移、燃氣外泄;

(3)在置換作業時采用不適當的燃氣或氮氣壓力,使管道內生產紊流,致使取樣結果不真實;選擇不恰當的放散口徑、位置及放散點,或放散管上未安裝防散電絲網;現場聯絡、通訊、指揮及組織體系不健全;違反安全操作規程;

(4)在帶氣作業時未佩帶防毒面具及保險帶;溝、槽開挖坡度不規范使燃氣得不到及時擴散或阻氣袋位移;違章使用非防暴設備;現場組織實施方案不完善、不周密。

六、搶修等級的劃分

(一)特級搶修:

1.500戶(含)以上管道燃氣用戶非計劃性(突發性停氣或緊急通知)停氣;

2.天然氣高壓管線及其附屬設施發生泄漏,造成當地居民緊急疏散或影響其正常生活生產;

3.液化氣儲罐第一道閥門、法蘭大面積泄漏;

4.在燃氣生產、運行、運輸過程中發生燃爆、火災;

5.因燃氣管道泄漏或設備故障造成5個(含)以上中毒或燒傷,或發生人員死亡的事件;

6.高中壓調壓器、中低壓調壓器故障造成高夸竄中壓、中壓竄低壓(超壓);

7.液化氣槽車罐體泄漏、緊急切斷閥失靈、車輛事故導致泄漏、罐體傾覆等。

(二)一級搶修:

1.DN160(含)以上的中壓管線泄漏,或造成管道燃氣500戶以下~300戶以上用戶非計劃性(突發性停氣或緊急通知)停氣;

2.燃氣管線泄漏,造成人員疏散或影響居民正常生活、生產;

3.燃氣管線泄漏或設備故障5人以下中毒或無傷亡事件;

4.液化氣儲罐區、灌裝區發生非第一道閥門因素的大面積泄漏。

(三)二級搶修:

1.DN160以下~DN110戶以上中壓管線泄漏或造成300戶以下~200戶以上燃氣用戶非計劃性(突發性停氣或緊急通知)停氣;

2.液化氣儲罐區、灌裝區閥門、槽車其它部位(除特級規定之外)等泄泥坑。

(四)三級搶修:

1.DN110以下的中壓管線、DN160以下低壓管線泄漏或200戶以下用戶停氣的搶修;

2.重點設備(有備機)故障造成整機不能運行的搶修。

七、預防和應急措施

(一)戶內燃氣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措施

1.加強安全用氣的宣傳;

(1)教育用戶正確使用燃氣設施和燃氣用具;禁止使用不合格的或已達到報廢年限的燃氣設施和燃氣用具;

(2)不得私自改動燃氣管線和擅自拆除、改裝、遷移、安裝燃氣設施和燃氣器具;

(3)禁止使用明火查漏;

(4)發現有燃氣泄漏應采用自然通風的方法,禁止開關電器設備;應在安全地方切斷電源;同時立即撥打搶修電話;

(5)定期更換皮管。

2.設立24小時報警電話,對于用戶報警應及時進行處置;定期進行入戶安全檢察,對查處的事故隱患督促用戶及時整改;

3.戶內發生泄漏按《民用管道液化氣、空混氣應急搶險措施預案》執行;

4.戶內發生起火、燃爆、人民中毒按《民用管道液化氣、空混氣應急搶險措施預案》執行。

(二)戶外燃氣管道事故預防和應急措施

1.加強管線的巡檢和巡護,采用先進的檢漏儀器,提高自查率,及時發現和阻止各類違章施工;

2.計劃內的停氣、降壓作業應事先明確時間和范圍,并提前72小時做好停氣、降壓用戶的通知工作。在作業中要將調壓器出口壓力調至阻氣袋能阻止的燃氣壓力,支狀管距調壓器點較近,管內壓力較高,則施工部位后面的管道實行停氣,前面的管道采取降壓;

3.在置換作業時要控制好壓力,大口徑管道在開戾閥門時應逐漸緩慢進行,防止管道內因流速過快產生紊流,控制好放散口出口壓力,放散裝置要按要求設置;

4.帶氣作業時應保持通風,穿戴好防護裝,加強警戒;

5.燃氣泄漏的應急措施:

(1)接到報警后應立即通知搶修人員趕赴現場;

(2)搶修人員趕到現場后應劃定警戒區,對警戒區的人員進行疏散,控制明火,根據現場情況初步確定搶修等級,立即將現場情況報告搶修指揮中心。發生人員嚴重中毒和傷亡的應立即通知120進行搶救;

(3)搶修人員根據管線竣工資料利用查漏設備進行查漏,對有燃氣聚集的溝槽和其它構筑物進行強制送風,以降低燃氣濃度;

(4)具體實施按《搶修操作規程》規定執行。

6.燃氣泄漏火災事故的應急措施:

(1)應當立即通知消防部門;

