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線材軋機軸承燒損的預防措施
棒線材軋機軸承燒損的預防
在棒線材生產中,軋機軸承燒損事故時有發生,這與軸承壽命有關,但也有其他原因。據實踐分析,軋機頻繁燒軸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軸承潤措不趨,該軸承采用油氣潤滑,有時因潤滑系統有問題,如:油分配器損壞、結合板快接頭漏油、潤滑管路損壞漏油、氣管堵塞等都會造成軸承缺油或無油而燒壞;
(2)軋機載荷變化的影響,在軋鋼過程中,因各種原因(鋼坯缺陷、鋼坯加熱溫度不夠、機械設備故障等)引起軋機負載變大,軸承受力超過正常值,加快了軸承損壞;
(3)軋機裝配問題,這可能與裝配時軸承潤滑油路未疏通、清洗不到位等情況有關;
(4)與軋制棒材規格品種有關,據統計:Ф12mm螺紋鋼時,16號、18號軋機軸承損壞較多,這是由于軋制速度高對軸承使用壽命的影響所致,另外,統計資料顯示,立式軋機比水平軋機的軸承易損壞.這是因為立式軋機所受軸向力有時比水平軋機大而產生的影響。
根據以上分析,預肪和減少棒線材軋機燒軸承的措施有:第四節電氣控瓴、機槭設備維護和潤滑技術
(1)改善軸承潤滑條件,加強油氣潤滑系統的點檢、維護和檢修,定期檢查或更換一級分配器和油氣快接頭,棒軋車間做好二級、三級分配器及軋機上油管、接頭等檢查和維護并利用試驗臺確保上線軋機潤滑元件功能正常,保證軸承潤滑效果;
(2)減少或消除軋機載荷變化的影響,剔除有缺陷的鋼坯,嚴格按要求對鋼坯加熱,確保加熱溫度,加強機械設備維護和檢修以減少機械設備故障對軋機軸承受力的影響;
(3)棒軋車間在機架裝配過程中,認真檢查、清洗,嚴格按裝配操作規程進行,確保裝配質量;
(4)選用進口或質量好的軸承,對于立式軋機和部分精軋機,因軋機軸承受力狀況差和速度高,建議使用進口或質量好的軸承,延長軸承壽命。減少因軸承損壞造成的故障時間,提高綜合經濟效益。
篇2:防止主變高廠變燒損反事故措施
1、主變、高廠變應嚴格按著(GBJ148—90)《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力變壓器施工及驗收規范》進行基建、生產移交工作。
2、防止主變、高廠變進水受潮,防止漏油、滲油,對損壞的密封膠墊應及時更換。運行人員要加強對設備滲漏油的巡視工作,檢修人員在春、秋檢及主變、高廠變大修時對密封件法蘭、油閥等進行詳細檢查、更換工作。
3、防止引線套管、分接頭開關接觸不良引起事故,在春檢、秋檢、大修、小修中嚴格按《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中有關規定進行主變、高廠變繞組連同套管一起的直流電阻測試工作。
4、防止主變、高廠變上層油溫超限及過負荷。運行人員要認真監視、記錄主變、高廠變上層油溫及負荷情況,主變上層油溫最高不允許超過85℃,高廠變上層油溫最高不允許超過95℃。主變上層油溫超過55℃,投入輔助冷卻器,并按規定對備用中的冷卻器進行試驗、輪換。檢修人員要加強對主變冷卻器的維護工作。
5、加強對主變、高廠變絕緣油的耐壓和色普分析,至少每月進行一次色普分析,每季度進行一次耐壓試驗,如發現異常情況,要對絕緣油進行不定期跟蹤試驗,并采取措施,匯報廠總工程師及技術部門,直到查出原因為止。
6、對主變壓器在機組并網、解列時中性點接地刀閘必須投入。
7、每年必須按《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要求,對主變、高廠變進行全項目預防性試驗,掌握設備運行情況。
8、主變、高廠變繼電保護裝置要動作正確、可*。保證在設備短路故障時最快時間切除故障,對發變組保護,繼電人員要定期校驗。
