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國家電網電站管理規范

國家電網電站管理規范

2024-07-25 閱讀 6760

5.技術資料管理

5.1.變電站圖紙技術資料管理

5.1.1.變電站應具備的圖紙

5.1.1.1.一次主接線圖

5.1.1.2.站用電主接線圖

5.1.1.3.直流系統圖

5.1.1.4.正常和事故照明接線圖

5.1.1.5.繼電保護、遠動及自動裝置原理和展開圖

5.1.1.6.全站平、斷面圖

5.1.1.7.調相機油氣水系統圖

5.1.1.8.組合電器氣隔圖

5.1.1.9.直埋電力電纜走向圖

5.1.1.10.接地裝置布置以及直擊雷保護范圍圖

5.1.1.11.消防設施(或系統)布置圖(或系統圖)

5.1.1.12.地下隱蔽工程竣工圖

5.1.1.13.斷路器、刀閘操作控制回路圖(換流站)

5.1.1.14.測量、信號、故障錄波及監控系統回路、布置圖(換流站)

5.1.1.15.主設備保護配置圖(換流站)

5.1.1.16.換流閥冷卻系統圖(換流站)

5.1.1.17.控制系統結構圖(換流站)

5.1.1.18.直流保護配置圖(換流站)

5.1.1.19.空調系統圖(換流站)

5.1.2.變電站圖紙的管理

5.1.2.1.變電站的圖紙應有專人或兼職人員管理。

5.1.2.2.變電站竣工圖紙,應分別在本站和上級技術檔案室存放。

5.1.2.3.圖紙必須與實際設備和現場相符合。

5.1.2.4.應按圖紙存放要求,在變電站設置合適的資料室存放圖紙。

5.1.2.5.圖紙管理人員建立本站圖紙清冊,建立圖紙查(借)閱記錄,每年對圖紙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發現不符合要求時,應及時予以復制。

5.1.3.變電站應具備的技術資料

5.1.3.1.變電站設備說明書

5.1.3.2.變電站工程竣工(交接)驗收報告

5.1.3.3.變電站設備修試報告

5.1.4.變電站技術資料的管理

5.1.4.1.變電站技術資料應有專人或兼職人員管理,并建立有關管理制度。

5.1.4.2.變電站應有合適的資料室保存技術資料。

5.1.5.變電站應具備的指示圖表

5.1.5.1.一次系統模擬圖

5.1.5.2.設備評級表

5.1.5.3.站用電系統圖

5.1.5.4.直流系統圖

5.1.5.5.安全記錄指示

5.1.5.6.設備最小載流元件表

5.1.5.7.運行維護定期工作表(換流站)

5.1.5.8.交直流保護配置一覽表(換流站)

5.1.5.9.設備檢修試驗周期一覽表(換流站)

