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設備維修作業質量管理規范(試行)

設備維修作業質量管理規范(試行)

2024-07-25 閱讀 2204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目的:為規范維修作業人員的維修行為和作業要求,提高維修作業質量和工作效率,降低設備故障,提高設備完好率,特制定本規范。

第二章范圍

第二條范圍:本規范適用于本公司設備日常點(巡)檢、故障搶修、預防檢修、設備專項計劃等設備維修活動。

第三章維修作業質量管理規范

第三條職責:

(一)能源設備處是公司設備管理部門,負責制定設備管理相關制度,對全公司的設備維修作業情況進行監督、控制和考核。

(二)各車間按要求填寫好各種記錄和表格,并做好保管和存檔工作。

(三)各車間負責設備維修作業標準的貫徹、執行。

第四條管理內容和規定:

(一)維修人員基本要求:

1、設備維修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掌握設備管理的相關文件和各項制度,熟練掌握《設備維修作業質量管理規范》的相關內容。

2、學習掌握本單位設備的結構、工作原理、功能和性能。

3、掌握本單位設備精度、技術指標、工藝要求。

4、掌握本單位設備的基本操作,認真學習設備使用與維護說明書,掌握設備操作規程。

5、清楚本單位設備備件清單、預防性維護標準。

6、符合公司人事部門要求的上崗條件,特殊工種有操作證。

(二)設備點(巡)檢和保養:

1、點檢:

1.1上班后操作人員按設備點檢表及點檢要求進行設備點檢工作,每天在班前對規定的部位進行檢查并及時處理。

1.2設備維修人員要深入現場,認真查看點檢表并聽取操作者反映情況,對發現的問題要求及時處理。

1.3操作工人每天必須按《設備操作規程》的要求進行設備清掃和保養。

1.4嚴格執行?設備點檢實施辦法?。

2、巡檢:

2.1維修人員必須對本單位的設備進行巡檢,巡檢首先要檢查操作者的點檢記錄并聽取操作工人的反應意見,經復查后及時排除。

2.2通過感官或儀器對重要部位進行檢查,達到有效監視的目的。

2.3查看設備漏油情況,采取治漏措施,查看油箱油位,補充油量,監督操作人員正確使用設備。

2.4維修人員要認真記錄每天的巡檢情況,能及時解決問題的要及時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應向設備管理人員匯報,并積極參與解決。

2.5設備巡檢要繞設備四周檢查,不能用在過道上的簡單行走代替巡檢。

(三)維修過程與效率要求:

1、維修人員接到請修通知要立即進行維修,判斷故障原因,制定科學合理的維修方案,盡快完成維修任務,對于不能處理問題,應該及時上報設備技術管理員和相關領導,并跟蹤進展情況。

2、接到維修任務后,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如沒有備件、不會處理、沒有圖紙、質保期內、應該外委等)拒絕維修,當維修過程中碰到領用備件、送修、圖紙查詢時,維修人員必須積極主動解決,不得找任何借口和原因推委、拖拉。維修人員要滿足生產現場要求,隨叫隨到。

3、維修活動開始前必須收集弄清必要的信息(如質量、故障、安全等),明確維修目標,維修內容,標準和要求。

4、因質量問題的停機由工藝人員牽頭對整個工藝系統進行分析,確認是設備因素后,立即按設備故障處理程序執行。

5、維修活動沒有完成,不得擅自停止維修活動,如需停止必須得到車間主任以上的領導批準。

6、有困難和技術問題時,要及時反饋信息,并跟蹤情況。其它人員幫助解決問題時,并不意味著維修者的維修責任的降低或其維修活動的結束。

7、配合和輔助人員必須聽從維修負責人的安排和調度。

8、管理人員要及時了解、控制、協調維修活動,并掌控維修進度等情況。

9、項目維修計劃及預防性檢修計劃需要變更時,必須獲得批準。

篇2:大學儀器設備維修管理規范定

大學儀器設備維修管理辦法

為提高我校儀器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保證教學、科研、生產及行政工作的需要,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維修經費的來源

