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地基工程施工準備操作工藝
一、施工準備:
1、材料及主要機具:
1)天然級配砂石或人工及配砂石:宜采用質地堅硬的中砂、粗砂、礫砂(卵)石、石屑或其他工業廢粒料。在缺少中、粗砂和礫石的地區,可采用細砂級配應良好。
2)級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樹葉、塑料袋等有機雜物及垃圾。用做排水固結地基時,含泥量不宜超過3%。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徑不得墊層或虛鋪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
3)主要機具:一般應備有木夯、蛙式或柴油打夯機、推土機、壓路機(6~10噸)、手推車、平頭鐵鍬、噴水用膠管、2米靠尺、小線或細鉛絲、鋼尺或木折尺等。
2、作業條件:
1)設置控制鋪筑厚度的標志,如水平標準樁或標高樁,或在固定的建筑物墻上、槽和溝的邊坡上彈上水平標高線或釘上水平標高木橛。
2)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的工程中施工時,應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基坑(槽)保持無水狀態。
3鋪筑前,應組織有關單位共同驗槽,包括軸線尺寸、水平標高、地質情況,如有無孔洞、溝、井、墓穴等。應在未做地基前處理完畢并辦理隱檢手續。
4檢查基槽(坑)、管溝的邊坡是否穩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積水。
二、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
檢驗砂石質量、分層鋪筑砂石、灑水、夯實或碾壓、找平驗收
2對級配砂石進行技術簽定,如是人工級配砂石,應將砂石拌合均勻,其質量均應達到設計要求或規范的規定。
3分層鋪筑砂石
1)鋪筑砂石的每層厚度,一般為15-20㎝,不宜超過30㎝,分層厚度可用樣樁控制,鋪筑厚度可達35㎝,宜采用6~10噸的壓路機碾壓。
2)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鋪設在同一標高上,如深度不同時,基土面應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處應注意壓(夯)實。施工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進行。
3)分段施工時,接槎處應做成斜坡,每層接岔處的水平距離應錯開0.5—1.0米,并充分壓(夯)實。
4)鋪筑的砂石應級配均勻。如發現砂窩或石子成堆現象,應將該處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別填入級配好的砂石。
5)灑水:鋪筑的砂石應級配砂石在夯實碾壓前,應根據其干濕程度和氣候條件,適當地灑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為8%-12%。
6)夯實或碾壓;夯實或碾壓的遍數,由現場實驗確定。用木夯或蛙式打夯機時,應保持落距為400~500㎜,要一夯壓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實,一般不少于3遍。采用壓路機往復碾壓,一般碾壓不少于4遍,其輪距搭接不小于50㎝。邊緣和轉角處應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機補夯密實。
4找平和驗收:
施工時應分層找平,夯壓密實,并應設置純砂檢查點,用200㎝的環刀取樣,測定干砂1)的質量密度。下層密實度合格后,方可進行上層施工。用貫入度進行檢查,小于試驗所確定的貫入為合格。
2)最后一層壓(夯)完成后,表面應拉線找平,并且要符合設計規定的標高。
篇2:住宅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住宅地基與基礎分部工程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1)
一、基礎土方子分部工程
1、施工方案
反鏟挖掘機挖土,自卸汽車運土,基坑上開行。
2、施工方法
2.1土方開挖前對施工現場、地下進行調查,是否有障礙物,并根據勘測報告及設計進行土方開挖。
2.2工藝流程:測量放線--土方開挖--修邊--整平--留足預留土層。
2.3基坑邊不留土,土方全部外運,挖土過程中注意不擾動原始土。
2.4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如出現滑坡現象,暫停施工,必要時所有人員和機械撤至安全地點,根據情況采取相應措施。
二、樁基礎子分部工程基礎工程
1、結構概況
本工程基礎是根據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編制的立匯?美羅灣B區《巖土工程勘察報告》(2007-4)進行設計的,本工程+0.000絕對高程為170.5米。本工程采用干作業成孔灌注樁基礎。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25,總樁數為438根,樁徑為400mm,樁長為8920
篇3:土方地基工程施工方法
土方、地基工程施工方法
土方開挖階段正處冬雨期,土方的開挖與基礎施工應連續進行,最大限度地壓縮時間。施工中防止地基暴露時間及地面水流入槽內,以免邊坡塌方及影響地基持力層。
1.流水段的劃分:辦公樓、武警營房各為一個流水段,一次開挖成功;監房土開挖分為兩個流水段,第一段管理用房(以沉降縫為界)先開挖,第二段為三排監舍同時開排。合理安排,流水施工。
2.土方工程我們采用機械開挖與人工修槽相結合的方法。
在土方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不超深、不欠挖。在槽外側圍以土堤并開挖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
3.基槽開挖完成后,按規定進行鏟探,使基底標高和土質滿足設計要求。
4.回填土方
1)回填土前應將基礎兩邊基槽內和房心的垃圾、雜物清凈,同時清出松散物,回填由基礎底面開始。
2)回填土的質量必須符合圖紙要求和規范規定,含水量適中。
3)土方回填時用蛙式打夯機兩邊同時分層回填,分層壓實(土塊粒徑不大于5cm,每層厚度不大于200mm),每層都按規定取樣做干密度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