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設備動力管理責任制度

設備動力管理責任制度

2024-07-25 閱讀 6944

為加強企業對設備動力工作的領導,健全組織機構,實行綜合管理,明確各有關部門和設備動力部門的職責范圍,特制定本制度。

(一)企業廠長(經理)的主要職責

1.對全廠設備動力工作負全面責任。在任期內全面負責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對設備動力工作的方針、政策、條例和有關規定。在經營責任制中,要制定設備動力工作的組織和經濟措施,使工廠達到無泄漏標準和實現設備動力管理中的技術經濟指標(包括設備更新改造和實現措施、設備新度系數)。

2.協調好生產與維修、設備的經濟與技術的關系,搞好設備動力的計劃修理,組織好維修備件的生產和供應。生產中不允許拼設備。

3.廠長(經理)可以根據企業情況委托一名副廠長(副經理)負責處理以下設備動力工作。

(1)根據國家和上級有關設備動力的方針、政策、條例和目標,負責審定企業的設備動力規章制度、管理辦法。

(2)根據企業長遠或年度經營方針、目標,提出對設備動力部門工作的要求和考核指標。

(3)審批生產裝置停工檢修、大修理工程、設備更新、設備動力方面的技措、零星購置和動力生產、平衡供應等項計劃,以及審批設備動力方面的設備運行、維修、檢驗等技術規程和標準,并檢查執行情況。

(4)審查上報的設備動力工作報表、閑置設備的外調及主要設備的報廢。

(5)負責設備動力系統的機構設置及人員配備,以及主要機具設備分配。

(6)組織開展全廠(礦)的設備檢查、評比、總結和獎懲。

(7)負責設備安全運行,組織重大設備、動力事故的處理。

(8)組織或參加重點基建和技措工程的方案審查及竣工驗收。

(二)企業設備動力管理部門的職責

1.公司(總廠、礦務局)設備動力處職責

(1)貫徹執行上級有關設備動力管理的規章制度和決定,總結推廣有關設備管理的先進經驗,組織上報各項報表等工作。

(2)負責全公司(總廠、礦務局)設備動力業務管理、設備更新及設備的技術改造和固定資產管理。統一平?,合理使用大修理費用及設備更新改造費用。

(3)組織、督促建立和健全設備的技術資料。建立各廠(礦)主要設備的臺帳和設備卡片。做好設備技術狀況分析和設備管理工作總結。

(4)督促下屬廠(礦)貫徹執行設備動力方面的維護、檢修、檢驗技術規程、管理制度、定額指標等。

(5)組織編制、審核年度大修理計劃及系統(裝置)停車大檢修的綜合平?和實施。

(6)組織好設備防腐蝕、潤滑、鍋爐、壓力容器、水質處理等工作。開展對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研究、應用和推廣。推動設備的技術改造。

(7)對主要設備狀況組織定期或不定期檢查,并參加重點基建、技措、安措項目的方案審查及竣工驗收工作。

(8)組織編制、審定備品配件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抓好備品配件的圖紙資料、定額計劃、質量管理工作。參與或組織備品配件訂貨加工計劃的編制。指導所屬廠做好備品配件的用、管、修、供工作。

(9)組織所屬機械廠(機修分廠)加工的備品配件的計劃制定、安排和平?。

(10)組織對蒸汽鍋爐、壓力容器、高壓電器、儀器儀表、繼電保護、絕緣等定期檢查檢驗工作。處理動力運行方式的重大變更,確保安全運行。

(11)對設備的重大事故及時組織參與分析調查,并組織搶修迅速恢復生產。

(12)組織對設備動力方面技術力量的培訓,不斷提高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

2.廠(分廠、礦)設備動力科(???)職責

(1)貫徹執行上級有關設備動力方面的各項規章制度,并結合具體情況組織編制本廠(礦)的設備維護、檢修、檢驗技術規程、定額指標及管理制度等,并上報各項報表。

(2)在上級設備動力部門的業務領導下,負責全廠(礦)設備動力的業務管理,設備的技術改造,固定資產的查定、使用、更新、遷移、報廢。抓好設備的用、管、修等工作。

(3)組織建立和健全設備的技術資料,建立主要設備的技術檔案,學習推廣設備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作好設備狀況、技術經濟分析和設備管理工作總結。

