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軋機軸承的安裝方法

軋機軸承的安裝方法

2024-07-24 閱讀 5965

軋機軸承的使用壽命,不僅與軸承的質量有關,還與其安裝使用的情況有密切關系。為此應重視軸承安裝的技術要求,遵守有關的操作規程。

1、安裝前的準備

(1)安裝之前應對各配合作,包括輥頸、軸承箱、軸承套圈和軸承箱蓋板等的配合表面進行仔細檢查,檢查其尺寸、形狀位置精度和配合公叉是否符合設計的技術要求。

(2)與軸承相配合的表面,輥頸、軸承箱孔及油孔的棱邊和毛刺都必須清除掉,并清洗干凈涂上潤滑油。

2、四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安裝

(1)安裝迷宮環(防水套)

迷宮環與輥頸的配合一般為較緊的動配合,安裝時需用銅棒輕輕敲進。迷宮環的兩瑞面必須平行并與軸身臺肩和軸承內圈緊密貼合。

(2)安裝內圈

四列圓柱滋子軸承的內圈與輥頸的配合為過盈配合,安裝時應先將內圈加熱到90-100℃。切勿超過120℃,以防止內圈冷卻后回縮不徹底。加熱方法可用油槽加熱也可用感應加熱,絕對禁止用明火加熱。

用油槽加熱時內徑的增大量按下列公式計算:

△d=12.5×10△t.d

式中:△d--內圈內徑加熱后的增大量(mm)

△t--油溫與室溫之差(℃),室溫標準為20℃。

d--內圈內徑(mm)

在安裝FCD型等雙內圈時,在內圈冷卻的過程中必須沿軸向使內圈與內圈,內圈與迷宮環的端面靠貼,并用塞尺進行檢驗。

(3)安裝外圈

四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外圈與軸承座內孔一般為過渡配合,對于較小型的軸承,可將外圈及滾子與保持架所組成的整體用銅棒輕輕敲入軸承座內。對于較大型的軸承,可利用外圈或保持架上備有的吊裝孔,將外圈與外圈組件吊起,垂直向下裝入軸承箱。

對于帶活擋邊的FCDP型四列圓柱滾子軸承,其邊擋圈、外圈組件、中擋圈,同一型號的軸承不宜互換。

外圈端面上打有Ⅰ、Ⅱ、Ⅲ、Ⅳ標記是負荷區的記號(見圖1)。當首次安裝使用時,要讓軋制負荷方向對準第Ⅰ標記記號,以后清洗再裝時可讓軋制負荷依次對準其余的標記記號,以延長軸承使用壽命。

3、止推(定位)軸承的安裝

止推軸承有四點接角球軸承、雙列(單列)角接角球軸承,雙向推力圓錐和圓柱滾子軸承四點接角球軸承、雙(單)列角接觸球軸承用作止推軸承時,不準在徑向承受負荷,故軸承座內孔相對應于裝配這些軸承的部位,其直徑必須比軸承外徑大0.5毫米左右。或輥徑小于軸承內徑0.5毫米左右。對于四點接觸球軸承,安裝時切勿將同一型號的分離圈進行互換、以防止改變出廠時的軸向游隙。雙向推力圓錐滾子或雙向推力圓柱滾子軸承的中隔圈子,同一型號的軸承切勿互換,以防止改變出廠時的軸向游隙。止推軸承內圈的端面安裝時必須壓緊,并且軸向要鎖住。以避免其在輥頸上相對轉動,造成輥頸配合面的磨損、燒傷。

制動軋輥軸向力軸承使用時是通過兩件軸承箱進行軸向定位,并調整軸向游隙。在安裝軸承箱時,應確保該軸承內外圈與主軸承的內外圈貼緊。當在機架軸向固定兩側軸承箱時,要注意消除在往機架導入兩側軸承箱的過程中會產生的軸承箱向軸端方向的軸向竄動。

(4)四列圓錐滾子軸承的安裝

四列圓錐滾子軸承內圈與輥頸的配合一般是帶間隙的,安裝時先將軸承裝入軸承箱,然后把軸承箱裝入軸頸。四列圓錐滾子軸承外圈與軸承箱孔亦采用動配合,先將外圈A裝入軸承箱(見圖2)。出廠時在外圈、內圈以及內外隔圈均印有字符符號,安裝時必須按字符符號的排列順序依次裝入軸承箱。不可任意互換,以防止軸承游隙的改變。

