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產檢修期間防火措施范本
1、說明
根據礦停產檢修計劃安排,目前正在回采的12228、1151(3)、1211(3)三個采煤工作面即將進入停產檢修,檢修時間為8月1日~10日。為防止停產檢修期間采煤工作面自燃發火,特編制本措施。
2、安全技術措施
2.1通風系統
2.1.1、通風區要做好礦井通風系統的管理及通風設施的檢修和維護工作,確保通風系統穩定可靠。
2.1.2、停產前,三個采煤面的降風工作
12228采面:
打開西一B組采區一車場風門的行人小門,打開12218下順槽回風聯巷內的行人小門,降低12228采面配風量,并保證12228回風風量不低于1000m3/min,回風瓦斯濃度必須保證不大于0.8%。
1211(3)采面:
打開1212(3)上順槽回風聯巷及1211(3)上順槽出煤聯巷內的行人小門,并在1212(3)下順槽出煤聯巷內建木板控風墻,使1211(3)回風風量控制在600~800m3/min,回風瓦斯濃度不大于0.8%。
1151(3)采面:
在1141(3)上順槽回風聯巷內建兩道木板控風墻,打開1151(3)抽排巷外口風門的行人小門,并從-720m東回風上山上口適當放風,將該面回風風量控制在1000~1500m3/min,回風瓦斯濃度不大于0.8%。
2.2針對1211(3)、1151(3)兩個采面的灌漿、注氮措施
2.2.1、工作面到預計停產位置前45m~50m時,在上隅角預留一路灌漿管,管徑為2.5寸,出漿口位置在上隅角上幫。工作面到預計停產位置前30m~35m時,再在上隅角設一路灌漿管。工作面到預計停產位置前15m~20m時,增埋第三路灌漿管。
2.2.2、灌漿管埋入采空區15m時開始灌漿,停產前早、中班灌漿,停產期間三班灌漿,灌漿水土比不大于5:1。灌漿時,灌漿工必須巡視灌漿管路及工作面出漿情況,保證工作面的正常灌漿,防止工作面大量出漿。
2.2.3、停產前,由抽排區根據預計停產位置負責施工工作面頂板灌漿孔。頂板灌漿孔每面布置4個,終孔點位于工作面頂板距煤層8~10m,深入采空區距停產位置工作面煤壁15~20m處,沿工作面分別在倒數第2架、倒數第12架、倒數第22架、倒數第32架位置處布置。鉆孔下全長套管,封孔嚴實。停產期間,根據工作面CO情況進行灌漿。
2.2.4、工作面到預計停產位置30m時,安裝工區負責在工作面下隅角撥設一注氮管釋放口。工作面到預計停產位置20m時,在下隅角預留一注氮支管釋放口,釋放口為1m長的花眼管,花眼管用金屬網包裹,以防花眼被雜物堵實。注氮支管長度不小于15m,采用閘閥控制注氮,釋放口埋入采空區5m后可以進行注氮。
停產期間當工作面架檔或上隅角CO濃度大于60ppm,并有持續上升趨勢,工作面發現異常高溫點,下隅角出水溫度持續升高,束管監測采空區有明顯自然發火傾向等預兆時,要及時向采空區注氮,氮氣濃度不小于97%。注氮期間抽排區必須保證注氮系統正常運轉、防止氮氣泄漏。
2.3自燃發火預測預報
2.3.1、停產期間,瓦斯檢查員每小班檢查兩次采面上隅角溫度和CO濃度及工作面下出口水溫;每圓班普查一次工作面架襠CO濃度,并做好記錄,及時匯報通風區調度。
2.3.2、通風區負責每周兩次取上隅角及架間CO濃度異常點氣樣化驗分析,并對CO濃度異常地點掛牌設點,加強檢查。
2.3.3、停產時,抽排區負責在上隅角及上隅角向采空區內10~15m處各設一束管監測采樣頭,連續監測上隅角及采空區內CO濃度變化情況。抽排區并負責每圓班取一次1151(3)抽排巷抽排管內氣樣化驗分析CO濃度,化驗報告要及時送通風區及相關部門。
2.3.4、監控辦做好CO探頭調校工作,確保探頭靈敏準確。
2.3.5任何人發現有自然發火隱患時,必須立即匯報礦調度,并查明原因及時采取措施。
2.4其它方面措施
