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醫學專用藥品管理制度

醫學專用藥品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6047

醫學專用藥品管理制度(一)

一、醫院藥事委員會負責檢查、監督醫學專用藥品的管理,每年組織一次有關醫學專用藥品的使用、管理的專題講座,使廣大醫護人員知法、懂法、守法,管好、用好醫學專用藥品。

二、醫院與藥劑科以及備有醫學專用藥品的科室醫學專用藥品管理,要責任到人。由醫教科牽頭,每季度開展一次醫學專用藥品使用管理專項檢查,并記錄檢查結果。

三、醫學專用藥品做到專人負責,專柜加鎖,專用賬冊,專用處方、專冊登記。

四、醫學專用藥品應存放在有安全防盜功能的鐵皮箱或保險箱內。藥庫應每月盤點一次。調劑室應每日進行統計。醫學專用藥品應按需領用,不得大批領用。醫學專用藥品發貨時應嚴格執行雙人核對簽名制度,并當面點清數量,檢查質量,領藥人清點驗收無誤后,方可出庫。

五、具有醫學專用藥品處方權的醫務人員必須具有醫師以上技術職稱,并經考核能正確使用醫學專用藥品,本院醫務人員的醫學專用藥品處方權需經醫教科考核批準,并將醫師簽字式樣送藥劑科備查。

六、醫學專用藥品處方應書寫工整,字跡清晰,寫明病情,醫師簽全名,發藥及核對人員均應簽全名,并進行醫學專用藥品處方登記,醫務人員不得為自己開方使用醫學專用品。醫學專用藥品每張處方針劑不得超過二日常用量,片劑、酊劑、糖漿劑等不得超過三日常用量,連續使用不得超過七天。

七、醫院藥劑科應根據國務院對醫學專用藥品管理的有關規定,執行和監督本院醫學專用藥品的管理和使用,禁止非法使用、儲存、轉讓或借用醫學專用藥品,對違反規定濫用醫學專用藥品者,藥劑科有權拒絕發藥,并及時向院領導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八、醫院搶救病人時,急需醫學專用藥品者,如手續不完備時,可先發放該病例一次性使用劑量之后補辦手續。

九、專門負責醫學專用藥品的管理人員應為政治素質好,熟悉醫學專用藥品有關法規,具有藥士(或相當于藥士)以上技術職稱的人員。

十、必須備醫學專用藥品的病區,應專人加鎖,每日按處方、空安瓿到病區藥房補充備用量,病區藥房定期對各有關病區、手術室進行檢查。

十一、建立醫學專用藥品的報損制度:對霉變破損的醫學專用藥品,每年報損一次,由單位領導審核批準,就地監督銷毀,并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備,醫療科室和藥劑科各班組剩余醫學專用藥品,應辦退藥手續隨時交藥劑科,不得積存。殘留醫學專用藥品及醫學專用藥品的空安瓿要及時處理,并進行登記。

十二、建立醫學專用藥品質量問題、不良反應、失竊報告登記制度。

醫學專用藥品管理制度(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嚴格管理醫學專用藥品,保證醫療、教學、科研的安全使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的規定,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醫學專用藥品是指連續使用后易產生身體依賴性、能成癮癖的藥品。

第三條醫學專用藥品包括:阿片類、可卡因類、大麻類、合成醫學專用藥類及衛生部指定的其他易成癮癖的藥品、藥用原植物及其制劑。

第四條國家嚴格管制醫學專用藥品原植物的種植和醫學專用藥品的生產、供應、進出口,非醫療,教學,科研需要一律不得使用醫學專用藥品。

第二章醫學專用藥品的種植和主產

第五條醫學專用藥品原植物的種植單位,必須經衛生部會同農牧漁業部、國家醫藥管理局審查批準,并抄報公安部。醫學專用藥品的生產單位,必須經衛生部會同國家醫藥管理局審查批準。未經批準的任何單位和個人,一律不得從事醫學專用藥品的生產活動。

第六條醫學專用藥品原植物的年度種植計劃由衛生部會同農牧漁業部審查批準,醫學專用藥品的年度生產計劃由衛生部會同國家醫藥管理局審查批準并聯合下達執行,種植和生產單位不得擅自改變計劃。對成品、半成品、罌粟殼及種子等,種植或生產單位必須有專人負責,嚴加保管,嚴禁自行銷售和使用。

