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民辦非盈利企業規章制度

民辦非盈利企業規章制度

2024-07-30 閱讀 2067

民辦非企業單位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單位的名稱是:職業技術培訓學校。

第二條本單位的性質是:利用非國有資產、自愿舉辦、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第三條本單位的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為了職業技能掌握和提升,助推就業創業轉化率。

第四條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有關內容:本中心根據中國共產章程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第五條本單位的登記管理機關是:民政局;

本單位的業務主管單位是:人社局。

第六條本單位的住所設在:中心銀座3,4,11樓。

第七條本章程中的各項條款與法律、法規、規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為準。

第二章舉辦者、開辦資金和業務范圍

第七條本單位的舉辦者是:公司。

舉辦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了解本單位運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二)推薦理事和監事;

(三)有權查閱理事會會議記錄和本單位財務會計報告;

第八條本單位開辦資金:人民幣20萬元;捐贈者:有限公司,金額:人民幣20萬元。

第九條本單位的業務范圍:

(一)職業技術培訓: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日間照料、種植養殖、焊工、電工、汽車維修工、中式烹調師、防水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鋼筋工、架子工、手工木工、評茶員、美容師、美發師、育嬰員、保育員、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茶藝師等職業技能;

(二)職業技術鑒定: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日間照料、種植養殖、焊工、電工、汽車維修工、中式烹調師、防水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鋼筋工、架子工、手工木工、評茶員、美容師、美發師、育嬰員、保育員、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茶藝師等職業技能。

第三章組織管理制度

第十條本單位設理事會,其成員為3人。理事會是本單位的決策機構。

理事由舉辦者(包括出資者)、職工代表、及有關單位(業務主管單位)推選產生。

理事每屆任期3年,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第十一條理事會行使下列事項的決定權:

(一)修改章程;

(二)業務活動計劃;

(三)年度財務預算、決算方案;

(四)增加開辦資金的方案;

(五)本單位的分立、合并或終止;

(六)聘任或者解聘本單位理事長和其提名聘任或者解聘的本單位副理事長及財務負責人;

(七)罷免、增補理事;

(八)內部機構的設置;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從業人員的工資報酬;

第十二條理事會每年召開3次會議。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召開理事會會議:

(一)理事長認為必要時;

(二)1/3以上理事聯名提議時。

第十三條理事會設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1名。理事長、副理事長由理事會以全體理事的過半數選舉產生或罷免。

第十四條副理事長協助理事長工作,理事長不能行使職權時,由理事長指定的副理事長代其行使職權。

第十五條召開理事會會議,應于會議召開10日前將會議的時間、地點、內容等一并通知全體理事。理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書面委托其他理事代為出席理事會,委托書必須載明授權范圍。

第十六條理事會會議應由1/2以上理事出席方可舉行。理事會會議實行1人1票制。理事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全體理事的過半數通過。

下列重要事項的決議,須經全體理事的2/3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本單位的分立、合并或終止;

第十七條理事會會議應當制作會議記錄。形成決議的,應當當場制作會議紀要,并由出席會議的理事審閱、簽名。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規定,致使本單位遭受損失的,參與決議的理事應當承擔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反對并記載于會議記錄的,該理事可免除責任。

理事會會議記錄由理事長指定的人員存檔保管。

第十八條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理事會決議的實施情況;

(三)法律、法規和本單位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十九條本單位理事長對理事會負責,并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單位的日常工作,組織實施理事會的決議;

(二)組織實施單位年度業務活動計劃;

(三)擬訂單位內部機構設置的方案;

(四)擬訂內部管理制度;

(五)提請聘任或解聘本單位副職和財務負責人;

(六)聘任或解聘內設機構負責人;

本單位理事長列席理事會會議。

第二十條本單位設監事3人。

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第二十一條監事在舉辦者、本單位從業人員或有關單位推薦的人員中產生或更換。監事會中的從業人員代表由單位從業人員民主選舉產生。

本單位理事長、理事、及財務負責人,不得兼任監事。

〔有關單位主要指業務主管單位〕

第二十二條監事會或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檢查本單位財務;

(二)對本單位理事長、理事,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

(三)當本單位理事長、理事的行為損害本單位的利益時,要求其予以糾正;

