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東北電網電力可靠性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東北電網電力可靠性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2024-07-23 閱讀 6058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東北電網可靠性管理,適應電力體制改革需要,提高東北電網安全、可靠供電水平,根據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的《電力可靠性管理暫行辦法》以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可靠性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的要求,結合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購售電合同(示范文本)》以及東北電網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東北電網系統內各層次企業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三條本細則中東北電網系統內各企業是指東北電網公司及其遼寧、吉林、黑龍江省電力公司所屬的發電廠、超高壓局、電業局(供電公司)等承擔發、輸、供電任務的企業;

第四條東北電網電力可靠性管理實行東北電網有限公司統一領導和東北電網、省電網、網內發電廠、供電公司、超高壓局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

第五條東北電網有限公司可靠性管理的目標和基本任務是:建立科學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網絡和評價、分析、預測系統,努力提高東北電網電力設備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水平及供電可靠性;指導和監督各企業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體系,評價和分析本企業的系統、設備運行可靠性,研究和擬訂本企業的系統、設備最佳可靠性目標。

第六條東北電網電力可靠性管理在業務上接受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領導。

第二章職責與分工

第七條東北電網有限公司負責東北電網內的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其具體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和執行國家、電力行業頒發的可靠性管理的政策、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東北電網相應的規章制度及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

(二)建立由東北電網公司主管生產領導任組長的東北電網可靠性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健全東北電網電力可靠性管理體系,明確可靠性管理工作責任部門,設置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并配備與工作相適應的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專用設備,負責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電網生產部分工負責遼寧、吉林、黑龍江省電力公司及直屬各電網生產企業可靠性數據的采集、保存、匯總、分析工作;負責審核、監督管理范圍內的可靠性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并按時報送中國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分析、歸納、反饋東北電網供電可靠性、輸變電設施可靠性數據,制定促進電力安全生產、提高可靠性運行水平的具體措施。定期印發東北電網電網生產企業可靠性指標分析報告。

(四)電源生產部分工負責東北電網公司所屬發電廠的可靠性數據的采集、保存、匯總、分析工作;負責審核、監督管理范圍內的可靠性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并按時報送中國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定期分析管理范圍內的發電機組、輔機及輸變電設備的運行可靠性狀況,制定提高可靠性運行水平的具體措施。定期印發東北電網發電企業發電主機、發電輔機、輸變電設施可靠性指標分析報告。

(五)組織對電源與電網規劃項目、重要技術改造項目以及重要設備的更改與選型進行可靠性技術論證。

(六)在與有關方面簽訂生產運營合同、購售電合同、并網調度協議、安全管理協議等文件中,對設備、機組和電網的可靠性水平提出具體要求。

(七)推行可靠性目標管理,負責對直屬單位分解下達可靠性指標,并監督、檢查、考核下屬單位可靠性管理工作。

(八)組織開展東北電網內的可靠性管理工作檢查、經驗交流和人員培訓工作,及時了解全國可靠性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學習、交流先進經驗,結合本單位實際,不斷提高可靠性管理工作水平。

(九)定期組織召開東北電網可靠性管理工作總結會議。

(十)組織、協調科技進步項目中有關可靠性管理與技術項目的立項與研究。

第八條省電力公司負責本省電網內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其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和執行國家、電力行業及東北電網公司頒發的可靠性管理辦法、規程及有關規定等,并制定本省電網相應的規章制度及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

(二)建立和健全本省電網由主管生產領導任組長的可靠性管理領導小組,指定生產管理部門負責本省電網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設置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并配備與工作相適應的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專用設備,明確管理體系。

(三)負責采集本省電網管理范圍內的發供電企業的可靠性數據,匯總后按時報送東北電網有限公司,并對本公司管轄范圍內可靠性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負責;

(四)推行可靠性目標管理,負責對所屬單位分解可靠性指標目標值并進行考核工作。

(五)定期分析和通報本省電網管理范圍內的可靠性指標完成情況;

(六)組織開展本省電網管理范圍內可靠性管理經驗交流、業務培訓及工作總結。及時了解全國可靠性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學習、交流先進經驗,結合本單位實際,不斷提高可靠性管理工作水平。