第七條醫學專用藥品的生產,要加強質量管理,產品質量必須符合國家藥品標準。

第八條醫學專用藥品新品種的研究試制,必須由研究單位編制計劃,報經衛生部審定批準后,方可進行,研究試制完畢后按有關新藥審批的辦法辦理并要嚴格試制品的保管與使用手續,防止流失。

第三章醫學專用藥品的供應

第九條醫學專用藥品的供應必須根據醫療、教學和科研的需要,有計劃的進行。全國醫學專用藥品的供應計劃由國家醫藥管理局指定的部門提出,報衛生部、國家醫藥管理局審查批準后下達執行。

第十條醫學專用藥品經營單位的設置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行政部門會同醫藥管理部門提出,報衛生部、國家醫藥管理局審核批準,經營單位只能按規定限量供應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的使用單位;不得向其他單位和個人供應。

第十一條藥用罌粟殼的供應業務由國家醫藥管理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醫藥管理部門指定的經營單位辦理,其他單位一律不準經營。()罌粟殼的分配必須根據衛生部和國家醫藥管理局共同審查批準的計劃調撥。罌栗殼可供醫療單位配方使用和由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經營單位憑蓋有醫療單位公章的醫生處方配方使用,不準零售。藥品生產企業為配制中成藥所需罌粟殼計劃,由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醫藥管理部門審核后,報衛生行政部門核定下達執行。

第十二條各醫學專用藥品經營單位必須設置具有相應儲藏條件的專用倉庫和專柜,并指定專職人員承擔醫學專用藥品的儲運和供應工作。

第四章醫學專用藥品的運輸

第十三條運輸藥用阿片時,必須憑衛生部簽發的國內運輸憑照辦理運輸手續,原植物的種植單位調給國家醫藥管理局倉庫的藥用阿片由發貨單位派人押運,由倉庫調往藥品生產企業的由收貨單位派人押運。押運員人數,按照運輸部門的規定確定。

運輸憑照由衛生部統一印制。

第十四條運輸醫學專用藥品和罌粟殼,除藥用阿片外,生產和供應單位應在運單貨物名稱欄內明確填寫“醫學專用藥品”,并在發貨人記事欄加蓋“醫學專用藥品專用章”,憑此辦理運輸手續。

第十五條運輸單位承運輸醫學專用藥品和罌粟殼,必須加強管理,及時運輸,縮短在車站、碼頭、機場存放時間。鐵路運輸不得使用敞車,水路運輸不得配裝倉面,公路運輸應當苫蓋嚴密,捆扎牢固。

第十六條運輸途中如有丟失,承運單位必須認真查找,并立即報告當地公安機關和衛生行政部門查處。

第五章醫學專用藥品的進出口

第十七條醫學專用藥品的進出口業務由對外經濟貿易部指定的單位按照國家有關外貿的規定辦理,其他部門一律不得辦理醫學專用藥品的進出口業務。醫學專用藥品進出口的年度計劃應當報衛生部審批。

第十八條因醫療、教學和科研工作需要進口醫學專用藥品的,應報衛生部審查批準,發給《醫學專用藥品進口準許證》后,方可申請辦理進口手續。

第十九條出口醫學專用藥品,應向衛生部提出申請并交驗進口國政府主管部門簽發的進口準許證,經衛生部審查發給《醫學專用藥品出口準許證》后,方可辦理出口手續。

第二十條醫學專用藥品進出口準許證由衛生部統一印制。

第六章醫學專用藥品的使用

第二十一條醫學專用藥品只限用于醫療、教學和科研需要。設有病床具備進行手術或一定醫療技術條件的醫療單位,可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辦理申請手續,經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核定供應級別后,發給“醫學專用藥品購用印鑒卡”,該單位應按照醫學專用藥品購用限量的規定,向指定的醫學專用藥品經營單位購用。

教學科研單位所用的醫學專用藥品,由需用單位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的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申請,經批準后,向醫學專用藥品經營單位購用。