5.1.6.變電站指示圖表的管理

5.1.6.1.每年檢查、修訂一次圖表。

5.1.6.2.設備異動或新建、改建、擴建后,5.1.5中的相關圖表應予以相應地變更。

5.1.6.3.各種圖表應統一收存,可根據實際情況存入計算機。

5.2.設備臺帳管理

各單位應制定本單位的變電站設備臺帳管理規定。設備臺帳的格式不做統一規定,其格式可參照附錄B。

6.設備管理

6.1.設備定期維護工作

6.1.1.變電站設備除按有關專業規程的規定進行試驗和檢修外,還應進行必要的維護工作。

6.1.2.變電站投產、改擴建或設備檢修后應進行驗收并建立健全設備臺帳,備齊各種技術資料。

6.1.3.變電站的二次線及端子箱應按本單位規定定期進行檢查。

6.1.4.開關的氣動機構應定期進行放水工作,并檢查空氣壓縮機潤滑油的油位及計時器。

6.1.5.設備導流接頭應有溫度監測手段和措施。

6.1.6.按季節性特點及時做好防污、防汛、迎峰等各項工作。

6.1.7.變電站設備室、地下變電站的通風設備應運行良好。

6.1.8.蓄電池應定期進行檢查、清掃、維護。

6.2.繼電保護

6.2.1.保護及自動裝置新投入或定值改變后,運行人員必須和當值調度員核對該裝置的全部定值項,正確無誤后方可投入運行。

6.2.2.保護及自動裝置屏(柜)前后屏眉要有保護專業統一規范的名稱。

6.2.3.保護室的空調按運行設備管理。

6.2.4.保護及自動裝置動作或告警后,運行人員必須準確記錄控制屏光字牌、保護屏信號,及時向調度及有關部門匯報。

6.2.5.停運的保護及自動裝置屏(柜),必須有“已停運”標示。

6.3.設備定級

6.3.1.變電站設備以臺(相)為單位每年對主要設備進行定級。

6.3.2.設備定級分為一、二、三級,一、二級設備為完好設備,要求各變電站設備完好率在100%,一級率在80%以上。

6.3.3.新裝和大修后的設備應滿足一級設備的要求,經運行單位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運行。

6.3.4.定級單位:主變、開關、調相機、消弧線圈、電抗器為“臺”(主變、電抗器是單相的按“相”為單位);電壓互感器、電流互感器、避雷器、耦合電容器按“相”為單位。

6.3.5.設備定級后,設備主管單位應

篇2:電網公司營銷安全風險防范管理規范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深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加強營銷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防止營銷安全和經濟事故的發生,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本規范用于指導公司各區域電網公司、省(自治區、直轄市)電力公司以及所屬供電企業,建立營銷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機制,規范風險防范措施與管理要求,有效降低和化解營銷安全風險。

第二章?風險分類

第三條根據營銷業務特點,營銷安全風險歸類為供用電安全風險、電費安全風險、現場作業安全風險、供電服務安全風險和營銷自動化系統安全風險。

第四條供用電安全風險是指在電力供應與使用過程中,因業擴報裝管理不規范、客戶電氣設備帶缺陷運行、重要客戶安全隱患未及時有效治理、未依法簽訂并履行供用電合同等原因,引起的客戶設備損壞、人身傷亡、異常停電等安全用電事故風險。主要包括:

(一)業擴管理風險:因用電項目審核不嚴、客戶重要負荷識別不準確、供電方案制定不合理、受電工程設計審核不到位、中間檢查和竣工檢驗不規范等原因,引起的重要客戶供電方式不符合安全可靠性要求、客戶受電裝置帶隱患接入電網等風險。

(二)安全用電服務風險:因未履行用電檢查責任、客戶拒絕整改安全隱患、保供電方案不完善等原因,引起的客戶受電裝置帶隱患運行、保供電任務不能圓滿完成等風險。

(三)重要客戶安全風險:因重要客戶備用電源和自備應急電源配置不到位、非電性質保安措施不完備、隱患排查和治理不徹底等原因,引起的重要客戶供電中斷、突發停電不能有序應對等風險。

(四)法律風險:因供用電合同條款不完備、產權歸屬與運行維護責任不清晰、合同未簽或過期、停限電操作不規范等原因,引起的客戶安全用電事故由供電企業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等風險。

第五條電費安全風險是指在電費管理過程中,因國內外經濟形勢變化、抄核收管理不規范、電價政策執行錯誤、社會代理收費機構拒收客戶現金繳納電費等原因,引起的電費糾紛、電費差錯、電費欠收等風險。

(一)欠費風險:因用電企業關停、破產、重組、轉制,客戶經營狀況不良,客戶流動資金緊缺,客戶轉租,政府拆遷,社會穩定等原因,引起的電費不能及時回收等風險。

(二)管理風險:因抄核收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到位等原因,引起的電費差錯、電費資金被截留或挪用、職務犯罪等風險。