第九條東北電網所屬各發電廠、超高壓局和供電公司負責本單位可靠性管理工作,其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和執行國家、電力行業及東北電網公司及所屬省公司頒發的可靠性管理辦法、規程及實施細則等,并制定本單位相應的規章制度及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

(二)建立健全本單位由主管生產副局(廠)長任組長的可靠性領導小組,指定生產管理部門負責本單位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明確三級可靠性管理網絡,宣傳普及可靠性管理知識,普及全員可靠性管理意識。

(三)負責采集本單位管理范圍內的發供電可靠性數據,匯總后按時報送所屬省電網公司;東北電網有限公司直屬超高壓局、供電公司直接報送電網生產部;直屬發電廠直接報送電源生產部;各單位應對本單位管轄范圍內可靠性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負責;

(四)定期開展本單位可靠性分析活動,對本單位的供電可靠性、輸變電設施可靠性、發電主機可靠性及發電輔機可靠性指標進行分析,提出并落實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五)推行目標管理工作,將年度可靠性指標分解,落實到部門和班組,實現量化的目標管理。負責完成省公司下達的可靠性指標。監督、檢查、考核下屬單位可靠性管理工作。

(六)各級可靠性管理專責人員需經上級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發供電單位對本單位可靠性管理網絡成員和生產人員定期進行可靠性業務培訓及經驗交流,提高全員的可靠性意識,不斷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

(七)保證可靠性專業人員的相當穩定性。必要的人員更換時,必須做好交接工作,進行必要的培訓,要確保可靠性工作的連續。交接工作時要交接所有可靠性資料,歷年可靠性數據、軟件。尤其是歷年可靠性數據要視為重要生產設備技術資料,不得損失。

第三章可靠性數據及分析總結報送時間及要求

第十條東北電網所屬發、輸、供電單位都要按時報送,執行月報制。報送時間及要求規定如下:

(一)東北電網公司所屬發電廠報送時間:發電主機可靠性每月第3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輸變電設施可靠性每月第5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發電輔機可靠性每月第6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

(二)東北電網公司直屬超高壓局、供電公司報送時間:用戶供電可靠性每月第5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輸變電數據每月第6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

(三)各省電網公司向東北電網公司報送時間:用戶數據每月第6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輸變電數據每月第8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

(四)東北電網公司向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報送時間:用戶供電可靠性、輸變電設施、發電主機、發電輔機可靠性數據,每月第10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其他有關信息應按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要求及時報送。

(五)報送單位發現數據有誤需更正時,應及時以書面的形式說明原因,更改的數據內容應隨下月數據一并報送。

(六)當所管理的設備、機組的產權或運行管理單位等情況發生變更時,應及時通報,并做好全部可靠性數據及資料的移交工作,保證可靠性信息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七)填報電力可靠性數據應當做到準確、完整和及時:準確的含義是:按客觀實際如實進行統計評價,做到事件定性、代碼準確;完整的含義是:按規定項目填報可靠性數據,做到事件和內容無遺漏;及時的含義是:按規定程序、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可靠性數據。

第十一條可靠性分析要為生產服務,可靠性分析要與各專業溝通,分析結果要及時反饋給領導和有關部門。對于設備存在的突出問題,可靠性管理負責人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深入分析,拿出處理措施,并定期檢查實施。可靠性分析內容應包括:

(一)分析影響設備可靠性的主要原因,提出注意事項。

(二)分析造成設備非計劃停運的原因,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

(三)分析比較可靠性指標完成情況。

內容包括:指標完成、同期比較、停電原因分析等。

第十二條可靠性分析報告報送時間規定:

(一)各發電單位可靠性指標的綜合分析于次季度第一個月的15日前報東北電網公司電源生產部。全年的可靠性管理工作總結于次年度元月底前報東北電網公司電源生產部。

(二)各超高壓局、供電公司可靠性指標的綜合分析于次季度第一個月的15日前報所屬省電力公司生產部,全年的可靠性管理工作總結于次年度元月25日前報所屬省電力公司生產部。

