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股東管理制度

股東管理制度

2024-07-25 閱讀 7740

股東管理制度(一)

一、投資經營決定權。是指股東會有權對公司的投資計劃和經營方針作出決定。公司的投資計劃和經營方針是公司經營的目標方向和資金運用的長期計劃,這樣的計劃和方針是否可行,是否給公司帶來盈利并給股東帶來盈利,影響股東的收益預期,決定公司的命運與未來,是公司的重大問題,應由公司股東會來作出決定。

二、人事權。股東會有權選任和決定本公司的董事、監事,對于不合格的董事、監事可以予以更換。在現代社會競爭日益加劇的情況下,股東會擁有用人權是必須的。董事、監事受公司股東會委托或委任,為公司服務,參與公司日常經營管理活動,當然應當給予其相應的報酬。報酬事項包括數額、支付方式、支付時間等等都由股東會決定。

三、審批權。本條規定的審批權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審批工作報告權。即股東會有權對公司的董事會、監事會向股東會提出的工作報告進行審議、批準。體現了工作責任制和股東的所有者權益。二是審批相關的經營管理方面的方案權。即公司的股東會有權對公司的董事會或執行董事向股東會提出的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決算方案、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進行審議,股東會認為符合要求的予以批準,反之則不予批準,而責成董事會或者執行董事重新擬定有關方案。這里當然有一個隱含的前提,就是董事會和監事會必須提交相關的方案,否則就是違法,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實踐中確有隱瞞不報的情況。

四、決議權。即股東會有權對公司增加或者減少注冊資本、發行公司債券、股東向非股東轉讓出資、公司合并、分立、變更公司形式、解散和清算等事項進行決議。這里列舉的幾項事項都有關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應由公司股東會議決。其中有的事項的決議還有本法規定的程序上的限制。如公司增加注冊資本或減少注冊資本,公司分立、合并、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應以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同意作出決議。

五、修改公司章程權。公司章程是由公司股東會在設立公司時制定的,所以應由公司股東會來修改。并需要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贊成通過方為有效。

股東管理制度(二)

很多人咖啡館股東眾多,為了充分發揮出很多人的優勢,根據管理的有效寬度,每10位股東成立一組,設立組長一名,考慮到很多人咖啡館這一組織成員的特殊性,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確定組長的崗位職責:

一、崗位名稱:很多人股東小組組長

二、崗位設置說明:下屬股東9人,經很多人咖啡館股東提議或自薦,由董事會核準后予以設置,一個月對組長進行一次考核,對于考核合格的組長,給予咖啡館代金券或簽單權的福利,若未通過考核的組長,取消其設置并重選組長。

三、直接對口聯絡人:蘇非

四、組長例會:每個月的第二個股東日(第二周周五),若特殊情況無法參加請找代理人,并提前請假。

五、組長的福利:根據店面狀況,發放一定金額的咖啡館代金券或簽單權,每月一次活動。

六、崗位職責:

職責概述:在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公司規定的前提下,做好組員與很多人咖啡館之間的溝通、聯絡、信息的上傳下達,激發組員積極性,協助咖啡館的運營管理。

1、在很多人咖啡館的統一組織安排下,接受分配的股東組員。并了解各組員的基本情況,填寫《很多人股東情況統計表》,并及時更新。

2、組織和安排組員參加很多人咖啡館的各項學習、培訓活動。

3、遵守很多人咖啡館的規章制度,組織和安排組員參加很多人咖啡館安排的各種會議。

4、做好組員之間的日常溝通,及時傳達組員很多人咖啡館最新動向,向很多人咖啡館反饋組員的意見、建議。

5、協助完成公司交辦、提定的工作。

七、組長工作的交接管理

在組長不勝任或是組長時間上無法安排需要更換時,由組長提前一周向公司提出更換的書面申請,上級部門接到申請后,在5天之內從儲備組長中選出新組長進行交接工作。交接雙方需到很多人咖啡館進行,并有上級部門至少一名監交人見證,三人簽署書面交接表。

