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660MW汽輪機無墊鐵安裝工藝2
3.5.1調整基準基架的標高及水平
以中間軸承座基架為基準基架,用水準儀結合土建標出的運行層標高線,通過旋出中間軸承座基架下的調整螺釘,慢慢下降基架,使中間軸承座基架四角的標高基本與設計標高符合(偏差控制在±0.5mm內)。此時基架底面已壓在模盒雙面膠上,雙面膠已受力擠壓。然后利用合像水平儀把中間軸承座基架找水平(縱橫水平度控制在0.02mm/m內)。
3.5.2調整非基準基架的標高及水平
利用合像水平儀把非基準基架找好水平(縱橫水平度同樣控制在0.02mm/m內)。然后在找好水平的非基準基架上表面4個角上分別架設好1個百分表,表針垂直指向基架上表面,并調零。接著把水連通工具中的其中一個水杯放置在基準基架表面上,并用白色油性筆標劃出水杯放置的位置。然后把水連通工具中的另外一個水杯放置在非基準基架上,利用深度千分尺測量出兩個水杯杯面到杯中水面的深度。以基準基架上的水杯杯面到杯中水面的深度h1為參照深度,若非基準基架上水杯杯面到杯中水面的深度h2大于h1,則表明非基準基架比基準基架高,應把非基準基架調低,調低量為(h2-h1)/2;若非基準基架上水杯杯面到杯中水面的深度h2小于h1,則表明非基準基架比基準基架低,應把非基準基架調高,調高量為(h1-h2)/2;調整時通過基架下的調整螺釘調整,觀察4個百分表增大或減小的數值應一致。調整完畢后,擰緊地腳螺栓螺母,使基架固定。注意擰緊過程中百分表讀數不應發生變化。用上述方法調整其他非基準基架與基準基架的標高與水平。
3.6混凝土基礎面的保養
3.6.1大面積的混凝土通常作為基礎,吸水性很強。所以在MF-870G灌漿料灌注前,混凝土基礎應通過噴灑水或使用濕布等方法使其保持濕潤,時間為24小時。
3.6.2不僅在養護期間,而且在灌MF-870C灌漿料時,以及從MF-870C灌漿料硬化后,到拆除模板為止,混凝土基礎都要保持濕潤,使其溫度在10~35℃之間。在整個實施過程中,模板溫度、灰漿及混凝土基礎溫度應當保持在10~35℃之間,請注意在使用MF-870C材料時溫度的控制情況。
3.7去除混凝土基礎面的游離態水
3.7.1在灌注MF870G灌漿料之前,請使用壓縮空氣或抹布等物,去掉混凝土基礎表面的游離態水。
3.7.2無論是灰塵、油和其它物質都不能被粘附在模板上和螺栓孔,螺栓孔嚴密地封堵起來,在灌漿前應仔細地檢查。
3.8計算加入灰漿材料的比例和數量
3.9MF-870C灌漿料的混合
混合MF870C灌漿料通常應使用機械攪拌機,不能使用手工方式。混合的步驟如下所述:
3.9.1根據待加入提桶的灌漿料重量,用量杯量好應加入的水量并先將80%的水量加進提桶中。
3.9.2將MF-870C倒入提桶,同時開動攪拌器使其工作。一邊攪拌一邊把剩余的20%水量加入提桶中。
3.9.3攪拌1分30秒,使其混合成均勻的、穩定的,且沒有塊狀的灰漿。
3.9.4攪拌機有30秒進行開、關變換,用以排出灰漿中的空氣。如果新鮮灰漿溫度高于35℃,應加入冷水降低溫度。如果低于10℃,應加入熱水升高溫度。新鮮灰漿的溫度應被限定在10~35℃之內。