(4)組織編制、平衡、落實設備年、季、月檢修計劃、系統(裝置)停車大修計劃,并組織計劃的實施,負責統一平?安排控制使用大修及設備更新費用。

(5)組織設備防腐蝕、密封、潤滑及水質處理工作。推廣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開展設備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工作,以及審查設備改造的合理化建議等。

(6)組織對全廠(礦)設備狀況定期檢查、鑒定評級,及時消除設備缺陷和隱患,提高設備完好水平。

(7)組織主要設備的大修質量檢查和驗收工作,并參加基建、技措、安措等項目的設計會審及竣工驗收工作。

(8)組織編制、審定備品配件消耗定額和儲備定額。切實抓好備品配件的測繪、資料管理、定額計劃、制造、定貨、修舊利廢及機械加工管理等工作。作好備品配件的統一管理,抓好用、管、修、供。

(9)組織對蒸汽鍋爐、壓力容器、起重運輸設備、高壓電器、儀器儀表、繼電保護、

篇2:勞務及勞動力管理辦法

一、勞務管理流程

二、項目部對勞務公司管理辦法

1、檢查的重點。

(1)、禁止勞務分包企業將承包的勞務作業再次分包,層層轉包,避免由于勞務費和農民工工資拖欠導致的極端或群體性事件發生。

(2)、檢查勞務分包的履約情況,定期對履約能力進行評估,及時指導分包企業改進管理,確保完成合同內容;對為本公司服務的勞務企業定期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合同約定實行獎懲制度,對不遵守合同約定的勞務企業給予懲罰,情節嚴重的按合同約定終止合同并保留相關法律追求權力。

2、項目部設立勞動力管理專員,對現場的勞動力進行真實有效的日統計,對農民工的考勤情況實行周核查。每月匯總提報全體施工人員考勤情況及勞務公司對農民工工資的發放情況。

3、項目部將項目的勞務履約情況按月進行上報,上報資料中要求包含考勤記錄、工資表、工資發放記錄及相關影像資料,并設置勞務宣傳欄進行公布,讓農民工了解自身工作情況,并可與班組長考勤記錄相互印證,有問題及時核實補全,有效避免在工資結算時出現糾紛。

4、檢查施工人員花名冊、身份證復印件名冊、備案通知書、崗位技能證書、現場人員勞動合同書、人員月度調整記錄及人員增減臺帳情況,做到人證合一。

5、公司(分公司)職能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項目進行巡查。各項目部嚴格按照本制度對進入現場的所有工人實行入場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和三級教育;監督并收集班組對工人每天的班前講話及交底記錄。如公司(分公司)職能部門在巡查過程中發現無上述資料或資料不齊現象,除按規定補齊相關資料外,另對項目經理一次予以200元處罰,管理專員一次予以100元處罰。

6、檢查有無備案手續、人員書面變更記錄、增減、人員花名冊、身份證、特種作業證書、勞動合同。抽查月度勞務分包企業人員考勤表、工資表、工資發放銀行流水記錄及公示資料,工人確認領取當月工資后在發放登記表上簽字按指紋。

三、勞動力管理辦法

1、勞務隊伍進入施工現場,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人必須與勞務公司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勞動用工合同中應明確約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紀律、勞動報酬及違約責任等條款。其中勞動報酬條款,應明確工資支付標準、工資計算方法、工資支付項目名稱、工資支付的方式、支付日期和周期、加班工資計算規則、爭議的解決方式等內容。

2、勞動用工合同必須由務工人員本人與勞務公司簽訂,合同需由務工人員親筆簽字、按手印,勞務公司加蓋公章,附務工人員身份證復印件,雙方各執一份。嚴禁務工人員直接與項目部簽訂勞務用工合同,一經發現,予以嚴肅處理。