2.4.1、工作面到預計停產位置前60m開始,生產單位必須加大放煤量,提高回采率,減少采空區遺煤。
2.4.2、上順槽錨網支護巷道的頂部鋼帶螺帽必須超前拆卸,確保頂板進入采空區后能及時充分冒落,減少采空區漏風。
2.4.3、停產期間,工作面上、下出口20m范圍及沿空順槽必須加強支護,保證通風斷面不小于6m2。上、下隅角用編織袋裝煤充填嚴實、嚴密,減小采空區漏風。
2.4.4、生產單位負責對工作面每圓班進行一次全面灑水滅塵,降低工作面溫度,防止煤塵堆積。
2.4.5、加強工作面瓦斯抽排,防止瓦斯積聚與超限現象發生。
會審意見:
1、綜采二隊在1211(3)工作面106架和81架對應煤壁各做1個鉆機窩,8月1日夜班前完成,鉆機窩尺寸由抽排區提供。
2、根據1211(3)工作面現位置及本月退尺情況,預計停產時上順槽位置在S71+5m處。防火灌漿孔分別在上順槽S74+5m處施工4個鉆孔,終孔對應136、131、126、121架;工作面1號鉆機窩內施工5個鉆孔,終孔對應116、111、106、101、96架;工作面2號鉆機窩內施工5個鉆孔,終孔對應91、86、81、76、71架。所有鉆孔控制在架頂5~9m,架后5m,并以貫通采空區為準,下全長套管,鉆孔設計和布置由抽排區提供。
3、1211(3)上順槽至工作面鉆機窩的灌漿管路由安裝工區用?38mm高壓管連接。
4、根據1151(3)工作面現位置及本月退尺情況,預計停產時上順槽位置在S37處。防火灌漿孔在上順槽S40處施工4個,分別對應153、143、133、123架。
5、1211(3)和1151(3)工作面下順槽注氮管路埋設由通風科根據工作面退尺情況,及時下業務聯系書,安裝工區負責完成。停產期間采煤隊加強下順槽排水工作。
7、1151(3)工作面減風根據瓦斯濃度變化分步驟減風,12228工作面風量維持在1000~1500m3/min。采面減風調整系統期間確保采區內局扇不喝循環風。
篇2:停車停產檢查檢修設備管理制度
一、檢修安全方面:
加強對安全知識的學習,將安全放在首要地位。
1、檢修設備時,一定要在配電室內停電,并掛停電工作牌,嚴格執行停送電制度。發現一次罰主任、副主任、班長各10元。
2、起重吊拉前,要認真檢查葫蘆、鋼絲繩套的質量,起吊時進行試吊,起重物件下方或前方嚴禁站人或有人通過。
3、登高作業一定要戴安全帶,且高掛低用。
4、抬架物件時,要步調一致,注意腳下雜物,防止滑擦。
5、進入設備內或作業地點稍低的位置檢修時,要戴好安全帽。
二、工作標準方面:
1、嚴格執行操作規程和保安規程,工作認真,精力集中,不允許嬉戲打鬧。
2、加強與生產車間的工作配合,生產車間發現的問題、匯報的問題,要及時處理,絕對不允許拖拖拉拉,而造成影響生產的現象發生。
3、機電車間大修檢修計劃必須按時報送,不按時報送,班長、副班長每人罰款10元。
4、進一步劃分包機范圍,切實做到包機到人,責任到人。若包機范圍內的設備出現故障而影響生產,根據影響時間的長短,與包機責任人相聯系,并聯責考核10~50元,以此來增強每位維修人員的責任心,加大巡回檢查的力度,真正做到“動態檢查,靜態檢修”,做到預防性檢修,充分利用好每天的停車檢修時間,將機械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具有超前意識。
5、保證設備檢修后的質量。機、電維修的班長每天的檢修記錄要清楚地記錄下:設備名稱、更換的備件名稱,明確各級人員的責任,誰更換的,誰焊接的,使用時間多長,必須做到有人檢查、有人考核。檢修停電的設備,要做到誰停電、誰送電,送電后要試運轉,若發現不試運轉或不送電,一次罰款30元。檢修完后,要將所有工具、雜物清理現場。設備加油,不允許隨處噴灑,黃油袋、桶要隨人帶走,并清理干凈設備及場地的油污。一次不清理或清理不干凈,罰施工負責人10元。
6、加強對業務知識的學習。向有經驗的老工人學習,向書本學習,掌握一定的業務技能,提高獨立工作的能力,提高自身的價值,要有創新意識,改變舊的工作作風。