(三)省電力公司可靠性指標的綜合分析于次季度第一個月的25日前報東北電網有限公司電網生產部。全年的可靠性管理工作總結于次年度元月25日底前報東北電網有限公司電網生產部。

(四)對于重大的停電事件、非計劃停運(機組非計劃停運時間超過300小時、主要輸變電設施非計劃停運時間超過720小時、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電站全站非計劃停電、大面積的用戶停電等事件),應有詳細分析報告。

第四章可靠性統計評價工作規定與程序

第十三條開展電力可靠性統計評價工作應執行以下標準和要求,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全國統一的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統軟件。

(一)《發電設備可靠性評價規程》,DL/T793-20**,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

(二)《輸變電設施可靠性評價規程》,DL/T837-2003,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

(三)《供電系統用戶供電可靠性評價規程》,DL/T836-2003,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

(四)《新建發電機組啟動試運行階段可靠性評價辦法(暫行)》,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頒發。

(五)《電力可靠性管理代碼》,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頒發。

(六)中電聯頒發的其它有關規范、制度。

第五章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人員基本條件

第十四條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人員應保持相對穩定,其職稱評定、晉升晉級按工程技術系列進行,與其他同類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第十五條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人員應具備的條件

(一)思想作風端正,事業心強,工作認真負責,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生產實踐和管理經驗。

(二)掌握政府部門、中電聯

頒發的有關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規范、制度及標準,熟練掌握和應用各類可靠性評價規程、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統軟件。

(三)熟悉電力系統專業基礎知識,了解所在單位相關專業的主要業務內容。

(四)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人員,必須經過可靠性管理與技術的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六章表彰、獎勵與批評

第十六條東北電網公司將對可靠性管理工作進行不定期檢查;每兩年組織一次全網的可靠性管理工作互查,并對在可靠性管理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揚獎勵。

第十七條為了維護電力可靠性的公正性、準確性與權威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形式對可靠性數據進行不正當的干預,如發現有偽造和弄虛作假現象,網、省公司將視情節輕重予以通報批評。

第七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實施細則由東北電網有限公司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

篇2:西北電網公司電力可靠性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適應電力體制改革發展要求,進一步加強西北電網有限公司系統電力可靠性管理,根據國家經貿委《電力可靠性管理暫行辦法》及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結合西北電網有限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西北電網系統各電力企業及控股、受委托管理的電力企業,并網發電企業可參照執行。

第三條本辦法未涉及到的內容要嚴格按照國家經貿委《電力可靠性管理暫行辦法》及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執行。

第四條本暫行辦法的解釋權屬于西北電網有限公司。

第二章可靠性管理體系

第五條西北電網系統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實行西北電網有限公司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工作體系,由西北電網電力可靠性管理領導小組統一領導,由生產技術部歸口負責開展全公司可靠性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為:

(一)貫徹執行國家政府、國家電網公司以及電力行業有關電力可靠性管理的政策、法規、制度及標準,制定適合于本單位的管理辦法、實施細則。在業務上接受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可靠性管理中心的指導。

(二)建立健全西北電網系統可靠性管理體系,負責公司系統電力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建立可靠性管理信息數據庫,采集、整理、審核、存儲可靠性數據和信息,并按要求將數據報送至上級有關部門及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

(四)負責收集并網統調發電企業主機及輸變電設施可靠性管理數據。可通過并網調度管理協議及并網運行考核辦法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在調度部門設置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可兼崗),負責使用發電可靠性管理程序收集、審核調管范圍內發電企業可靠性數據,并報可靠性管理歸口部門。

(五)定期召開公司系統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會議,分析設備、機組和電網的運行可靠性狀況,制定促進電力安全生產、提高設備可靠運行水平的具體措施。

(六)測算、分解可靠性目標值,推行可靠性目標管理。

(七)參與對電源與電網規劃項目、重要技術改造項目以及重要設備的更改與選型進行可靠性技術論證。

(八)在與有關方面簽訂生產運營合同、購售電合同、并網調度協議、安全管理協議等文件中,對設備、機組和電網的可靠性水平提出具體要求。

(九)組織、協調科技進步項目中有關可靠性管理與技術項目的立項與研究。

(十)開展可靠性業務培訓和技術交流活動。

第六條各電力企業開展本企業及所轄范圍內可靠性管理工作,其主要職責為:

