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學校管理修訂學校制度的工作方案
加強學校管理、修訂學校制度的工作方案
某校為了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強化學校管理,規范辦學行為,加快推進我校管理高效化、制度化、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進程,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依據全市學校管理工作會議內容及相關要求,我校特制定加強學校管理、修訂學校制度的工作方案。具體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貫徹十九大及******重要講話精神為引領,以***社會***為指導,尊重教育發展的規律,針對我校教育發展中基本的、重大的、亟待解決的制度問題,有效整合行政、學校與社會等各方力量,通過完善基本制度,健全長效機制等方式,構建思想理念先進、法規依據充分、具體運行正常、實踐成效顯著的現代學校制度框架,使我校成為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辦學活力不斷增強、品牌特色不斷彰顯,社會聲譽與日俱增的現代化學校。
二、工作目標:
結合我校實際情況和原有規章制度,著力排查和解決在我校管理工作中影響和制約學校發展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切實增強現代教育管理意識和服務意識,健全和完善措施得力,方法得當,責任明確的各項管理制度;形成依法依制治校、管理規范、運轉有序、落實有力的工作格局;加強教學管理、教學研究、教學創新,增強課程教學及現代教育技術應用能力,提升課程實施水平,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切實重視并加強藝術、體育、信息技術、實驗、綜合實踐等教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做到處處有人管,事事有人抓,努力提升學校辦學水平、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的教師團隊,培養真正意義的頂天立地有本事的現代中國人。
三、修訂原則:
規章制度的清理和修改完善力求體現“法制統一”原則和“以人為本”原則,“保留適應的、廢止過時的、修訂殘缺的、制定空白的”,結合義務教育階段規律,特別是我校改革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保證規章制度的合法性、程序性、針對性、可操作性,體現穩定性與前瞻性相結合。
明確各制度的“留”、“廢”、“改”、“立”,對現行規章制度進行全面清理和完善。
“留”是指學校所執行文件符合現行有關法律法規及國家政策規定,與當前教育改革和發展的要求相一致,適宜于學校的管理實際和發展需要,應當繼續執行的,予以保留。
“廢”是指凡在實施過程中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不符合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形式要求,或與現行的法律法規及國家政策規定不相符合,不適宜于學校的管理要求,已經沒有存在必要的,已經過時的規章制度或條款要明確廢止執行。
“改”是指對不適應形式要求、部分內容不和適宜,與上級有關文件精神要求不一致,或現行依據有所調整,不完全適宜于學校規范管理和科學發展、尚不夠完善的,依照有關規定程序應予以修改、合并的,修訂完善。
“立”是指現行制度整體上已不適用,已重新制定,或由于出現了新情況、新問題、新要求,實際工作需要填補制度空白的規章制度要著手制定。
四、工作小組:
為進一步推進管理制度修訂工作的開展,著力解決問題,樹立常抓不懈、高標準推進的理念,緊緊圍繞中心任務和業務,經校領導會議決定成立學校管理制度修訂工作領導組和辦公室。
組長:(支部書記、校長)。
副組長:支部委員、副校長)、
(支部委員、副校長)、
(支部委員、副校長)、
(支部委員、副校長)。
領導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
副主任:
成員:
五、主要內容
(一)強化細節管理,提升學校日常校務管理水平
1、進一步修訂和完善學校管理制度,健全管理機制。重點解決各職能部門職能不明確,工作規范標準不具體,工作落實執行弱,考核檢查不嚴不細、無具體形式、管理力度弱、工作規劃不強、具體工作不全面不系統目的性不強考核跟不上的問題。
解決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急需提高,業務水平不能很好引領學校業務發展,不善于學習不善于創新,境界不高、樂于湊乎、應付、不作為和稀泥、遇問題視而不見不思改進、不敢管理不能碰硬、老好人的思想問題,解決大局觀念意識差,一些部門一些人員有其名無工作落實、因循守舊不思進取、對待工作不同程度存在懶散軟慢推差、有時工作不能相互理解支持形成一股繩、有牢騷抱怨不團結、不能自我反思等問題。根據這些問題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教學實績、勞動紀律、多元評價、薄弱學科考核、績效工資分配、各部門工作的常規工作、崗位職責、獎懲、教職工聘任、管理干部競爭上崗等制度和方案。
推進學校章程建設。完善以章程為基礎的學校規章制度體系,完善、規范行政辦公、教工代表大會、校務公開、教育教學、教師學生、財務后勤、校園安全等全面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健全、規范管理、科學有效。
2、強化干部教師隊伍管理,落實“一崗雙責”機制。細化責任分工,切實形成各負其責、職責統一的行政管理機制。
全面實行動態管理考核,真正實現“局管校聘”,競爭上崗,簽訂聘用合同,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嚴格考核績效(工作量課時、主持開展活動、出勤、聽課、分管工作情況、大局意識等)。
3、切實做到工作分線分片管理到位,抓好學校常規工作。實行日常行政領導帶班和日常巡查工作,形成日常檢查公開制度。
開好校委會、教職工大會、三會一課、中層會,教研組長會、教研活動等,充分發揮辦公室、黨辦、教科研、教務處、政教處、總務處、教輔科、工會、團隊委、保衛科等職能部門的管理職能。做到誰分管誰負責、實行網格化管理模式,達到分線分片管理到位。
4、明確學校發展方向、切實解決學校發展目標、方向、任務不明的問題。結合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基礎教育綜合改革、集團化辦學、規范化示范化學校創建等工作和學校實際,研究并制定學校發展規劃,明確學校辦學理念、辦學宗旨、辦學目標,明確學校發展的目標、方向、任務。
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導,結合我校學生實際和校情,進一步明確學校的辦學思路和辦學策略;教風學風;校訓;辦學理念;學校愿景;辦學宗旨;學生培養目標等。
5、加強教職工日常管理,繼續加強勞動紀律請銷假制度、坐班抽查制度,徹底解決紀律松散、責任心不強的現象。完善請銷假制度及手續,避免減少不必要的請假。提高請假扣款額度和請假次數不同等級處理的辦法;減少因為請假而影響工作的現象。根據《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規范責任追究實施辦法》加強教職工日常師德考核,完善師德檔案,建立師德師風一票否決制(影響惡劣,對工作造成被動、不服從工作安排、完不成工作、影響正常工作秩序等)。
六、工作程序
(一)梳理整改