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

第二十三條監事會會議實行1人1票制。監事會決議須經全體監事過半數表決通過,方為有效。

第二十四條本單位符合建立黨組織條件的,應按相關規定設立黨組織。

第四章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五條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為本單位的理事長。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

(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

(四)因犯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3年,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5年的;

(五)擔任因違法被撤銷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自該單位被撤銷登記之日起未逾3年的;

(六)非中國內地居民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資產管理、使用原則及勞動用工制度

第二十七條本單位經費來源:

(一)開辦資金;

(二)政府資助;

(三)在業務范圍內開展服務活動的收入;

(四)利息;

(五)捐贈;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八條經費必須用于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盈余不得分紅。

第二十九條執行國家規定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第三十條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出納。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一條本單位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進行財務審計。

第三十二條本單位按照《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自覺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組織的年度檢查。

第三十三條本單位勞動用工、社會保險制度按國家法律、法規及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

第三十四條本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后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報登記管理機關核準。

第七章終止和終止后資產處理

第三十五條本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

(一)完成章程規定宗旨的;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開展活動的;

(三)發生分立、合并的;

(四)自行解散的;

第三十六條本單位終止,應當在理事會表決通過后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三十七條本單位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和有關機關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剩余財產,完成清算工作。

剩余財產,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清算期間,不得進行清算以外的活動。

本單位應當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第三十八條本單位自登記管理機關發出注銷登記證明文件之日起,即為終止。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本章程經2019年1月8日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理事會。

第四十一條本章程自登記管理機關核準之日起生效。

篇2:民辦非盈利企業規章制度

民辦非企業單位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單位的名稱是:職業技術培訓學校。

第二條本單位的性質是:利用非國有資產、自愿舉辦、從事非營利性社會服務活動的社會組織。

第三條本單位的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社會道德風尚,為了職業技能掌握和提升,助推就業創業轉化率。

第四條社會組織黨的建設有關內容:本中心根據中國共產章程程的規定,設立中國共產黨的組織,開展黨的活動,為黨組織的活動提供必要條件。

第五條本單位的登記管理機關是:民政局;

本單位的業務主管單位是:人社局。

第六條本單位的住所設在:中心銀座3,4,11樓。

第七條本章程中的各項條款與法律、法規、規章不符的,以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為準。

第二章舉辦者、開辦資金和業務范圍

第七條本單位的舉辦者是:公司。

舉辦者享有下列權利:

(一)了解本單位運營狀況和財務狀況;

(二)推薦理事和監事;

(三)有權查閱理事會會議記錄和本單位財務會計報告;

第八條本單位開辦資金:人民幣20萬元;捐贈者:有限公司,金額:人民幣20萬元。

第九條本單位的業務范圍:

(一)職業技術培訓: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日間照料、種植養殖、焊工、電工、汽車維修工、中式烹調師、防水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鋼筋工、架子工、手工木工、評茶員、美容師、美發師、育嬰員、保育員、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茶藝師等職業技能;

(二)職業技術鑒定:電子商務從業人員、日間照料、種植養殖、焊工、電工、汽車維修工、中式烹調師、防水工、砌筑工、混凝土工、鋼筋工、架子工、手工木工、評茶員、美容師、美發師、育嬰員、保育員、中式面點師、西式烹調師、茶藝師等職業技能。

第三章組織管理制度

第十條本單位設理事會,其成員為3人。理事會是本單位的決策機構。

理事由舉辦者(包括出資者)、職工代表、及有關單位(業務主管單位)推選產生。

理事每屆任期3年,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第十一條理事會行使下列事項的決定權:

(一)修改章程;

(二)業務活動計劃;

(三)年度財務預算、決算方案;

(四)增加開辦資金的方案;

(五)本單位的分立、合并或終止;

(六)聘任或者解聘本單位理事長和其提名聘任或者解聘的本單位副理事長及財務負責人;

(七)罷免、增補理事;

(八)內部機構的設置;

(九)制定內部管理制度;

(十)從業人員的工資報酬;

第十二條理事會每年召開3次會議。有下列情形之一,應當召開理事會會議:

(一)理事長認為必要時;

