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網公司防風防汛應急預案規范
為了保證我市電網在汛期防風防汛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加強防風防汛的指揮,保護國家、集體和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力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防熱帶氣旋工作守則》、《防汛防旱防風若干規定》、《有限責任公司防汛管理辦法(試行)》等法律、法規和相關管理規定,結合我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預案。
1.總則
1.1防風防汛工作是電力企業安全生產的重要環節,電力防風防汛工作的基本任務是負責所管轄的發供電設施安全防風度汛;積極配合地方政府防風抗洪搶險,保證防風抗洪搶險和災后恢復生產的電力供應。
1.2對地區發生暴風、暴雨災害的情況都要作出應急反應,立即按應急預案投入救災;在市人民政府三防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做好“電力保障”的一切應急工作和“緊急支援”工作。
1.3公司各下屬單位要結合本預案制訂相應的應急實施方案。
2.防風、防汛救災機構的設置及職責
2.1防風、防汛救災機構的組成
成立公司防風、防汛救災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下設防風、防汛救災辦公室,日常工作設在公司辦公室。
防風、防汛救災的分工牽頭、監察督促工作由配電部負責;已投產工程的防風、防汛工作由各運行管理單位負責;未投產工程的防風、防汛工作由規劃建設部負責;公司本部辦公大樓、生活場所的防風、防汛工作由辦公室負責。
2.2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的成立
當接到地方政府風災、汛情預報,或發生一般破壞性及以上風災、汛情后,防風、防汛救災機構即宣告成為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并進入災前應急期或災后應急期工作。
2.3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履行指揮及組織協調破壞性風災、汛情應急工作職責。
3.災前應急期“電力保障”應急的準備工作
3.1接到地方政府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關于風災、汛情的臨時預報通知后,公司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即進入災前應急期。
3.2進入災前應急期“電力保障”應急準備的工作有:
3.2.1做好防風、防汛救災物資準備工作。包括防風、防汛事故備品備件;對可能引發火災須及時撲滅制止的各種準備;交通車輛應急使用的準備;受傷搶救的醫療物資準備等。
3.2.2要重點抓好預防為主,做好對重點站、線和重點設備、基建施工場地的巡檢、特檢和消缺,落實各項防風、防汛措施,使電網和設備處于安全穩定運行狀態。
3.2.3做好電力調度工作。對可能受災情影響或危及的電源設備、設施,要做好運行方式的調整或變更,要按受危害最小和損失最小的原則做好運行方式變更的預案,并經公司分管領導批準后實施。
3.2.4做好重要用戶電源的應急準備工作。臨時應急期要派人催促重要用戶(如三防指揮部、水廠、公安、消防、排灌站等)對備用電源進行檢查,使其處于應急可靠備用狀態。
3.2.5人員組織和分工。公司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成員要堅持輪流值班制度,隨時掌握、處理突發事情;運行值班人員要堅守崗位,精心操作;調度值班人員要嚴肅調度紀律,進入“臨戰狀態”,下達命令正確,執行命令準確無誤,保證受災期間電力調度做到無差錯;各搶險隊伍要原地待命,做好分工,保持通訊聯絡渠道24小時暢通,隨時做好出發搶修的準備。
3.2.6對受災后可能發生的危及電力設備、設施的地質災害,如滑坡、塌方、泥石流、地面沉降下陷、裂縫等要采取緊急預防措施或加固措施。
3.2.7接到地方政府的避汛避風通知后,要協助當地政府做好電力員工及家屬的避風避汛疏散工作。