7、加大修舊利廢的力度,對能夠修復的材料、配件一定要進行修復。根據材料、配件的損壞情況,購置一部分小配件進行組裝修復。若使用效果好,可對維修人員進行適當獎勵。
8、加大對設備的巡回檢查、維護、維修力度,保證設備的正常運轉,對于降低洗水濃度,提高精煤產量、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9、出現事故,要做到“四不放過”,即:①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②事故責任者沒有受到處理不放過;③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④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必須分析透徹,絕對不允許推諉、扯皮、分不清責任。
10、班組長的責任心要進一步加強,要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要有高度的責任心、事業心。管理要創新、要全面、全方位考慮所管轄工作范圍內存在的問題,要當好戰斗員,更要當好指揮員。機電維修班要進一步加強配合、協作,相互支持、相互幫助,使現場問題得以順利解決。
篇3:機電設備停產檢修管理辦法
按照《煤炭工業企業設備管理規程》、《煤礦安全規程》、《生產礦井質量標準化標準》、《選煤廠機電設備完好標準》以及礦有關文件的規定,為保證我礦機電設備安全、可靠、經濟運行,做好預防性計劃檢修、系統組織和預知維護工作,特制定本管理辦法。
一、總則
機電設備停產檢修(月檢)工作,應安排日常不能檢修的或檢修工作量較大的項目和工程以及各種安全保護裝置的校(檢)驗和整定。
我礦的停產檢修的時間,原則上為每月的29日一天24小時,特殊情況根據礦安排的時間進行。
二、停產檢修計劃的編制和要求
各單位停產檢修計劃,由單位領導審查簽字批準后,于當月20日前報機電部。
各單位在編制停產檢修計劃時,要由單位領導組織本單位班子成員、技術人員、班組長、業務骨干等有關人員參加的停產檢修計劃會,集體確定本單位的停產檢修項目。
機電部將各單位檢修計劃平衡匯總后,于23日前,組織有關礦領導、調度室、安全部、通防科、技術科、各檢修單位機電負責人等召開停產檢修平衡會,對各單位檢修項目進行統一安排。
礦停產檢修平衡會議確定的項目為最終實施項目,最終實施項目確定后機電部應根據檢修項目內容及季節特點,編寫“停產檢修安全技術總則”、“停產檢修配檔表”:明確停電、停水、停壓風等相互時間關系,避免檢修發生沖突和影響;明確標注主副井停鉤時間和影響原煤生產、裝運車輛的時間。
機電部于24日前將檢修計劃下發到各區隊和有關科室,并上報公司有關部門和領導,計劃下發后各檢修單位的檢修項目如有增加必須提出書面申請經分管領導及機電礦長批準并按程序審批后交機電部,由機電部整理補充下發增補計劃后方可組織檢修。
停產檢修計劃的內容及裝訂順序為:停產檢修封頁、停產檢修安全技術總則、停產檢修項目及重點項目匯總表(表一、表二)、停產檢修配檔表(表三)、停產檢修計劃表(表四)。
停產檢修計劃用A3或A4幅面紙制作。
三、檢修前的準備工作
每項檢修項目都必須明確檢修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和檢修人員,并有明確的分工。檢修負責人應按照規定的工藝和要求組織檢修,隨時掌握檢修進度情況。需要更改施工工藝或要求時,必須征得單位負責人和技術員的同意,并辦理補充措施,以保證工程項目安全地按時保質完成。重點項目應由單位、礦機電領導參加,在檢修中加強調度工作,檢查、監督檢修質量、進度和安全,處理現場發生的特殊情況。