限量單位的級別標準由衛生部制定。

第二十二條醫學專用藥品使用單位在采購醫學專用藥品時,須向醫學專用藥品經營單位填送“醫學專用藥品申購單”。醫學專用藥品經營單位在供應時,必須詳細核對各項印章及數量。供應數量按照衛生部規定的醫學專用藥品品種范圍及每季購用限量的規定辦理。

第二十三條醫學專用藥品使用單位采購醫學專用藥品,除直接到醫學專用藥品經營單位采購外,也可郵購。但往來單據、證件均須掛號寄發。郵寄醫學專用藥品時、醫學專用藥品經營單位應在包裹詳情單上加蓋“醫學專用藥品專用章”。并憑蓋有“醫學專用藥品專用章”的發票作為向郵局辦理郵寄的證明。

第二十四條凡醫學專用藥品管理范圍內的各種制劑,必須向醫學專用藥品經營單位購用。管理范圍內沒有的制劑或因醫療單位特殊需要的制劑有醫學專用藥品使用權的醫療單位經縣以上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可以自行配制,其他任何單位不得自行配制。

第二十五條使用醫學專用藥品的醫務人員須有醫師以上專業技術職務并經考核能正確使用醫學專用藥品。

進行計劃生育手術的醫務人員經考核能正確使用醫學專用藥品的,在進行手術期間有醫學專用藥品處方權。

第二十六條醫學專用藥品的每張處方注射劑不得超過二日常用量,片劑、叮劑、糖漿劑等不超過三日常用量,連續使用不得超過七天。醫學專用藥品處方應書寫完整,字跡清晰,簽寫開方醫生姓名,配方應嚴格核對,配方和核對人員均應簽名,并建立醫學專用藥品處方登記冊,醫務人員不得為自己開處方使用醫學專用藥品。

第二十七條經縣以上醫療單位診斷確需使用醫學專用藥品止痛的危重病人,可由縣以衛生行政部門指定的醫療單位憑醫療診斷書和戶籍簿核發《醫學專用藥品專用卡》,患者憑專用卡到指定醫療單位按規定開方配藥。由于持《醫學專用藥品專用卡》的病人用藥增加,醫療單位每季度供應限量不足時,經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的上一級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后,可增加供應量。

第二十八條醫療單位應加強對醫學專用藥品的管理。禁止非法使用、儲存、轉讓或借用醫學專用藥品。醫療單位要有專人負責,專柜加鎖,專用帳冊,專用處方,專冊登記。處方保存三年備查,醫療單位對違反規定、濫用醫學專用藥品者有權拒絕發藥,并及時向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第二十九條因搶救病人急需醫學專用藥品的,有關醫療單位和醫學專用藥品經營單位應立即迅速辦理,但只限于該病例一次性使用劑量,手續不完備的,可事后補辦。

第七章罰則

第三十條凡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有下列行為之一者,可由當地衛生行政部門沒收全部醫學專用藥品和非法收入,并視其情節輕重給予非法所得的金額五至十倍的罰款,停業整頓,吊銷《藥品生產企業許可證》、《藥品經營企業許可證》、《制劑許可證》的處罰:

(一)擅自生產醫學專用藥品或者改變生產計劃,增加醫學專用藥品品種的;

(二)擅自經營醫學專用藥品和罌粟殼的;

(三)向未經批準的單位或者個人供應醫學專用藥品或者超限量供應的;

(四)擅自配制和出售醫學專用藥品制劑的;

(五)未經批準擅自進口、出口醫學專用藥品的;

(六)擅自安排醫學專用藥品新藥臨床,不經批準就投入產的。

第三十一條對利用工作方便,為他人開具不符合規定的處方,或者為自己開具處方,騙取、濫用醫學專用藥品的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給予行政處分。

第三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擅自種植罌粟殼,或者非法吸食醫學專用藥品的,由公安機關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或有關規定給予處罰。

第三十三條違反本辦法的規定,制造、運輸、販賣醫學專用藥品和罌粟殼,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