(三)抄表風險:因抄表數據差錯,漏戶等原因,引起的電費糾紛、電費差錯、客戶拒繳電費等風險。

(四)核算風險:因電費計算規則或計算電費相關參數錯誤等原因,引起的電費糾紛、電費差錯風險。

(五)發票風險:因電費發票管理不規范,存根、收據、銀行回單等未按規定處理等原因,引起的發票丟失、發票虛開等風險。

(六)收費風險:因走收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欠費催繳不力、收費管理不規范等原因,引起的電費不能及時足額回收、形成呆壞帳或呆壞賬非法核銷、電費損失、人身安全等風險。

(七)法律風險:因電價政策執行錯誤、供用電合同中電費結算及繳納條款不規范等原因,引起的被行政處罰亂收費、媒體曝光等風險。

(八)合作單位風險:因社會代理收費機構拒收客戶現金繳納電費等原因,引起客戶繳費難造成的欠費、客戶投訴等風險。

第六條現場作業安全風險指在裝表接電、用電檢查、計量裝置現場檢驗或故障處理等現場作業過程中,因管理措施不到位、違反現場安全操作規定、錯接線等原因,引起的人身傷害、設備損壞、計量差錯等風險。

(一)管理風險:因管理措施缺失等原因,引起的現場作業誤操作造成設備損壞、人員傷亡等風險。

(二)裝拆風險:因裝拆計量裝置工作中發生走錯工作間隔、帶電操作、接線錯誤、電能計量裝置參數及電能表底度確認失誤等原因,引起的人身觸電傷亡、二次回路開路或短路故障、計量差錯等風險。

(三)現場檢驗風險:因走錯工作間隔、裝設臨時電源不當、試驗接線或登高操作不慎、互感器現場檢驗防護缺失等原因,引起的人身觸電、高墜傷亡、開路或短路故障造成設備損壞等風險。

