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稅收將繼續鼓勵企業走出去

稅收將繼續鼓勵企業走出去

2024-07-25 閱讀 7890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稅收將繼續鼓勵企業“走出去”

促進企業“走出去”,是黨中央、國務院根據對外開放新形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開展境外投資,有利于我國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增強我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稅收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在“走出去”戰略實施中發揮著積極作用。

稅收已經在促進境外投資方面發揮作用為配合“走出去”戰略實施,近年來我國通過稅收手段,有效促進了企業境外投資。

第一,通過完善稅收政策,為企業境外投資創造良好的稅收制度環境。

境外投資,涉及稅收政策主要集中在所得稅和進出口稅收方面。為更好地滿足企業需要,我國制定實施了《境外所得計征所得稅暫行辦法》,明確了企業境外投資所得的確認、境外抵納稅款和減免稅處理等一系列政策問題。

在確認企業境外投資所得時,允許企業境外業務間的盈虧互補;對企業境外已納稅款,允許企業就境外所得繳納國內所得稅時,按適當方式予以抵扣;為防范境外投資風險,對企業因不可抗力造成較大損失的,可以申請享受減征或免征一年所得稅。這些規定,都較好地照顧到了企業境外投資的實際,體現了稅收對企業境外投資的政策支持。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標準就是永遠自相符合進出口稅收方面,我國對企業境外投資也給予了積極支持,如對企業用于對外承包工程、對外修理修配及對外投資的貨物,給予免征或退還出口環節增值稅、消費稅的待遇。

第二,發揮稅收協定作用,為企業境外投資創造良好的國際稅收環境。

稅收協定是維護國家稅收權益和企業對外投資利益的法律保障,近年來為促進企業“走出去”,我國在對外稅收協定的談簽方面進行了調整。在繼續與歐美等發達國家進行稅收協定談判的同時,加大了與亞非拉發展中國家談簽稅收協定的力度,適應了國內企業向發展中國家投資日益增多的要求。同時,進一步完善了來源國和居民國之間稅收管轄權劃分的方式和標準,較好地保障了我國作為資本輸出國的稅收利益。

另外,在稅收協定條款安排中,也注重限度地爭取我國企業在締約國投資所能獲得的經濟利益。在納稅義務認定條款中,明確我國企業在締約國不設常設機構的,就不在該國構成所得稅納稅義務;在非歧視性條款中,強調我國企業向締約國投資,可享受與該國居民企業相同、甚至更優惠的稅收待遇等。

截至XXXX年11月,我國已對外正式簽署89個稅收協定,與香港、澳門簽訂了避免雙重征稅的安排。其中86個協定和2個安排已經生效施行,為促進我國企業對外投資構建了一個良好的國際稅收法律框架。

篇2:某稅收征管資料檔案管理員崗位職責

一、堅決貫徹執行國家《檔案法》及上級部門制定的各項檔案管理規章制度。

二、熱愛本職工作,自覺學習檔案管理業務知識,認真做好征管資料的歸集、整理、裝訂、歸檔、保管、銷毀工作,努力提高檔案管理水平。

三、督促各部門及時移交檔案資料。

四、熟悉本單位檔案管理情況,及時、準確地提供檔案資料,為征管工作服務。

五、按規定做好檔案資料的防火、防盜、防蟲、防潮、防塵、防高溫等工作。

六、按規定做好檔案資料目錄編寫、查(借)閱登記及報批、檔案資料移交工作。

七、按規定做好檔案室硬件設施維護工作。

八、在工作變動時,須辦好交接手續。

九、嚴格做好保密工作。未經主管領導批準,不得擅自公布納稅人的信息、數據等,違者按有關規定追究責任。

篇3:稅收管理員崗位職責要求

一、負責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的稅收政策宣傳送達、納稅咨詢輔導工作。

二、負責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的戶籍管理。

(一)新辦稅務登記事項的調查及稅種鑒定;

(二)變更稅務登記事項的調查;

(三)申請認定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調查;

(四)注銷稅務登記事項的調查;

(五)納稅人停業、歇業、復業的調查;

(六)對納稅人戶籍的巡查、漏征漏管戶的清理,以及非正常戶的處理。

三、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申報納稅情況進行核實和監督管理;對納稅人逾期申報,欠繳、查補稅款以及滯納金、稅收罰款的催報催繳;配合稅收保全和稅收強制措施的實施。

四、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異常申報情況的調查核實。

五、負責對分管區域內實行定期定額和核定征收納稅人定額核定、應稅所得率等征收方式核定或調整的調查核實以及有關通知的送達。

六、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一般性違規違章行為糾正處理意見的提出和稅務處理文書的送達。

七、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的納稅申報方式、延期申報、延期繳稅、申請減免稅、稅前扣除項目、申請退稅的調查核實。

八、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納稅情況及相關涉稅事宜的日常監督檢查。

九、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發票領購、開具、取得、保管、繳銷等情況的監督管理。

十、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稅控裝置的推廣應用和日常管理。

十一、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設置帳簿情況的督促檢查,對納稅人財務會計制度和會計處理方法備案的管理;對會計制度與稅收差異建立臺賬進行管理。

十二、負責對分管區域內代征稅款的單位和人員資格的調查核實與監督管理。

十三、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納稅信用等級評定的調查核實。

十四、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的納稅評估或審核評稅工作。

十五、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其他涉稅事宜的調查核實工作。

(一)對納稅人申請自印發票的調查;

(二)對納稅人申請外出經營活動的調查;

(三)對外埠納稅人銷售貨物報驗登記的審查、使用經營地發票的初審及發票的繳銷;

(四)對納稅人申請領購發票種類、數量、版面的初審;

(五)對納稅人申請開具《進貨退出及索取折讓證明單》的調查核實;

(六)對納稅人發生丟失、被盜發票和稅控裝置,以及遺失稅務登記證件的調查核實;

(七)對有合并、分立、破產、欠繳稅款等情形的納稅人或其法人代表出境事宜的調查核實。

十六、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年度征管檔案資料的歸集、整理、保管和歸檔。

十七、負責對分管區域內納稅人稅源的監控管理,掌握稅源變化情況,調查核實納稅人生產經營、財務核算情況,做好稅源動態分析,定期編報稅源分析和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