對專項檢修工作、多次重復的檢修工作,檢修負責人和檢修人員要相對固定,以促進專業化檢修隊伍的建設,保證專項檢修工程的安全和質量。
當月25日按“一工程一措施”的要求將檢修施工措施(一式三份)報機電副總工,由機電副總工組織審批。所有檢修措施于27日前會審完,機電部、安全部、施工單位各留存一份。
各單位在檢修前一至兩天,向參加檢修的人員傳達檢修計劃及施工安全技術措施,并組織參加檢修的全體人員學習、簽字,對重點檢修項目、第一次施工或工藝有變化的重大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及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組織人員考試,合格后方可參加檢修,確保檢修工作中設備和人身安全。
在檢修前一天,由單位負責人、技術員、檢修負責人負責到檢修現場檢查落實檢修準備情況、措施學習考試情況。
提前做好材料、工具、配件的準備及其質量檢驗,特別是材質、配合尺寸、安裝尺寸、技術性能參數的校對,重要部件還要有技術文件。
四、組織施工的有關要求
設備檢修質量要求:遵照《煤礦機電設備檢修質量標準》,陳舊設備達不到上述標準要求的要經機電副總工程師批準可適當降低標準,但不得低于《煤礦機電設備完好標準》和《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的要求。
檢修中由礦值班領導和調度室負責調度工作,及時掌握檢修進度和遇到的問題。
檢修措施放在施工現場,并施工負責人要對實際檢修進度進行寫實。檢修過程中如遇特殊情況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月檢項目的,必須提前向調度機臺申請施工延時,否則對施工負責人罰款100元。
已確定的檢修項目在執行中不得隨意變更,如遇特殊情況,個別項目需要調整時,應經機電礦長批準,并向礦調度匯報。不經批準,不得施工。
沒有列入檢修計劃的設備,不得進行檢修,特別是電氣設備嚴禁借他人停電時間安排檢修。
檢修項目完成后,檢修負責人要組織清理施工現場,恢復系統或設備使其具備運行條件。
檢修負責人檢查無誤后組織空載或半載或滿載的
試運行工作,并留好檢修人員,加強監督檢查,新安裝的設備必須經至少四小時或根據設備說明書要求的時間進行試運行,經驗收確定系統或設備運行正常,本次檢修工作才為結束。
各工區要建立大型和重要設備的檢修履歷簿并在每次檢修完成后2日內報機電部備案,對檢修中消除的重大隱患和發現的重點問題記錄到設備檢修履歷簿內,凡經發現漏報每次罰技術員或區隊機電負責人200元。
五、考核與懲罰
對未經批準而不執行檢修計劃(或臨時增減檢修項目、增減檢修內容)的單位,每項次罰單位負責人200元、檢修負責人300元;對完不成任務無故拖延的單位,若未影響生產,每項罰檢修負責人300元;若影響生產,按《關于礦井生產系統機電事故影響的管理辦法》處罰。
對檢修結束后應確保24小時內無故障,檢修后的設備不能正常運行,或者檢修過的部位在一周內出現問題,經分析確屬檢修不認真造成的除按《關于礦井生產系統機電事故影響的管理辦法》考核外,再酌情對單位負責人、檢修負責人、檢修責任人、包機人按責任加罰100~300元。
檢修平衡會及現場落實會遲到罰款50元,無故缺席的罰款100元。
各單位檢修計劃、檢修工作總結未能及時上報機電部的,每次罰單位主管和機電負責人各200元;檢修措施上交不及時和會審后未傳達落實到位,每次罰技術員200元。
對違章操作、玩忽職守、錯誤指揮造成設備檢修責任事故和經濟損失者,分析追究責任。
對隱瞞不報或弄虛作假,隱瞞事實真相或制造假象者,按有關規定處罰。
每次月檢結束后必須認真填寫《月檢修記錄》(見附表二),每臺設備的檢修必須明確責任人,確保檢修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