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國內集團企業財務監管特征和狀況

國內集團企業財務監管特征和狀況

2024-07-24 閱讀 7254

國內集團企業財務監管特征和狀況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和發展,我國企業通過重組、聯合、并購等

資本運作形式組建企業集團的行為持續增多,現已初步形成一批規模

較大、實力較強的大型或特大型企業集團,涉及各種行業和經濟類型,發揮了企業集團的資源優勢、整合效應及規模效益。不過,與此同時,在這些集團公司中,卻普遍存有著諸如規模效益不佳、重復投資、資

金運營效率低等問題。而一個大型的企業集團要想長期穩定的發展下去,有一個積極有效的財務管理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集團公司的定義

集團公司亦稱集團企業,是在商品經濟高度發達、股份經濟日趨普遍

的條件下逐步產生與發展起來的,是由若干個企業組成的多功能經營

聯合體,是企業聯合的高級形態。

二、集團公司財物管理的特點

顯然,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部分,集團公司的財務戰略必須統一

于其既定的經營戰略。隨著多元化經營道路的發展,企業規模急速擴大,集團化管理成為必然。集團公司管理的主要任務是集團公司的整合。沒有整合的集團公司難于發揮集團的整體優勢,充其量是一個大

拼盤,各個屬下各自為政,集團內部難于協調運作,必然導致財務失控。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也就不同于單一企業的財務管理,而且它區

別于其它一般的企業單位和部門,表現出以下特點:

(一)財務管理目標的雙重性

集團公司既是股東授權的經營者,要最大限度地創造和實現“集團總

體價值的最大化”,同時集團公司又是其子公司的投資者,還要發表

和監督子公司實現“利潤最大化”。

(二)關系復雜化

企業集團通常采用產權經營組織。它不同于一般直接從事商品生產的企業,也不是簡單的產品協作關系或企業間的合作關系,而主要是通過控股形式,以產權關系為紐帶的企業集團,而且不同的企業集團可以采取不同的持股方式,既有垂直持股方式,也有環狀的相互持股(或交換股份)方式,還有環狀持股與垂直式持股混合的方式。由此致使企業集團內部的產權關系十分復雜。

(三)職能兩分化

在一個以產權關系為紐帶的企業集團中,集團公司(母公司)作為整個集團發展目標的制定與實施的組織者、指揮者,其職能不再僅僅局限于其自身簡單的商品經營,它更為重要的職能在于通過控股等多種方式,以股權關系為基礎從事企業的資本經營和管理,推動其屬下各子公司的商品經營,使整個企業集團能夠作為一個有機整體有效地協調運營并迅速擴張,實現集團總價值最大化的目標。

(四)財務管理內容決策化

從集團公司的發展戰略、財務指標、審計監督以及人事管理等方面去影響和控制各成員單位的生產經營和資產經營;使集團公司在制定發展戰略、調整結構、協調利益等方面發揮主導作用,成為集團公司投資、籌資等重大事項的決策中心。

(五)管理活動層次化、體系化

集團公司財務部門與集團公司下屬各單位財務部門分別處于不同的管理層次,擁有不同的管理權限。同時,又存有上級財務管理部門對下級財務管理部門的監督、控制,在垂直權利結構下,自上而下層層監控,自下而上層層反映匯報,形成體系化的財務管理格局。

(六)領域多元化

企業集團可憑借其財力雄厚的主觀條件,普遍采用多元化投資經營戰略,注重產品的系列化和產業的多元化,通過進入市場經濟的多種領

域,在增強其競爭發展能力的同時,提升了抵御不同市場風險的能力,從而可以加速整個集團的資本擴張與資產增值速度。

三、我國集團公司管理的現狀

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集團公司的興衰成敗在很大水準上取決于集團

的管理,而財務管理又是企業管理的中心環節。目前,因為諸多因素

的影響,我國集團公司財務管理的水平不容樂觀。

(一)我國目前集團公司的管理缺陷

1.我國集團公司陣容龐大,其內部企業紛紛在不同銀行開立帳戶,有

的企業還多頭開戶,使整個集團的資金流動象大河流水一樣,分散流

淌難以收攏。使總體資金,此盈彼失,難以調控,不能發揮資金的總

體效益,甚至造成損失浪費。

2.財務控制中集權過度與分權過度并存,集權過度的主要風險在于會

使子公司缺乏主動性、積極性,喪失活力;而分權過度的主要風險又

在于會使集團財力分散、管理失控,削弱集團的整體實力。

3.經營戰略上專業化與多元化的協調歷來都是管理需要首先確定的重

要問題,不同取向下的企業財務管理內容與方式都大不一樣。而我國

目前集團公司存有著盲目實行企業經營多元化的趨向,導致集團公司

的財務管理混亂。

(二)造成目前這些狀況的原因

1.觀念落后,缺乏科學性。市場經濟體制逐步確立和《企業財務通則》頒布實施后,集團公司面臨著一個全新(下轉第7頁)(上接第17頁)的財務管理環境。目前,我國還有很多集團公司的財務管理,局限于“并賬并表”和“統一結算”的“一套賬”工作。