3、勞務公司需按實名制管理要求填寫施工現場人員登記表及特種作業人員登記表,并將進場施工人員花名冊、身份證、勞動合同文本、特殊崗位作業證書復印件提報項目部備案。

4、勞務公司需建立每日班前教育、考勤登記、勞務費支付和工資發放統計情況等勞務管理臺帳,項目部設立勞務專人管理并依據分包合同按月將施工人員花名冊、考勤表、工資發放表、人員變動表裝訂成冊備查。

5、項目部成立之日,施工現場必須安裝考勤打卡機及監控攝像。務工人員與勞務公司勞動合同簽訂完畢經項目部確認后,打卡機錄入務工人員個人信息,以身份證和指紋同步錄入的方式打卡,并根據攝像記錄,作為出勤和工資發放的依據。項目部設專人管理考勤及監控設備,防止打卡不上班冒領工資的行為發生,并據此作為出現勞務公司不支付農民工資時的調查依據,以更好的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四、現場勞務檔案資料管理制度

1、項目部應在施工現場建立施工隊伍檔案資料管理制度。檔案資料如為復印件,應有其單位加蓋的公章作為確認。項目部(公司)應存放本單位及所有分包單位的檔案資料并按要求歸檔。

2、建立勞務作業人員個人檔案,每周根據實際情況更新勞務作業人員花名冊,每月編制勞務作業人員花名冊、出勤表、工資表并報勞務作業發包人備查,每月核發的工資必須經勞務作業人員本人簽字確認。

五、農民工工資發放制度

1、勞務公司必須按勞動合同所約定的相應支付條款執行工資發放制度,發放標準不低于約定工資的80%,發放周期按月計算,并在項目設立的公示欄中張榜公示。

2、由項目部派勞務專員負責監督,實行工資直接發放或由勞務公司電子匯款的方式發放,如以匯款方式發放,勞務公司需提供工資發放至務工人員的電子憑證至項目部勞務專員;如為直接發放,需由務工人員本人憑身份證簽字按手印領取,杜絕由班組長代領代發工資現象。公司(分公司)也可監督勞務公司為施工現場農民工統一辦理工資卡,按要求進行轉賬支付,如發現勞務公司本月未支付務工人員工資或支付不足,公司(分公司)將暫扣工程進度款代付工資。如發生支付拖欠者,公司(分公司)將按合同條款清理相關勞務公司出場并保留法律追究權利。

篇3:勞務及勞動力管理辦法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勞務及勞動力管理辦法

?一、勞務管理流程

?二、項目部對勞務公司管理辦法

1、檢查的重點。

(1)、禁止勞務分包企業將承包的勞務作業再次分包,層層轉包,避免由于勞務費和農民工工資拖欠導致的極端或群體性事件發生。

(2)、檢查勞務分包的履約情況,定期對履約能力進行評估,及時指導分包企業改進管理,確保完成合同內容;對為本公司服務的勞務企業定期進行綜合評價,并根據合同約定實行獎懲制度,對不遵守合同約定的勞務企業給予懲罰,情節嚴重的按合同約定終止合同并保留相關法律追求權力。

2、項目部設立勞動力管理專員,對現場的勞動力進行真實有效的日統計,對農民工的考勤情況實行周核查。每月匯總提報全體施工人員考勤情況及勞務公司對農民工工資的發放情況。

3、項目部將項目的勞務履約情況按月進行上報,上報資料中要求包含考勤記錄、工資表、工資發放記錄及相關影像資料,并設置勞務宣傳欄進行公布,讓農民工了解自身工作情況,并可與班組長考勤記錄相互印證,有問題及時核實補全,有效避免在工資結算時出現糾紛。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4、檢查施工人員花名冊、身份證復印件名冊、備案通知書、崗位技能證書、現場人員勞動合同書、人員月度調整記錄及人員增減臺帳情況,做到人證合一。

