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柴油發電機組安全技術操作交底

柴油發電機組安全技術操作交底

2024-07-28 閱讀 4609

  柴油發電機組安全技術操作交底

  安全技術交底

  交底依據

  工程名稱

  廣深沿江高速公路(深圳段)第四合同段

  交底日期

  施工單位

  分項工程名稱

  柴油發電機工

  天氣

  風力

  溫度

  交底內容:

  1 操作人員必須熟悉柴油機和發電機的性能、結構和維修保養規程,同時具有熟練的操作技能。

  2 發電機組放置應平穩、固定要牢靠、通風必須良好;室外放置時應搭設遮蓋物,必要時應設置隔音設施。

  3 發電機組附近不得放置易燃易爆物品,同時應放置滅火器材。如有火警,應立刻切斷電源,停止機器。

  4 發電機至配電柜或到所有用電電器的電纜必須絕緣良好,且不得隨便拖放于地面,接頭應連接牢固。

  5 起動柴油機前,應仔細檢查冷卻水、機油量是否充足;三濾是否清潔暢通;檢查管接頭是否漏油、漏氣,檢查各連接部件是否牢固,配電器和操縱系統是否正常,電刷有否卡住。并排除燃油系統中的空氣。

  6 使用起動機起動柴油機時,每次時間不得超過5秒。連續起動間隔不得少于15秒。如連續3次仍不能起動,應查明原因后再起動。裝有電熱器的柴油機在起動前,應打開電源,待電熱器發熱后再起動柴油機。

  7 柴油機起動后,應怠速運行3-5分鐘,仔細檢查柴油機各儀表指示情況、機器有無異響等。水溫達到60℃后,柴油機才能合閘起動發電機運行。柴油機運轉時,水溫應控制在60-80℃之間。

  8 發電機起動前,應清潔各部位,檢查碳刷是否卡牢、各螺栓是否緊固、各顯示儀表是否正常、各電線接頭是否接牢、調壓機構工作是否可靠。

  9 長期停置的發電機再使用前,應進行絕緣檢查。絕緣電阻必須大于1mω,并按規定給各機構加注潤滑脂后,方可投入使用。

  10 柴油機運轉時,操作人員不得遠離機器,應經常檢查各儀表的指示情況;機身、軸承是否有雜音和過熱;柴油機負載是否正常;檢查各轉動部分溫升是否過高,電刷火花是否過大。若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修,排除故障后方能重新工作。

  11 柴油機運轉時,禁止進行修理和清掃工作。所有開式齒輪、風扇、皮帶等部位均應設防護裝置。

  12 發電機在運行時,禁止任何人在線路上工作或對機器進行清潔、保養工作。

  13 運轉中注意機油表、水溫表、電流表等儀表是否正常,不得進行保養和調整工作,發現故障及異常情況及時停機檢查修復。

  14 配電盤應保持清潔,儀表要定期進行校驗。

  15 設備檢修完畢后,必須檢查機內是否遺留工具和材料。檢查無誤后,方可試運轉。

  16 每次工作完畢,應做好機器的清潔、保養工作。

  17 冬季停車后,應注意防寒、防凍。

  18 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認真填寫操作日志和維修保養記錄。

  19 非指定人員不得操作柴油機。禁止酒后操作。

  21現場補充交底內容:

  交底人簽字:

  日期:

  接受人(全員)簽字:

  編制

  審核

  批準

  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各一份。

篇2:自備發電機組安全技術措施

自備發電機組的安全技術措施

1)發電機組(230/400V)及其控制、配電、修理室等可分開設置;在保證電氣安全距離和滿足防火要求情況下可合并設置。

2)發電機組的排煙管道必須伸出室外。發電機組及其控制、配電室內必須配置可用于撲滅電氣火災的滅火器,嚴禁存放貯油桶。

3)發電機組電源必須與外電線路電源連鎖,嚴禁并列運行。

4)發電機組應采用電源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線制供電系統和獨立設置TN―S接零保護系統,其工作接地電阻值應符合JGJ46―2005規范中第5.3.1條要求。

5)發電機控制屏宜裝設下列儀表:

①交流電壓表。

②交流電流表。

③有功功率表。

④電度表。

⑤功率因數表。

⑥頻率表。

⑦直流電流表。

6)發電機供電系統應設置電源隔離開關及短路、過載、漏電保護電器。電源隔離開關分斷時應有明顯可見分斷點。

7)發電機組并列運行時,必須裝設同期裝置,并在機組同步運行后再向負載供電。

分享:

篇3: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的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規范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以下簡稱并網安評)行為,保障發電機組安全可靠并網運行,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根據《電力監管條例》、《電網運行規則(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并網運行的單機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電機組(含抽水蓄能機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電機組,核電機組,500千瓦及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它并網運行的發電機組參照執行。

第三條新建、改建和擴建發電機組在進入商業運營前應當通過并網安評。已投入運行的并網發電機組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評,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

第四條并網安評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電力監管機構編制轄區內并網安評工作計劃;

(二)發電企業在自查、自評滿足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提出并網安評申請;

(三)發電企業自主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并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評價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

(四)電力監管機構審核中介機構派出的并網安評人員資格;

(五)并網安評人員進行現場查評,中價機構提出并網安評報告;

(六)電力監管機構組織評審并網安評報告,公布并網安評結論。

第五條并網安評主要內容應當包括:

(一)涉網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二)電氣主接線系統及廠、站用電系統;

(三)發電機組勵磁、調速系統;

(四)發電機組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一次調頻功能;

(五)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電力通信、直流系統;

(六)二次系統安全防護;

(七)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直接影響的電廠其它設備及系統。

第六條并網安評應當堅持“誰評價、誰負責”、“誰評審、誰負責”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做到科學、公正、客觀。

第七條電力監管機構按照并網發電機組的電力調度關系,負責組織轄區內并網發電機組的并網安評工作,并履行以下監督管理職責:

(一)組織制定并網安評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標準;

(二)審查并公布符合并網安評要求的中介機構名單;

(三)監督中介機構的并網安評工作,協調解決并網安評中的問題;

(四)監督、檢查發電企業的并網安評工作。

第八條發電企業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按照并網安評標準進行自查、自評和整改工作;

(二)按有關規定向電力監管機構提交并網安評申請;

(三)選擇符合要求的中介機構開展并網安評;

(四)協助、配合并網安評工作;

(五)對并網安評中查出的問題,按要求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電力監管機構。

第九條電力調度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配合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參加電力監管機構組織的并網安評活動;

(二)督促調度范圍內并網發電廠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三)執行電力監管機構有關發電機組并網安評的決定。

第十條中介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進行并網安評工作:

(一)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在規定范圍內開展并網安評活動;

(二)選聘業務素質滿足要求的專家參加并網安評工作;

(三)并網安評工作應當做到獨立、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對并網安評報告承擔相應責任;

(四)按照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收取費用;

(五)并網安評業務接受電力監管機構的監管。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并網安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可向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或者舉報。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電力監管機構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三條區域電監局可根據本辦法,組織本區域內有關城市電監辦制定本區域的并網安評管理實施細則和中介機構的監管辦法,并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