(一)貫徹執行上級頒發的有關電力可靠性管理的規范、制度及標準,制定適合于本單位的管理辦法、實施細則。

(二)成立可靠性管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可靠性管理工作責任部門,設置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網絡系統。負責公司所屬發供電企業可靠性管理的組織協調工作,并報西北電網有限公司備案。

(三)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信息數據庫,采集、整理、審核、存儲可靠性數據和信息,確認正確無誤,經主管領導批準后按要求報送至西北電網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

(四)負責收集并網統調發電企業主機及輸變電設施可靠性管理數據。可通過并網調度管理協議及并網運行考核辦法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在調度部門設置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可兼崗),負責使用發電可靠性管理程序收集、審核調管范圍內發電企業可靠性數據,并報可靠性管理歸口部門。

(五)對公司所屬發供電企業下達可靠性指標,并對完成情況進行檢查及考核。

(六)運用可靠性分析、評價理論,定期對本企業設備的可靠性水平進行評價,并根據可靠性評價結論,提出改造本企業設備可靠性的措施;

(七)定期召開本企業可靠性管理工作會議,總結、交流經驗,全面分析設備制造、施工安裝、運行維護、檢修管理等因素對設備可靠性的影響,制定年度可靠性管理的目標和措施,并加以實施;

(八)參與對電源與電網規劃項目、重要技術改造項目以及重要設備的更改與選型進行可靠性技術論證。

(九)在與有關方面簽訂生產運營合同、購售電合同、并網調度協議、安全管理協議等文件中,對設備、機組和電網的可靠性水平提出具體要求。

(十)組織、協調科技進步項目中有關可靠性管理與技術項目的立項與研究。

(十一)組織開展可靠性管理與技術培訓,確保生產一線人員能掌握可靠性管理技術,準確判斷電力設施和所轄電網的可靠性狀態,正確填寫可靠性記錄,熟練運用可靠性信息系統進行計算、分析及應用。

第三章可靠性評價工作規定

第七條開展電力可靠性統計評價工作應執行以下標準和要求,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全國統一的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統軟件。

(一)《發電設備可靠性評價規程》,DL/T793-20**,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

(二)《輸變電設施可靠性評價規程》,DL/T837-2003,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

(三)《供電系統用戶供電可靠性評價規程》,DL/T836-2003,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

(四)《直流輸電系統可靠性評價規程(暫行)》,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頒發。

(五)《新建發電機組啟動試運行階段可靠性評價辦法(暫行)》,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頒發。

(六)《電力可靠性管理代碼》,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頒發。

(七)中電聯頒發的其它有關規范、制度。

第四章可靠性信息統計內容及管理

第八條電力可靠性信息的統計內容

(一)發電機組及其主要輔助設備的可靠性數據。

(二)35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輸變電設施的可靠性數據。

(三)供電系統用戶供電可靠性數據。

(四)重大的非計劃停運、停電事件的詳細分析報告。

本款所指重大的非計劃停運、停電事件系指:機組非計劃停運時間超過300小時、主要輸變電設施非計劃停運時間超過1000小時、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電站全站非計劃停電、大面積的用戶停電等事件。

(五)設備、機組的產權或運行管理單位變動情況等。

第九條電力可靠性信息數據上報要求

(一)各省(區)電力公司按照規程要求可靠性數據上報內容,于下月第7個工作日前報西北電網有限公司生產技術部。公司系統匯總后報可靠性管理中心。

(二)發現數據有誤需更正時,應及時以書面的形式說明原因,更改的數據內容應隨下月數據一并報送。

(三)當所管理的設備、機組的產權或運行管理單位等情況發生變更時,應及時通報,并做好全部可靠性數據及資料的移交工作,保證可靠性信息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四)填報電力可靠性數據應當做到準確、完整和及時。