4.災后搶修及生產恢復工作
4.1發生一般破壞性及以上風災、汛情后,在公司防風、防汛指揮部領導下,立即查清受災后電力設備、設施的破壞情況,查清供電線路、設備受損情況,立即組織恢復工作,并迅速向上級報告。
4.2公司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迅速組織本系統力量及歸口管理單位,對災區被破壞的發、輸、變、配、用電設施進行緊急支援工作。
5.發生一般破壞性風災、汛情的應急反應
本地區發生一般破壞性風災、汛情后,公司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立即按本預案作出“電力保障”的應急反應;公司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要迅速了解災情,包括電力員工的傷亡及電力設備、設施受破壞情況和供電受損情況,確定應急工作規模,報告市政府及公司,并在當地政府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做好協調“電力保障”的應急工作。
6.發生嚴重破壞性風災、汛情的應急反應
6.1發生嚴重破壞性風災、汛情后,公司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立即按本預案作出“電力保障”的應急反應,立即與當地政府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取得聯系并報告公司,迅速查清人員傷亡及電力設備、設施、供電受損情況,指揮、協調“電力保障”的應急工作。
6.2公司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要在本系統內組織人力、物力,在當地政府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調動下,對災區進行“緊急支援”工作。
7.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風災、汛情的應急反應
7.1發生造成特大損失的嚴重破壞性風災、汛情后,公司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立即按本預案作出“電力保障”的應急反應并直接報告公司。
7.2公司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要在當地政府防風、防汛救災指揮部統一領導和調動下,迅速組織本系統的力量投入“電力保障”的應急工作和“緊急支援”工作。
篇2:酒店廚房防風防汛應急措施
酒店廚房防風、防汛的應急措施
1、組織相應的應急小組,部門經理為負責人,部門主管為小組成員協助及督促員工進行相應的行動。
2、密切注意是否對食品的原材料供應造成影響程度,特別是瓜果蔬菜類的供應,并采取相應的措施使其的影響危害性減少到最低。
3、員工上下班時必須注意安全,有必要時最好選擇留宿酒店。
4、積極響應和參與酒店的應急措施,以酒店的利益為本,盡量地最快地采取相應的措施使酒店的損失程度減少至最低。
篇3:某工程防汛防風工作標準
1目的
為規范*******熱電有限公司所有*******工程的防汛工作,做到“有準備、有防范、能應急”,最大限度地防止或減少突發性暴風雨所造成的財產損失,確保工程設備和人員安全,結合工程現場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標準。
2適用范圍
本標準適用于*******熱電有限公司所有*******工程的防汛工作。
3引用標準及相關子系統
3.1引用標準
3.1.1《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汛條例》;
3.1.2《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火力發電廠部分);
3.1.3《安全生產法》;
3.2相關子系統
3.2.1安健環管理;
3.2.2檔案管理;
3.2.3評估及改進管理。
4專用術語定義
4.1防汛:在雨季到來時應做好的預防止雨水引起的水災,而采取預防洪水泛濫而做的措施。
5職責
5.1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負責人
