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醫院臨床醫療專業技術人員進修管理規定
省中醫院臨床醫療專業技術人員進修管理規定
1.為提高臨床醫療技術水平,引進新技術、新項目,各臨床科室應制訂本科室各級醫療技術人員外出進修的計劃,請于每年12月底將次年派出進修人員名單、時間、進修醫院和項目報教育處審批。做到有計劃地選送醫療技術人員外出進修學習,進修任務明確,人選合適,所學內容與本科工作密切結合,學習結束后能學以致用。
2.臨床科室醫療技術初級職稱者原則上外出到三級甲等醫院進修西醫普內科、普外科或專科一年;中級職稱者任職滿二年后,原則上到三級甲等醫院專科進修半年;高級技術職稱者在任職五年期間內,原則上到三級甲等醫院專科進修三個月或外出專科學習新技術1次以上;達到上述要求者方可續聘。
3.外出進修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進修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有事請假要經過進修單位批準。如請假時間超過1周,必須經本院教育處批準;進修期間完成《江蘇省中醫院國內(外)外出進修學習考核記錄冊》。
4.外出進修人員必須按進修計劃完成學習任務。初、中級職稱技術人員進修結束后必須在科內學術活動上作專題匯報或講座;高級職稱技術人員進修結束后,要按進修任務要求,必須開展新技術、新項目。參加短期學習班者,學習結束后視情況必須在全院或大科或專科學術講座上作有關學術或技術進展的報告。
5.必須按財務規定標準乘坐車船,報銷1次往返路費。
6.原則上應在進修醫院安排的進修生宿舍住宿,按進修醫院規定繳納的住宿費報銷。如因特殊情況聯系其他地方住宿,需事先報告教育處并批準,憑發票按不超過15元∕天的標準報銷。
7.派出進修學習費用先由本人墊支或向醫院借款,取得進修合格證書并完成本規定第4項要求者,在科教育秘書處登記進修情況后,填寫科室學術講座表并附文本和電子講稿、聽課人員簽到表、《江蘇省中醫院國內(外)外出進修學習考核記錄冊》、合格證書復印件交教育處,辦理費用報銷手續,費用由醫院全額報銷。
8.醫院鼓勵到國內外著名醫院進修。凡在本省三級甲等醫院進修,醫院補助30%平均獎;在省外三級甲等醫院進修,醫院補助100%平均獎及每天10元生活補貼;在國外著名醫院進修補助及生活補貼,需按程序單獨審批。
9.凡派出進修人員必須簽署“江蘇省中醫院派出進修培訓與服務協議”。
10.臨床科室醫療技術人員在任現職期間沒有外出進修經歷者,醫院不聘任高一級職稱。
11.醫技、護理、藥劑科室人員外出進修參照本規定執行。
12.本規定由教育處、人事處、計財處負責解釋。
13.本規定自頒布之日起執行。
篇2:省中醫院醫療服務公開承諾書
省中醫院醫療服務公開承諾書
為全面提高服務質量,規范執業行為,改進行業作風,為群眾提供優質、便捷、高效的醫療衛生服務,爭創群眾滿意醫療衛生單位,自覺接受社會和群眾的民主評議。現鄭重承諾如下:
一、強化服務意識,堅持依法辦事。全院醫務員工牢固樹立“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全面深入開展“三好一滿意”活動,認真落實《江蘇省醫療機構主要窗口服務規范》,醫務人員做到衣帽整潔干凈、佩戴胸卡上崗、禮貌文雅、溫馨優質服務。堅持依法辦事,切實履行法律法規賦予的服務職能,認真執行國家的法律政策規定。
二、改進醫療服務,方便群眾就醫。認真落實衛生廳頒發的《改善醫療服務24條具體措施》,推進預約診療服務,推行門診彈性排班、分層分科分區掛號候診取藥,全面推行檢驗檢查報告及時發放制度、“一站式”導醫,為群眾提供優質服務。
三、規范診療行為,保障質量安全。大力推行合理診療、合理用藥、合理檢查,逐步實施臨床路徑門診診療規范和單病種費用管理,落實省內不同地區的二級以上醫院檢查檢驗結果實行互認等重點制度。嚴格“三基三嚴”訓練,全面實施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切實保障醫療質量安全。
四、規范收費標準,辦事公開透明。嚴格執行國家、省、市制定的收費標準,做到不分解收費,不超標準收費,不自立項目收費。全面實行院務公開,對涉及病人利益的相關事項及流程、收費標準等及時全面公開,對涉及病人利益的相關事項及流程、收費標準等及時全面公開,接受群眾監督。醫療衛生服務項目常用檢查項目、藥品價格全面公開公示,住院病人費用實行一日清單制,增強收費透明度。
五、落實醫德醫風規范,嚴肅查處違規行為。自覺遵守“關愛病人、鉆研醫術、合理診療、精心施治、誠信守法、德技雙馨”的新時期醫德醫風規范,自覺做到拒收“紅包”、“回扣”,廉潔行醫。在窗口服務場所設立意見箱、公布投訴舉報電話。對舉報、投訴的收受“紅包”、“回扣”等行為進行嚴肅查處。
篇3:省中醫院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省中醫院患者知情同意告知制度
1.患者知情同意即是患者對病情、診療(手術)方案、風險益處、費用開支、臨床試驗等真實情況有了解與被告知的權利,患者在知情的情況下有選擇、接受與拒絕的權利。
2.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可根據操作難易程度、可能發生并發癥的風險與后果等情況,決定是口頭告知或是同時履行書面同意手續。
3.由患者本人或其監護人、委托代理人行使知情同意權,對不能完全具備自主行為能力的患者,應由符合相關法律規定的人代為行使知情同意權。
4.醫院需要列出對患者執行書面“知情同意”的目錄,并對臨床醫師進行相關培訓,由主管醫師用以患者易懂的方式和語言充分告知患者,履行簽字同意手續。
5.對急診、危重患者,需實施搶救性手術、有創診療、輸血、血液制品、麻醉時,在患者無法履行知情同意手續又無法與家屬聯系或無法在短時間內到達,病情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時,應緊急請示報告科主任、醫務處,院總值班批準。
6.臨床醫師在對病人初步診斷后要向病人進行告知疾病特點及檢查、治療方法、治療的后果、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對于特殊檢查、特殊治療應在取得病人的理解同意后,方可實施。
7.如果病人對檢查、治療有疑慮,拒絕接受醫囑或處理,主管醫師應在病程錄中作詳細記錄,向病人做出進一步的解釋,病人仍拒絕接受處理等情況,也應在病程記錄中說明,并向上級醫師或科主任報告。
8.如果病人執意不同意接受應該施行的檢查或治療,則不可實行,但應告知可能產生的后果,由病人或委托人在知情同意書上簽字。
9.手術、麻醉前必須簽署手術、麻醉知情同意書。主管醫師應告知病人擬施手術、麻醉的相關情況,由病人或家屬簽署同意手術、麻醉的意見。
10.進行臨床試驗、藥品試驗、醫療器械試驗、輸血以及其他特殊檢查或治療前必須簽署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知情同意書。主管醫師應向病人及家屬告知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相關情況,由病人及家屬簽署同意檢查、治療的意見。
11.施行器官移植手術必須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及衛生行政部門的規定執行。
12.死亡病人進行尸體解剖病理檢查前,必須有病人直系親屬的簽字同意;國家有法規規定需行尸檢(如傳染病)及因司法工作需要進行尸檢者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