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加強電網安全運行措施

加強電網安全運行措施

2024-07-18 閱讀 8284

近年來,隨著城鄉電網的改造,電網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電網調度的現代化程度越來越高,這對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的三個條件是:合理的電網網架結構;可靠的繼電保護;高素質的調度人員。在現有電網的結構下,加強調度管理,特別是加強繼電保護和運行方式的運行管理,并實時安全告警是保證電網安全運行的關鍵。

一、加強繼電保護的運行管理

繼電保護既是電網運行的安全屏障,同時又可能是電網事故擴大的根源。搞好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管理,使繼電保護裝置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才能確保其正確動作。

運行管理的關鍵是堅持做到“三個管好”和“三個檢查”。

(一)“三個管好”

1.管好控制保護設備:控制保護設備不同單元用明顯標志分開,控制保護屏前后有標示牌和編號,端子排、信號刀閘有雙編號,繼電器有雙編號且出口繼電器標注清楚。便于運行中檢查。

2.管好直流系統及各個分支保險:定期檢查直流系統及儲能元件工作狀態,所有保險制訂雙編號,定期核對保險編號及定值表,檢查保險后的直流電壓。

3.管好壓板:編制壓板投切表或壓板圖,每班檢查核對,做好投切記錄,站(所)長抽查,壓板的投切操作寫入操作票。同時在保護校驗后或因異常情況保護退出后需重新投入前,應測量壓板兩端是否有電壓,以防止投入壓板時保護誤動。

(二)“三個檢查”

1.送電后的檢查:送電后除檢查電流表有指示,斷路器確已合上外,還需檢查保護、位置燈為紅燈,正常送電瞬時動作的信號延時復歸。

2.停電后的檢查:除判明斷路器斷開的項目外,還需要檢查位置燈為綠燈,正常停電瞬時動作的信號延時復歸。

3.事故跳閘后的檢查:除檢查斷路器的狀態、性能外,還需要檢查保護動作的信號、信號繼電器的掉牌情況、出口繼電器的接點、保險是否完好,必要時檢查輔助接點的切斷情況。

二、加強運行方式的管理

加強電網運行方式的管理應做好四項主要工作:

(一)把運行方式管理制度化,從制度上規范電網運行方式的管理工作,年運行方式的編制應依據上一年電網運行中存在的問題,進行防范,即將反事故措施落實到運行方式中。

(二)技術上加強電網運行方式分析的深度,在運行方式的分析計算上,對于母線和同桿并架雙回路故障下的穩定性必須進行校核計算分析;對重要輸電斷面同時失去2條線路,或聯絡線跳閘導致電網解例也應進行分析。

(三)對最不利的運行方式,有組織、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事故預想和反事故演習,細化防范措施,防止電網事故于未然。

(四)使用計算機軟件建立健全數據庫系統,提高運行方式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三、實時安全告警系統的應用

隨著城、農網改造的結束,大部分地區、縣級電網所轄變電站基本實現無人值班或少人職守,電網的運行管理變成操作隊加集控中心方式,計算機實時監控系統是電網管理的重要手段,在實際運行管理中,由于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一直監視所有的電網設備,在事故情況下處理的事件很多,往往手忙腳亂,所以建立和完善實時監控系統的安全預警、在線提供實時操作預案功能,將不安全和災變問題解決在孕育階段,對電網的安全運行管理有著指導性的重要作用。

(一)安全告警的分類

按傳統的運行管理模式,將安全告警分為預警和事故告警較滿足運行值班人員的傳統習慣和直觀監視。

1.預告信號分為以下幾類:

(1)裝置故障預警信號包括:保護裝置、故障錄波裝置、測控裝置、無功控制裝置、小電流接地選線裝置、直流屏、消弧線圈、智能電度表等智能裝置(IDE)裝置本體發的故障信號、通訊中斷信號等。

(2)保護信號預警:保護裝置發的預告信號。

(3)電壓穩定預警:母線線、相電壓越限,直流屏控制母線電壓、合閘母線電壓、交流電源越限及失壓信號。

(4)其它預警:瓦斯信號、主變溫度信號,自動化通道檢測信號。

2.事故告警信號主要分為以下幾類:

