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報表管理標準制度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本公司財務管理的內容。
本標準適用于本公司財務的管理。
2?管理職能
2.1本標準由財務部負責管理。
3?財務成本管理
3.1本公司財務部接手的單據必須有經辦人簽字,沒有經辦人簽字及不合法的單據會計人員有權拒收,再經財務主管簽字。
3.2將準確無誤的記賬憑證進行登記帳冊,不確定的記賬憑證進行保存以便以后查閱確認。
3.3每月按順序給每張記帳憑證編號進行記帳并納入帳冊。
3.4每本憑證進行憑證匯總記帳,再由財務主管上報總經理進行審查。
3.5將由總經理審查無誤的帳冊,由會計主管進行裝訂成冊,并由財務部妥善保存便于以后查閱并匯總公司成本。
4?定額管理
4.1生產部應對每月工廠所消耗的物資進行統計分類在報于財務部,由財務部進行對物資消耗進行成本核算進行匯編,再交于總經理進行審批
4.2財務部對工廠原材料進行成本核算上報總經理,再由總經理對原材料的儲備進行一定范圍的規定,保證公司資金能夠順利流動。
5?檢查與考核
5.1本標準由技術部起草
5.2本標準由總經理負責檢查考核。
篇2:石油銷售公司財務報表管理辦法
石油銷售公司財務報表管理辦法(試行)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財務報表管理,及時準確提供決策財務信息,了解公司經營管理狀況,根據《公司法》,結合公司實際,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中的財務報表包括財務日報、月報和年報以及其他財務報表信息。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各部門。
第二章財務報表報送范圍
第四條報表報送范圍:
(一)日報:銷售日報、貨款回收日報。
(二)月度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應繳稅費表、銷售費用表、管理費用表、其他收入明細表、其他支出明細表、財務月度指標快報、銷售結算月報表、庫存商品明細表、內部交接量統計表、銷售月報表、銷項稅及附加明細表、內部往來報表、內部交易報表、二次銷售收入統計表、化工產品毛利報表。
需要上報月度報表種類會根據產品經銷公司的報表管理要求進行調整,公司將對調整后的報表種類以通知的形式各部門。
(三)年度報表:與產品經銷公司規定報表內容相同。
(四)專項報表:臨時要求上報的的各類專項報表。
(五)其他突發要求的指標或者文件
第五條在編制月度、年度財務報表的同時,要對公司財務運行情況進行認真地分析總結。財務分析報告要同財務報表一并報送。
財務分析報告紙質報送數量同財務報表報送數量。
第六條所有財務報表均需上報產品經銷公司財務資產部,集團有要求的,由公司財務部統一匯總上報集團。
第三章財務報表報送方式及時間
第七條報表報送方式
報表上報分為紙質版和電子版兩種方式。其中財務月度指標快報只需要上報電子報表,其余報表均需報送電子版和紙質版(要求電子版報表和紙質版報表必須一致),工作開展過程中有特殊說明的除外。
第八條報表上報時間
(一)電子報表上報時間
1.日報:于次日中午12:00前報送。
2.財務月度指標快報:次月2日上午12:00前報送。
3.月度報表:次月6日下午17:00前報出。
4.年度報表及審計報告執行**集團規定的報出日期,并在給集團報送的同時報送產品經銷公司。
(二)紙質報表上報時間
1.月度報表:一式五份,與次月10日前報出。
2.年度報表及審計報告執行**集團規定的報出日期,一式五份。
第四章報表管理
第九條公司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應當加裝封面,裝訂成冊,加蓋公章。封面上注明:企業名稱、所屬年度或月份、報出日期,并由企業負責人、主管會計工作的負責人(總會計師)、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簽名并蓋章。
第十條公司負責人應當保證上報的財務會計報表的真實、完整。
第十一條公司報送紙質報表時應在公司《財務報表報送考核表》(表十)上簽字。
第十二條公司每月報送報表范圍完整性、時間及時性、數據正確性、分析完整性進行考評,年底對報送考評結果進行通報。
第十三條財務報表的報送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對外提供的財務報表、數據,統一由公司財務部負責提供,不得私自對外提供。