*******熱電有限公司基建副總經理是本標準負責人,負責本標準的全面管理,監督檢查*******熱電有限公司2×300MW新建工程參建單位執行本標準的有效性。
5.2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
*******熱電有限公司安監部主管領導是本標準監督實施及完善執行人,負責檢查本標準在本部門的執行情況,對執行標準中存在的問題應積極及時予以解決或處理,負責和提出完善本標準的建議,經本標準負責人同意和授權本標準。
5.3防汛領導小組
5.3.1貫徹傳達*******熱電有限公司及上級有關防汛度夏工作指示要求,研究部署防汛工作計劃、措施。
5.3.2根據天氣預報情況,組織主持召開防汛應急會議。
5.3.3根據氣象預警信號,由組長(或副組長)或其指定人員發布汛情緊急命令及解除命令。
5.3.4汛期期間的值班、指揮搶險工作。
5.3.5在緊急狀態下,有權調動各單位的抗災物資滿足搶險需要。
5.3.6主持召開防汛總結會議。
5.4安監部
5.4.1負責接收、記錄日常當地氣象預報,并將氣象預報及時轉送防汛指揮領導小組。
5.4.2對全工地防汛指令貫徹、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全面監控。
5.4.3對各單位的防汛管理工作情況進行備案。
5.4.4審查各單位防汛重大技術措施和方案,并督促監理監督落實。
5.4.5負責水庫水壩、灰壩防洪渡汛管理工作。
5.4.6負責與地方政府關系的協調。
5.5監理單位
5.5.1監督檢查各單位防汛的日常各項管理工作,負責防汛指令貫徹、標準的執行。
5.5.2汛期定期組織檢查各單位搞災物資的儲備情況。
5.5.3負責審批各單位防汛重大技術措施和方案,并監督落實。
5.5.4協調各單位防汛防風工作及根據需要調配其資源。
5.5.5在防汛準備工作階段檢查各單位防汛措施落實情況并做記錄。
5.5.6汛期過后的檢查、啟示、匯總各單位汛期過后情況及損失情況并上報*******項目公司安監部。
5.6各施工單位
5.6.1各單位應成立防汛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和領導本單位防汛工作,接受*******熱電有限公司2×300MW新建工程防汛防風指揮領導小組協調與指揮。
5.6.2應根據自己的施工(生產)特點,建立防汛防風工作標準和搶險救災應急響應預案。
5.6.3成立應急搶險隊,明確參加人員及其職責。
5.6.4各單位在汛期必須按規定配備充足的防汛防風災物資,并報*******項目公司及監理單位備案。
5.6.5負責并落實本單位防汛組織工作,制定重大防汛技術措施和預案。
5.6.6防汛期間實施具體的檢查、搶險及恢復工作。
6執行標準
6.1防汛方針是“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
6.2組織機構
6.2.1*******項目公司設立防汛指揮部,由基建副總經理任總指揮,工程監理總監和各單位項目經理為副總指揮,成員由安全監理工程師、安監部人員,各單位安監科長組成。
6.2.2各單位應組建本單位的防汛組織機構,項目經理任組長,并成立搶險救援隊伍,報防汛指揮部備案。
6.3防汛防風指揮調度
6.3.1防汛由指揮部統一指揮調度,各單位分工負責。
6.3.2防汛指揮部地點,由指揮部確定。指揮部應配備防汛組織網絡圖,應急信息流程圖,搶險救護疏散網絡圖等。
6.3.3指揮部應制訂防汛預案,各單位應制訂本單位的防汛預案。
6.4防汛物資
6.4.1各單位必須準備充足的防汛搶險物資;并應定期進行維護保養。防汛防風搶險物資應報防汛指揮部和監理單位審查備案。
6.4.2各單位施工現場必須備有緊急救護的車輛,通訊、備用電源等應急工具。
6.5暴雨信號的監測
6.5.1各單位應指定專人每天收集天氣預報信息,一旦收到暴雨預警,立即報告項目經理和指揮部。
6.5.2業主安監部同時設立專介入防汛信息,隨時將信息報指揮部。
6.6防汛措施、準備
6.6.1應保證施工現場排水設施齊全完好,排水暢通。
6.6.2露天布置的轉動機械、配電盤、電焊機等電氣設備,應做好防雨防潮保護措施。
6.6.3有雷雨大風天氣或其它惡劣氣候時,停止吊裝、露天及高處作業。
6.7防汛防風的檢查重點
6.7.1施工過程中的建筑、構筑物。
6.7.2大型、高層腳手架。
6.7.3施工機械及安裝設備,包括現場使用的塔吊、門吊、圓筒吊、行車、履帶吊、井架等。
