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股票價值與企業財務報表

股票價值與企業財務報表

2024-07-25 閱讀 8511

股票價值與企業財務報表

股票價值與凈資產報酬率

股票價值決定于什么?我們不妨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來求解這一復雜的問題。假設A企業預期未來的投資報酬率為20%,即該企業1元錢的投資預期未來每年能夠賺取0.20元的利潤;而全社會等風險的投資機會預期每年只能賺取10%的報酬率,即1元的投資未來每年只能賺取0.10元的預期利潤。那么,其他投資者想要賺取0.20元的利潤,需要投資多少?

所謂投資,從現金流量的特征來看,是為了賺取未來現金流量而在當期做的現金預付。當前預付的現金即投資的價值。股票、債券等金融投資如是,建廠房、并購其他企業亦如是。由于全社會等風險投資機會的預期報酬率僅為10%,其他投資者為了賺取0.20元的利潤,就需要在當期預付2元現金,或者說,其他投資者愿意為0.20的利潤支付2元的價格,A企業1元的投資,就具有2元的市場價格。如果A企業預期未來每年的投資報酬率為30%,即其1元的投資未來每年能夠賺取0.30元的利潤,那么其1元的投資將具有3元的市場價格。綜合上面的分析,投資的價值與預期的投資報酬率之間存在著如下關系:投資的價值/投資額=預期的投資報酬率/全社會等風險投資機會平均的報酬率

上式即構成我們研究股票價格決定因素的依據。從總額來看,上市公司的凈資產或股東權益即股東的投資額,上市公司的股票總市值即股東投資的市場價值。以每股為考察對象,股東的投資額為每股凈資產,股東投資的市場價值即股票價值。預期的投資報酬率即上市公司預期的凈資產報酬率,定義為上市公司的凈利潤除以股東權益或賬面凈資產。由此我們得到一個簡單的股票價格決定模型:

股票價格/每股凈資產=預期的凈資產報酬率/全社會等風險投資機會平均的報酬率

股票價格相對于每股凈資產的比率,即業界通常所用的市凈率。而根據已有的研究,凈資產報酬率服從隨機游走,或者說預期未來的凈資產報酬率就是當前的凈資產報酬率,那么上面的關系式又可以表示為:

市凈率=股票價格/每股凈資產=凈資產報酬率/全社會等風險投資機會平均的報酬

率(1)

我們稱式(1)所示的模型為市凈率決定模型,亦可稱之為股票價格決定模型,這一模型告訴我們:

結論一:如果全部上市公司的風險水平相差不大,那么對于所有上市公司而言,(1)式的分母相差不大,全部上市公司平均的市凈率即全部上市公司平均的凈資產報酬率與全社會等風險投資機會的平均報酬率之間的比率。如果上市公司是全部公司的一個足夠好的代表,那么全部上市公司平均的凈資產報酬率就大致等于全社會等風險投資機會平均的報酬率了,所以,從中長期考察,平均的市凈率水平大致在1倍左右。

結論二:對于等風險的上市公司,(1)式中的分母(全社會等風險投資機會的平均報酬率)是相等的,那么凈資產報酬率越高,公司股票的市凈率就越高,股東等量的投資就具有更高的市場價值。正因為如此,上市公司的凈資產報酬率才成為美國華爾街的證券分析最為關注的財務指標之一。

來自資本市場的經驗證據

(1)式所示的股票價格決定模型是理論分析的結果,那么,這一理論在多大程度上與股票市場的現實情況相吻合呢?

首先,我們用美國市場的經驗數據檢驗結論一。美國股市1964~1983年間全部上市公司市凈率的中位數。不難發現,每年市凈率的中位數在1的上下波動,20年平均的市凈率大致也在1倍左右,這與股票價格決定模型的預期是一致的,即全部上市公司長期中平均的凈資產報酬率與全社會等風險的投資報酬率大致相當。

其次,我們分別用美國股市1968~1983年、香港股市20**~2006年和我國內地股市1994~2006年的數據來檢驗結論二。

美國股市、香港股市的市凈率與凈資產報酬率的關系曲線基本相同,以凈資產報酬率為10%為分界點分為兩段。當凈資產報酬率為10%時,兩個市場的市凈率約為1,這說明兩個市場上市公司平均的凈資產報酬率大致在10%的水平上。我們稱凈資產報酬率低于10%的組為微利與虧損組,這些公司清算的可能性相對較高,因此股票價格接近于公司的每股清算價值,而每股凈資產的賬面價值與清算價值相對較為接近,因此微利與虧損組的市凈率約為1倍左右,市凈率與凈資產報酬率的關系曲線在這一段均為一條水平線,這與清算概率假說是一致的。我們稱凈資產報酬率大于等于10%的樣本組為盈利組,盈利組的凈資產報酬率越高,市凈率越高。當凈資產報酬率為20%時,市凈率約為2倍,當凈資產報酬率為30%時,市凈率接近3倍。這一結果表明,前面理論分析部分的結論二得到了香港、美國股市經驗數據的支持。