(交接表格的設計需經商討后確定,大體包括交接股東的通信錄信息,工作安排進度、交接雙方、監交人簽名等)

八、、組長工作的績效考核管理

組長的考核管理采取績效打分制度,對有工作有貢獻采取加分的形式,每月月底核算一次,績效打分采用百分制,打分低于60分的考慮更換組長,分值80分以上的月底兌換相應金額的很多人咖啡館現金券等,績效考核表附后:

很多人咖啡館組長績效考核表

被考核人考核時間:

評分細則分值(總分100)

1、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的完成公司交辦的任務(30分)

2、與組員或各職能部門的配合情況(15分)

3、為很多人咖啡館提出合理化建議(10分)

4、組織組員參加很多人咖啡館的活動,并取得一定效果(30分)

5、協調組員并協助公司完成其他的項目推廣等活動(15分)

考核人財務官公司董事會

篇2:房地產集團股東會會議制度

房地產集團公司股東會會議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股東會會議(以下簡稱會議)的順利進行,規范會議的組織和行為,提高會議議事效率,保障股東合法權益,保證股東會能夠依法行使職權以及會議程序和決議有效、合法,根據《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自生效之日起,即成為對股東會、股東、董事、監事、總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的文件。

第三條董事會秘書具體負責會議組織和記錄等有關方面的事宜。

第四條會議由全體股東參加,股東可委托代理人出席會議并明確授權范圍。

非股東的董事、監事、總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可以列席會議。

第五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股東會,所屬項目公司、專業公司可根據本公司章程參照執行。

第二章開會第六條股東會年會每年召開一次,于上一會計年度完結之日起的3個月內舉行。當持有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10%以上的股東書面請求,或董事會認為必要,或監事會提議時,可以召開臨時會議。

第七條會議議題由董事會按公司《章程》在征求股東意見的基礎上決定;董事會應在會議召開前15天將會議時間、地點、內容和表決事項書面通知全體股東及有關出席人員。

第八條會議由董事會召集,董事長主持;董事長因故不能出席時,由董事長指定的副董事長或其他董事主持。

第九條主持人宣布開會后,應首先報告出席會議的股東人數及其代表股份數,確定股東會會議是否合法有效。

第三章提案與表決第十條股東有權向公司提出新的提案。提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提案內容可涉及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選舉和更換董事與監事、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公司增或減注冊資本、公司合并或分立、變更公司形式、公司解散和清算及修改公司章程等事項;(二)內容與法律、法規及章程的規定不相抵觸,并且屬于公司經營范圍和股東會職責范圍;(三)有明確議題和具體決議事項;(四)以書面形式在股東會舉行前5天提交或送達董事會。

第十一條董事會應當以公司和股東的最大利益為行為準則,對股東的提案進行審查。

第十二條會議應按照會議通知所列議題順序進行討論和表決。

第十三條主持人根據表決結果決定會議的決議是否通過,并應當在會上宣布表決結果。決議的表決結果載入會議記錄。

第十四條股東會決議應寫明出席會議的股東(和股東代理人)人數、所持股份總數及占公司有表決權總股份的比例、表決方式以及每項議案表決結果。

第十五條股東會決議須經代表1/2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方為有效。但下述事項須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方為有效:

(一)公司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分立、合并、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二)修改公司章程;(三)公司章程規定須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的事項。

第四章會議記錄第十六條會議應有會議記錄,會議記錄記載以下內容:

(一)出席股東大會的有表決權的股份數,占公司總股份的比例;(二)召開會議的日期、地點;(三)會議主持人姓名,會議議程;(四)各發言人對每個審議事項的發言要點;(五)每一表決事項的表決結果;(六)會議認為和公司章程規定應當載入會議記錄的其他內容。