第五章附則
第十四條本辦法由公司財務部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十五條本辦法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六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篇3:集團企業財務總賬報表制度
某集團財務總賬報表制度
一、利潤分配管理
(一)集團各經營公司稅后利潤,必須經總裁辦批準后,按順序進行分配。
1、被沒收財物損失,支付各項稅收滯納金和罰款。
2、彌補以前年度虧損。
3、提取法定盈余公積金。按照稅后利潤扣除前兩項后10%提取,用于彌補虧損或者轉增資本金。
4、提取公益金。按照稅后利潤扣除1、2兩項后的10%提取,用于公司職工的集體福利設施支出。
5、提取任意盈余公積金。稅后利潤按順序進行分配后,有剩余,余額按有關規定歸入任意盈余公積金,用于彌補虧損或者轉增資本金。
(二)責任利潤上繳與分配。
集團公司內部各核算部門(含各經營公司)實現責任利潤,年終必須經集團公司財務部審查確認(審計時間為每年3月26日-5月25日),經審查無誤后,將分配方案報總裁辦批準,按原則收繳分配。
1、任務內責任利潤:按實現責任利潤全額年未一次上繳,每年四月十日前交齊。
2、超額責任利潤。
(1)按公司與部門五五分成辦法進行分配。
(2)上繳公司部分在審計確認后一周內上繳。
(3)留歸部門部分用于部門發展和員工獎勵。
(4)分配方案由各分公司、核算部門自行制定報總裁辦批準后執行,未經審查、批準任何公司部門均不得擅自操作。
二、營業外收支管理。
(一)營業外收支定義: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各項收支,是構成公司利潤總額要素。
(二)營業外收入;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各種收入。
營業外收入應當按照實際發生數額進行核算。發生營業外收入時,直接增加公司利潤總額。
(三)營業外支出:不屬于公司生產經營費用,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沒有直接關系,但按照有關規定應從公司實現的利潤總額中扣除的支出。
營業外支出應當按照實際發生數額進行核算,發生營業外支出時,在相對應會計期間,沖減當期利潤總額。
(四)其他有關規定。
各經營公司應嚴格營業外收支管理,營業外收入和營業外支出應當分別核算,不得以營業外支出直接沖減營業外收入,也不得以營業外收入直接沖減營業外支出。
三、財務報告。
(一)對外財務報告。
〈一〉月報: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和納稅申報表等,納稅報表需要填寫國稅號和地稅號。
〈二〉年報:現金流量表、利潤分配表等。
(二)對內財務報告。
〈一〉月報。
1、公司內部管理用月報。
(1)銷售月報:反映各經營公司當月銷售情況,上報總裁辦成員。
(2)財務月報:反映各經營公司及集團整體基本財務狀況,上報總裁辦成員。
(3)費用月報:各核算公司、部門每月末將營業費用和管理費用明細表上報集團財務部。
(4)其他應收款月報:各核算公司、部門每月末將其他應收款各明細戶余額上報集團財務部。
(5)應收賬款月報:各核算公司、部門每月末將應收賬款借貸方余額表上報集團財務部。
(6)其他應交應付款月報:各核算公司、部門每月末將其他應交應付款明細表上報集團財務部。
2、對其他部門的月報
〈二〉日報和快報。
1、銷售日報:反映集團各經營公司及集團公司整體當日銷售情況,上報總裁辦成員。
2、財務快報:反應集團公司總體及各經營公司基本財務狀況,一旬一報,上報總裁辦成員。
(三)責任會計報表。
1、經營損益表。
2、資產負債表。
3、利潤分配表。
4、經營指標一覽表。
5、銷售毛利表。
6、費用明細表。
7、其他報表。
(四)合并會計報表。
1、集團公司實行合并會計報表制度,對外報表按法定主體進行編報,集團匯總;內部考核報表按分公司系統編報,分層分級抵消。
2、各經營公司必須提供合并會計報表基礎資料,分別由管理部門、責任會計、對外會計進行編報。
(1)實收資本資料。
(2)集團內部往來資料。
(3)集團內部銷售資料。
(4)內部購進存貨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