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火票安全措施要求
為了進一步加強動火票的管理,完善動火票的安全措施和危險點分析,現將《工作票使用和管理標準》、《熱機安規》、《電力設備典型消防規程》中關于動火票的相關要求歸納總結如下,請相關部門人員認真學習,借鑒執行。
動火票的使用和管理
1、動火工作票應一事、一地辦理,不得兼辦,嚴禁借票使用;
動火票應明確具體的動火地點、具體的動火設備名稱、具體的動火工作內容,動火票做為工作票的輔票,工作內容應與相應工作票的內容一致,原則上動火票不能開系統票,機組大小修時,發電機退氫后,同一運轉層的同一系統可以開一張動火票
2、“動火地點”欄:應寫明具體的動火工作地點(設備所在地);
“設備名稱”欄:應寫明具體的動火設備名稱。設備名稱要求寫明設備的雙重名稱;
“動火工作內容”欄:應寫明具體的設備動火工作內容;內容應詳細、清楚、具體,明確工作范圍,必要時畫出示意圖,可加附頁
3、機組正常運行中,不合格動火票舉例:
動火地點:4號機0米(未寫明具體的動火地點)
設備名稱:4號機0米給水系統及設備(未寫明具體的動火設備名稱)
動火工作內容:4號機0米給水系統及設備動火作業(未寫明具體的動火工作內容,對應工作票的內容是什么是氣割、電焊、還是打磨切割)
一級動火票典型安全措施
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1、將動火區域附近的可燃物清理干凈(煤粉應使用水沖洗,液氨應使用水沖洗,油應使用蒸汽吹洗或熱堿液清洗,氫氣使用惰性氣體置換);
2、要定時測量動火區域的煤粉塵濃度或者可燃性氣體(空氣中氫含量、氨含量、油氣含量)濃度低于動火作業的合格值;
3、動火使用的氧氣瓶、乙炔瓶應分開放置,距離不小于8米,并應綁扎牢固,乙炔瓶必須安裝回火器,夏季露天使用必須采取遮陽措施,嚴禁陽光下暴曬(使用氣焊氣割的填寫);電焊機的二次接線應采用雙回路布置,接地線應靠近焊接點,電焊機必須放置在絕緣膠皮上,雨天露天作業必須采取防雨措施(使用電焊的填寫);
4、在油區、氫站、氨站圍墻內動火時,氧氣瓶和乙炔瓶要放在圍墻外;所有在輸煤皮帶上的動火作業,除了用水把作業區域的煤粉沖洗干凈外,必須在下方的輸煤皮帶上敷設用水澆濕的石棉布。
5、動火區域附近(火花可能飛濺到的地方)的電纜、儀表、變送送器、電動頭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填寫)以及易燃易爆物品使用不燃材料(防火石棉布)嚴密遮蓋;
6、動火現場配備2瓶4公斤的干粉滅火器;(種類和數量不限于此,根據動火現場的實際情況配備必要的足夠的消防設施,可聯系消防人員現場確認)
7、采取防止火花飛濺的措施(搭設擋風屏、接熔渣盒等);風力超過5級禁止露天進行焊割作業(如無露天動火作業不用填寫),密閉容器內不準同時進行電焊和氣焊作業(如無密閉容器內的不用填寫),高處動火作業,必要時下方要設監護人。
8、動火部門負責人或技術負責人和消防隊人員在現場監護;
9、動火間斷、終結時檢查現場無殘留火種。
10、根據動火作業實際情況需要補充的其他安全措施
運行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1、凡動火工作需運行人員做隔離、沖洗等防火安全措施的,則將措施填寫在此欄內;否則填寫“無”;嚴禁此欄為空;
2、動火設備與運行設備確已隔斷所采取的安全措施。
消防部門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1、派消防隊員在現場監護,發現著火及時撲救;
