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輪機潤滑油防火技術措施
汽輪機油系統的設計、制造和安裝應符合國家有關規范和防火要求。生產現場必須滿足下列要求,否則必須限時整改:
◎汽輪機油系統應盡量減少法蘭、閥門和接頭,除了檢修時必須拆卸的部位采用法蘭連接外,絕大部分應采用焊接結構;
◎汽輪機油系統管路應有足夠多的支吊架,并有一定的伸縮補償,來消除或減少油管路的振動;
◎汽輪機油系統的管道、閥門、接頭、法蘭等部件的承壓等級應高于工作壓力的2倍以上,并且采用鋼制閥門,禁止采用鑄鐵或鑄銅閥門;
◎汽輪機油系統的閥門、法蘭應加裝白鐵皮防護罩,并且法蘭應采用止扣法蘭;
◎油管路與高溫蒸汽管道至少應有150mm的間距,以便采取隔離措施,并且不存在管道與管道的摩擦現象;
◎油管路在安裝時不應存在強力對口現象;
◎汽輪機平臺下及機頭處鋪設的電纜必須采用阻燃電纜,并將電纜孔用防火膠泥嚴密封堵;
◎汽機房應配置足夠數量、使用方便、質量可靠的滅火器材,并定期檢查處于齊全、完好的備用狀態;
◎加強高溫熱體的保溫:汽輪機油系統附近的高溫熱體保溫外必須包白鐵皮,白鐵皮的搭口應咬死,盡量保證嚴密不漏,保證鐵皮表面溫度不超過50℃;
◎嚴格執行檢修過程的防火保安措施:汽輪機油系統動火作業,必須辦理動火工作票,制定安全措施,經有關領導批準,準備好滅火器材并在消防安全人員監護的情況下才允許動工,檢修結束,必須將現場收拾干凈,擦凈油漬,如果有油漏到保溫上,必須更換浸油保溫,檢修后的設備、管道必須進行試壓檢漏,確認沒有問題后,才允許拆除安全措施,注銷工作票;
◎汽輪機運行中要加強運行維護,及時消除火災隱患的安全注意事項:
◎運行過程中嚴密監視機組振動、軸向位移、汽輪機轉速、汽缸膨脹、潤滑油溫度、軸承溫度等參數,發現異常,立即查出原因予以消除;
◎加強對汽輪機油系統的巡檢:包括管路的晃動情況、支吊架是否牢固、閥門、法蘭、接頭有無漏油滲油,發現油漬,及時把油漬擦除,并設法查明泄漏點,及時匯報有關領導;
◎運行人員要經常觀察汽輪機回油窗,質檢人員要定期進行油質化驗,發現油中有水,及時濾油。
◎加強消防管理,建立完善的消防責任制,對各級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運行人員和檢修人員進行消防知識培訓,每個人都應掌握各種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并定期進行消防演習,提高每個人的消防意識;
發生油系統火災的主要原因
◎油管路漏油到主蒸汽管道等高溫熱體上,引起火災;
◎油管路支吊架不合適,油管路長期摩擦、晃動,造成焊口裂開或相互摩擦漏油,引起火災;
◎汽輪機超速,油壓升高超過油管路、閥門、接頭等承壓等級,造成壓力油大量噴出,引發嚴重火災;
◎檢修過程中油漏到保溫內沒有更換保溫,造成浸油保溫著火,進而引發油系統著火。
篇2:崗位防火責任制-潤滑油系統
1.汽機潤滑油系統防火責任人為汽機零米值班員和汽機車間設備檢修專責人。
2.鍋爐潤滑油系統防火責任人為鍋爐零米值班員和鍋爐車間設備專責人。
3.潤滑油系統的防火工作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值班員、設備檢修專責人應熟知并嚴格執行本崗位的《鍋爐運行規程》、《檢修工藝規程》、《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的各項有關規定,做到“三懂三會”既懂火災危險性、懂預防措施、懂撲救方法,會使用消防器材、會處理事故、會報警。
4.運行值班員每班至少巡檢三次,發現問題應立即采取措施,及時匯報、處理,保證潤滑油系統的安全防火和各消防設施的完備好用、衛生清潔。
5.檢修車間設備專責人每天至少對管轄設備的安全防火情況全面巡視檢查一次,發現問題應立即采取措施,及時匯報、處理,并在班組巡檢記錄中如實記錄。
6.值班員交接班時,必須同時交接消防器材和滅火設施,保證其數量充足、完備好用。發現問題在交接班記錄中記載,并交待聯系處理情況。
7.巡檢時,應對各軸承及靠近高溫管道的油管道連接法蘭、壓力溫度測點、細小分支管根部焊口等處加強巡檢,并注意檢查油管道與其它管道閥門等部位是否產生碰磨現象。
8.油系統法蘭、閥門及可能漏油部位附近不準有明火,必須明火作業時要采取有效措施,附近的熱力管道或其它熱體的保溫應緊固完整,并包好鐵皮。
9.油系統嚴禁漏油,發現有滲漏現象應及時處理、清理現場并及時匯報。若漏油浸入保溫內,應及時將保溫扒掉,重新保溫。
10.油系統檢修前,運行人員做完措施后應檢查各表計,確認消壓至零,開工時運行與檢修負責人共同到現場進行檢查,交待安全注意事項,確認檢修部位及附近無易燃易爆危險后,方可開工。
11.油系統動火工作,必須嚴格執行動火工作標準和動火工作票制度,必須做好隔離、清理吹掃、置換、遮擋等安全防火措施,備好專用滅火器材。
12.油系統檢修工作結束,應清理現場周圍殘留火種、破布、場地積油等,值班員與檢修設備專責人親自到現場檢查管道各連接法蘭及系統、壓力溫度測點和現場環境等符合防火要求后,方可投入油系統。
13.一旦發生火險,應積極撲救,及時報告,避免火勢擴大,把損失控制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