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火防毒措施范本

防火防毒措施范本

2024-07-17 閱讀 8543

一、消防安全管理

1、班組級防火責任人職責

(1)貫徹落實消防領導小組及義務消防隊布置的防火工作任務,檢查和監督本班組人員執行的防火安全制度情況。

(2)教會有關操作人員正確使用滅火器,掌握適用范圍。

(3)督促做好本班組上下班的防火安全檢查工作,不留火險隱患,杜絕事故發生。

(4)負責本班組人員所操作的機械電氣設備的防火安全裝置,運轉和安全使用管理工作。

(5)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發生事故立即補救,及時向義務消防隊和消防領導小組匯報。

2、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遵守陜西省有關建筑工地防火管理各種規定,做好消防管理工作。

(2)與各工作簽訂消防管理責任協議書,明確消防防火的重要性,防患于未然。

(3)木工棚、木料倉庫、易燃易爆物品儲存處嚴禁吸煙,懸掛或張貼有危險字樣的明顯警告標志牌。

(4)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不準隨便離開工作崗位,下班后經檢查確認安全可靠方可離開。

(5)施工現場、倉庫、食堂、生活區、工棚、建筑物腳手架、易燃物品等地方必須設置有足量的消防器材和工具,不得隨便借作它用。

(6)各種壓力容器在使用時要有安全閥,壓力表要避免爆曬。

(7)使用乙炔氣發生器離明火10m以上,氧氣瓶與乙炔發生器之間最小距離須在5m以上。

(8)嚴禁使用電爐等,不準使用電燈取暖。

(9)床上禁止吸煙,不準亂拉電燈和各種電具。

(10)組織現場施工人員進行消防教育,熟悉掌握各種消防器材的適用范圍,正確使用消防設施。

(11)發生火災事故,危及人身和設備安全時,首先積極搶救外,需及時報告并保護現場,以便查明原因,做到“四不放過”,即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責任沒有處理不放過,沒有整改措施不放過,教訓沒有吸取不放過。

(12)對消防工作及時總結,以便進行必要的獎勵或處罰。

3、消防器材的管理

(1)工地的消防器材,由義務消防隊成員負責管理、檢查和保養。

(2)消防器材要安放在指定位置,不準隨意移位和挪作他用。

(3)加強檢查和保養,每月檢查一次,每半年保養一次。消防器材(柜)損壞、缺少和動用要及時上報,以便及時恢復使用。

(4)防火器材要保持充足、干燥,缺少和潮濕要及時處理或更換。

(5)消防器材損壞、缺少、隨意移位或挪作他用,要追究分管人責任。

4、消防器材的使用

(1)根據起火情況使用不同類型的消防器材,不得亂用。

(2)動用過的消防器材,及時填寫《火災事故及消防器材使用情況》,并及時上報。

5、動用危險品規章制度

(1)按照有關規范、規程使用、存放如乙炔、氧氣、油類、油漆等易燃危險物品,并配備足量有效的消防器具、器材,落實責任人員,安全標志醒目。

(2)漆類、油類、香蕉水等各種易燃物品進工地后及時進倉,由倉庫保管員按指定地點存放,各領用部門嚴格控制限額領料,嚴格出入登記手續,施工現場內不宜存放過多,不用物品及時退回倉庫,不準到處亂放。

(3)氧氣要注意安全運輸,進工地后由焊工負責保管,氧氣瓶應作好標記,不準堆放。

(4)現場內從事電焊、氣焊工作的人員均應受過消防知識教育,持有特種作業操作證,在焊接過程中不準擅自離開崗位。

6、防火安全檢查

(1)崗位、班組防火檢查由操作工結合清潔、文明等對本崗位的防火安全隨時進行檢查。

(2)消防領導小組防火檢查每月不少于一次,由組長組織成員會同義務消防隊員和班組責任人參加,并做好檢查結果登記。

(3)平時消防安全檢查可結合各級安全生產檢查進行。

(4)對查出的火險隱患及時整改,本部門難以解決的及時上報。

二、施工現場防毒措施

1、項目部個施工隊伍要認真做好防塵防毒、施工現場的衛生工作,采取綜合措施,消除有害物危害,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護職工的安全健康,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