(二)1/3以上理事聯名提議時。

第十三條理事會設理事長1名,副理事長1名。理事長、副理事長由理事會以全體理事的過半數選舉產生或罷免。

第十四條副理事長協助理事長工作,理事長不能行使職權時,由理事長指定的副理事長代其行使職權。

第十五條召開理事會會議,應于會議召開10日前將會議的時間、地點、內容等一并通知全體理事。理事因故不能出席,可以書面委托其他理事代為出席理事會,委托書必須載明授權范圍。

第十六條理事會會議應由1/2以上理事出席方可舉行。理事會會議實行1人1票制。理事會作出決議,必須經全體理事的過半數通過。

下列重要事項的決議,須經全體理事的2/3以上通過方為有效:

(一)章程的修改;

(二)本單位的分立、合并或終止;

第十七條理事會會議應當制作會議記錄。形成決議的,應當當場制作會議紀要,并由出席會議的理事審閱、簽名。理事會決議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規定,致使本單位遭受損失的,參與決議的理事應當承擔責任。但經證明在表決時反對并記載于會議記錄的,該理事可免除責任。

理事會會議記錄由理事長指定的人員存檔保管。

第十八條理事長行使下列職權: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會會議;

(二)檢查理事會決議的實施情況;

(三)法律、法規和本單位章程規定的其他職權。

第十九條本單位理事長對理事會負責,并行使下列職權:

(一)主持單位的日常工作,組織實施理事會的決議;

(二)組織實施單位年度業務活動計劃;

(三)擬訂單位內部機構設置的方案;

(四)擬訂內部管理制度;

(五)提請聘任或解聘本單位副職和財務負責人;

(六)聘任或解聘內設機構負責人;

本單位理事長列席理事會會議。

第二十條本單位設監事3人。

監事任期與理事任期相同,任期屆滿,連選可以連任。

第二十一條監事在舉辦者、本單位從業人員或有關單位推薦的人員中產生或更換。監事會中的從業人員代表由單位從業人員民主選舉產生。

本單位理事長、理事、及財務負責人,不得兼任監事。

〔有關單位主要指業務主管單位〕

第二十二條監事會或監事行使下列職權:

(一)檢查本單位財務;

(二)對本單位理事長、理事,違反法律、法規或章程的行為進行監督;

(三)當本單位理事長、理事的行為損害本單位的利益時,要求其予以糾正;

監事列席理事會會議。

第二十三條監事會會議實行1人1票制。監事會決議須經全體監事過半數表決通過,方為有效。

第二十四條本單位符合建立黨組織條件的,應按相關規定設立黨組織。

第四章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五條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為本單位的理事長。

第二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擔任本單位的法定代表人:

(一)無民事行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為能力的;

(二)正在被執行刑罰或者正在被執行刑事強制措施的;

(三)正在被公安機關或者國家安全機關通緝的;

(四)因犯罪被判處刑罰,執行期滿未逾3年,或者因犯罪被判處剝奪政治權利,執行期滿未逾5年的;

(五)擔任因違法被撤銷登記的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法定代表人,自該單位被撤銷登記之日起未逾3年的;

(六)非中國內地居民的;

(七)法律、法規規定不得擔任法定代表人的其他情形。

第五章資產管理、使用原則及勞動用工制度

第二十七條本單位經費來源:

(一)開辦資金;

(二)政府資助;

(三)在業務范圍內開展服務活動的收入;

(四)利息;

(五)捐贈;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八條經費必須用于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和事業的發展,盈余不得分紅。

第二十九條執行國家規定的會計制度,依法進行會計核算,建立健全內部會計監督制度,保證會計資料合法、真實、準確、完整。

接受稅務、會計主管部門依法實施的稅務監督和會計監督。

第三十條配備具有專業資格的會計人員。會計不得兼出納。會計人員調動工作或離職時,必須與接管人員辦清交接手續。

第三十一條本單位換屆或更換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須進行財務審計。

第三十二條本單位按照《民辦非企業單位登記管理暫行條例》的規定,自覺接受登記管理機關組織的年度檢查。

第三十三條本單位勞動用工、社會保險制度按國家法律、法規及國務院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的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章章程的修改

第三十四條本章程的修改,須經理事會表決通過后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自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之日起30日內,報登記管理機關核準。

第七章終止和終止后資產處理

第三十五條本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終止:

(一)完成章程規定宗旨的;

(二)無法按照章程規定的宗旨繼續開展活動的;

(三)發生分立、合并的;

(四)自行解散的;