9、嚴格執行黑電生部[1999]17號文精神及轉發的國家電力公司安運技[1998]93號文《關于預防110KV及以上變壓器短路損壞事故綜合措施的意見》。針對#1機組在99年大修時對#1主變進行繞組變形的基礎性數據測取工作,以給將來判斷#1主變繞組是否變形提供依據。
10、防止變壓器著火事故,完善主變、高廠變火災報警,事故放油坑要保障暢通,消防裝置及器材齊全,對主變、高廠變外殼的油污要及時清掃。
篇3:防止大電機燒損措施
1電機故障原因分析
1.1絕緣老化
高壓電動機因加工工藝等種種原因,不可避免的使絕緣內部存在一定的氣隙,在電機運行過程中,這些電場集中的地方,可能發生局部放電現象,長期的電腐蝕造成線棒絕緣強度下降,形成絕緣事故。
1.2線圈固定工藝不良,引起絕緣磨損
線圈固定不良主要表現在槽部或端部線圈的松動,端部線圈空、松、當線圈在槽部或端部固定不良時則會因電動力作用,引起線圈絕緣磨損,甚至造成線圈端部變形。
線圈固定不良往往表現在綁線不緊,緊固件不牢固綁環與端部線圈緊固程度不夠,槽楔打得不緊,槽內上下層匝間墊條選擇不當等等。
1.3線棒鼻部存在的問題
1.3.1絕緣薄弱
線棒鼻部是手包絕緣,往往存在氣隙或夾層,屬于絕緣薄弱部位,如絕緣表面臟污或受潮極易發生閃絡事故。94年渾東廠兩臺10萬千瓦機組給水泵電機由于進入水蒸氣造成電機同時燒損,解體檢查故障均在線圈鼻部。
1.3.2鼻部焊接質量不良
目前很多電機出廠均采用導線搭接后繞扎銅線在掛錫的焊接方式,發現多起漏焊,虛焊的質量問題,其后果是引起鼻部焊接處過熱。電機頻繁起動所產生的電動力加劇了焊接處故障的發展,其結果是熱-機械應力-熱的惡性循環,最終導致鼻部燒斷。
焊接質量不良可以從電機直流電阻測試中及時發現,渾江廠三期擴建時購進的兩臺高壓電動機,運行不久就發現其直流電阻線間差分別由交接0.3%、0.26%上升到0.8%、0.9%。解體后發現兩臺電機線棒鼻部連接處均有開焊現象,其中一臺電機的鼻部已燒損50%(兩股繞并)。
1.4鼠籠式轉子籠條斷裂
轉子籠條斷裂一般發生在起動頻繁的制粉系統高壓電機中。由于籠條在轉子槽內間隙比較大,而且槽出口至匯流環間銅條處于空間懸浮狀態,在交變電動力的作用下,便在切平面內發生交變彎曲,最大應力將集中在懸浮部位。結果是造成該處疲勞斷裂或開焊,如不及時處理,將會引起惡性循環,造成大量籠條斷裂,降低電機運行性能,甚至于籠條串出刮壞線圈。渾江廠#3爐磨煤電機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故。
2防范措施
2.1結合大修進行有珍對性的防磨處理
2.1.1檢查槽楔有無松動,空現象,必要時退出槽楔,選擇合適的墊條重新打緊。
2.1.2在槽出口處用Ф8浸脂滌綸繩纏繞加封,以防墊條串動磨損線絕緣,同時對線棒振動可起到緩沖作用。
2.1.3加強線圈鼻部的緣,使用浸脂無堿玻璃絲帶纏繞3-4層,并向線棒延伸20mm左右,待絕緣固化后,再用Ф3浸脂滌綸繩進行纏繞加固。
2.1.4檢查線圈端部R角處要有2-3mm間隙,如有局部不滿足要求可加墊浸脂絳綸氈綁扎處理。
2.1.5檢查端部綁環與線圈間如有間隙可用浸脂滌綸氈進行充填,綁繩如有松馳可重新綁扎。渾江廠一般兩個大修期進行重新綁扎一次。
2.1.6對轉子籠條進行加固,使用雙股Ф3浸脂滌綸繩于籠條槽出口與匯流環處和起動籠條進行環綁。即可起加固作用,又可防止籠條斷裂后損壞定子線棒。
2.1.7現場處理線圈鼻部連線時采用銀焊
2.2縮短試驗周期
2.2.1預防性試驗規程規定,電機大修時測試直流電阻。根據實際情況,渾江廠制定測試周期為一年2次,多年來通過直流電阻測試發現十幾臺高壓電動機隱形缺陷。
2.2.2根據多年來測試經驗,我們認為,對于雙Y型內部死連接的電動機直流電阻線間差大于0.5%就應認為有問題進行查找故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