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輪機工程師崗位職責汽輪機工程師職責任職要求
汽輪機工程師崗位職責
職責描述:
熟悉汽輪機工作原理,有運行和維修3年以上工作經驗。有獨立制定并完成檢修方案和計劃的能力。
任職要求:
35-50周歲,中專以上學歷,電氣或自動化專業。具備3年以上大中型發電廠的發電機及汽輪機運行、維護、檢修、保養、管理工作經驗。
篇2:汽輪機燃氣輪機水輪機柴油機防火措施
為杜絕汽輪機油系統漏油現象,應盡量減少閥門、接頭等附件,選用高一級承壓等級,管子壁厚不小于1.5mm。禁止使用橡膠墊、塑料墊或基他不耐油、不耐高溫的墊料作管道的法蘭墊。管道支架應牢固可靠,以防止管道振動,支架根部應加強,并能適應熱膨脹的要求。油管道法蘭應內外燒焊,機頭下部和正對高溫蒸汽管道的法蘭應采用止口法蘭。在熱體附近的法蘭外應裝設金屬罩殼。油管道附近的蒸汽管道,保溫應堅固完整,保溫層表面應裝設金屬罩,如有油滲入保溫屋應及時更換。油管與蒸汽管道外表距離不小于150mm。嚴禁用拆卸油表接頭的方法泄放油系統內的空氣。汽輪機主油箱應設備事故排油裝置,事故油箱應設在主廠房外并密封。事故排油閥門應用鋼質閥門,操作手輪不準上鎖,平時加鍋封,并有明顯的標志,其位置至少要有二個通道能達到,并與油箱保持5m以上的距離。
燃氣輪機在輔機室、輪機室兩室的罩側壁底下應裝有通風機,當燃氣輪機正常運行時,輔機室、輪機室兩室內就不易形成爆炸性的混合物。同時,在輔機室內高溫部件附件附近空間應裝設防爆可燃氣體報警器。燃氣輪機的二氧化碳等滅火裝置由輪機來火系統和發電滅火系統兩部分組成,分別供輪機間(包括齒輪箱間)和發電間使用。二氧化碳等滅火裝置應定期檢查和試驗,保持備用狀態,一旦發生為能立即投入使用。
低水頭轉漿水輪機漏油檢修時,要防止漿葉上的漏油燃燒,檢修前首先要清除部件的油跡。
柴油機房應裝設固定的通風氣裝置。柴油機的箱應裝設緊急切斷油源的速閉閥及回油快關閥,油箱不應裝設在柴油機上方。柴油機的排氣管室內部分應用隔熱材料牢固包扎。當曲軸條彩負壓排氣時,連接通風管的導管應裝設銅絲網阻火器。運行中的柴油機發現軸承發熱,應認直檢查油溫、溫壓,查明原因,禁止匆忙停車。二沖和柴油機掃氣箱內應裝置固定的二氧化碳、“1211”或蒸汽等滅火設備。當掃氣箱著火時應立即停機,開啟掃氣箱內設置的固定滅火裝置進行滅火。掃氣箱防爆門應經常檢查,使其處于良好狀態。當燃油、潤滑油噴濺到排氣管或其他高溫物體上起火時,首先應斷絕油源,用泡沫、二氧化碳等滅火器滅火,也可用石棉毯覆蓋滅火。
篇3:汽輪機潤滑油防火技術措施
汽輪機油系統的設計、制造和安裝應符合國家有關規范和防火要求。生產現場必須滿足下列要求,否則必須限時整改:
◎汽輪機油系統應盡量減少法蘭、閥門和接頭,除了檢修時必須拆卸的部位采用法蘭連接外,絕大部分應采用焊接結構;
◎汽輪機油系統管路應有足夠多的支吊架,并有一定的伸縮補償,來消除或減少油管路的振動;
◎汽輪機油系統的管道、閥門、接頭、法蘭等部件的承壓等級應高于工作壓力的2倍以上,并且采用鋼制閥門,禁止采用鑄鐵或鑄銅閥門;
◎汽輪機油系統的閥門、法蘭應加裝白鐵皮防護罩,并且法蘭應采用止扣法蘭;
◎油管路與高溫蒸汽管道至少應有150mm的間距,以便采取隔離措施,并且不存在管道與管道的摩擦現象;
◎油管路在安裝時不應存在強力對口現象;
◎汽輪機平臺下及機頭處鋪設的電纜必須采用阻燃電纜,并將電纜孔用防火膠泥嚴密封堵;
◎汽機房應配置足夠數量、使用方便、質量可靠的滅火器材,并定期檢查處于齊全、完好的備用狀態;
◎加強高溫熱體的保溫:汽輪機油系統附近的高溫熱體保溫外必須包白鐵皮,白鐵皮的搭口應咬死,盡量保證嚴密不漏,保證鐵皮表面溫度不超過50℃;
◎嚴格執行檢修過程的防火保安措施:汽輪機油系統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制定安全措施,經有關領導批準,準備好滅火器材并在消防安全人員監護的情況下才允許動工,檢修結束,必須將現場收拾干凈,擦凈油漬,如果有油漏到保溫上,必須更換浸油保溫,檢修后的設備、管道必須進行試壓檢漏,確認沒有問題后,才允許拆除安全措施,注銷工作票;
◎汽輪機運行中要加強運行維護,及時消除火災隱患的安全注意事項:
◎運行過程中嚴密監視機組振動、軸向位移、汽輪機轉速、汽缸膨脹、潤滑油溫度、軸承溫度等參數,發現異常,立即查出原因予以消除;
◎加強對汽輪機油系統的巡檢:包括管路的晃動情況、支吊架是否牢固、閥門、法蘭、接頭有無漏油滲油,發現油漬,及時把油漬擦除,并設法查明泄漏點,及時匯報有關領導;
◎運行人員要經常觀察汽輪機回油窗,質檢人員要定期進行油質化驗,發現油中有水,及時濾油。
◎加強消防管理,建立完善的消防責任制,對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運行人員和檢修人員進行消防知識培訓,每個人都應掌握各種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定期進行消防演習,提高每個人的消防意識;
發生油系統火災的主要原因
◎油管路漏油到主蒸汽管道等高溫熱體上,引起火災;
◎油管路支吊架不合適,油管路長期摩擦、晃動,造成焊口裂開或相互摩擦漏油,引起火災;
◎汽輪機超速,油壓升高超過油管路、閥門、接頭等承壓等級,造成壓力油大量噴出,引發嚴重火災;
◎檢修過程中油漏到保溫內沒有更換保溫,造成浸油保溫著火,進而引發油系統著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