第三十六條本單位終止,應當在理事會表決通過后15日內,報業務主管單位審查同意。

第三十七條本單位辦理注銷登記前,應當在登記管理機關、業務主管單位和有關機關的指導下成立清算組織,清理債權債務,處理剩余財產,完成清算工作。

剩余財產,應當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處理。清算期間,不得進行清算以外的活動。

本單位應當自完成清算之日起15日內,向登記管理機關辦理注銷登記。

第三十八條本單位自登記管理機關發出注銷登記證明文件之日起,即為終止。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九條本章程經2019年1月8日第一屆第一次理事會表決通過。

第四十條本章程的解釋權屬理事會。

第四十一條本章程自登記管理機關核準之日起生效。

篇3:民辦幼兒園教師聘用合同書

民辦幼兒園教師聘用合同書范本

甲方(聘用單位):

乙方(受聘人):

簽訂日期:年月日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甲乙雙方按照平等自愿、協商一致的原則,簽訂本聘用合同書并保證嚴格履行。

第二條甲方根據工作需要及乙方的學歷、職稱、能力,聘乙方的工作崗位為。

第三條聘用期間若乙方不能勝任現在的工作崗位,甲方可以調整乙方的工作崗位。

第四條乙方工作量為每周5個工作日。甲方安排乙方執行課時及坐班工作制。乙方應根據甲方的合法要求,按時按質完成教育教學工作任務。在保證完成規定課時及坐班時間的前提下,工作和休息、休假乙方自行安排。

三、工作條件與勞動保護

第五條甲方為乙方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和教學用品,建立健全有關教學管理制度,確保乙方教學工作的正常安全進行。

四、工作報酬及福利待遇

第六條甲方根據乙方的工作崗位,按月支付乙方的工資。乙方試用期工資為元/月。正式聘用期工資由基本工資和績效工資及獎金組成,基本工資為元/月,績效工資及獎金按甲方依法確定的分配制度、方式和標準執行。臨近放假不足一個月的按日工資計算。

如甲方的工資制度發生變化或乙方的工作崗位變動,按新的工資標準確定。并根據乙方的工作崗位,確定每月工資報酬。

第七條乙方依法享有國家法定節假日,節假日工資全額發放。寒暑假乙方不享受工資。乙方在甲方處工作滿二年后可以享受寒暑假的生活補助。寒暑假的生活補助金元/月。合同期限屆滿后甲乙雙方不續簽合同的,甲方不支付該寒暑假的生活補助。

五、甲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八條對乙方進行黨和國家的政策、法規教育,教育教學業務培訓及輔導;

第九條對乙方的工作進行考核、獎懲;

第十條制訂嚴格的規章制度規范乙方;

第十一條根據乙方的工作表現和實績,每月按時足額支付乙方的工資報酬;

第十二條根據乙方的崗位及工作要求,為乙方提供必需的工作條件;

第十三條合同期滿后,甲方擁有續約與否的決定權。

五、乙方的權利和義務:

第十四條認真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規,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第十五條遵守國家法律法規,遵守甲方依法制定的規章制度和工作紀律;

第十六條服從甲方工作安排,認真履行崗位職責;

第十七條熱愛教育事業,刻苦鉆研教育教學業務,積極投入教育改革,參與教育實驗工作;

第十八條乙方發現甲方不履行合同,有權提出同甲方解除勞動合同。

六、勞動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終止和經濟補償

第十九條甲乙雙方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的義務。

第二十條甲方應當按照勞動合同約定和國家規定,向乙方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

第二十一條甲方因辦學模式、形式、結構、規模等情況發生變化,或經考核乙方不適合相應的工作崗位時甲乙雙方協商一致的,可以變更或解除本合同,甲方應以書面通知提前30天通知乙方。

第二十二條因行業特性,教師不得在學期中途提出解除合同,乙方需提出解除合同,應在學期結束前三十日提出。否則扣除其所有未發款項,同時因此給甲方造成嚴重損失者要依法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第二十三條甲乙雙方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對方,可以解除勞動合同,否則若甲方未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乙方,甲方需賠償乙方雙倍工資作為補償。若乙方未提前三十日以書面形式通知甲方,乙方須賠償甲方一個月工資作為違約金。甲乙雙方在試用期內提前三日通知對方,可以解除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