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公司財務管理辦法

公司財務管理辦法

2024-07-25 閱讀 7507

XXXX公司

財務管理辦法

為適應公司發展的需要,規范會計行為,統一會計核算標準,加強財務管理,保證資產的真實完整,維護公司的經濟秩序,特制訂本辦法。

一、財務管理體制

1.公司設立財務部。業務上按照《會計法》、公司有關管理辦法及本辦法進行會計核算,實行會計監督。行政上對公司總經理負責,并充分接受財務總監對公司的財務管理與監督。

2.總經理對公司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負責。

3.財務實行統一領導、統一管理、統一核算的管理體制。財務部負責沈陽重型華揚機電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公司)的財務核算、會計日常工作及依法納稅工作并負責公司財產物資的真實與完整,在會計法和公司有關管理辦法的范圍內開展各項工作。對公司的資產無轉讓、處置、對外擔保和抵押權力。

二、公司采用的主要會計政策:

1.會計年度:采用公歷制,即每年一月一日至十二月三十一日。

2.記帳本位幣:以人民幣為記帳本位幣。對發生的外幣經濟業務,采用當月1日中華人民銀行公布的基礎匯價折合人民幣記帳。期末,對外幣帳戶的外幣余額按當日的基礎匯價調整,差額計入當期財務費用。

3.計價基礎:實際成本法。

4.記帳原則及記賬方法:按權責發生制原則,采用借貸復式記帳法。

5.現金等價物的確定標準:持有的期限短、流動性強,易轉換為已知金額現金價值變現風險很小的投資,確

定為現金等價物。

6.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按國家政策規定計提跌價準備。

7.壞帳核算方法:采用備抵法,按應收帳款,其他應收款、應收票據期末余額的3‰計提。

8.存貨:發出材料、商品按實際成本計價采用加權平均法。年末按照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按一次攤銷法。存貨的跌價準備按單個存貨項目計提。

9.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按國家規定計提長期投資的跌價準備。

10.固定資產計價、折舊及跌價準備。

(1)固定資產為同時具備以下特征的有形資產:1、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持有的;2、使用年限超過一年;3、單位價值在2,000.00元以上。

(2)固定資產折舊采用直線法平均計算,并按固定資產類別、原價、估計使用年限確定其折舊年限及折舊率(凈殘值率不予考慮)如下:

資產類別

折舊年限

年折舊率

房屋及建筑物

11

9.09%

房屋及建筑物

10

10%

機器設備

11

9.09%

機器設備

15

6.66%

運輸工具

8

12.5%

工具

5

20%

工具

10

10%

辦公用電子設備

3

33.33%

辦公用電子設備

5

20%

辦公用電子設備

10

10%

篇2:石油銷售公司財務報表管理辦法

石油銷售公司財務報表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財務報表管理,及時準確提供決策財務信息,了解公司經營管理狀況,根據《公司法》,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中的財務報表包括財務日報、月報和年報以及其他財務報表信息。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各部門。

第二章財務報表報送范圍

第四條報表報送范圍:

(一)日報:銷售日報、貨款回收日報。

(二)月度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應繳稅費表、銷售費用表、管理費用表、其他收入明細表、其他支出明細表、財務月度指標快報、銷售結算月報表、庫存商品明細表、內部交接量統計表、銷售月報表、銷項稅及附加明細表、內部往來報表、內部交易報表、二次銷售收入統計表、化工產品毛利報表。

需要上報月度報表種類會根據產品經銷公司的報表管理要求進行調整,公司將對調整后的報表種類以通知的形式各部門。

(三)年度報表:與產品經銷公司規定報表內容相同。

(四)專項報表:臨時要求上報的的各類專項報表。

(五)其他突發要求的指標或者文件

第五條在編制月度、年度財務報表的同時,要對公司財務運行情況進行認真地分析總結。財務分析報告要同財務報表一并報送。

財務分析報告紙質報送數量同財務報表報送數量。

第六條所有財務報表均需上報產品經銷公司財務資產部,集團有要求的,由公司財務部統一匯總上報集團。

第三章財務報表報送方式及時間

第七條報表報送方式

報表上報分為紙質版和電子版兩種方式。其中財務月度指標快報只需要上報電子報表,其余報表均需報送電子版和紙質版(要求電子版報表和紙質版報表必須一致),工作開展過程中有特殊說明的除外。

第八條報表上報時間

(一)電子報表上報時間

1.日報:于次日中午12:00前報送。

2.財務月度指標快報:次月2日上午12:00前報送。

3.月度報表:次月6日下午17:00前報出。

4.年度報表及審計報告執行**集團規定的報出日期,并在給集團報送的同時報送產品經銷公司。

(二)紙質報表上報時間

1.月度報表:一式五份,與次月10日前報出。

2.年度報表及審計報告執行**集團規定的報出日期,一式五份。

第四章報表管理

第九條公司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應當加裝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注明:企業名稱、所屬年度或月份、報出日期,并由企業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