第三十四條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在接到處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作出處理的機關的上一級機關申請復議。上一級機關應當在接到申請之日起十日內作出答復,對答復不服的,可在接到之日起十五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對處罰決定不服而逾期又不起訴的,原處理機關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五條軍隊、武裝警察部隊衛生醫療單位醫學專用藥品的供應、使用,由衛生部會同中華人民解放軍總后勤部、中華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后勤部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第三十六條獸用醫學專用藥品的供應、使用,由衛生部、農牧漁業部根據本辦法,制定具體管理辦法。

第三十七條本辦法的實施細則由衛生部門制定。

第三十八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一九七八年九月十三日國務院頒發的《醫學專用藥品管理條例》同時廢止。

篇2:衛生院劇毒麻醉精神藥品管理制度

衛生院劇毒、麻醉、精神藥品管理制度

一、麻醉藥品的品種,系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麻醉藥品管理條例》所規定的品種,如*類、*類、可卡因類等和衛生部所核定的其他易成癮癖的毒性藥品及制劑。毒性藥品與精神藥品的品種,系指中國藥典附錄及衛生部和其它有關規定的品種,均應列入。

二、麻醉藥品、毒性藥品號精神藥品,必須遵照國家公布的《麻醉藥品管理暫行條例》及其施行細則和《醫療性毒性藥品管理辦法》、精神藥品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管理。

三、藥劑科必須嚴格監督各醫療科(室)合理使用麻醉藥品,如發現濫用情況有權拒發,并應直接向院長和醫務科報告,以便及時檢查、處理。

四、藥劑科和各醫療科(室,均必須建立健全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及精神藥品和管理制度,設置加“五專”(即專人、專柜加鎖、專帳、專冊、專用處方)管理。具有明顯標志的專用瓶簽,指定專人負責管理。

五、藥劑科對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和精神藥品,應定期清點。取用麻醉藥品后應按處方隨時登記注銷(設置專用帳卡)。每日對用量與存量核對一次,統計人員應定期查核。

六、處方中的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和精神藥品名稱不得簡化。調配人員接方后須嚴格認真審查,配方后須經另一人核對(夜班例外)方準發出。

七、大專院校畢業有二年以上臨床經驗、中專畢業有五年以上臨床經驗或相當于同水平的醫師,經醫務科審核,院長批準,將醫師名單送藥劑科備查,方可有麻醉藥品處方權。

八、麻醉藥品、醫療性毒藥品與精神藥品處方,一次劑量一般不超過常用量,麻醉藥品、醫療性毒性藥品一次處方總量不得超過一日極量,毒性中藥不得超過二日極量。超過常用量時,必須由醫師另行簽字,超過極量時需經醫師所在科(室)的科主任批準,外用藥不在此限。

九、醫師所開寫的麻醉藥品注射劑,一律限在本院使用。如有特殊情況必須帶回使用時,應由醫師在處方上注明,并經醫務科審查批準,在市衛生局辦理麻醉藥品應用卡,調劑室方可配發。只限一次用量。

十、醫院臨床確診的晚期癌癥患者,確需連續使用麻醉藥品時,經醫務科審查批準,憑醫院疾病診斷書辦理麻醉藥品應用卡。

十一、哮喘、神經官能癥、精神及其他慢性病等特殊需要的患者,需連續使用或超量使用醫療性毒性藥品、精神藥品時,要由醫師在處方上簽署意見,可做特殊處理。

十二、調劑室的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實行定額管理。在交接班時,應嚴格履行點交手續。保管人員工作調出時,要履行交接手續,藥劑科負責人監交。

十三、對少數破損、短少等麻醉藥品的處理,可按季匯總列表,說明理由,經科主任批準,報主管院長備案。醫療科(室剩余麻醉藥品,應按退藥手續隨時交藥劑科,不得積存。

十四、藥劑科應定期到各醫療科(室檢查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與精神藥品的使用和保管情況,并將檢查結果報告院長。