(2)采用切斷氣源或降低壓力等方法控制火勢。中壓管降壓一般采用閥門進行控制,低壓管降壓一般采用向管道逐步注水的方法進行,PE管可以用管夾來控制壓力。在降壓過程中應設置壓力監控點,防止產發負壓。DN100以上燃氣管道禁止采用直接切斷氣源的方法滅火;

(3)火勢得到控制后配合消防部門進行滅火;

(4)滅火后的燃氣管道按泄漏管道處理。

(三)設備事故的預防和應急措施

1.調壓器要做好檢查和維護,定期進行關閉壓力和調壓精度的測定,以及過濾器的檢查,副路調壓器應確保完好;

2.加強閥門的保養,對關閉性能差的閥門及時進行更換;

3.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4.設備發生故障時應及時啟動備用設備,并進行搶修;

5.對設備作業者進行經常性的培訓和考核,提高人員的業務技能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

6.調壓器超壓事故的處理方法和要求:

(1)發生下游壓力超壓時,采用放散的方法進行降壓;并立即確定事故調器;

(2)確定事故調壓器后應立即關閉該調壓器進出口閥門;如超壓區域由多個調壓器供氣,應對其它調壓器進行檢查;

(3)查找超壓的原因,需停氣搶修的應做好用戶的停氣通知工作;

(4)超壓區域的燃氣設施應進行全面檢查,超壓壓力大于管道強度試驗壓力的必須進行置換施壓,合格后方可恢供氣。

7.臥罐氣代站搶修應急預案

氣化站工作人員應嚴格遵循各項操作規程。遇緊急事故情況,按應急措施實行。

(四)工程質量事故的預防措施

1.嚴格執行燃氣管網設計標準,積極采用新材米和新技術,提高管道自身的機械性能和安全性能;

2.加強工程質量管理,提高施工質量。

八、燃氣搶修組織指揮系統

1.公司燃氣搶修實行組織指揮體系負責制,體系由指揮部和現場指揮作業組組成。

(1)特級搶修組織指揮體系見附件一;

(2)一級搶修組織指揮體系見附件二;

(3)二級搶修組織指揮體系見附件三;

(4)搶修組織指揮體系由公司組織設立。

2.自突發事件發生之時,各單位應嚴格執行搶修組織指揮體系的指令。根據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對搶修工作的總指揮負責,確保搶修工作的順利完成。

3.總指揮職責:

(1)分析緊急狀態和確定相應報警級別;

(2)指揮協調應急反應行動;

(3)與企業外應急反映人員、部門、組織和機構進行聯絡;

(4)直接監察應急操作人員的行動;

(5)保證現場人員和企業外人員的安全;

(6)協調后勤方面以支援應急搶險組織;

(7)決定企業或其它部分人員的撤離;

(8)決定企業外影響區域的安全性;

(9)決定應狀況的評估和降低或升高應急報警級別;

(10)決定事故狀況的對外通報。

4.副總指揮職責:

(1)協助總指揮組織和指揮應急操作任務;

(2)負責事故現場操作的指揮和協調;

(3)保證企業人員和公眾的應急反應行動的執行;

(4)向總指揮提出應采取的減緩事故后果行動的對策和建議;

(5)控制緊急情況;

(6)現場事故評估;

(7)協調組織和獲取應急所需的其它資源設備以支援現場的應急操作。

5.技術保障組職責:

(1)向總指揮提出應急搶險方案;

(2)指導應急搶險組實施搶險方案;

(3)對應急搶險質量進行驗收;

(4)為副總指揮提供應急搶險評價依據。

6.后勤服務組職責:

(1)為應急搶險提供交通運輸和物資供應保障;

(2)為應急搶險組成人員提供生活保障;

(3)對用戶通知停止供氣和恢復供氣相關事項;

(4)做好應急搶險的宣傳工作;

(5)認真記錄應急搶險活動全過程。

7.安全監護組職責:

(1)負責突發事件的區域警戒工作;

(2)負責搶險過程的防火,防爆與人員安全的監護,如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總指揮;

(3)積級搶救受傷人員;

(4)在總指揮決定和指導下確定路線組織疏散人員。

8.搶險作業組職責:

(1)根據指揮部決定的搶險方案,必須按規范積極認真進行搶險;

(2)應急搶險的質量必須得到保證;

(3)應急搶險時應注意安全,不得違章作業,以防止事故的進一步擴大;

(4)應急搶險時必須按事故搶險措施預案進行操作。

九、搶修基本原則

1.如事故現場發生人員傷亡的,現場指揮應組織力量搶救傷員,協助就近送入醫院搶救。

2.若現場事態仍有惡化的可能,現場指揮要積極組織人員,設備或物資,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的進一步惡化或擴大。