我國內地股市市凈率與凈資產報酬率的關系曲線也呈現出兩個階段的特征。不同于美國與香港股市等成熟市場,我國內地股市微利與虧損組的市凈率非常高,其中凈資產報酬率最低的組,凈資產報酬率約為-50%,即股東1元的投資每年燒掉一半左右,這類公司的市凈率居然達到4倍以上!這就是業界所謂的“垃圾股”現象。但我們也發現,即使在定價效率可能存在問題的我國內地股市,盈利組的市凈率與凈資產報酬率也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關系,隨著凈資產報酬率的上升,市凈率也隨之上升。前面的結論二在我國內地市場也是成立的,只是我國內地市場市凈率的水平明顯高于更為成熟的美國市場與香港市場,并且市凈率隨著凈資產報酬率的上升而上升的速度也要快于美國與香港市場。

概言之,無論是理論分析還是經驗分析都能得到這樣的結論:股東投資的價值或股票的價值,與上市公司的凈資產報酬率高度正相關。當上市公司的凈資產報酬率高于社會平均水平時,股票價格就會高于賬面價值,或者說股東1元的投資就能夠賣到更高的價格。因此,根據財務報表進行投資分析或價值分析,以凈資產報酬率作為起點,既具有理論基礎,亦具有經驗證據的支持。

杜邦分解價值分析框架

股票價格與凈資產報酬率高度正相關,所以凈資產報酬率是價值分析的起點。但凈資產報酬率決定于哪些因素?我們如何通過會計報表解讀導致凈資產報酬率變動的因素,進而預測未來凈資產報酬率可能的變動?杜邦分解是一個廣為接受的財務報表分析框架,這一框架與我們前面討論過的股票價值決定模型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杜邦分解的要義,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表示:

凈資產報酬率=凈利潤/凈資產=(凈利潤/凈銷售)×(凈銷售/總資產)×(總資產/凈資產)(2)

杜邦分解的主要意義在于,它將凈資產報酬率變動的原因分解為三個方面:

1市場結構與競爭戰略――凈利潤與凈銷售的比率(銷售凈利潤率),即1元的銷售收入能夠賺取多少凈利潤。首先,銷售凈利潤率決定于市場結構。顯然,競爭性行業的利潤相對較薄,而壟斷性行業的利潤相對較厚。其次,銷售凈利潤率還決定于企業的競爭戰略。以彩電行業為例,四川長虹無疑是行業的領導者,它總能領先于競爭對手推出新產品,在競爭激烈的彩電行業,長虹的新產品是沒有競爭者的,因而新產品將給長虹帶來相對于競爭對手而言更豐厚的銷售利潤。為進一步研判銷售凈利潤率的變動,我們可以進行結構百分比利潤表分析。

2、技術特點與內部管理――凈銷售與總資產的比率(總資產周轉率)。首先,總資產周轉率取決于技術特點,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產周轉顯然較面粉加工企業要慢,而地處西北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因為有效施工周期較短,其資產周轉一定慢于東西沿海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其次,總資產周轉率取決于企業的內部管理,如生產設備經常出故障,應收賬款催收不夠積極,都有可能導致總資產的周轉放緩。顯然,不同的資產類別,周轉速度不盡相同,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總資產周轉速度的變化,以研判總資產周轉率變動的原因。

3、融資政策與財務風險――總資產相對于凈資產的比率(權益乘數),即股東1元的投資驅動幾元的總資產。權益乘數反映公司的融資政策,債務融資越激進,權益乘數越大,財務風險亦越高。在經濟衰退時,高杠桿或高舉債的企業,其業績滑坡程度更為明顯。我們可以進一步分析企業短期的流動性、長期的債務結構等,進一步對企業融資政策的取向及其財務后果展開分析。

篇2:石油銷售公司財務報表管理辦法

石油銷售公司財務報表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財務報表管理,及時準確提供決策財務信息,了解公司經營管理狀況,根據《公司法》,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中的財務報表包括財務日報、月報和年報以及其他財務報表信息。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各部門。

第二章財務報表報送范圍

第四條報表報送范圍:

(一)日報:銷售日報、貨款回收日報。

(二)月度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應繳稅費表、銷售費用表、管理費用表、其他收入明細表、其他支出明細表、財務月度指標快報、銷售結算月報表、庫存商品明細表、內部交接量統計表、銷售月報表、銷項稅及附加明細表、內部往來報表、內部交易報表、二次銷售收入統計表、化工產品毛利報表。

需要上報月度報表種類會根據產品經銷公司的報表管理要求進行調整,公司將對調整后的報表種類以通知的形式各部門。

(三)年度報表:與產品經銷公司規定報表內容相同。

(四)專項報表:臨時要求上報的的各類專項報表。

(五)其他突發要求的指標或者文件

第五條在編制月度、年度財務報表的同時,要對公司財務運行情況進行認真地分析總結。財務分析報告要同財務報表一并報送。

財務分析報告紙質報送數量同財務報表報送數量。

第六條所有財務報表均需上報產品經銷公司財務資產部,集團有要求的,由公司財務部統一匯總上報集團。

第三章財務報表報送方式及時間

第七條報表報送方式

報表上報分為紙質版和電子版兩種方式。其中財務月度指標快報只需要上報電子報表,其余報表均需報送電子版和紙質版(要求電子版報表和紙質版報表必須一致),工作開展過程中有特殊說明的除外。