(1)重要裝置故障告警:保護裝置、故障錄波裝置、測控裝置、直流屏裝置等重要裝置故障告警信號。

(2)保護動作告警:事故情況下保護動作告警。

(3)電壓穩定告警:電壓嚴重長時間失穩告警。

(4)其它告警:主變溫度長時間嚴重過高、長時間低周、綜合分析會引起電網失穩的告警。

(二)系統硬件結構

實時安全告警系統是建立在現有的SCADA/EMS系統量測系統的基礎上,以實時數據庫中大量的量測數據為主要依據,通過安全告警子系統,快速識別和過濾錯誤數據和信息,提高實時信息的可靠性,建立符合電網真實運行的實時模型,同時與實時系統協調運行。為方便運行管理的需要,把預告信號和事故告警信號分別顯示在不同的顯示終端上,既保留傳統的監控習慣又使系統具有預警性、智能分析性、實時性、實用性等特點。提高了傳統的SCADA系統信息顯示的質量和力度,在線給出安全余度控制方案,有利于運行管理人員進行靜態安全評估和暫態安全分析,實現事故情況下的快速反應。

(三)技術實現

在SCADA/EMS系統的基礎上,增加安全告警功能模塊:

1.利用SCADA/EMS系統大量的量測數據,篩選重要信息,過濾錯誤信息,建立實時模型。

2.進行信號安全識別,分類顯示預告和事故信號。

3.對量測數據和大量的預告信號進行“會診”,實現綜合預警,在線生成安全控制方案。

四、杜絕誤調度、誤操作事故

調度人員在下令改變電網運行方式、指揮停送電操作和處理事故過程中,防止誤調度、誤操作事故的發生是調度人員的主要工作和重要責任。并應從以下幾方面采取措施。

(一)提高調度人員的安全意識,增強責任心

堅持定期安全活動,學習誤調度、誤操作事故通報,真正吸取教訓的目的。

(二)嚴格執行規章制度,杜絕習慣性違章

誤調度、誤操作事故都是因為執行規章制度不嚴格、不認真造成的,因此,在工作中必須養成自覺認真執行規程制度的習慣,克服習慣性違章。

(三)加強技術培訓,提高調度人員的業務素質

隨著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應用,電網的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對調度人員的業務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要求調度人員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提高業務技能,以勝任本職工作。培訓工作應以實用為目標,突出技能訓練和注重崗位練兵。

(四)掌握運行方式,做好事故預想

調度員要對電網運行方式、電網主設備的運行狀況和當班需要完成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并針對當時天氣、電網運行方式和當班的主要工作,做好事故預想,提前做好應對措施,以便在發生異常時,能夠及時果斷進行處理。對輸電線路的檢修工作,要重點警示,杜絕誤調度事故的發生。

篇2:電網安全穩定分析措施

一、電網穩定分析

1、N-1靜態安全分析。分析中要注意元件過載情況、各樞紐點電壓情況、電網的薄弱環節等。

2、靜態功角穩定分析(靜態功角穩定實用算法的分析)。分析中要注意加減線路或斷面功率的過程和處理方式是否與實際一致,電壓水平是否符合實際。

3、時域穩定分析。采用時域穩定分析方法進行功角、電壓、頻率穩定分析時要注意:

(1)計算條件應反映系統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

(2)故障類型應滿足穩定導則的要求,故障地點應涵蓋可能出現的最嚴重故障地點;

(3)要注意被觀察物理量(機組、母線及線路的角度、電壓等)選取的代表性;

(4)應分析直流輸電系統、各種自動裝置、機組保護的動作情況及合理性;

(5)要注意區分穩定問題的性質和失穩模式,如區分電壓穩定(負荷中心電壓的持續降低)與功角穩定(聯絡線電壓的周期性變化或持續降低);

(6)應關注發電機同調性和系統振蕩中心;

(7)應注意系統阻尼情況,評估進行詳細動態穩定分析的必要性;