2、在動火現場配備必要的、足夠的消防設施(根據動火現場實際情況填寫具體的類型和數量);
3、檢查現場消防安全措施完善和正確;
4、檢查動火區域可燃性氣體含量測量值符合動火作業要求;
5、動火間斷、終結時檢查現場無殘留火種。
6、根據動火現場實際情況需要補充的其他安全措施。
二級動火票典型安全措施
檢修應采取的安全措施:
1、將動火區域附近的可燃物清理干凈;
3、動火使用的氧氣瓶、乙炔瓶應分開放置,距離不小于8米,并應綁扎牢固,乙炔瓶必須安裝回火器,夏季露天使用必須采取遮陽措施,嚴禁陽光下暴曬(使用氣焊氣割的填寫);電焊機的二次接線應采用雙回路布置,接地線應靠近焊接點,電焊機必須放置在絕緣膠皮上,雨天露天作業必須采取防雨措施(使用電焊的填寫);
3、動火區域附近(火花可能飛濺到的地方)的電纜、儀表、變送送器、電動頭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填寫)以及易燃易爆物品使用不燃材料(防火石棉布)嚴密遮蓋;
4、動火現場配備2瓶4公斤的干粉滅火器;(種類和數量不限于此,根據動火現場的實際情況配備必要的足夠的消防設施,可聯系消防人員現場確認)
5、采取防止火花飛濺的措施(搭設擋風屏、接熔渣盒等);風力超過5級禁止露天進行焊割作業(如無露天動火作業不用填寫);
6、動火部門負責人指定人員、消防隊員或指定的義務消防員在現場監護;
7、動火間斷、終結時檢查現場無殘留火種。
8、根據動火作業實際情況需要補充的其他安全措施。
動火票使用的審批流程
一級動火票:
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票負責人填票→動火工作票簽發人→
消防隊正副長→值長→安監部負責人→副總工程師及以上廠領導;
二級動火票:
工作票簽發人或工作票負責人填票→動火工作票簽發人→
消防隊正副長→機組長→安監部人員→值長;
?
動火票標準票的審批流程
為提高標準票的使用率,動火票應審核為標準票后使用,否則不予審批,特殊緊急情況由設備部專業主任工程師或助理聯系安監部正副部長,說明情況后可以使用。
一審:設備部熱控、繼保專業班組長,拓奇項目部各專業工程師
二審:消防隊(正副隊長)
終審:安監部(一級:正副部長,二級:高
篇2:井筒裝備動火施工安全技術措施要求
一.編制說明
根據顧橋礦深部進風井井筒裝備施工需要,需在顧橋礦深部進風井井口、井口20m范圍內、井筒內進行燒焊作業,為保證燒焊期間的安全,特編制本安全技術措施,以指導生產。
二.燒焊時間、地點及內容
1.燒焊時間:201年月日~201年月日
2.燒焊地點:井口、井口20m范圍內、井筒內
3.燒焊內容:燒焊、氧割
三.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1.通用部分
燒焊前1個小班通知礦調度,安監員、測氣員監督檢查。
燒焊作業前,項目部施工現場負責人必須對現場準備情況、措施規定參加人員的到位情況、現場通風、瓦斯及安全等情況進行檢查,當符合措施要求后,方可進行燒焊作業。
燒焊前,由礦測氣員檢查燒焊地點的風流中瓦斯濃度不得超過0.4%,方可進行燒焊。
燒焊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燒焊工的勞保器具等要穿戴齊全。
燒焊必須清理干凈燒焊地點易燃易爆物品及其它雜物。
對在潮濕施工環境使用電焊機的,要有合格的接地保護,防止漏電傷人。
施工處要配兩只以上滅火器、消防水及不少于0.2立方米的黃沙由專人負責對施工范圍內徹底灑水。
燒焊前必須由當班副經理組織所有燒焊有關作業人員進行措施貫徹學習后方可施工。
在燒焊地點附近應懸掛便攜式瓦斯檢測儀并派專人隨時觀察瓦斯濃度。