第十條公司負責人應當保證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的真實、完整。

第十一條公司報送紙質報表時應在公司《財務報表報送考核表》(表十)上簽字。

第十二條公司每月報送報表范圍完整性、時間及時性、數據正確性、分析完整性進行考評,年底對報送考評結果進行通報。

第十三條財務報表的報送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對外提供的財務報表、數據,統一由公司財務部負責提供,不得私自對外提供。

第五章附則

第十四條本辦法由公司財務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十五條本辦法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篇3:石油銷售公司財務信息化管理辦法

石油銷售公司財務信息化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提高財務部門的工作效率,減小會計信息化帶來的風險,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財務部所有人員。

第三條本制度所指的財務信息化是指利用計算機信息技術代替人工進行財務信息處理,以及替代部分由人工完成的對會計信息進行分析和判斷的過程。

第四條本制度所指的信息化會計檔案是指存儲在磁性介質或光盤介質的會計數據和計算機打印出來的書面等形式的會計數據,包括記賬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包括報表格式和計算公式)等。

第二章財務信息化管理一般規定

第五條財務部的計算機只允許用作企業的會計、財務工作,禁止與財務工作無關的其他活動等。

第六條財務部的計算機專人專用,禁止交叉使用。

第七條企業會計信息的錄入由專人負責,被指派人員保管好自己的賬號與密碼,嚴防泄露。

第八條會計人員搜集的原始憑證在錄入計算機之前必須經由審核人員審核,審核人員做好審核記錄。

第九條會計人員在計算機上編制記賬憑證時,由審核人員上機審核并做好審核記錄。

第十條會計人員打印出的賬表由財務部負責人負責審核,定期報送主管領導審核。

第十一條財務人員每次使用計算機時必須使用不間斷的電源,防止因斷電導致核心數據丟失。

第十二條財務人員在每次下班前需將系統備份,防止數據丟失。

第十三條財務人員經過授權后定期存儲與保存系統中的會計信息備份。

第十四條未經授權不得對會計軟件進行修改、升級或更換硬件,否則造成的后果由當事人承擔。

第十五條負責保管信息化會計檔案的人員需定期檢查,做好防火、防塵和防潮工作,防止存儲介質損壞導致會計檔案丟失。

第三章財務信息化賬務處理

第十六條財務部應在每年或上年末建立新的會計年度的完整的賬務文件根據現行財務制度,運用當前在用系統的規則正確地設置全部級次的會計科目,會計年度中間可以任意追加新的會計科目,但已制單或記賬的會計科目不得修改或刪除(賬務的修改工作由系統管理員執行)。

第十七條轉換會計年度時,應在新的會計年度開始后的20天內,完成結轉各賬戶的年初手續,并保證數據檢驗平衡正確,年初余額在當年記賬以前可以修改,當年記賬以后如有調整,只能通過填制記賬憑證進行。

第十八條任何登記入賬的經濟業務都必須填制記賬憑證,摘要區規范填入,在機上填制的記賬憑證編號應當連續,編號出現間斷時,應在斷號的第一張憑證上注明間斷的編號,并在打印輸出的該張憑證上注明斷號的原因并簽字蓋章。

第十九條記賬憑證必須經過復核人員簽字后,才能根據其登記賬簿,復核人員必須在屏幕上直接對機器存儲的記賬進行復核簽字,同時要對打印輸出的記賬憑證或代用憑單進行簽字蓋章。同一張記賬憑證,制單和復核不能是同一人。

記賬憑證在記賬以前必須打印輸出(記賬憑證清單),沒有打印輸出的記賬憑證不得登記入賬。

第二十條總賬及現金賬和銀行賬均可采用計算機打印輸出的活頁賬裝訂,出納人員根據審核人員審查并準許報銷的憑證,收入或付出款項,出納人員可以不登記訂本式日記賬,如現金處理收支較多可根據需要自設輔助賬。

單位每天必須將當日發生的現金收支數據輸入計算機并據以計算出庫存日報表,并在表上簽字蓋章。

第二十一條單位根據機器使用和人員分工情況以及工作需要,確定每月的記賬期限,每月至少記賬一次,每月月末以前應將當月所有收支及轉賬業務全部登記入賬。至少每月核對一次總賬,每季度核對一次明細賬。

第二十二條必須將儲存在機器內的賬簿數據打印輸出為書面賬簿,會計賬簿打印間隔時間不得超過一個月,平時可以只打印已滿頁的賬簿數據,但每年年末必須將全部賬簿數據打印輸出。

第四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制度由公司財務部制定,解釋權、修改權歸屬財務部資產。

第二十四條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實施,修改時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