十五、藥劑人員應做好宣傳工作,廣泛宣傳麻醉藥品管理的有關規定,發動群眾共同管好,保證麻醉藥品合理使用,杜絕流蔽。

十六、麻醉藥品的處方應單獨裝訂成冊,保管三年備查。醫療性毒性藥品和精神藥品的處方應保存兩年備查。普通處方保存一年。

篇3:鄉鎮衛生院藥品管理制度

鄉鎮衛生院藥品管理制度

醫院藥劑工作是醫院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藥品管理,確保藥品質量是提高醫療質量,保證患者用藥安全有效的重要環節,醫院藥學科必須根據醫療、科研的實際需要,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和《醫院藥劑管理辦法》的規定,加強醫院藥劑管理,嚴把采購、保管、使用關,為人民健康服務。

一、西藥管理

(一)采購藥庫管理人員負責全院的藥品采購供應工作,根據每月由微機輸出各類藥品消耗動態,按時編制藥品分期采購計劃,經有關領導研究批準后方可采購,在供應政黨情況下庫存量一般為2~4個月,特別注意解決藥品緊缺與積壓兩方面矛盾,摸準用藥規律,把握藥品市場動態,掌握供求信息,嚴把質量關,不進“三無”及偽劣藥品和非藥品,暢通購藥渠道,堅持按主渠道進藥,健全外部調整網絡和內部流通體系,預見藥品前景,把握最佳購入時機,對搶救急用藥品積極組織進貨,保證醫療需要。

(二)驗收購進、調進或退庫藥品,由藥庫管理人員、采購人員嚴格驗收。對品名、規格、數量、批準文號、生產批號、生產廠家注冊商標、有效期限、外觀質量、包裝情況、進價等項進行驗收核對,全部合格逐項填寫藥品驗收入庫記錄本,經與原始單據核對無誤,采購、保管人員雙簽字后方可入庫,交有關領導簽字辦理專帳付款。

(三)保管藥劑人員要認真執行藥政法。對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藥品、貴重藥品、自費藥品,必須按其有關規定嚴格管理。保管藥品庫房建筑必須堅固、干燥、通風。易燃易爆藥品需保管入危險品庫內。防火安全設施要齊備。

庫存藥品按性質、劑型分大類、再按藥理作用系統存放,注意藥品要求溫度低溫保存藥品需冰箱內存放,需避光藥品注意放在非光照處,效其藥品及時登記,定期檢查。做好防霉、防蟲、防鼠措施。有完善的藥品帳、卡進行統計,定期清查盤點,做到帳物相符。

(四)調配配方人員必須認真負責,嚴格執行操作規程,收方后執行查對制度,核對處方內容無誤后,方可調配。處方調配要細心、迅速、準確,核對雙簽字。對麻醉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精神類藥品的調配必須按其有關規定審方、調配。如發現問題及時與醫師聯系更改后再調配,藥劑人員不得私自更改。對急救搶救用藥隨到隨配隨發,不得延誤。

(五)使用門診藥房供門診病人使用,病區藥房藥品供住院病人使用。藥劑人員必須把好使用關,對麻醉藥品、毒性藥品、精神類藥品、貴重藥品的使用,必須依據有關規定、專方、限量使用,消耗要逐日統計。自費藥品要嚴格管理,不得用于公費處方。杜絕濫開方,開大方,對不合理用藥的處方,藥劑人員可拒絕調配。

藥劑人員應主動深入科室征求意見,介紹國內餐新藥及其藥理作用、性能、注意事項、不良反應的有關資料,使臨床用藥不斷得以更新。

二、中藥管理

(一)采購根據本院業務性質和工作范圍,參考微機輸出藥品消耗動態及不同季節用藥情況,編造采購計劃,經有關領導批準后進行采購,正常情況下庫存量限定2~4個月。

采購藥品必須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規定執行。不得購進偽劣、變質和非醫用藥品。采購人員自覺遵守財務管理制度,廉潔自律,遵守國家法律法令,嚴把藥品質量關。堅持從正規渠道進藥,嚴禁從私人手中購藥,確保人民用藥安全。

(二)驗收嚴把驗收關是臨床用藥安全的重要步驟,中藥的真偽、優劣、霉變、蟲蛀、摻假問題比較突出,要求驗收人員根據原始憑證進行品名、規格、產地、質量、數量、價格等方面的驗收。中成藥需按規定驗收核對。驗收合格后按原始憑證填寫入庫單及時入帳。要求帳物相符。