準確的含義是:按客觀實際如實進行統計評價,做到事件定性、代碼準確。

完整的含義是:按規定項目填報可靠性數據,做到事件和內容無遺漏。

及時的含義是:按規定程序、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可靠性數據。

(五)可靠性指標的綜合分析于次季度第一個月的15日前報西北電網公司生產技術部。

(六)可靠性管理工作總結于次年度元月底前報集團公司生產技術部。

第五章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基本要求

第十條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人員應保持相對穩定,其職稱評定、晉升晉級按工程技術系列進行,與其他同類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第十一條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人員,必須經過可靠性管理與技術的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十二條可靠性管理人員基本條件

(一)思想作風端正,事業心強,工作認真負責,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生產實踐和管理經驗。

(二)掌握政府部門、中電聯頒發的有關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規范、制度及標準,熟練掌握和應用各類可靠性評價規程、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統軟件。

(三)熟悉電力系統專業基礎知識,了解所在單位相關專業的主要業務內容。

第六章考評

第十三條公司對可靠性管理工作進行不定期檢查。每二年對在可靠性管理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揚獎勵。

第十四條為了維護電力可靠性的公正性、準確性與權威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形式對可靠性數據進行不正當的干預,如發現有偽造和弄虛作假現象,公司將視情節輕重予以通報批評。

第七章附則

第十五條對電力可靠性數據和信息實行統一管理,各項指標均以網、省(區)公司可靠性歸口管理部門公布(認可)的數字為準。各發、供電企業確有需要向外提供可靠性數據信息時,必須經主管公司可靠性歸口管理部門批準方可提供。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3:電網電力可靠性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東北電網可靠性管理,適應電力體制改革需要,提高東北電網安全、可靠供電水平,根據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的《電力可靠性管理暫行辦法》以及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電力可靠性管理暫行辦法〉實施細則》的要求,結合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購售電合同(示范文本)》以及東北電網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實施細則(以下簡稱細則);

第二條本細則適用于東北電網系統內各層次企業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

第三條本細則中東北電網系統內各企業是指東北電網公司及其遼寧、吉林、黑龍江省電力公司所屬的發電廠、超高壓局、電業局(供電公司)等承擔發、輸、供電任務的企業;

第四條東北電網電力可靠性管理實行東北電網有限公司統一領導和東北電網、省電網、網內發電廠、供電公司、超高壓局分級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

第五條東北電網有限公司可靠性管理的目標和基本任務是:建立科學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網絡和評價、分析、預測系統,努力提高東北電網電力設備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水平及供電可靠性;指導和監督各企業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體系,評價和分析本企業的系統、設備運行可靠性,研究和擬訂本企業的系統、設備最佳可靠性目標。

第六條東北電網電力可靠性管理在業務上接受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領導。

第二章職責與分工

第七條東北電網有限公司負責東北電網內的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其具體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和執行國家、電力行業頒發的可靠性管理的政策、法規及有關規定,制定東北電網相應的規章制度及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

(二)建立由東北電網公司主管生產領導任組長的東北電網可靠性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健全東北電網電力可靠性管理體系,明確可靠性管理工作責任部門,設置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并配備與工作相適應的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專用設備,負責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

(三)電網生產部分工負責遼寧、吉林、黑龍江省電力公司及直屬各電網生產企業可靠性數據的采集、保存、匯總、分析工作;負責審核、監督管理范圍內的可靠性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并按時報送中國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分析、歸納、反饋東北電網供電可靠性、輸變電設施可靠性數據,制定促進電力安全生產、提高可靠性運行水平的具體措施。定期印發東北電網電網生產企業可靠性指標分析報告。

(四)電源生產部分工負責東北電網公司所屬發電廠的可靠性數據的采集、保存、匯總、分析工作;負責審核、監督管理范圍內的可靠性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并按時報送中國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定期分析管理范圍內的發電機組、輔機及輸變電設備的運行可靠性狀況,制定提高可靠性運行水平的具體措施。定期印發東北電網發電企業發電主機、發電輔機、輸變電設施可靠性指標分析報告。