第十七條會議記錄應由出席會議的股東代表、出席會議的董事和記錄員簽名,并作為公司檔案由董事會秘書收存,年終時統一歸檔。

第十八條對會議到會人數、與會股東持有的股份數額、授權委托書、每一表決事項的表決結果、會議記錄、會議程序的合法性等事項,可以進行公證。

第十九條會議在審議中對議案和決定草案有重大不同意見的,可以表決由董事會重新商議后提出修正案。當日無法形成決議的,應另行召開會議。

第五章附則第二十條本制度由董事會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二十一條本制度經股東會批準,自印發之日起施行。

篇3:房地產集團公司股東會會議制度

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股東會會議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確保*城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股東會會議(以下簡稱會議)的順利進行,規范會議的組織和行為,提高會議議事效率,保障股東合法權益,保證股東會能夠依法行使職權以及會議程序和決議有效、合法,根據《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自生效之日起,即成為對股東會、股東、董事、監事、總經理和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具有約束力的文件。

第三條董事會秘書具體負責會議組織和記錄等有關方面的事宜。

第四條會議由全體股東參加,股東可委托代理人出席會議并明確授權范圍。非股東的董事、監事、總經理及其他高級管理人員可以列席會議。

第五條本制度適用于公司股東會,所屬項目公司、專業公司可根據本公司章程參照執行。

第二章開會

第六條股東會年會每年召開一次,于上一會計年度完結之日起的3個月內舉行。當持有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總數10%以上的股東書面請求,或董事會認為必要,或監事會提議時,可以召開臨時會議。

第七條會議議題由董事會按公司《章程》在征求股東意見的基礎上決定;

董事會應在會議召開前15天將會議時間、地點、內容和表決事項書面通知全體股東及有關出席人員。

第八條會議由董事會召集,董事長主持;董事長因故不能出席時,由董事長指定的副董事長或其他董事主持。

第九條主持人宣布開會后,應首先報告出席會議的股東人數及其代表股份數,確定股東會會議是否合法有效。

第三章提案與表決

第十條股東有權向公司提出新的提案。提案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提案內容可涉及公司的經營方針和投資計劃、選舉和更換董事與監事、利潤分配方案和彌補虧損方案、公司增或減注冊資本、公司合并或分立、變更公司形式、公司解散和清算及修改公司章程等事項;

(二)內容與法律、法規及章程的規定不相抵觸,并且屬于公司經營范圍和股東會職責范圍;

(三)有明確議題和具體決議事項;

(四)以書面形式在股東會舉行前5天提交或送達董事會。

第十一條董事會應當以公司和股東的最大利益為行為準則,對股東的提案進行審查。

第十二條會議應按照會議通知所列議題順序進行討論和表決。

第十三條主持人根據表決結果決定會議的決議是否通過,并應當在會上宣布表決結果。決議的表決結果載入會議記錄。

第十四條股東會決議應寫明出席會議的股東(和股東代理人)人數、所持股份總數及占公司有表決權總股份的比例、表決方式以及每項議案表決結果。

第十五條股東會決議須經代表1/2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方為有效。但下述事項須經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方為有效:

(一)公司增加或減少注冊資本、分立、合并、解散或者變更公司形式;

(二)修改公司章程;

(三)公司章程規定須代表2/3以上表決權的股東通過的事項。

第四章會議記錄

第十六條會議應有會議記錄,會議記錄記載以下內容:

(一)出席股東大會的有表決權的股份數,占公司總股份的比例;

(二)召開會議的日期、地點;

(三)會議主持人姓名,會議議程;

(四)各發言人對每個審議事項的發言要點;

(五)每一表決事項的表決結果;

(六)會議認為和公司章程規定應當載入會議記錄的其他內容。

第十七條會議記錄應由出席會議的股東代表、出席會議的董事和記錄員簽名,并作為公司檔案由董事會秘書收存,年終時統一歸檔。

第十八條對會議到會人數、與會股東持有的股份數額、授權委托書、每一表決事項的表決結果、會議記錄、會議程序的合法性等事項,可以進行公證。

第十九條會議在審議中對議案和決定草案有重大不同意見的,可以表決由董事會重新商議后提出修正案。當日無法形成決議的,應另行召開會議。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制度由董事會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二十一條本制度經股東會批準,自印發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