(三)保管中藥保管視藥物不同特性、采取相應的貯存方法,按藥物性質,入藥成分或帳號次序集資保管,注意室內干燥、通風、掌握好室溫與光線對藥物的影響。

不具芳香性的根莖葉花宜放木箱陰涼處,氣味芳香及貴重藥品宜密閉于瓷器內,易生蟲又不易爆曬的需熏蒸;果實、種子類需密閉于瓷罐及缸中防鼠;動物臟器及膠類藥品需保存于盛石灰裝置的瓷罐中;對毒性藥品、麻醉藥品需專人專柜加鎖保管。

(四)調配中藥調劑室負責全院各臨床科室所用中藥的調配,調劑人員根據本院醫師簽名處方進行調配。調配人員要嚴格按調配制度進行調配。稱量要準確,如一方多劑者分包要等量;如需“先煎”、“后下”、“烊化”、“沖服”、“包煎”等藥品應單包,并注明煎服方法。調配毒性藥品需經二人核對,調配后量具應及時清洗干凈,處方調配后經第二人核對無誤后實行雙簽字再行發出,急癥處方隨到隨配方發藥,不得延誤。

(五)使用調配毒性中藥及精神類藥物必須遵守《醫療用毒性藥品及精神藥品管理辦法》管理使用,貴重藥品都應有專人、專柜保管。建立登記、逐方銷存、定期檢查、帳物要相符。

緊缺藥品的使用只應用于配方中,不得以單味藥出售,并注意向臨床介紹其代用品性能以彌補配方上的缺藥。

三、特殊藥品的管理

特殊藥品是指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和放射性藥品,《藥品管理法》規定對上述藥品實行特殊的管理辦法。

(一)麻醉藥品麻醉藥品系指連續使用后易產生身體信賴性且能成癮癖的藥品,麻醉藥品只限于醫療、教學、科研需用,麻醉藥品的采購,保管、調配、使用必須按照《麻醉藥品管理辦法》執行,麻醉藥品處方權由醫師以上職稱,經醫務科審批方可執行、簽字字樣由藥房備查。

藥學科對麻醉藥品嚴格執行“五專”管理,即專櫥加鎖、專冊登記、專帳消耗、專用處方和專人負責管理。控制針劑二日常用量,片、酊劑不超過三日常用量。杜絕濫用、防止流痹。對晚期癌癥病人執行申領麻醉藥品專用卡的暫行規定,管好“專用卡”的發放、使用和管理。處方書寫要規范并注明病情。處方計價、調配、核對、發出必須簽全名,班班交接,逐日登記消耗。科主任定期檢查,處方保存三年備查。

(二)精神藥品精神藥品是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使之興奮或抑制,連續使用能夠產生依賴性的藥品。醫師應根據醫療需要合理使用精神藥品,嚴禁濫用。

一類精神藥品每方不超過三日常用量,二類精神藥品每方不超七日常用量,實行專柜保管。一類精神藥品需逐日登記消耗,定期檢查。精神藥品定期盤點,處方保存二年備查。

(三)醫療用毒性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系指藥理作用劇烈、治療劑量與中毒劑量相近、用量不當會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藥品。毒性藥品的收購、供應、使用必須按《醫療用毒性藥品管理辦法》執行。必須建立保管、驗收、領發、使用核對制度、須有責任心強,業務熟練的中級以上藥師負責保管,專柜加鎖,專帳登記。毒性藥品包裝容器及存放專柜必須印有毒藥標志。

醫療用毒性藥品憑醫師規范處方進行調配,每日不超過二日極量,配方人員必須認真、負責、稱量準確,中級以上職稱藥師

復核、簽名蓋章發出。對未注明“生用”中藥,應當付炮制品,調配毒性藥品用具必須隨時清洗干凈,技工炮制毒性藥品必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或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的《炮制規范》的規定執行,處方保存三年備查。

(四)其他非醫療毒性試劑藥品非醫療性毒性試劑藥品的管理使用,應以醫療用毒性藥品的管理使用,由責任心強的專人負責,專柜加鎖雙人保管、專帳登記調入與使用,調配毒性試劑時必須做好個人防護。稱量、配液需雙人復核實行雙簽字。所有毒性試劑配制單保存二年備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