5、公司(分公司)職能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各項目進行巡查。各項目部嚴格按照本制度對進入現場的所有工人實行入場教育、安全技術交底和三級教育;監督并收集班組對工人每天的班前講話及交底記錄。如公司(分公司)職能部門在巡查過程中發現無上述資料或資料不齊現象,除按規定補齊相關資料外,另對項目經理一次予以200元處罰,管理專員一次予以100元處罰。

6、檢查有無備案手續、人員書面變更記錄、增減、人員花名冊、身份證、特種作業證書、勞動合同。抽查月度勞務分包企業人員考勤表、工資表、工資發放銀行流水記錄及公示資料,工人確認領取當月工資后在發放登記表上簽字按指紋。

三、勞動力管理辦法

1、勞務隊伍進入施工現場,所有進入施工現場的工人必須與勞務公司簽訂正式勞動合同。勞動用工合同中應明確約定雙方的權利與義務,勞動合同期限、工作內容、勞動保護和勞動條件、勞動紀律、勞動報酬及違約責任等條款。其中勞動報酬條款,應明確工資支付標準、工資計算方法、工資支付項目名稱、工資支付的方式、支付日期和周期、加班工資計算規則、爭議的解決方式等內容。

2、勞動用工合同必須由務工人員本人與勞務公司簽訂,合同需由務工人員親筆簽字、按手印,勞務公司加蓋公章,附務工人員身份證復印件,雙方各執一份。嚴禁務工人員直接與項目部簽訂勞務用工合同,一經發現,予以嚴肅處理。

3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3、勞務公司需按實名制管理要求填寫施工現場人員登記表及特種作業人員登記表,并將進場施工人員花名冊、身份證、勞動合同文本、特殊崗位作業證書復印件提報項目部備案。

4、勞務公司需建立每日班前教育、考勤登記、勞務費支付和工資發放統計情況等勞務管理臺帳,項目部設立勞務專人管理并依據分包合同按月將施工人員花名冊、考勤表、工資發放表、人員變動表裝訂成冊備查。

5、項目部成立之日,施工現場必須安裝考勤打卡機及監控攝像。務工人員與勞務公司勞動合同簽訂完畢經項目部確認后,打卡機錄入務工人員個人信息,以身份證和指紋同步錄入的方式打卡,并根據攝像記錄,作為出勤和工資發放的依據。項目部設專人管理考勤及監控設備,防止打卡不上班冒領工資的行為發生,并據此作為出現勞務公司不支付農民工資時的調查依據,以更好的保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四、現場勞務檔案資料管理制度

1、項目部應在施工現場建立施工隊伍檔案資料管理制度。檔案資料如為復印件,應有其單位加蓋的公章作為確認。項目部(公司)應存放本單位及所有分包單位的檔案資料并按要求歸檔。

2、建立勞務作業人員個人檔案,每周根據實際情況更新勞務作業人員花名冊,每月編制勞務作業人員花名冊、出勤表、工資表并報勞務作業發包人備查,每月核發的工資必須經勞務作業人員本人簽字確認。

4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

五、農民工工資發放制度

1、勞務公司必須按勞動合同所約定的相應支付條款執行工資發放制度,發放標準不低于約定工資的80%,發放周期按月計算,并在項目設立的公示欄中張榜公示。

2、由項目部派勞務專員負責監督,實行工資直接發放或由勞務公司電子匯款的方式發放,如以匯款方式發放,勞務公司需提供工資發放至務工人員的電子憑證至項目部勞務專員;如為直接發放,需由務工人員本人憑身份證簽字按手印領取,杜絕由班組長代領代發工資現象。公司(分公司)也可監督勞務公司為施工現場農民工統一辦理工資卡,按要求進行轉賬支付,如發現勞務公司本月未支付務工人員工資或支付不足,公司(分公司)將暫扣工程進度款代付工資。如發生支付拖欠者,公司(分公司)將按合同條款清理相關勞務公司出場并保留法律追究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