3.9.5灌漿料充分攪拌均勻后,在進行澆注前應靜待30秒左右時間,以便灌漿料內部的氣泡完全釋放掉。
篇2:淺談660MW汽輪機無墊鐵安裝工藝3
3.10灌注灌漿料
第一層應當連續地灌注,注入高度應低于模板底表面30~40mm,沿著斜坡倒灌時,其間用金屬帶使灌注的灰漿保持水平。通常在第一層灌注之后20~40分鐘之內,應當立即灌注第二層。第二層也應連續的灌注,直到灰漿從出口或槽口溢出,并使其注入的灌漿料溢出澆注口。
3.11水泥墊塊的最初護養
在水泥墊塊最初護養的3天內,其溫度包括模板溫度應保持在10~35℃之間。暴露在空氣中的澆注口和溢出口上的灰漿,使用薄塑料板或鍋錫板隔離。水泥墊塊周圍的混凝土基礎的最初護養期間,也可使用噴灑水的方式加以護養。
3.12拆除基架
按照最初護養要求,在灌漿后的第3天,松開基架地腳螺栓螺母,將基架吊開。
3.13養護已硬化的水泥墊塊
3.13.1從地腳螺栓的螺母處拆下基架后,應立即用濕布將灰漿墊塊包裹起來,接著,應當用刷子在灰漿墊塊的每個側面漆上兩遍養護混合物。
3.13.2應將從溢出口或槽口出口溢出的已固化的灰漿清除干凈。
3.13.3完成上述步驟后,水泥墊塊和混凝土基礎應當使用噴灑水方式使其保持濕潤,并且整個水泥墊塊應使用濕布進行包裹保護。注意在此期間灰漿墊料不允許承受任何不規則負荷。
3.14檢查水泥墊塊和基架之間的間隙
檢查水泥墊塊和基架之間的間隙,借助于紅丹的接觸情況來完成。把底面涂抹好紅丹的基架就位于水泥墊塊上,在其允許的移動范圍內,通過前后左右移動來檢查基架底面與水泥墊塊的接觸情況。接觸面積要求不小于80%,水泥墊塊與基架接觸表面間隙0.05mm塞尺不入,局部塞入深度和寬度均不超過邊長的1/4。
3.15調整基架的水平
接觸面積達到要求后,將基架用螺栓固定起來。接著,用合像水平儀調整基架的水平。允許水平偏差為每米在0.02mm以內,并且水平偏差的累計值控制在0.13mm以內。
4水泥墊塊制作注意事項
4.1灌漿料澆注前,務必要使混凝土基礎表面得到充分的潤濕,否則澆注好的水泥墊塊很容易在與混凝土基礎粘貼處出現松動現象。
4.2一定要注意澆灌以后的養護.特別注意防止風對水泥墊塊的影響。實踐證明:澆注完成以后,應當立即對水泥墊塊進行防風、加蓋,否則水泥墊塊的表面會出現離析的現象,導致水泥表面出現缺陷,如氣泡、塌陷、缺損等。
4.3灌漿料攪拌好后,澆注前必須靜待一段時間以便氣泡完全釋放,否則生成的水泥墊塊出現氣孔、凹坑的幾率將會大大上升。
4.4在用水連通工具測量非基準基架與基準基架的相對標高時,測量前必須觀察兩水杯之間的連通管內是否積聚有氣泡,若存在氣泡,必須先消除掉氣泡后才能進行測量,否則測量結果將會存在較大偏差。
4.5在調整前軸承座基架標高時,必須嚴格把關,而且標高宜低不宜高,否則前軸承座水泥墊塊灌高了,在后續汽輪機軸系找中心時,可能會導致中低對輪出現下張口偏大的情況。此時為了消除下張口偏大,就必須整體抬高A、B低壓缸,導致在A、B低壓缸基架與水泥墊塊之間加大量墊片,大大增加了安裝工作量。
結語
經過某電廠3、4號機組的長期穩定運行,機組各項指標均高于驗標及規程中有關優良標準,表明該安裝工藝有其良好的穩定性,是值得推廣使用的一種新型安裝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