(五)組織對電源與電網規劃項目、重要技術改造項目以及重要設備的更改與選型進行可靠性技術論證。

(六)在與有關方面簽訂生產運營合同、購售電合同、并網調度協議、安全管理協議等文件中,對設備、機組和電網的可靠性水平提出具體要求。

(七)推行可靠性目標管理,負責對直屬單位分解下達可靠性指標,并監督、檢查、考核下屬單位可靠性管理工作。

(八)組織開展東北電網內的可靠性管理工作檢查、經驗交流和人員培訓工作,及時了解全國可靠性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學習、交流先進經驗,結合本單位實際,不斷提高可靠性管理工作水平。

(九)定期組織召開東北電網可靠性管理工作總結會議。

(十)組織、協調科技進步項目中有關可靠性管理與技術項目的立項與研究。

第八條省電力公司負責本省電網內的可靠性管理工作,其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和執行國家、電力行業及東北電網公司頒發的可靠性管理辦法、規程及有關規定等,并制定本省電網相應的規章制度及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

(二)建立和健全本省電網由主管生產領導任組長的可靠性管理領導小組,指定生產管理部門負責本省電網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設置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并配備與工作相適應的合格的工程技術人員以及專用設備,明確管理體系。

(三)負責采集本省電網管理范圍內的發供電企業的可靠性數據,匯總后按時報送東北電網有限公司,并對本公司管轄范圍內可靠性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負責;

(四)推行可靠性目標管理,負責對所屬單位分解可靠性指標目標值并進行考核工作。

(五)定期分析和通報本省電網管理范圍內的可靠性指標完成情況;

(六)組織開展本省電網管理范圍內可靠性管理經驗交流、業務培訓及工作總結。及時了解全國可靠性管理工作開展情況,學習、交流先進經驗,結合本單位實際,不斷提高可靠性管理工作水平。

第九條東北電網所屬各發電廠、超高壓局和供電公司負責本單位可靠性管理工作,其職責是:

(一)宣傳、貫徹和執行國家、電力行業及東北電網公司及所屬省公司頒發的可靠性管理辦法、規程及實施細則等,并制定本單位相應的規章制度及實施細則,并組織實施。

(二)建立健全本單位由主管生產副局(廠)長任組長的可靠性領導小組,指定生產管理部門負責本單位可靠性管理的日常工作。明確三級可靠性管理網絡,宣傳普及可靠性管理知識,普及全員可靠性管理意識。

(三)負責采集本單位管理范圍內的發供電可靠性數據,匯總后按時報送所屬省電網公司;東北電網有限公司直屬超高壓局、供電公司直接報送電網生產部;直屬發電廠直接報送電源生產部;各單位應對本單位管轄范圍內可靠性數據的“準確性、及時性、完整性”負責;

(四)定期開展本單位可靠性分析活動,對本單位的供電可靠性、輸變電設施可靠性、發電主機可靠性及發電輔機可靠性指標進行分析,提出并落實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五)推行目標管理工作,將年度可靠性指標分解,落實到部門和班組,實現量化的目標管理。負責完成省公司下達的可靠性指標。監督、檢查、考核下屬單位可靠性管理工作。

(六)各級可靠性管理專責人員需經上級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發供電單位對本單位可靠性管理網絡成員和生產人員定期進行可靠性業務培訓及經驗交流,提高全員的可靠性意識,不斷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

(七)保證可靠性專業人員的相當穩定性。必要的人員更換時,必須做好交接工作,進行必要的培訓,要確保可靠性工作的連續。交接工作時要交接所有可靠性資料,歷年可靠性數據、軟件。尤其是歷年可靠性數據要視為重要生產設備技術資料,不得損失。

第三章可靠性數據及分析總結報送時間及要求

第十條東北電網所屬發、輸、供電單位都要按時報送,執行月報制。報送時間及要求規定如下:

(一)東北電網公司所屬發電廠報送時間:發電主機可靠性每月第3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輸變電設施可靠性每月第5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發電輔機可靠性每月第6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

(二)東北電網公司直屬超高壓局、供電公司報送時間:用戶供電可靠性每月第5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輸變電數據每月第6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

(三)各省電網公司向東北電網公司報送時間:用戶數據每月第6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輸變電數據每月第8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