第八條報表上報時間

(一)電子報表上報時間

1.日報:于次日中午12:00前報送。

2.財務月度指標快報:次月2日上午12:00前報送。

3.月度報表:次月6日下午17:00前報出。

4.年度報表及審計報告執行**集團規定的報出日期,并在給集團報送的同時報送產品經銷公司。

(二)紙質報表上報時間

1.月度報表:一式五份,與次月10日前報出。

2.年度報表及審計報告執行**集團規定的報出日期,一式五份。

第四章報表管理

第九條公司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應當加裝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注明:企業名稱、所屬年度或月份、報出日期,并由企業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

第十條公司負責人應當保證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的真實、完整。

第十一條公司報送紙質報表時應在公司《財務報表報送考核表》(表十)上簽字。

第十二條公司每月報送報表范圍完整性、時間及時性、數據正確性、分析完整性進行考評,年底對報送考評結果進行通報。

第十三條財務報表的報送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對外提供的財務報表、數據,統一由公司財務部負責提供,不得私自對外提供。

第五章附則

第十四條本辦法由公司財務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十五條本辦法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篇3:集團企業財務總賬報表制度

某集團財務總賬報表制度

一、利潤分配管理

(一)集團各經營公司稅后利潤,必須經總裁辦批準后,按順序進行分配。

1、被沒收財物損失,支付各項稅收滯納金和罰款。

2、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3、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按照稅后利潤扣除前兩項后10%提取,用于彌補虧損或者轉增資本金。

4、提取公益金。按照稅后利潤扣除1、2兩項后的10%提取,用于公司職工的集體福利設施支出。

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稅后利潤按順序進行分配后,有剩余,余額按有關規定歸入任意盈余公積金,用于彌補虧損或者轉增資本金。

(二)責任利潤上繳與分配。

集團公司內部各核算部門(含各經營公司)實現責任利潤,年終必須經集團公司財務部審查確認(審計時間為每年3月26日-5月25日),經審查無誤后,將分配方案報總裁辦批準,按原則收繳分配。

1、任務內責任利潤:按實現責任利潤全額年未一次上繳,每年四月十日前交齊。

2、超額責任利潤。

(1)按公司與部門五五分成辦法進行分配。

(2)上繳公司部分在審計確認后一周內上繳。

(3)留歸部門部分用于部門發展和員工獎勵。

(4)分配方案由各分公司、核算部門自行制定報總裁辦批準后執行,未經審查、批準任何公司部門均不得擅自操作。

二、營業外收支管理。

(一)營業外收支定義: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各項收支,是構成公司利潤總額要素。

(二)營業外收入;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各種收入。

營業外收入應當按照實際發生數額進行核算。發生營業外收入時,直接增加公司利潤總額。

(三)營業外支出:不屬于公司生產經營費用,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但按照有關規定應從公司實現的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支出。

營業外支出應當按照實際發生數額進行核算,發生營業外支出時,在相對應會計期間,沖減當期利潤總額。

(四)其他有關規定。

各經營公司應嚴格營業外收支管理,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應當分別核算,不得以營業外支出直接沖減營業外收入,也不得以營業外收入直接沖減營業外支出。

三、財務報告。

(一)對外財務報告。

〈一〉月報: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納稅申報表等,納稅報表需要填寫國稅號和地稅號。

〈二〉年報: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等。

(二)對內財務報告。

〈一〉月報。

1、公司內部管理用月報。

(1)銷售月報:反映各經營公司當月銷售情況,上報總裁辦成員。

(2)財務月報:反映各經營公司及集團整體基本財務狀況,上報總裁辦成員。

(3)費用月報:各核算公司、部門每月末將營業費用和管理費用明細表上報集團財務部。

(4)其他應收款月報:各核算公司、部門每月末將其他應收款各明細戶余額上報集團財務部。

(5)應收賬款月報:各核算公司、部門每月末將應收賬款借貸方余額表上報集團財務部。

(6)其他應交應付款月報:各核算公司、部門每月末將其他應交應付款明細表上報集團財務部。

2、對其他部門的月報

〈二〉日報和快報。

1、銷售日報:反映集團各經營公司及集團公司整體當日銷售情況,上報總裁辦成員。

2、財務快報:反應集團公司總體及各經營公司基本財務狀況,一旬一報,上報總裁辦成員。

(三)責任會計報表。

1、經營損益表。

2、資產負債表。

3、利潤分配表。

4、經營指標一覽表。

5、銷售毛利表。

6、費用明細表。

7、其他報表。

(四)合并會計報表。

1、集團公司實行合并會計報表制度,對外報表按法定主體進行編報,集團匯總;內部考核報表按分公司系統編報,分層分級抵消。

2、各經營公司必須提供合并會計報表基礎資料,分別由管理部門、責任會計、對外會計進行編報。

(1)實收資本資料。

(2)集團內部往來資料。

(3)集團內部銷售資料。

(4)內部購進存貨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