(8)應關注事故后電壓、頻率的恢復情況;

(9)影響系統功角、電壓、頻率穩定的主要因素和提高系統穩定性的措施等。

4、動態穩定頻域分析。在采用頻域分析進行動態穩定分析時要注意:

(1)計算條件應反映系統可能出現的不利情況;

(2)重點分析區域間振蕩模式、邊遠電源送出系統相關的振蕩模式和其他弱阻尼振蕩模式的振蕩頻率、阻尼比和強相關機組;

(3)要注意所關注的振蕩模式的主要相關機組工況、機組及其勵磁系統(含PSS)模型參數的合理性和正確性;

(4)影響系統動態穩定的主要因素和提高系統動態穩定性的措施等。

5、短路電流計算。計算中要注意初始潮流是否考慮了可能的最大開機方式和最完整網架結構,電壓水平是否為正常偏高值;計算不對稱短路時應注意零序網絡的完整性,包括線路、主變、高抗等原件的零序參數和線路零序互感參數,主變零序參數應考慮變壓器繞組聯接方式及中性點接地方式,高抗零序參數應考慮高抗的中性點小電抗。

6、綜合分析。在以上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系統穩定問題的性質、影響系統穩定性的主要因素,找出系統穩定的薄弱環節,研究提高系統穩定性和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措施及控制要求,研究改善電網結構等提高系統整體安全穩定性的措施。

二、落實電網穩定的措施

1、針對計算分析發現的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問題,對電網結構的要求,提出完善電網結構、優化有功無功電源布局和儲備、解開電磁環網等措施,實現電網的合理分層分區,減少系統穩定對安全自動裝置的依賴,降低電網嚴重事故的幾率。

2、根據安全穩定計算結果和相關設備的能力,提出有關線路/斷面的控制極限,編制運行控制方案(包括控制條件說明)。

3、按照《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導則》(DL755-20**)規定的第二、三級安全穩定標準,根據安全穩定計算結果和相關設備的能力,制定電網的穩定控制措施。第二級安全穩定標準對應的措施包括聯鎖切機、聯鎖切負荷、快關汽門等措施;第三級安全穩定標準安全穩定標準對應的措施包括失步解列、快速解列、低頻減載、低壓減載、高頻切機等措施。

4、對于短路電流超標的情況,必須采取措施將其降至開關遮斷電流以下。

規劃階段可采取的措施有:選用開斷電流較大的開關設備,電網合理分層分區,電源合理接入,采用高阻抗變壓器,變壓器中性點加裝小電抗,采用短路電流限制器等新技術等。

運行階段可采取的措施有:解開電磁環網運行,斷開部分線路,母線分列運行,線路出串運行,限制機組開機方式等。

在選用上述措施時,應綜合考慮措施的可實施性以及對系統穩定性、設備安全性、電網供送電能力、供電可靠性、方式安排靈活性等因素。

5、確定交流系統控制極限值時,應考慮計算采用的運行方式、模型參數等與實際存在差別而引入的計算誤差,在計算極限值基礎上扣除5%~8%得出控制極限值。直流系統不考慮計算誤差。

在計算采用的運行方式、模型參數可能誤差較大(如進行中長期計算等)的情況下,應按上述范圍的上限取值。

在運行方式較為確定(如短期運行方式計算等)的情況下,可按上述范圍的下限取值,在電廠送出能力計算中,若相關模型參數較為準確,則可適當降低計算誤差取值。

6、在安排聯絡線送電計劃時,還應適當考慮電網可能出現的正常潮流波動,防止正常潮流波動導致電網越控制極限運行。

篇3:并入電網運行公用發電廠電力生產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電力生產安全管理,保證電力職工人身安全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適應電力體制改革發展的需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電力工業部及省以上電網經營企業(以下簡稱“電網經營企業”),不僅要對直屬發電廠進行安全管理,對中外合資、合作以及其他各種類型合資、獨資建設、并入電網運行的公用發電廠也要納入電網安全管理范圍,對電力生產的安全實行統一的監督管理。