2、防毒、衛生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有毒物的泄漏和擴散;保證自由場所符合國家規定和衛生標準,采取有效的衛生和防護措施,減少人員與有毒物料的接觸,定期檢測和體驗。

3、施工過程中發生和散發的有毒、有害物質,噪音、高溫、高頻射線等作業,都要采取相應的措施治理和防護。

4、施工過程中,有毒有害的物料,應采取密封的設備和隔離操作,或以無毒、低毒物料代替,革新工藝,采用機械化、自動化。

5、對散發出有毒有害物質的施工部位,要加強通風和采光,并應回收利用或凈化處理,不能隨意排放。

6、散發有毒有害物質的施工部位,不能設置住房及在此區域內吃食物。

7、對產生和散發有毒有害物質的工藝設備,加強維護定期檢修,保持設施完好,杜絕跑、冒、滴、漏。各種防毒防塵的設施,未經批準不準拆除。

8、使用處理有毒有害物質的作業場所,應根據毒物的性質,設置防護和急救藥品,以及洗眼、沖淋裝置,并設有警告牌。

9、所有盛裝有毒有害物質的容器,必須符合安全要求防止泄漏和擴散,容器外部應有警告標志。

10、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職工,應該配備相應的個人防護器具。危害特別大的毒物,要配備隔離服等個人防護器具。

11、項目部配備有毒有害物質的監測人員,定期進行崗位的監測化驗分析,每月至少一次,并將檢測結果通知有關單位,同時報安全部。

篇2:化工廠防火防爆防塵防毒制度

1目的:

為加強對公司的安全管理,防止火災、爆炸、有毒事故的發生,保障公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護環境,根據國家及有關部門的法律、法規,結合本公司實際,制定本制度。

2范圍:公司所轄范圍內。

3職責:

3.1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負責公司日常防火、防爆、防毒的安全檢查工作。

3.2生產部負責生產區域的安全操作。

3.3各部門負責人應對本部門人員的工作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3.4相關部門根據各部門職責,做好防火、防爆、防毒工作。

4.內容:

4.1人員培訓:

4.1.1員工上崗前必須接受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

4.1.2定期對員工進行安全、管理、職業健康培訓教育,具體按《安全教育、培訓制度》執行。

4.2設施設備符合要求:

4.2.1庫內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安裝、配置避雷和靜電導除設施,每年進行兩次測試。

4.2.2電氣設備必須符合國家電氣防爆標準,電氣設備的配置必須與區域的危險等級配置要求相匹配。

4.2.3監視和測量設備應建立臺賬,并定期校驗。

4.2.4生產設備與裝置必須按國家規定設置安全設施,并定期保養、校驗。

4.3對重點部位、關鍵裝置的管理:

4.3.1對危險化學品倉儲場所要設置明顯的標志,注明品名、特性、防火措施和滅火方法,并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

4.4操作安全管理:

4.4.1裝卸作業前,應了解貨物的理化性質、防護方法和裝卸操作注意事項,并穿戴規定的防護用具。

4.4.2裝卸前,要首先接好靜電接地線,車輛發動機要熄火,雷雨天氣應停止裝卸貨物。

4.4.3裝卸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掌握操作程序和防火、防爆、防毒要求,精心操作,防止貨物滲漏、外溢。

4.4.4裝卸時,應根據貨物的性質,控制貨物流速,以防止因流速快而造成靜電荷積聚,產生靜電火花。

4.4.5任何不按操作規程的操作將受到嚴肅處理。

4.5施工管理:

