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任職要求
焊接監理工程師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從事核電站、核設施、民用建筑建安期間焊接、土建、管道、設備、安全專業質量、安全等控制工作。
任職要求:1、全國普通高等院校
2、本科及以上學歷并取得相應學歷、學位證書
3、所學專業或從事專業符合崗位要求,具有崗位所需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能夠獨立開展工作。
4、4年及以上相關工作經驗,不滿4年工作經驗者需具有2年(含)以上聯系工作經驗且具有中級及以上職稱或持執(職)業資格證書。
5、原則上年齡不超過45周歲。
6、認可并承諾遵守公司企業文化、誠信敬業,遵章守法。
7、具有較強的學歷能力、創新能力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精神。
8、有國家注冊證書者請在簡歷中寫明,優先考慮。
篇2:焊接與切割作業監理控制要點
1)一般控制要點①.從事焊接或切割操作人員,每年應進行一次職業性身體檢查。對準備從事焊接或切割操作人員,應進行身體檢查,合格者才允許參加該項工作。②.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時,操作人員應穿戴專用工作服、絕緣鞋、防護手套等符合專業防護要求的勞動保護用品。衣著不得敞領卷袖。③.焊接與切割的工作場所應有良好的照明(50~100Lm/m2),應采取措施排除有害氣體、粉塵和煙霧等,使之符合現行《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的要求。在人員密集的場所進行焊接工作時,宜設擋光屏。④.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時,應有防止觸電、爆炸和防止金屬飛濺引起火災的措施,并應防止灼傷。⑤.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必須經常檢查并注意工作地點周圍的安全狀態,有危及安全的情況時,必須采取防護措施。⑥.在高處進行焊接與切割工作,除應遵守本規程中高處作業的有關規定外,還應遵守下列規定:a)工作開始前應清除下方的易燃物,或采取可靠的隔離、防護措施,并設專人監護。b)不得隨身帶著電焊導線或氣焊軟管登高或從高處跨越。此時,電焊導線、軟管應在切斷電源或氣源后用繩索提吊。c)在高處進行電焊工作時,宜設專人進行拉合閘和調節電流等工作。⑦.嚴禁在儲存或加工易燃、易爆物品的場所周圍10m范圍內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⑧.在焊接、切割地點周圍5m范圍內,應清除易燃、易爆物品;確實無法清除時,必須采取可靠的隔離或防護措施。⑨.不宜在雨、雪及大風天氣進行露天焊接和切割作業。如確實需要時,應采取遮蔽雨雪、防止觸電和火花飛濺等措施。⑩.盛裝過油脂或可燃液體的容器,在確認容器沖洗干凈后,方可進行焊接或切割。施焊或切割時,容器蓋口必須打開,工作人員嚴禁站在容器的封頭部位。.在充氫設備運行區進行焊接或切割工作,必須制定可靠的安全措施,經總工程師及有關單位部門批準辦理工作票后方可進行。