第三條所有并入電網運行的公用發電廠及其產權所有者和經營者都必須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令和國務院電力主管部門頒布的電力安全生產規程、制度及與安全技術有關的標準。

第四條本規定適用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電網經營企業,并入電網運行的公用發電廠及其產權所有者和經營者。

第二章監督管理職責

第五條電力工業部及電網經營企業對并入其所管轄、經營電網運行的公用發電廠行使電力生產安全監督、管理職能。

第六條電力生產安全監督、管理應遵循的一般原則為:凡涉及職工人身安全和電網安全,涉及重大、特大事故的管理內容,由電網經營企業實行統一監督、歸口管理;對于不涉及職工安全及電網安全的管理內容,由上網電廠及其所有者和經營者自行管理。

第七條電網經營企業電力生產安全監督管理的主要職責為:

1.組織對影響電網安全、穩定的重大設備事故進行調查;根據情況組織或參加電力生產人身傷亡事故的調查。

2.對擬建、在建、運行的電廠涉及電網安全運行的重大技術問題進行指導監督;對電站鍋爐進行檢驗、登記。監督《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的執行,歸口統計、上報事故報告。

3.傳達國家有關電力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組織電力生產企業參加各種安全專業會議、安全檢查或安全性評價,及時向企業通報事故信息。

4.對并網電廠制訂落實反事故措施提供必要的咨詢和幫助。

5.對在電力安全生產中作出顯著成績的電力生產企業進行表彰或獎勵。

第八條并網電廠必須有健全的安全管理體系。并網電廠安全管理機構業務上接受電網經營企業的安全監察機構的指導。

第九條產權所有者和經營者應按《電力法》規定,制定電廠內部安全生產責任制、并為保障電力安全生產提供組織和資金保障。

第十條并網電廠應積極參加電網經營企業組織的安全會議、安全技術交流等安全活動。

第十一條并網電廠必須接受對事故的調查,并負責反事故措施的落實;應按規定按時上報或抄報事故有關的報告、報表。

第三章事故調查

第十二條由于并網電廠原因引發或造成擴大的電網運行事故和重大、特大人身或設備事故,應按照《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規定的程序和內容組織調查組調查;并網電廠及有關方面要積極配合,并提供有關資料。

第十三條由電網經營企業代管電廠的人身、設備重大事故,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一般由代管單位按照《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組織調查,產權所有者和經營者可根據情況參加。

第十四條非電網經營企業直接管理的一般人身傷亡和設備事故,可根據情況由并網電廠組織或參加事故調查;電網經營企業可根據情況決定是否參加。

第十五條末構成職工人身死亡,末涉及電網安全,未構成重大、特大性質的事故,由并網電廠按《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自行調查、處理,電網經營企業的電力安全監察部門負責監督。

第四章事故統計、報告

第十六條并網電廠在發生人身死亡事故、重大、特大事故后(含當時不能認定,有可能構成的),應在24小時內向所在電網的電網經營企業安監部門報告。

第十七條并網電廠的事故報告、報表,應按《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有關規定向所在電網的電網經營企業安監部門上報。

第十八條電力工業部歸口管理的公司(如華能國際電力開發公司等)所經營電廠的事故報告、報表應同時抄報所在電網的電網經營企業安監部門。

第十九條電網經營企業代管的電廠的事故報告、報表,按對直屬企業管理方式統計、上報和考核。

第二十條事故報告、報表應及時、準確、完整。

第二十一條電網經營企業對并網電廠的事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及完整性進行監督評價,如有違反《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有關條款的事故定性,有權重新認定。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公用發電廠是指由電網經營企業統一調度并且所發電量以送入電網銷售為主的各類電廠。

第二十三條電網經營企業可依據本規定對電力生產安全監督管理的范圍、內容制定實施細則,并報電力工業部備案;上報備案時間從本辦法實施之日起三個月內完成。

第二十四條電網經營企業在與并網運行公用發電廠簽訂的上網協議中應依據本規定明確有關電力生產安全監督管理的內容和范圍,并對并網電廠影響電網安全運行的事故有相應的考核規定。

第二十五條本辦法解釋權屬電力工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