1、教學儀器設備的維修經費,每年在實驗室經費中留取一定比例,用于大型精密儀器和一般儀器設備的維修。大型精密儀器的維修經費由教務處控制使用,一般設備的維修經費由教務處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院系,由各院(系)控制使用。

2、行政設備的維修由學校行政設備費開支。

3、專向用于科研的儀器設備的維修,由科研經費開支。

二、辦理維修手續操作流程

1.大型精密儀器設備發生故障或損壞,應立即報告院(系)負責人,由院(系)以書面形式報告教務處實驗室管理科(以下簡稱“實管科”),同時填寫好“z大學設備維修登記表”(一式三聯,以下簡稱“登記表”)。教務處匯同資產管理處組織有關技術人員檢查鑒定,分析故障原因,確定維修方案。由校內人員維修的,維修人員、用戶和教務處協商修理費,維修配件費經資產管理處儀器設備維修中心(以下簡稱“維修中心”)簽字后由用戶到實管科登記,經主管負責人簽字后報帳。

2、一般儀器設備的維修

(1)、無修理能力的單位儀器設備需要維修,首先要填寫好“登記表”。維修儀器設備原值在5000元以下由送修單位實驗室主任簽字;維修儀器設備原值在5000元以上由送修單位院(系)級實驗室主任或分管實驗室的院(系)主任簽字。對“登記表”填寫不全的不接受維修任務。

(2)、有修理能力的單位原則上應自行維修保養儀器設備,做到小修不出室,中修不出院(系)。自修的儀器設備也要填寫“登記表”,用戶憑“登記表”和發票到實管科簽報配件費。對于維修配件,如計算機的硬盤、軟驅、打印頭和各功能卡等,必須將損壞的部件交維修中心后,才能更換新的配件。

(3)、送修單位將“登記表”連同送修儀器的電路圖一并送交維修中心,由維修中心及時提出修理意見。本校能維修好的,指定維修人員(專職或兼職)維修,本校不能修理的,由維修中心簽署同意外修的意見,方可移送外修。

(4)、儀器設備的修理零配件一般由送修單位購置,或委托資產管理處代購。由維修中心簽字后,由用戶到實管科登記經主管負責人簽字后報賬。

(5)、儀器設備修理完畢,在校內維修的,修理人員應根據收費標準在“登記表”上填寫修理工時費以及實際消耗的配件費,經送修單位簽字驗收后,“登記表”的第一聯由維修人員留存作為工作業績考核,第二聯交送修單位主管,以便及時掌握維修經費的使用情況,第三聯維修中心留存作為各單位維修費的依據(不包括大型精密儀器的維修單,大型精密儀器的維修單第三聯由教務處實管科留存)。送外修理的,根據實際開支(發票等憑證)由送修單位填寫修理費及修復情況,將“登記表”返回維修中心,維修中心審核簽字后,由用戶到實管科登記,經主管負責人簽字后方可報銷修理費用。

三、儀器設備修理工時費標準:

1、總的原則是維修費收費標準合理,不得高于市場價,根據儀器設備原值和修理難度,按小修、中修、大修收取修理工時費,其標準如下:

儀器設備原值小修中修大修

500一3000元5%8%10%

3000一5000元3%5%7%

5000一10000元2%3%5%

2、1萬元以上儀器設備視其情況以4%以內,由送修單位和維修人員面議定價。

3、大型精密儀器(5萬元以上的一般儀器設備和2萬元以上的國家科委和省科委規定的33種儀器設備)由送修單位、維修人員和實驗室管理科在3%以內一同面議收費標準。

4、對于價值在500元以下的低值設備,修理費的比例可適當提高,由送修單位和維修人員面議。但修理費和材料費的總和超過儀器原值的50%,且又不能完全恢復功能的,原則上應作報廢處理。

四、附加說明

1、儀器設備的原值,對于大型儀器和多部分組合到一起的設備(如計算機等),只按需要的維修部分計算。

2、能搬得動的小型儀器設備一般由送修單位送維修中心修理,大型儀器設備或不好搬動的儀器設備由維修人員上門維修。

3、此辦法從發文之日起開始執行,以前與本辦法不符的有關文件,均以本管理辦法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