軸承拆裝壓力機(含臥式液壓機)操作規程及保養
操作規程
I.操作人員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方準進行操作,操作者應熟悉本機的性能、結構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工作前應嚴格按照潤滑規定進行注油,并保持油量適當,油路暢通,油標(窗)醒目、清潔。
3.檢查各密封部位和輸油管路是否泄漏,液壓系工作是否良好,油箱液位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可靠。
4.試車時注意活塞行程和“頂壓”、“保壓”、“退出”三個操作位置是否正確可靠,并注意兩側壓力表顯示是否正常。
5.壓裝軸承前,須用乙醇或汽油擦拭輪頸,并在輪頸表面均勻涂抹一層2號防銹極壓鋰基脂;將后擋套入防塵板座,擺放正位,不得傾斜。
6.壓裝時引導套中線必須與車軸中心線一致,不得傾斜壓人,壓裝力須作用在密封座上,壓裝時要經常注意壓力表所示壓力狀態,壓力應平穩上升,壓力過大時應停止壓裝,進行調整,壓裝到位后須保壓5s。
7.工作中要注意各運轉部位、油泵工作狀態、潤滑、溫升等是否正常,發現問題,立即停車檢查。
8.機器運轉時,操作者要密切配合,建立呼喚應答制度。
9.工作后必須檢查、清掃設備,做好日常保養工作,將各操縱手柄(開關)至于空檔(本位),拉開電源開關,達到整齊、清潔、潤滑、安全。
日常保養
1.班前保養:
(1)檢查油地、油位、油標是否符合規定標準,若不符合應及時補油。
(2)檢查按鈕是否靈活,有無卡阻。
(3)檢查電機等接地線是否松動、脫落或損壞。若有松動應緊固,脫落或損壞應通知維修人員處理。
(4)檢查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完整可靠。
(5)檢查各手柄是否靈活。
(6)緊固松動的各部位螺母。
2.班中保養:
(1)啟動液壓系,檢查液壓系作用是否良好,各密封部位和管路有無堵塞和泄漏。
(2)空車試運行,觀察兩側活塞伸出速度是否一致。
(3)要隨時注意各運轉部件溫升和音響是否正常。
3.班后保養
(1)將操縱手柄置空檔位(或按退回按妞,使活塞退到位),擦拭設備。
(2)整理工作場地,清掃軸承托架。
(3)填寫設備運轉記錄。
定期保養
1.電氣部分:
(1)電器開關線路、電機繞組相間及對地絕緣不小于0.5MΩ,每半年由維修人員測試一次。
(2)接觸器、繼電器各部螺絲無松動、接點接觸良好,銜鐵動作靈活,線圈絕緣良好,每3個月檢查整修一次。
(3)電器操作臺內外整潔,無塵埃、池塘和雜物,門開啟靈活,箱體固定牢固。每月檢查清掃一次。
(4)熱繼電器的電流整定值符合規定,動作靈敏可靠,接線連接牢靠。每月檢查一次。
(5)自動空氣開關分、合迅速,動作可靠,螺絲擰緊牢固,部件無缺損,瞬動脫扣器應靈敏可個地保護地保護電器短路,每3個月檢查一次。
(6)電機軸承潤滑良好,運行時無噪音和過熱現象。每月檢查一次。
2.機身:
機身無裂紋變形。每3個月檢查一次。
3.油缸
(1)油缸內壁光潔,無油液滲出現象。兩側油缸壓力差不得大于0.O1MPa。每年檢查一次。
(2)活塞桿無拉傷,頂尖磨損不過限,升降油缸活塞支撐桿不變形,每3個月檢查一次。
4.液壓站及油管:
(1)油泵運轉聲音正常,進出油管連接牢固無滲漏。每周全面檢查一次。
(2)油箱內無沉淀臟污,保持油質清潔每半年清理過濾一次。
(3)各閥動作可靠無泄漏,溢流閥調整壓力反應靈敏,管接頭緊固無泄漏,油管無腐蝕、變形。每周檢查一次。
篇2:軸承拆裝壓力機含臥式液壓機安全操作規程
操作規程
I.操作人員經考試合格取得操作證,方準進行操作,操作者應熟悉本機的性能、結構等,并要遵守安全和交接班制度。
2.工作前應嚴格按照潤滑規定進行注油,并保持油量適當,油路暢通,油標(窗)醒目、清潔。
3.檢查各密封部位和輸油管路是否泄漏,液壓系工作是否良好,油箱液位是否符合要求,安全防護裝置是否可靠。
4.試車時注意活塞行程和“頂壓”、“保壓”、“退出”三個操作位置是否正確可靠,并注意兩側壓力表顯示是否正常。
5.壓裝軸承前,須用乙醇或汽油擦拭輪頸,并在輪頸表面均勻涂抹一層2號防銹極壓鋰基脂;將后擋套入防塵板座,擺放正位,不得傾斜。
6.壓裝時引導套中線必須與車軸中心線一致,不得傾斜壓人,壓裝力須作用在密封座上,壓裝時要經常注意壓力表所示壓力狀態,壓力應平穩上升,壓力過大時應停止壓裝,進行調整,壓裝到位后須保壓5s。
7.工作中要注意各運轉部位、油泵工作狀態、潤滑、溫升等是否正常,發現問題,立即停車檢查。
8.機器運轉時,操作者要密切配合,建立呼喚應答制度。
9.工作后必須檢查、清掃設備,做好日常保養工作,將各操縱手柄(開關)至于空檔(本位),拉開電源開關,達到整齊、清潔、潤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