6.7.4臨建設施,主要指臨時工棚、倉庫、加工車間以及施工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標識牌、警示牌、宣傳欄等。
6.7.5現場辦公樓及住宅區。
6.8大型機械設備防風措施
6.8.1塔吊每日工作后必須在規定的位置停放。塔吊停到指定位置后,應將幅度放至最大,吊鉤升到最高位置,將回轉剎車緊好,鎖緊夾軌器,并用專用鐵鞋加強,防止塔吊移動。
6.8.2龍門吊每日工作后將吊鉤以最高位置,起重小車開到柔性支腿的附近,鎖緊夾軌鉗。并在行走方向兩邊和門吊兩端設置纜風繩,事行在地上預埋錨座;迎風行車除常規限位裝置外,還應用φ20以上的I級鋼筋或鋼絲繩等在行車兩端與柱子綁牢。
6.8.3當風力達到五級時,不得進行受風面積大的設備起吊作業。當風力達到六級以上時,應停止所有起重作業。
6.8.4塔吊井架應與基附屬建構筑物進行剛性聯接,同時在頂部從四個方向用纜風繩與地面錨座或周圍可靠建筑物連接,如超過20米高度,應每隔10米增加一道,纜用繩裝上手動葫蘆作緊固用,纜風繩采用φ19以上的鋼絲繩,與地面夾角在45°--60°范圍之間,具體錨地點根據塔吊位置及場地情況確定,當風力達到10級以上時,應考慮降低塔吊高度。
6.8.5塔吊、圓筒吊控制器應掛零擋,扒桿擺至順風方向,吊鉤應收起,靠塔身旋轉,塔吊應停間位置,輪軌裝上限位裝置,并制定專項檢查措施。
6.8.6地面履帶吊及其它起重設備扒桿放下地面,用墊塊支承好。關閉發動機,鎖好操作室后人離開。
6.8.7其它起重、運輸及土方設備等應集中停放到安全場所,避免被臺風刮倒的的其它物體破壞。
6.8.8除上述防風措施外,機械設備還應遵守各自相應的操作規程。
6.8.9所有進入現場的大型吊裝機械,必須選好鋪倒吊臂的通道。
6.8.10所有存放在鍋爐各層平臺上設備(包括地面堆放容易被大風卷跑的設備)應綁扎牢固可靠,零散物件及時清理。
6.8.11高空吊掛的設備如水冷壁等如果未整體連接,則必須用鏈條葫蘆和鋼絲繩固定。
6.9施工過程中的建構筑物防風措施
6.9.1應控制每層施工高度,柱與梁板分開澆筑,縮短上升周戎,減少在鋼筋綁所、模板安裝過程中遇到強風的可能性。
6.9.2內外腳手架應與梁柱聯接,抗側移能力差的腳手架慶適當增加落地剪力撐數量。
6.9.3已就位的梁柱模板應及時加固,嚴禁隨意掛在柱子上或隨意架空在腳手架上;施工平臺上的模板要采取可靠加固措施。
6.9.4進行柱、屋架等結構吊裝除考慮常規臨時支撐措施外,還應有防陣風措施。
6.9.5煙囪工程施工在強風、暴雨來臨前必須對電動升模、平臺、吊籠加固。
6.9.6煙囪施工平臺上面的零散物資全部清理完運至地面,不能移動的設備要確保與平臺連接牢固,必要時采用焊接連接。
6.9.7當風力達到五級以上時,停止所有煙囪施工作業,施工人員返回地面。
6.10防汛執行
6.10.1防汛指揮部值班總指揮可以根據防汛工作需要,啟動防汛標準、召集各單位防汛負責人會議(監理公司負責通知),發布防汛警告消息,部署防汛工作,并組織防汛措施落實情況的檢查。
6.10.2各單位迅速做好各方面準備工作和防汛措施檢查工作。各方人員到位,物資、車輛準備好。
6.10.3防汛指揮部氣象信息員進入現場值班,隨時做好信息收發工作,并及時報告。
6.10.4當發生重大水災時,各單位防汛指揮部成員集中指揮部,統一協調指揮。
6.10.5各單位按標準要求進行檢查,對在低凹處各種施工機械、起吊機械必須按規定做好保護措施,防止由水災造成的設備損壞。
6.10.6當發生嚴重水災時,應急救援人員處于待命狀態。
6.10.7汛期期間,各施工單位防汛指揮部應安排人在工地辦公地點值班,必要時應24小時值班。
6.10.8出現險情時,發布緊急搶險命令,應急救援人員迅速集結,按照應急預案組織排險。
6.10.9各單位將汛期期間的情況,要及時向防汛防風指揮領導小組通報,并認真做好過程記錄。
6.10.10當訊情過后,各施工單位應立即組織人員進行自救、補救措施,以盡快的恢復生產。
7檢查、評價與反饋
標準執行人應經常檢查本部門本標準執行情況的規范性,每半年填寫一產欠評價表(附錄2),報標準負責人進行評價。
標準負責人根據反饋情況對各部門本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并決定是否升版。
標準執行人必須確保為所有文件持有人提供最新的修訂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