全部零件都裝入軸承箱后,將內圈與內隔圈、外圈與外隔圈軸向靠緊。測量外圈端面與軸承箱蓋板之間的縫隙寬度,以確定相應密封墊片的厚度。

篇2:鋁連鑄連軋機工安全操作規程

[一]一般規定

1.檢查工具是否完好,防護裝置是否完整牢固。

2.對設備運轉部位進行潤滑。

3.易燃易爆品應遠離軋件工地。

4.使用電器時應符合電器安全要求。電器故障應找電工修理。正常軋制時,不得隨意合、關與鑄、軋機有關連的閘刀開關。

5.不得在水泥地、潮濕地面和容器中倒鋁水,亦不得燃燒明火和放置高溫物件。

6.鋁錠、鋁渣和鋁桿在確認是常溫前不得赤手去撫摸。

7.操作時精力應集中,不得看書報以及做與本崗位無關的其它工作。

8.堅守工作崗位,無人代替不得擅自離開。

[二]爐子操作

1.燃油(煤氣)系統的管路、閥門、水封、風機及泵應處于安全良好狀態,否則不準使用。

2.使用管子攪拌鋁水時,爐外一端必須避開人和物。工具插入鋁水前需放入爐內烘烤干燥,潮濕管子或帶水容器等工具禁止插入鋁水中。

3.扒渣前要檢查扒渣平臺是否潮濕。

4.放流時需檢查和保持流槽的暢通,塞桿應齊備好用。

5.放流后需緩慢清理好流口,塞桿堵塞符合工藝要求時,才能二次加料。

6.經常檢查爐體各處是否滲漏鋁水,燃油(煤氣)、水冷系統及電器是否正常。

7.爐子內剩有鋁水時,在再投料前,應做好人和燃油系統的防護工作,以免燒傷人和影響燃油裝置的使用。

8.在鋁爐周圍,非工作人員禁止逗留。爐門、流口等危險區域,禁止無關人員靠近,更不準面對上述各處站立或觀望,以免由于噴火、跑鋁、放砲等燒傷燙傷事故發生。

[三]鑄機操作

1.開車前應檢查結晶輪、鋼帶、水冷系統、上下洗包、大小流槽、大小塞桿耐火泥、浮標等是否符合要求,對不合理者應調整修理,確認全部安全可靠后,在鋁水流經的地方撒上滑石粉。

2.開車前應檢查機械安全防護裝置、電器信號系統、操作系統是否正常靈敏,不靈敏則不準開車。

3.吹水用的壓縮空氣氣壓必須正常,不允許短時間無風,以防鋁水爆炸。

4.打開大流槽后要及時清理好流口,調整好放流大小,不得讓鋁水溢流出。

5.發生非常事故時可以用耐火泥封死流口。

6.發現鋁水從爐內或其它容器內溢出時,禁止用水去澆,以免放砲發生事故。對溢出的廢鋁要及時處理干凈。

[四]軋機操作

1.開車前,除按一般規定作好準備外,應作好以下檢查:

(1)軋機自動剎車機構是否齊全、好用;

(2)液壓剪是否正常好用;

(3)軋機機械傳動是否正常;

(4)軌頭軸承是否松動;

(5)軋輥和導向裝置是否合乎工藝要求;

(6)水冷系統是否正常有效。

2.喂料前必須檢查鑄錠是否合乎工藝尺寸要求。遇有臀頭、飛邊和尺寸過大應剪斷去掉。多人協同操作時應由一人指揮。自然斷頭的應剪頭去尾。

3.液壓剪不得剪常溫錠(<200℃)或其它任何物品。

4.調整軋機時,軋槽中不得有料,并應通知鑄機不得來料,調整后應防止導管擦傷軋槽。

5.出口導板座的安裝應用安全螺釘。

6.調整導板、導管必須停車進行。嚴禁在開車時修正輥孔形。

7.倒車退料時應打開導板,彎起后部軋件,前面擠線要去掉。

8.調整軋機或更換新輥時,必須先用不少于700毫米的短頭試過。

9.在設備運轉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準以手直接接觸傳動部位。

[五]收線

1.開車前應檢查引線管是否有異物。

2.引線管應保持充足的潤滑油。

3.事先擺放好捆扎用的鋁桿。

4.正常軋制中的斷頭,應及時拉出。不得長時間的在引線管中通過兩根和兩根以上的鋁桿。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篇3:滾軋機工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前檢查送料機輪的鏈條,有無過松或過緊的現象,各部螺釘是否松動,防護罩是否完好。

2.工作中要經常注意磁力分離器運轉狀況,發生故障及時排除。

3.打光軋輥時,要用專用油石,要細心修整,防止打滑傷手。

4.彎料不許加工。

5.機器開動后,手不準觸摸機器的轉動部位或加工部位。防護罩必須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