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工藝操作工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工藝操作工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2024-07-27 閱讀 5007

工藝操作工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1.負責工序工藝的正常運行,確保工藝穩定,受控.

2.監督員工按照工藝SOP進行操作,保證生產過程中的可控性。

3.監控各工序額工藝衛生,使環境符合工藝潔凈度。

任職要求:

1.大專及以上學歷,理工類相關專業。

2.有相關光伏電池生產經驗優先,應屆生也可。

篇2:防水工程施工操作工藝措施

防水工程施工操作工藝

1、清掃基層:用鏟刀將粘在找平層上的灰皮除掉,用掃帚將塵土清掃干凈,尤其是管根、地漏和排水口等部位要仔細清理。如有油污時,應用鋼絲刷和砂紙刷掉,,表面必須平整,凹陷處要用l:3水泥砂漿找平。

2、涂刷底膠:將聚氨酯甲、乙兩組份和二甲苯按1:1.5: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攪拌均勻,即可使用。用滾動刷或油漆刷蘸底膠均勻地涂刷在基層表面,不得過薄也不得過厚,涂刷量以0.2kg/m2左右為宜。涂刷后應干燥4h以上,才能進行下一工序的操作。

3、細部附加層:將聚氨酯涂膜防水材料按甲組份:乙組分=1.1.5的比例混合攪拌均勻,用油漆刷蘸涂料在地漏、管道根,陰陽角和出水口等容易漏水的薄弱部位均勻涂刷,不得漏刷(的地面與墻角交接處,涂膜防水拐墻上做100mm高)。

4、第一層涂膜:將聚氨酯甲、乙兩組份和二甲苯按1:1.5:0.2的比例(重量比)配合后,倒入拌料桶中,用電動攪拌器攪拌均勻(約5min),用橡膠刮板或油漆刷刮涂一層涂料,厚度要均勻一致,刮涂量以0.8~1.0kg/m2為宜,從內往外退著操作。

5、第二層涂膜:第一層涂膜后,涂膜固化到不粘手時,按第一遍材料配比方法,進行第二遍涂膜操作,為使涂膜厚度均勻,涂刮方向必須與第一遍刮涂方向垂直,刮涂量與第一遍同。

6、第三層涂膜:第二層涂膜固化后,仍按前兩遍的材料配比攪拌好涂膜材料,進行第三遍刮涂,刮涂量以0.4~O.5kg/m2為宜,涂完之后未固化時,可在涂膜表面稀撒干凈的Φ2~Φ3mm粒徑的石渣,以增加與水泥砂漿覆蓋層的粘結力。

在操作過程中根據當天操作量配料,不得攪拌過多。如涂料粘度過大不便涂刮時,可加入少量二甲苯進行稀釋;加入量不得大于乙料的10%。

如甲、乙料混合后固化過快,影響施工時,可加入少許磷酸或苯磺酰氯化緩凝劑,加入量不得大于甲料的0.5%;如涂膜固化太慢,可加入少許二月桂酸二丁基錫作促凝劑;但加入量不得大于甲料的0.3%。

涂膜防水做完,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可進行蓄水試驗,24h無滲漏可進行面層施工。

篇3:砼澆筑操作工藝措施

砼澆筑操作工藝:

(一)柱墻砼澆筑:

1.柱墻砼澆筑采取塔吊布料方式進行,按中、邊、角的順序依次施工,有利于整體結構的穩定,并可防止砼的澆注過程中的側壓力而引起梁柱的傾斜和偏移。

2.柱墻砼分層澆筑振搗,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500左右,砼的下料點應分散布置,循環推進,連續進行,用振動棒振實,澆筑過程中派有經驗泥水工觀察是否有漏振搗,隨時敲打模板,有異?,F象及時與上部振搗人員聯系,并報告施工值班人員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3.柱截面小于300×300mm時應先把振動棒插到底且振動,再向柱內下料,然后邊振邊拔振動器連續澆筑完畢。

4.澆筑墻體洞口時,要使洞口兩側砼高度大體一致,振搗時振動棒應距洞邊300以上,并從兩側同時振搗,以防止洞口移位變形。大洞口下部模板應開口并補充振搗,然后再封口。

5.柱子的施工縫按規范留置在主梁底平。

6.墻體的施工縫按規范留置在主梁底盤或門過梁跨度1/3范圍內。

7.砼澆筑完畢應清理干凈施工現場,做到工完料清。

(二)梁板砼澆筑:

1.梁板砼澆筑采用泵送送料塔吊及人工布料方式進行連續澆筑,后附澆筑砼順序流向示意圖。

2.梁板應同時澆筑,澆筑方式應由一端開始用"趕漿法"保持水泥煙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進。先將梁分層澆筑成階梯形,當達到樓板位置時再與板的砼一起澆筑。