2.各自為政,資金管理松散,缺乏一體性。在國內,一些對子公司沒

有股權控制關系或股權結構比較復雜的企業集團,在財務體制和財務

組織機構等方面,往往就因為定位不清、權力結構不明,企業集團對

子公司或成員企業的財務活動缺乏有力的監測、督導與控制,難以從

集團的戰略高度來統一安排投資和融資活動,對成員企業駕馭就顯得

力不從心。

3.不講配合,缺乏全面性。在舊體制下,人們形成了財務管理無足輕

重的觀念,集團財務人員往往是孤軍作戰,且人輕言微;同時,其他

職能部門的管理人員對財務管理也知之甚少,甚至漠不關心,難以與

財務人員配合默契,這就導致了全面的財務管理難以進行。

4.內容不足,預算管理困難,缺乏動態性。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集團

公司在財務管理上缺乏全面的預算管理。部分集團雖然能結合實際情況,提出全年度的生產經營計劃,提供給子公司作為發表性大綱,但

子公司在執行過程中會片面地追求局部利潤,滿足各自需求,放棄執

行集團公司的經營計劃,導致預算執行困難。

5.監管不利,缺乏力度和時效性。從當前集團公司的管理控制模式來

看遠遠超出了“會計”的含義,但在會計的基本職能――核算和監督中,監督職能并沒有在集團公司中真正發揮作用。一些集團在資產監

督管理、控制資金流向上存有著一定水準的脫節性,資金管理有章無序,存有體外循環現象;事中缺乏實時監控,事后審計監督走過場。

6.集團公司財務信息不準確,經營風險無法有效控制。因為各種原因,集團管理者通過某些方式對會計報表進行合法和非合法的操作,從而

使會計報表的真實性受到影響,經營風險難以有效控制。

7.集權與分權處理不當,企業集團的財務風險加大。不管是集團進行

集權還是分權,企業都是從經營戰略的角度進行的。但對于財務管理

工作來講,因為經營管理策略的大幅度調整,財務控制模式也應隨之

調整,加大了財務風險。

8.缺乏系統化、規范化的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薄弱。缺乏風險管理意識,更沒有風險管理機制,是我國企業集團財務管理中比較突出的問

題(特別是一些民營企業集團)。

國內集團企業財務監管特征和狀況

篇2:股份公司財務總監管理規定

集團股份公司財務總監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廣東**集團(下稱“集團”)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嚴格執行廣控及**投資的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中所稱的財務總監指由集團派往下屬公司履行財務管理和財務監督職責的人員。

第三條集團實行財務總監委派制,集團負責對各下屬公司財務總監的招聘、委派、任免、考核等管理工作。

第四條財務總監同時擔任所在公司董事,向所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集團財務總監負責及匯報工作。

第五條財務總監必須熟悉并自覺執行黨和國家的有關方針、政策、法規、規章,遵紀守法,堅持原則,廉潔自律,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心,不以權謀取私利。

第六條財務總監必須具備中級或以上職稱,具有財務、會計和審計等專業知識,并有相應的綜合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有不少于五年的實際工作經驗。

第七條財務總監職責:

1、負責組織所在公司的資金管理、預算管理、會計核算、稅務籌劃和會計監督等方面的工作;

2、參加所在公司的經營會議,參與公司經營管理問題的分析與決策,提出財務解決方案;

3、按時向集團及各有關單位報送財務資料,保證公司財務會計資料真實、完整、合法;

4、監督所在公司財產的占有和使用,確保公司財產的安全和完整;

5、制止、糾正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6、定期、不定期向所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及集團財務總監匯報工作,報告財務及經營狀況及其他重要事項以及公司執行法規、制度、年度預算等的情況;

7、承辦所在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或集團財務總監交辦的其他事項。

第八條財務總監實行三年一輪換制。集團對其進行定期考核。考核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進行,考核結果分優秀、稱職、基本稱職、不稱職四個等次。

考核結果作為對財務總監任免和獎懲的依據,對優秀人員進行嘉獎,對不稱職的人員予以辭退。對其不作為,致使集團及公司造成損失或發生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引起嚴重后果的,應負直接責任,并追究其法律責任。

第九條財務總監任期待遇:

財務總監任職期間,人事及工資關系隸屬集團,享受集團部門總經理待遇,醫療費用等按集團人事制度的有關規定執行。

實行移崗移薪制。

本規定由集團財務部和人力資源部解釋,從二0一二年四月一日起執行。

檔案管理制度

篇3:物流公司財務監管規則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強化財務監管,規范財務工作,促進公司經營業務的發展,提高公司經濟效益,根據國家有關財務監管法規規定和公司章程有關規定,結合公司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公司會計核算遵循權責發生制原則。

第三條財務監管的基本任務和方法:

(一)籌集資金和有效使用資金,監督資金正常運行,維護資金安全,努力提高公司經濟效益。

(二)做好財務監管基礎工作,建立健全財務監管規定,認真做好財務收支的計劃、控制、核算、分析和考核工作。

(三)加強財務核算的監管,以提高會計資訊的及時性和準確性。

(四)監督公司財產的購建、保管和使用,配合綜合監管部定期進行財產清查。

(五)按期編制各類會計報表和財務說明書,做好分析、考核工作。

第四條財務監管是公司經營監管的一個重要方面,公司財務監管中心對財務監管工作負有組織、實施、檢查的責任,財會人員要認真執行《會計法》,堅決按財務規定辦事,并嚴守公司秘密。

第二章財務監管的基礎工作

第五條加強原始憑證監管,做到規定化、規范化。原始憑證是公司發生的每項經營活動不可缺少的書面證明,是會計記錄的主要依據。

第六條公司應根據審核無誤的原始憑證編制記帳憑證。記帳憑證的內容必須具備:填制憑證的日期、憑證編號、經濟業務摘要、會計科目、金額、所附原始憑證張數、填制憑證人員,復核人員、會計主管人員簽名或蓋章。收款和付款記帳憑證還應當由出納人員簽名或蓋章。

第七條健全會計核算,按照國家統一會計規定的規定和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帳簿。會計核算應以實際發生的經濟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