工作前,必須先測量空氣中的含氫量,低于0.4%時方可進行。.氣焊與氣割應使用乙炔瓶供氣。.焊接或切割工作結束后,必須切斷電源或氣源,整理好器具,仔細檢查工作場所周圍及防護設施,確認無起火危險后方可離開。2)電弧焊檢查要點①.施工現場的電焊機應根據施工區需要而設置。多臺電焊機集中布置時,應將電焊機和控制刀閘作對應的編號。一、二次線應布置整齊,牢固可靠。露天裝設的電焊機應設置在干燥的場所,并應有防雨措施。②.電焊機的外殼必須可靠接地或接零。接地時其接地電阻不得大于4Ω。不得多臺串聯接地。③.電焊機各電路對機殼的熱態絕緣電阻不得低于0.4MΩ。④.電焊機應有單獨的電源控制裝置。⑤.電焊設備應經常維修、保養。使用前應進行檢查,確認無異常后方可合閘。⑥.電焊機倒換接頭,轉移工作地點或發生故障時,必須切斷電源。⑦.焊鉗及電焊線的絕緣必須良好;導線截面積應與工作參數相適應。焊鉗應具有良好的隔熱能力。⑧.嚴禁將電纜管、電纜外皮或吊車軌道等作為電焊地線。在采用屏蔽電纜的變電站內施焊時,必須用專用地線,且應在接地點5m范圍內進行。⑨.電焊導線不得靠近熱源。并嚴禁接觸鋼絲繩或轉動機械。電焊導線穿過道路應采取防護措施。⑩.電焊工作臺應可靠接地。在狹小或潮濕地點施焊時,應墊以木板或采取其他防止觸電的措施,并設監護人。.電焊工宜使用反射式鏡片。清除焊渣時應戴平光眼鏡。.進行氬弧焊或有色金屬焊接時應戴防護口罩,脖領周圍用毛巾圍嚴。.在冬季施焊時,對水冷卻的弧焊機要采取防凍措施。3)氣焊與氣割檢查要點①.氣瓶的使用、保管和運輸a)氣瓶在現場臨時存放的規定:Ø應存放在通風良好的場所,夏季應防止日光暴曬。Ø嚴禁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Ø嚴禁靠近熱源,氣瓶與明火的距離不得小于10m。Ø嚴禁與所裝氣體混合后能引起燃燒、爆炸的氣瓶一起存放。Ø乙炔氣瓶應保持直立,并應有防止傾到的措施。Ø乙炔氣瓶嚴禁放置在有放射性射線的場所,亦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b)氣瓶運輸的規定:Ø氣瓶運輸前應旋緊瓶帽。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或碰擊。Ø氣瓶用汽車裝運時,除乙炔氣瓶外,一般應橫向放置,頭部朝向一側并應墊牢,裝車高度不得超過車廂板。Ø車上嚴禁煙火,運輸乙炔氣瓶的車上應備有相應的滅火器具。Ø易燃品、油脂和帶油污的物品不得與氧氣瓶同車運輸。Ø所裝氣體混合后能引起燃燒、爆炸的氣瓶嚴禁同車運輸。Ø運輸氣瓶的車廂上不得乘人。c)氣瓶的檢驗應按國家的《氣瓶安全監察規程》和《溶解乙炔氣瓶安全監察規程(試行)》的規定進行檢驗。過期未經檢驗或檢驗不合格的氣瓶嚴禁使用。d)氣瓶應按下列規定漆色和標注氣體名稱:Ø氧氣瓶涂天藍色,用黑色標注“氧”字。Ø乙炔氣瓶涂白色,用紅色標注“乙炔”字。Ø氬氣瓶涂灰色,用綠色標注“氬”字。Ø氮氣瓶涂黑色,用黃色標注“氮”字。e)各類氣瓶嚴禁不裝減壓器直接使用,嚴禁使用不合格的減壓器。f)氣瓶瓶閥及管接頭處不得漏氣。應經常檢查絲堵和角閥絲扣的磨損及銹蝕情況,發現損壞應立即更換。g)氣瓶不得與帶電物體接觸。氧氣瓶不得沾染油脂。h)乙炔氣瓶的使用壓力不得超過0.147MPa(1.5kgf/cm2),輸氣流速每瓶不得超過1.5~2m3/h。i)氣瓶的閥門應緩慢開啟。