燒焊地點設專人警戒,懸空作業要帶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帶、安全帶要高掛低用并生根于牢固可靠處,作業范圍內的所有設備必須停止運轉,非相關人員撤離作業范圍。
燒焊結束后,應留有專人對燒焊地點進行再次灑水,并觀察一小時后確認無異常情況方可離開燒焊現場。
在靠近井筒敷設的控制及動力電纜附近燒焊時,必須把電纜保護好,不得對電纜造成任何傷害。
燒焊時焊渣降落地點范圍內用水澆濕地面,燒焊過程中安排專人持水管對掉落焊渣噴灑、澆滅。
燒焊前、后現場負責人均要向礦調度所匯報。
本措施必須經礦有關單位會審后方可執行。
干部跟班嚴格按顧煤2011(23)號文執行。
嚴格一工程一施工一措施,燒焊措施由分管副總工程師組織職能部門進行會審,并報礦審批后簽字。
2.氣割
氧氣、乙炔必須進行有效隔離。在吊盤上使用時,乙炔瓶、氧氣瓶要分離放置,并進行可靠固定。
燒焊前,要詳細檢查氧氣瓶、乙炔瓶及連接裝置。氣瓶要完好不漏氣,如有破損,嚴禁使用。氣瓶儀表要合格,不得沾染油脂。
燒焊時,乙炔瓶、氧氣瓶距離大于5m,距離燒焊地點大于10m。
切割板材時要用鋼絲繩(或10#鐵絲)栓住需切割掉的部位,防止物件墜落。
氧氣與乙炔分開打運到井下且不能與人員混裝,打運速度不超過2m/s。
燒焊作業前,要對消防設施、氧氣、乙炔瓶間距及瓦斯、可燃物等情況進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
燒焊結束再次灑水滅掉余下的火星,并對現場火星消除情況進行“手指口述”安全確認,清理施工現場,留專人看守1小時,確認無誤后方可離開,并向調度所匯報。
火種必須專人攜帶,特殊工種必須持有效證件上崗。
3.電焊
電焊設備工具及電焊設備導線絕緣等使用前確認無異常后方可合閘使用,電焊機應有單獨的電源控制裝置。
導線截面應與工作參數相適應。
電焊機外殼接地必須可靠,焊接鉗、鉗把線應絕緣良好。
電焊時要做好防潮措施,電焊工必須穿絕緣靴或戴絕緣手套,氣割人員必須佩帶護目鏡,電焊人員使用的電焊手套內襯耐壓不低于500V,
電焊機裸露的導電部位必須裝防護罩,在狹小或潮濕地點焊接時,應墊木板或其它防觸電措施,并設專人監護。
嚴禁在運行中的轉動機械及帶電設備上進行焊接。
在焊接前必須詳細檢查被焊件放置是否牢固可靠,在確認沒問題后,再進行工作。
電焊工更換焊條時,必須戴電焊手套,當電焊設備通電時,不準觸摸導電部分。
在工作前和工作中,應經常檢查電焊機各部的端板線路接頭是否正常。如發現漏電之處馬上處理,嚴禁帶隱患作業。
電焊工作結束后或暫時離開工作崗位時必須關閉電焊機,切斷電源,以防發生事故。
工作中經常檢查電焊機,檢查線的接頭和接地線是否緊固,以及電焊機的溫度最高不超過75℃。
嚴禁用手拿剛焊過的工件,敲渣應注意方向,避免渣屑濺傷。
4.吊盤上使用電焊機專項措施
電焊機入井前應對其絕緣電阻進行搖測,其性能滿足井下施工需要。
每次施工前先用瓦斯便攜儀檢驗施工地點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0.5%時方可對電焊機搭火、送電進行使用,當瓦斯濃度≥0.5%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并切斷電源。
電焊機附近備有不少于0.2m3黃砂,同時要配備2只有效滅火器。
特殊工種必須持證上崗,使用的電氣設備由專人進行檢修和維護,確保完好。
電焊機、開關設備必須接地良好,各項保護齊全,控制開關嚴禁失爆失保。
電源電纜如有破損,嚴禁使用;電纜接頭按規范要求進行連接,嚴禁隨意搭接;裸露帶電部位應設置安全保護,防止意外觸電傷人;接頭處接觸良好,無閃火現象。
每次電焊機使用完畢必須停電、閉鎖并掛停電牌。