3.整個搶修工作的組織指揮,實行總指揮負責制,一切聽從總指揮命令。各成員應嚴格履行職責,不得隨意脫崗或走動。無特殊情況下,應在指揮部待命。

4.任何人員,接到總指揮指令,必須立即執指令。凡不執行者,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5.搶修方案的確定要以減少操作安全風險,盡量減少用戶停氣為原則,臨時的生產組織要以盡可能確保正常供氣為前提。

6.燃氣搶修信息的上報應由總指揮令的部門(或個人)向路橋區建設規劃分局報告。

7.搶修進度及有關信息的發布由指揮部統一口徑發布,現場指揮或安全監護人員應加強搶修現場的安全管理,疏散或勸阻無關人員離開或進入警戒區域。

8.指揮部如在搶修現場的,應設置在上風口,與作業點保持一定的安全間距。

十、報警和處置程序

1.凡發生三級以上搶修,處置單位應立即向指揮部、119、110報告事發基本情況和初步判斷搶修等級。

2.處置單位應立即成立現場指揮組。采取可行措施,控制事態的發展和升級。

3.值班人員接警后,做好記錄,立即通知部門領導,并匯報總指揮,并聽從總指揮的指令,通知體系成員趕赴現場或待命。同時,根據指令,向路橋區建設規劃分局報告事發情況。

4.生產安全部門應立即派人了解事態發展情況,協助處置單位采取必要措施。搶修組織指揮體系成員接到指令后,應立即執行指令,向指揮部報到。

5.現場指揮應立即向總指揮報告:事發情況、泄漏燃氣濃度(含設備故障部位)、已采取的措施、擬實施的意見和建議、需要協調配合的單位。總指揮根據現場指揮的匯報,主持召開指揮部會議,首先確定搶修等級。根據等級確定搶修方案,分配工作任務。

6.各組組長應按搶修方案內容,認真落實應承擔的各項工作任務,及時向總指揮反饋處置結果或情況。處置過程中如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應迅速匯報總指揮,遞交指揮部討論,保證指揮部運作正常。

7.后勤服務組應加強現場新聞單位的引導,由總指揮或授權人根據搶修進度統一發布搶修新聞。

8.搶修過程中,現場指揮應根據情況,向指揮部提出(升)降級的建議。經指揮部確認后,由總指揮決定升(降)級。

9.搶修工作結束時,應凈生產恢復情況報告區建設規劃分局。

十一、調查總結

1.凡發生一級以上的搶修,在恢復正常的生產運行之后,由搶修總指揮或授權人牽頭,召開搶修情況分析會,寫出相應的處理報告,如果外單位因素造成搶修搶險的,應追究外單位的賠償。

2.發生人員住房或需要進行外部情況了解的,公司由安全科組織人員對相關人員進行詢問、筆錄、并遞交事故分析會。

3.若上級及有關部門組成調查處理工作機構開展工作時,事發單位應如實提供證據并配合調查。

十二、資源保障和信息管理

(一)內部資源保障;

(二)外部資源保障;

(三)信息管理要求。

十三、搶修的前置管理和后置管理

(一)前置管理

1.無泄漏管理是防止燃氣事故發生的有效手段。

2.加強預防,提高及時發現燃氣泄漏點的能力。

3.實現管網資料管理的信息化,為搶修決策提供高效的服務和可靠的技術支撐。

4.提供管網的自身可靠性。

5.建立管網安全評價系統,實施周期檢測,主動掌握管網的動態信息,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預防事故或減少事故發生。

6.建立群防群治的安全保障體系。建立燃氣安全保護網。

(二)后置管理

1.不斷更新配置搶修設備,提高搶修的處理能力。

2.加強搶修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3.加強搶修資料和案例的分析,找出事故發生的規律,采取預防措施。

4.對發生的事故要按“四不放過”原則進行處理。

5.加強本預案的學憚和演練,以滿足實戰的需要。公司組織有關人員對目錄中提及的九個搶修操作規程結合應急預案中的組織指揮體系每季度組織一次演練,以提高對預案理解和實戰能力。

篇3:路橋建設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路橋建設崗位職責

工作職責

負責項目橋梁工程現場施工進度、質量、安全管理工作。準確掌握橋梁工程的設計文件意圖、標準規范及工藝流程,施工現場的班組交底、技術管理工作,及時處理施工技術問題。

2、任職資格

(1)大專及以上學歷,主修公路工程、市政工程、橋梁工程、土木工程等相關專業;中級以上職稱,10年以上崗位工作經驗,精通預制梁架設、橋梁現澆、掛籃、頂推、轉體等施工工藝,且能編制相應施工方案;

注:三名工程師分別為:現澆、預制梁架設工程師;掛籃工程師;轉體、頂推工程師。

(2)計算機操作熟練,能熟練運用office、AutoCAD等辦公和工程軟件;

(3)具有良好的職業操守,責任心強,積極主動,能吃苦耐勞,能常駐工地,有良好的管理與溝通能力、及團隊協作精神.

路橋建設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