4.5.1所有作業人員應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規定》的規定,不得攜帶火種、手機、BP機等違禁品,不準穿帶鐵釘的工作鞋和易產生靜電的服裝。

4.5.2所有作業人員應嚴格執行公司相關安全管理和制度和規定,如有違犯,按規定進行處理。

4.5.3對重點施工作業,應制定《施工安全方案》,進行重點監護,做到監護人員、消防器材、安全措施“三落實”。

4.6車輛管理:

4.6.1車輛進入庫區,必須佩戴防火帽,安裝靜電導除裝置,并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不準堵塞消防通道,駕駛員不準離開車輛,裝車過程中,車輛的發動機必須熄火,切斷電源。

4.6.2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對入庫車輛進行檢查和抽查,發現違章,及時制止。

4.6.3生產管理部人員在車輛裝卸前應按規定對車輛進行檢查,并填寫檢查單。

4.7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

消防器材、設施設備管理應按《消防設備管理程序》執行。

4.8監視、監測和勞動保護:

4.8.1在火災危險性大、有毒有害作業場所應設置安全報警系統、安全監視系統。

4.8.2應定期對作業場所進行毒氣監測,并進行公布。

4.8.3在作業現場應設置必要的有關職業健康安全的警示標識。

4.8.4對作業現場的員工應每年進行一次健康查體,對接觸劇毒或長期暴露于有毒有害作業環境的員工應根據所接觸化學品種類,增加檢查項目。

4.8.5公司應配備必要的防毒器材、裝備,并對員工定期進行防毒培訓和防毒演練。

4.9安全檢查:

檢查工作一般分日常檢查、定期檢查和臨時檢查三種。日常檢查是指作業人員在工作前與工作結束時必須進行安全檢查,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事務局巡查人員按的事務局巡查方式巡查;定期檢查是公司安全環境管理委員會成員、部門管理人員應以周或月對倉庫和車間進行重點檢查;臨時檢查是指風雨前后、高溫或惡劣天氣前后、重大節日前,各級管理人員應有針對性的檢查。

篇3:防火防爆防毒管理制度

防火、防爆管理規定:

一、儲罐區、生產區為禁火區,禁火區內生產車間、部門、外來施工單位,嚴格執行本制度。

二、需動火作業時,必須到安全部門申請,批準后,方可動火。

三、動火作業的安全要求及措施

1、動火前必須經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其動火證的有效期為一天(24小時),出現異常須立即停止并重新辦證。

2、動火證應填動火有效期,申請辦證單位、動火部位、工作內容、安全防火措施,動火分析,開始動火時間以及各項責任人和審批人的簽名。

3、動火作業時應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凡可能與易燃、可燃物連通的設備、管道等部位的動火,均應加堵盲板與系統徹底隔離、切斷,必要時應拆掉一段連接管道。

(2)有易燃可燃物的設備、管線、容器等,必須經清除沉積物、清洗、置換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

(3)動火部位應備有適用的消防器材或滅火措施。5級以上大風,停止室外動火作業。

防塵、防毒管理規定:

一、防護與治理

1、要認真做好防塵、防毒工作,采取綜合措施,消除塵毒危害,不斷改善勞動條件,保障職工的安全健康,實現安全生產和文明生產。

2、對散發出的有害物質,應加強通排風,并采取回收利用、凈化處理等措施。未經處理不得隨意排放。

3、有粉塵或毒物的作業場所要及時清理,保持整潔。

二、組織與搶救

1、生產、使用、儲存有毒、有害物質的單位,應成立化學毒物急性中毒搶救領導小組,由安全副總擔任組長。

2、在腐蝕性的物料或有能使皮膚吸收毒物的車間(崗位),除配備足夠適用的防護用具和急救藥品外,還應設有洗眼、噴淋或清水池等沖洗設施。

3、急性中毒搶救應急措施應嚴格按照《化工企業急性中毒搶救應急措施規定》中的具體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