(四)電能計量異常處置風險:因現場校驗結果確認不當、故障與異常情況未經客戶有效確認、竊電或違約用電處置不當等原因,引起的電量損失、客戶投訴等風險。

(五)實驗室工作風險:因檢定過程中誤操作、耐壓試驗防護不到位、未按規程實施檢定等原因,引起的人身安全與設備損壞事故、檢定質量偏差等風險。

國家電網公司營銷安全風險防范工作手冊

一供用電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

1業擴管理風險

1.1用電項目審核不嚴

1.2重要負荷識別不準確

1.3供電方案制訂不合理

1.4客戶受電工程設計文件審核不到位

1.5中間檢查與竣工檢驗不規范

1.6客戶業擴報裝資料保管不當

2用電安全服務風險

2.1用電檢查不規范

2.2日常用電檢查過程中用電方不配合檢查

2.3用電檢查中未能發現安全隱患或未開具書面整改通知單

2.4用電方拒絕整改用電安全隱患

2.5保供電問題

3重要客戶安全風險

3.1重要客戶認定問題

3.2單電源供電問題

3.3自備應急電源管理問題

3.4非電性質保安措施問題

3.5隱患排查和治理問題

3.6突發停電應急處置問題

3.7隱患檔案管理問題

4法律風險

4.1未與客戶簽訂供用電合同或合同超過有效期

4.2合同簽訂的主體不合法

4.3合同附件不完整、必備條款不完善

4.4產權歸屬與運行維護責任問題

4.5供電方采取停電時受到諸多外部因素干預

4.6“有序用電方案”的制定與效力問題

4.7“限電序位表”的制定與效力問題

二電費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

1欠費風險

1.1用電企業關停、破產、重組、轉制

1.2客戶欠交電費或惡意欠費

1.3拆遷戶電費回收

1.4物業管理區域公用電電費回收

2電費管理風險

2.1抄表管理不規范

2.2核算管理不規范

2.3收費制度建設落后

2.4抄、核、收混崗

2.5電費賬戶失控

2.6職務犯罪

3抄表風險

3.1抄表差錯

3.2漏戶、黑戶

4核算風險

4.1電費計算差錯

5發票風險

5.1發票管理不善、丟失

5.2增值稅發票虛開

6收費風險

6.1走收電費安全

6.2欠費催繳不力

6.3陳欠電費臺賬混亂、呆壞賬非法核銷

6.4電費違約金損失

6.5電卡表安全

6.6電費現金管理風險

7法律風險

7.1電價政策執行錯誤

7.2繳費模式

7.3無法采取停電措施

7.4電費結算條款不規范

7.5欠費停電執行不規范

8合作單位風險

8.1合作單位拒收

8.2合作代收點撤銷

8.3合作單位收費信息網絡建設、維護不能滿足需求

三現場作業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

1管理風險

1.1人員健康管理疏漏

1.2作業人員工作安排不當

1.3職業道德教育缺失

2裝拆風險

2.1走錯工作間隔

2.2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

2.3電壓回路短路或接地

2.4倒送電

2.5接戶線帶電作業差錯

2.6電能計量錯接線

2.7擅自操作客戶電氣設備

2.8電能表底度確認不到位

3現場檢驗風險

3.1走錯工作間隔

3.2裝設臨時電源不當

3.3接線時誤碰運行設備

3.4互感器現場檢驗防護缺失

3.5互感器現場試驗接線高墜

4電能計量異常處置風險

4.1現場校驗結果確認處置不當

4.2故障情況未經客戶確認

4.3電能計量裝置封印異常處置不當

4.4竊電處置風險

5實驗室工作風險

5.1設備誤操作

5.2交流工頻耐壓試驗

5.3倉庫物件搬運

5.4檢定質量發生偏差

四客戶服務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

1服務意識與技能風險

1.1服務意識淡薄

1.2服務技能欠缺

1.3違反“十個不準

2服務質量風險

2.1服務形象受損

2.2信息披露不透明

2.3“三不指定”未執行

2.4“一口對外”未實行

2.5抄表收費服務隨意

2.6業務辦理時限過長

2.7停限電公告不及時

2.8延伸有償服務不規范

3服務事件處置風險

3.1投訴、舉報處理不當

3.2負面事件化解不作為

3.3新聞輿論應對不及時

五營銷自動化系統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

1系統故障風險

1.1設備損壞

4.1提高認識,培養營銷人員綜合業務素質

充分認識營銷安全風險防范工作中人的重要性,要加強營銷人員思想教育與業務培訓工作。特別是對容易被忽視與防范難度較高的風險,要制定具體的培訓計劃和方案,以考核評價等方式保障培訓效果,提高營銷人員安全風險防范意識和防范技能。

4.2建立制度,細化完善工作標準與規范

加強營銷工作標準與制度建設,將營銷安全風險防范措施體現在有關工作標準與規范當中。各單位要結合本單位實際,分析不同風險點與營銷業務具體工作環節的關系,以工作標準、作業指導書等營銷工作標準化載體,將營銷安全風險防范措施落實到具體工作中。

4.3強化執行,抓實風險防范措施的落實

注重營銷安全風險的防范管理,以管理手段保障風險防范措施的貫徹落實。各單位要明確營銷安全風險管理的職責分工,對風險的預警、上報、防范處理等環節細化監督管理體系,保障風險防范的有效性,防止風險后果的形成。

4.4持續改進,不斷探索完善風險防范的內容與方法

密切關注法律法規、國家政策、管理體制與社會環境的發展變化對營銷工作的影響,及時調整營銷安全風險防范內容,探索研究新的風險防范措施與方法,從風險點識別、防范措施、管理制度等方面不斷補充完善風險防范與管理體系,確保具有持續性和適用性。

為深入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方針,加強營銷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防止營銷安全和經濟事故的發生,營銷科全體人員自學《國家電網公司營銷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規范》和《國家電網公司營銷安全風險防范工作手冊》。

營銷安全風險主要分為:供用電安全風險、電費安全風險、現場作業安全風險、供電服務安全風險和營銷自動化系統安全風險。營銷安全是國網公司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此規范與手冊有助于有效降低和化解營銷安全風險。

同時建立營銷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工作的監督檢查制度,定期組織自查與抽查、開展營銷安全風險評估,掌控營銷安全風險防范與管理情況,加強風險管理過程監控,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決,切實提高風險防范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