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埋弧自動焊操作規程

埋弧自動焊操作規程

2024-07-24 閱讀 2851

1.準備工作

(1)熟悉被焊工件的焊接工藝,了解焊縫位置、尺寸和技術要求,合理選擇焊接方法。

(2)全面檢查設備。導線應絕緣良好,各連接部位不得松動,控制箱、電源外殼應接地。焊接小車的膠輪應絕緣良好,機械活動部位應及時加潤滑油,確保運轉靈活。

(3)檢查焊絲、焊劑的牌號、規格及質量是否符合要求,焊劑使用前必須進行250℃烘烤2h。

(4)檢查焊件的裝配質量及坡口清理情況,要求坡口內及兩側30mm范圍內不得有焊渣、油、銹等臟物。

(5)裝好引弧板和引出板,板件尺寸為160mm×150mm×s(長×寬×產品厚度),其材質、厚度、坡口形式應與產品相同。

(6)操作時應穿戴絕緣鞋、手套和護目鏡。對于固定臺位,可加絕緣擋板隔熱,并有良好的通風設施。

(7)要求焊接小車周圍無障礙物,焊劑要干燥。若焊劑潮濕,應做烘干處理,否則會產生大量的蒸汽,從而加大熔渣飛濺,易造成燙傷。

(8)在焊接過程中,要注意防止突然停送焊劑造成弧光輻射。

2.焊接工藝

埋弧自動焊的工藝參數,主要是指焊接電流、電弧電壓、焊接速度、焊絲直徑、焊絲伸出長度、焊絲與焊件表面的相對位置、電源種類和極性、焊劑種類以及焊件的坡口形式等。這些參數影響著焊縫的形狀系數和熔合比,從而決定了焊縫的質量。

(1)焊接電流和電弧電壓

焊接電流主要影響焊縫的熔深和計算厚度,而電弧電壓主要影響焊縫的熔寬。焊接電流及電弧電壓對焊縫成形的影響電流過大,熔深(H)和余高(h)過大,焊縫形狀系數下降,易產生熱裂紋,焊接過程中甚至引起燒穿;電流過小,易產生未焊透夾渣等缺陷。

電弧電壓過大,熔寬(B)顯著增大,但是熔深(H)和余高(h)會減小,由于電弧過長,電弧燃燒就不穩定,易造成焊縫氣孔和咬邊缺陷,同時焊劑熔化量也增加,造成浪費;電弧電壓過小,熔深(H)和余高(h)就加大,形狀系數下降。

(2)焊接速度

焊接速度過大,熔寬(B)顯著減小,會產生余高(h)小、咬邊、氣孔等缺陷;焊接速度過慢,熔池滿溢,會產生余高(h)過大、成形粗糙、未熔合、夾渣等缺陷。

焊接速度較大時,熔深(H)隨焊接速度的增加而減小;而當焊接速度較小時,隨著焊接速度的增加,熔深(H)反而增加。

(3)焊絲直徑和伸出長度

焊接電流一定時,減小焊絲直徑,電流密度增加,電弧對熔池底部吹力增大,熔深也相應增加,焊縫形狀系數減小。

埋弧自動焊時,焊絲的伸出長度一般為30~40mm。同時在焊接過程中還應控制焊絲伸出長度的波動范圍一般不超過10mm左右。

篇2:埋弧焊機操作規程(3)

埋弧焊機操作規程(三)

1.作業前,應檢查并確認各部分導線連接良好,控制箱的外殼和接線板上的罩殼蓋好。

2.應檢查并確認送絲滾輪的溝槽及齒紋完好,滾輪、導電嘴(塊)磨損或接觸不良時應更換。

3.作業前,應檢查減速箱油槽中的潤滑油,不足時應添加。

4.軟管式送絲機構的軟管槽孔應保持清潔,并定期吹洗。

5.作業時,應及時排走焊接中產生的有害氣體,在通風不良的艙室或容器內作業時,應安裝通風設備。

篇3:埋弧焊機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設備須專人使用,專門管理,非操作人員未經車間負責人批準,不得操作。

2、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設備性能,了解其工作原理,熟練操作規程,不違規操作。

3、操作人員須穿戴好防護用具,注意個人防護。

4、埋弧焊機接外部線按線路圖正確接線,并注意網路電壓與焊機銘牌電壓相符,接好焊機地線。

5、焊接過程中焊機(電弧電壓)必須按安全操作規程施焊。

6、必須經常檢查電纜絕緣情況,如有損壞須及時加強絕緣或調換電纜。

7、多芯電纜須注意接頭不能松動,避免接觸不良,影響焊接動作,并注意此電纜不能經常重復扭曲,以免內部導線折斷。

8、按時檢查控制線路與各電器元件,如有損壞或繼電器觸點有燒毛等現象,須清理或更換。

9、每使用半年至一年,需清理送絲電機端蓋內的炭刷灰一次,以免積灰過多損壞絕緣。

10、定期檢查和更換焊車與送絲結構的減速箱內潤滑油脂,定期檢查焊絲輸送滾輪與進給輪,如有磨損,須按易損件更換。

11、經常檢查電嘴(焊絲通過導接的地方)與焊絲接粗情況,如磨損太多接觸不良時,應更換。

12、在網絡電壓波動大而頻繁的場合,需考慮用專線供電,以確保焊縫質量。

13、焊機機頭電源等不能受雨水或腐蝕性氣體的侵襲腐蝕,也不能在溫度很高的環境中使用,以免電器元件受潮或腐爛,或引起變值或損壞,影響運行性能。

14、作業結束后,斷開電源,清理衛生。并檢查設備技術狀態,確保狀態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