開啟乙炔氣瓶時應站在閥門的側后方。j)乙炔氣瓶使用時應直立放置,不得臥放。k)氣瓶應配戴兩個防震圈。l)瓶閥凍結時嚴禁用火烘烤,可用浸40℃熱水的棉布蓋上使其緩慢解凍。m)氣瓶內的氣體不得全部用盡,氧氣瓶應留有0.2MPa(2kgf/cm2)的剩余壓力;乙炔氣瓶必須留有不低于表3.9.3.1規定的剩余壓力。用后的氣瓶應關緊其閥門并標注“空瓶”字樣。表3.9.3.1乙炔氣瓶內剩余壓力與環境溫度的關系環境溫度℃<00~1515~2525~40剩余壓力MPa0.050.10.20.32)減壓器的使用a)減壓器應符合下列要求;Ø減壓器應有出廠合格證,并按規定作檢驗,檢驗合格后才允許使用。Ø減壓器應定期進行檢驗。Ø外套螺帽的螺紋應完好,螺帽內應用纖維質墊圈,不得使用皮墊或膠墊。Ø安全閥完好可靠。b)減壓器的螺帽、螺桿等嚴禁沾有油脂,不得沾有砂粒或金屬屑。如有油脂,必須用四氯化碳或二氯乙烷洗刷干凈。c)安裝減壓器前應先將氣瓶閥門出口的灰吹洗干凈;吹灰時操作人員應站在側面,任何人不得正對閥門出口。f)氧氣瓶與減壓器的連接接頭處發生自燃時,應迅速關閉氧氣瓶的閥門。g)減壓器凍結時嚴禁用火烘烤,只能用熱水、蒸汽解凍或自然解凍。h)減壓器有損壞、漏氣或其他故障時,應立即停止使用,進行檢修。i)裝卸減壓器或因連接頭漏氣緊螺帽時,操作人員嚴禁戴沾有油污的手套和使用沾有油污的扳手。j)減壓器裝好后,應站在側面將調節螺絲擰松,緩慢開啟氣瓶閥門。停止工作時,應關閉氣瓶閥門,擰松減壓器調節螺絲,放出軟管中的余氣,最后卸下減壓器。3)焊炬、割炬的使用a)焊炬、割炬點火前應檢查連接處和各氣閥的嚴密性。對新使用的焊炬和射吸式割炬還應檢查其射吸能力。b)焊炬、割炬點火時應先開乙炔閥、后開氧氣閥,嘴孔不得對著人。c)焊炬、割炬的焊嘴因連續工作過熱而發生爆鳴時,應用水冷卻;如因堵塞而爆鳴時,則應停用,剔通后方可繼續使用。d)嚴禁將點燃的焊炬、割炬掛在工件上或放在地面上。e)氣焊、氣割操作人員應戴防護眼鏡。當使用移動式半自動氣割機或固定式自動氣割機時,操作人員應穿絕緣鞋,并有防止觸電的措施。f)氣割時應防止割件傾倒、墜落。距離混凝土地面或構件太近或集中進行氣割時,應采取隔熱措施。g)焊接、切割工作完畢后,應關閉氧氣、乙炔氣的供氣閥門,并卸下減壓器、焊炬和割炬,整理輸氣膠管,才能離開工作場所。4)橡膠軟管a)橡膠軟管應具有足夠的承受內壓的強度,氧氣軟管應耐壓1.96MPa(20kgf/cm2),乙炔氣軟管應耐壓0.49MPa(5kgf/cm2)。
b)橡膠軟管應按下列規定著色:Ø氧氣管為黑色或藍色。Ø乙炔氣管為紅色。Ø氬氣管為綠色。c)不得使用有鼓包、裂紋或漏氣的橡膠軟管。如發現有漏氣現象時,應將其損壞部分切除,不得用貼補或包纏的辦法處理。d)乙炔氣橡膠軟管著火時,應先將火焰熄滅,然后停止供氣。氧氣軟管著火時應先將氧氣的供氣閥門關閉,停止供氣后再處理著火膠管,不得使用彎折軟管的處理方法。e)氧氣軟管或乙炔氣軟管嚴禁觸及赤熱物體,亦不得被重物擠壓,并應防止金屬熔渣掉落在軟管上。f)氧氣橡膠軟管、乙炔氣橡膠軟管嚴禁沾染油脂,嚴禁串通連接或互換使用。g)氧氣橡膠軟管、乙炔氣橡膠軟管不得與電線、電焊線敷設在一起或交織在一起。h)橡膠軟管橫穿過道路時應有防壓保護措施。i)乙炔氣橡膠軟管凍結或堵塞時,嚴禁用氧氣吹通或用火烘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