從實際出發,結合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對現行的規章制度進行認真梳理,按類逐文進行審核,提出是否保留、修改、廢止或補充的初步意見,報校委會審議。
(二)歸類
新修訂的學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教學與教研管理、財務與資產管理、學生管理、科研管理、治安保衛、后勤管理和建設規劃等9個方面的制度。
(三)清理結果及報送要求
對于需要廢止的,提出明確理由;對于需要重新修訂的,應當說明修訂的必要性。
規章制度是學校科學管理、民主辦學、依法治校的依據和保證。我校要積極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和******講話精神,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進一步推動學校體制機制創新,努力為學校科學發展營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2018年12月29日
篇2:學校管理實驗小學加強控輟保學工作的意見
實驗小學加強控輟保學工作的意見
多年來,控制學生流失一直是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重要工作。由于各種原因的影響,近年學生輟學情況有所反彈,直接影響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成果的鞏固和水平的提高。必須把控制學生流失作為工作重點,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力爭取得明顯成效。現就我校控輟保學工作提出如下意見。
一、明確工作責任,健全工作制度
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后,組織適齡兒童少年入學,控制學生流失,保證所有學生受完九年義務教育,保障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要經常性地向廣大群眾和家長進行法制宣傳,使他們充分了解作為家長和監護人,在保證子女和被監護人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采取教育、經濟處罰和法律制裁等方面的措施,切實保證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全部按時入學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學校與教師之間簽訂的控輟目標責任制度,把控制流失工作的任務分解落實到各班主任,并建立相應的檢查和獎懲制度。
二、加強學籍管理,規范就學制度
教導處必須按照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要求,建立完整規范的義務教育管理檔案,域內所有學齡前兒童情況,適齡兒童少年的入學、流動、流失等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登記造冊,并定期進行檢查核實,做到底數清楚明了,情況準確及時,為控制輟學提供客觀準確及時的資料。對于進城務工、經商的農民工子女,入學以流入地公辦學校就讀為主,但須經戶籍所在地鄉(鎮)有關部門核準,并建立具體流向登記,掌握其去向及就學情況;流入地政府教育行政部門要與公安部門主動聯系,切實保證流入本地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九年義務教育。
每學年末對學生流動流失情況進行登記核實,確保不因為管理上的漏洞使一個學生失學。
三、堅決制止亂收費行為,切實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
必須嚴格執行省定的收費項目和收費標準,不準過反規定擅自設立收費項目或超標準收費,也不準代收費。要實行學年初一次性公布收費項目、標準,嚴格執行“一費制”收費。各級政府要加大義務教育投入,切實保證按時發放教師工資,保證學校正常運行所需的公用經費。
四、建立健全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制度,不讓一個學生因貧困而失學
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中提出的要求,各級政府都要設立中小學助學金,采取多方面措施資助農村地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就學。從2004年起,建立貧困家庭學生情況檔案,根據不同家庭學生的具體情況,分別實行免雜費、免書費和給予生活補助等具體資助措施。不讓一個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
五、積極推進教育改革,提高對學生的吸引力
要把面向全體學生,增強學校生活對學生的吸引力,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的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作為辦學的主要目標,堅決糾正一些學校存在的片面追求升學率的錯誤傾向。在推進課程改革工作中,要重視地方課程和學校課程的開發,重視教師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改革,重視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使每一個學生在學校都學有所獲,體驗到進步和成功,增強自信心,增強學校生活的吸引力。
辦學要密切聯系當地實際,突出特色,具有更強的適應性。在教育教學改革方面要大膽創新,
六、加強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修養
調查表明,教師批評、諷刺、體罰、歧視甚至驅趕學生是造成學生流失的一個重要原因。必須大力加強師德建設,把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尊重、關愛學生的良好氛圍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和學校建設的重要目標,把教師的師德表現作為評聘專業技術職務和評比各方面先進的主要依據。對違反教師職業道德規范,不能履行教師崗位職責的教師,在聘任、考核和評模獎勵時實行“一票否決制”,對師德敗壞造成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要撤銷教師資格,清理出教師隊伍,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七、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實行責任追究制度,形成控制學生流失的合力
要繼續把控制中小學生流失作為“兩基”鞏固提高工作的重點,每學年開學后,要結合“兩基”復查和各項專項檢查,對控制學生流失進行專項督導檢查,流失率超過國家要求的,要進行通報批評,并責令當地采取措施,保證流失的學生按期復學。要把學生鞏固率作為評價教師和教師工作的重要指標,凡是控制流失工作不到位或輟學人數超過規定的,要對教師評先評優實行一票否決,輟學情況嚴重的,要依據有關規定嚴肅追究責任人的責任,并給予通報批評或警告、記過處分。班主任教師要協同所有任課教師做好各方面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勸迫學生退學,同時積極引導家長和社會不斷提高認識,形成控制學生流失工作的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