(四)東北電網公司向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報送時間:用戶供電可靠性、輸變電設施、發電主機、發電輔機可靠性數據,每月第10個工作日前報送上月數據。其他有關信息應按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要求及時報送。

(五)報送單位發現數據有誤需更正時,應及時以書面的形式說明原因,更改的數據內容應隨下月數據一并報送。

(六)當所管理的設備、機組的產權或運行管理單位等情況發生變更時,應及時通報,并做好全部可靠性數據及資料的移交工作,保證可靠性信息的連續性和完整性。

(七)填報電力可靠性數據應當做到準確、完整和及時:準確的含義是:按客觀實際如實進行統計評價,做到事件定性、代碼準確;完整的含義是:按規定項目填報可靠性數據,做到事件和內容無遺漏;及時的含義是:按規定程序、在規定時間內報送可靠性數據。

第十一條可靠性分析要為生產服務,可靠性分析要與各專業溝通,分析結果要及時反饋給領導和有關部門。對于設備存在的突出問題,可靠性管理負責人要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深入分析,拿出處理措施,并定期檢查實施。可靠性分析內容應包括:

(一)分析影響設備可靠性的主要原因,提出注意事項。

(二)分析造成設備非計劃停運的原因,提出下一步整改措施。

(三)分析比較可靠性指標完成情況。

內容包括:指標完成、同期比較、停電原因分析等。

第十二條可靠性分析報告報送時間規定:

(一)各發電單位可靠性指標的綜合分析于次季度第一個月的15日前報東北電網公司電源生產部。全年的可靠性管理工作總結于次年度元月底前報東北電網公司電源生產部。

(二)各超高壓局、供電公司可靠性指標的綜合分析于次季度第一個月的15日前報所屬省電力公司生產部,全年的可靠性管理工作總結于次年度元月25日前報所屬省電力公司生產部。

(三)省電力公司可靠性指標的綜合分析于次季度第一個月的25日前報東北電網有限公司電網生產部。全年的可靠性管理工作總結于次年度元月25日底前報東北電網有限公司電網生產部。

(四)對于重大的停電事件、非計劃停運(機組非計劃停運時間超過300小時、主要輸變電設施非計劃停運時間超過720小時、220kV及以上電壓等級變電站全站非計劃停電、大面積的用戶停電等事件),應有詳細分析報告。

第四章可靠性統計評價工作規定與程序

第十三條開展電力可靠性統計評價工作應執行以下標準和要求,以及與之相配套的全國統一的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統軟件。

(一)《發電設備可靠性評價規程》,DL/T793-20**,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

(二)《輸變電設施可靠性評價規程》,DL/T837-2003,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

(三)《供電系統用戶供電可靠性評價規程》,DL/T836-2003,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頒發。

(四)《新建發電機組啟動試運行階段可靠性評價辦法(暫行)》,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頒發。

(五)《電力可靠性管理代碼》,中電聯電力可靠性管理中心頒發。

(六)中電聯頒發的其它有關規范、制度。

第五章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人員基本條件

第十四條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人員應保持相對穩定,其職稱評定、晉升晉級按工程技術系列進行,與其他同類專業技術人員享受同等待遇。

第十五條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人員應具備的條件

(一)思想作風端正,事業心強,工作認真負責,具有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生產實踐和管理經驗。

(二)掌握政府部門、中電聯

頒發的有關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規范、制度及標準,熟練掌握和應用各類可靠性評價規程、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統軟件。

(三)熟悉電力系統專業基礎知識,了解所在單位相關專業的主要業務內容。

(四)電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崗位人員,必須經過可靠性管理與技術的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六章表彰、獎勵與批評

第十六條東北電網公司將對可靠性管理工作進行不定期檢查;每兩年組織一次全網的可靠性管理工作互查,并對在可靠性管理工作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揚獎勵。

第十七條為了維護電力可靠性的公正性、準確性與權威性,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以任何形式對可靠性數據進行不正當的干預,如發現有偽造和弄虛作假現象,網、省公司將視情節輕重予以通報批評。

第七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實施細則由東北電網有限公司負責解釋。

第十九條本實施細則自公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