四.燒焊人員及灑水監護人員
燒焊人員:劉豐收平慶漫程輝楊維慶王奇
李信韓超臣孟獻慶馬君等
灑水監護人員:黃輝趙坤林勇蘇文礦王運軍等
篇3:油庫動火作業安全要求
油庫動火作業的安全要求是:
1.動火作業票(證)。禁火區內動火時,應辦理動火的申請、審核和批準手續,明確動火的地點、時間、范圍、方案、安全措施。動火作業手續不齊,安全措施沒有落實,動火內容、地點變更,動火作業時間過期等都不準動火。
2.協作聯系。動火作業前應由審批單位通知協作作用單位和相關單位,有關動火作業的設備、部位、時間和協作(調)內容;動火單位應主動與協作和相關單位聯系,協調有關事宜;動火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應共同組織各項動火作業,落實安全措施,并做好全面記錄。
3.拆遷封堵。凡是可以拆遷至非禁火區或其他安全地方進行動火作業的設備、零部件等,不應在禁火區內動火,盡量減少在禁火區動火的工作量。拆遷設備、零部件后的孔洞應立即封堵,以防油品流失或油氣散發。
4.隔離封堵。凡與動火設備、工藝管路相連的運行設備、工藝系統都必須可靠隔離封堵,以防油品、油氣泄漏到動火設備、工藝管路和動火作業場所;必要時應將動火區與其他區域用防火墻等措施隔開,防止油品、油氣竄入動火作業現場遇火星而引起事故。
5.移去可燃物。將動火地點周圍10m內的一切可燃物,如溶劑、潤滑油、未清洗的盛放過易燃液體的容器、木框、棉布等都應移至安全場所。
6.滅火措施。動火期間作業點附近的水源應充足,不中斷;滅火器材數量足夠,性能好;按安全措施派消防車和消防人員到現場,并作好滅火的充分準備。
7.動火分析。動火分析主要是油氣檢測、分析,危險區域范圍判斷。一般在動火前30min進行,如動火中斷30min以上應重新分析。分析數據應做記錄,分析結果應填寫分析化驗報告,并簽字。重要的動火作業應留試樣保存到動火結束之后,從理論上講,爆炸性混合氣體濃度小于爆炸下限時不會發生燃燒爆炸事故。但考慮取樣的代表性,分析化驗的誤差,測試分析儀器的靈敏度,場所各部位油氣濃度的不均勻性等因素,動火合格標準為:國內要求小于爆炸下限的4%,國外標準有的取爆炸下限的20%。
8.檢查監護。根據動火作業性質、范圍及場所的重要程度,可能發生事故的嚴重程度,檢修作業指揮機構、項目和安全負責人應會同有關人員,按照動火作業方案和安全措施,逐項檢查落實,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動火現場的指揮和監護人,交待安全事項。
9.動火作業
(1)動火作業應由經考試合格的人員擔任,無合格證的人員不得獨立從事焊接工作。
(2)動火時應注意火星飛濺方向,采用不燃材料擋板來控制火星,防止落入危險區域。
(3)高處動火作業時應戴安全帽、系安全帶,遵守高處作業安全規定。
(4)氧氣瓶、乙炔發生器或乙炔氣瓶不得泄漏,兩者間距不小于5m,距明火10m以上。
(5)電焊機火線和接地線應完整無損,連接牢固。禁止用鐵棒代替接地線或搭接于固定接地點,接地線應接在靠近焊接處的設備上,不準采用遠距離接地回路。
(6)動火作業超過半小時以上,應檢測現場油氣有無變化。
(7)在動火作業中,相鄰設備一般應停止收發、罐裝等作業,以防逸散的油氣威脅安全。
(8)動火作業中如遇跑油或大量油氣逸散等不正常情況時,監護人員即令停止動火。恢復正常,重新進行動火分析、辦理動火手續后,方可繼續動火作業。
(9)動火作業中如遇六級以上大風時,一般不應在高處動火,也不宜繼續動火。
(10)動火作業結束時,應清理現場,熄滅余火,做到不遺留火種,切斷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