3.防止澆筑砼時人員采踏鋼筋的措施,將塔吊作布料機使用,使用方法見后圖,在泵管工作范圍兩側各鋪設一道施工通道,作為施工人員通行及繩牽引軟管布料用。

3.梁和板連成整體的大斷面梁,允許將其單獨澆筑,其施工縫應留在底板以下20~30mm,澆筑時下料與振搗必須緊密配合,第一層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實后再下二層料,仍用"趕漿法"向前推進,每層均應振實后再下料。振動棒振搗砼的每一振點的延續時間應使砼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無氣泡浮出為止。振動棒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振動棒與模板的距離不應大于作用半徑的0.5倍,并應避免碰撞鋼筋、模板預埋件、振動棒插入下層砼內深度不小于50mm。

4.澆筑板的砼虛鋪厚度應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動器垂直于澆筑方向來回振搗,也可用插入式振動棒順澆筑方向拖拉振搗,并用鐵插尺和拉線檢查砼厚度,振搗完畢用不短于2m的刮尺或拖板刮平,板面標高控制采用拉線控制,在澆搗板面砼前由測量人員在柱鋼筋四角筋上抄出±0.5米的標高,以此控制板面平整度。

5.梁板砼應連續進行,當必須有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并在前層砼初凝前將次層砼澆筑完畢。砼的運輸、澆筑及間歇時間不超過規范規定的時間1.5小時。

6.樓板砼收面工作應隨砼的干硬速度情況進行,首先在砼振搗密實后用刮尺刮平,用木磨板收面一次,在第一次收面后1-2小時砼初凝前進行第二次收面,因泵送水泥含量大,為了減少收縮裂縫,待砼表面無水漬時,進行第三次研壓抹光。柱、墻鋼筋內同的砼面必須與板面砼平齊密實。

7.施工縫和后澆帶的留設位置,嚴格按設計圖紙要求及規范規定進行留置(見附后澆帶留置詳圖)。施工縫或后澆帶兩側砼縫表面與板面垂直用木板鋼絲網擋牢,不得留斜槎(見附圖1、2)。

(三)樓梯砼澆筑:

1.樓梯砼采用小塌落度砼,用塔吊布料方式澆筑。

2.采用小塌落度砼是為了防止澆筑時流淌造成爛根現象的出現。樓梯砼自下而上澆筑,先振實底板砼,達到踏步位置與踏步砼一起澆筑,不斷連續向上推進,并隨時用木磨板將踏步上表面抹平。

3.樓梯砼必須連續澆筑完成。

4.樓梯施工縫位置應根據施工現場的施工進度留設于樓梯平臺板跨中或樓梯段上1/3處,斷面與樓梯斜板垂直。

(四)施工縫的處理:

1.樓層施工縫處理:將施工處鑿毛,清除浮漿,用水沖刷干凈,使嵌固的石子呈半裸狀態。在澆筑下次砼之前,先鋪上與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漿結合層2-3cm厚,然后緊接著澆筑上砼,重點進行振搗,加強施工縫的養護工作,不少于14天。

2.后澆帶的處理:在后澆帶砼澆筑前,把施工的后澆帶的兩側砼鑿毛,清除浮漿用水沖刷干凈,并于澆筑前24小時用水充分濕潤,且在砼澆筑前1-2小時再次用水沖刷,掃除積水。砼澆筑前先在后澆帶兩側施工縫處鋪上與砼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漿結合層2-3cm厚,緊接著澆筑上部砼。砼強度等級比原澆筑砼標號高一等級,按設計要求在砼中摻入砼水泥用量的10%的HEA,并扣除同量的水泥用量,砼連續澆筑完成,不允許出現冷縫,砼凝固后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在砼強度達100%后方可拆除支承模板。

(五)砼養護:

1.砼澆筑完畢后,在12小時以內對砼加用薄膜覆蓋養護和澆水養護。

2.商品砼內的水泥用量大及砼內摻用緩凝劑,養護時間不少于14天。

3.每日澆水次數保持砼處于足夠的潤濕狀態。

(六)砼成品保護:

1.廈門地處海邊天氣變化很快,因此在砼澆筑過程中及后,準備好足夠的遮雨材料防止下雨。

2.已澆筑樓板、樓梯踏步砼在砼強度未達到1.2N/mm2之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放樣等施工行為。砼澆筑完畢24小時可施工放樣,但嚴禁在板上堆加荷載。

3.樓板最早加荷時間應該核算確定,但不得早于樓(屋面)板砼澆筑完畢后72小時。當摻緩凝劑或氣溫低于15℃時,應適當延長。嚴禁野蠻施工。

4.不準用重物沖擊樓板,避免砼面裂縫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