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型式檢驗控制程序
公司管理手冊:型式檢驗控制程序
1、目的
本程序規(guī)定了型式檢驗的控制要求和實施方法,以確保批量的產品與型式檢驗合格產品的一致性以及在生產情況發(fā)生變化,有可能影響產品的性能和有害物質限量水平時,確保進行型式試驗,使產品持續(xù)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
2、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公司認證產品進行型式檢驗的控制。
3、職責
3.1質量負責人負有領導責任,確保定期的型式檢驗和因生產情況發(fā)生變化時進行型式檢驗;負責報總經理審批;負責做好日常的教育,管理和監(jiān)督檢查工作。
3.2技檢部負責按關鍵原料檢驗規(guī)范、半成品、成品檢驗規(guī)范的要求對采購的關鍵原材料生產的半成品、成品進行檢驗并保持記錄,如發(fā)現其性能變化不合格及時告知質量負責人。
4、工作程序
4.1型式檢驗周期為每半年由技檢部組織進行一次,每年至少對產品進行一次有害物質限量的檢驗。
當發(fā)生以下情況時,應對產品有害物質限量水平按GB18581和GB18582(僅重金屬項)進行型式檢驗:
a)新產品最初定型時;
b)產品在異地生產時;
c)生產工藝、產品配方及原材料有較大改變時;
d)關鍵原材料來源以及產品施工配比有較大改變時。
d)停產三個月以上又恢復生產時。
4.2檢驗項目依據GB18581,填寫《認證產品確認檢驗表》,由技檢部在合格產品抽取一定數量,委托國家認可實驗室執(zhí)行。
4.3辦公室負責保管出具的檢驗報告。
4.4確認檢驗不合格應立即停產,停止使用3C標志.整改合格后方可繼續(xù)生產及使用3C標志.
4.5技檢部在生產的適當階段對生產原材料、生產工藝等進行檢驗,并進行記錄,保證批量生產產品持續(xù)符合規(guī)定的要求,與型式檢驗合格產品的一致。
4.6產品性能方面的型式檢驗按產品標準的要求頻次執(zhí)行。
5、相關文件
《裝飾裝修產品強制性認證實施規(guī)則》
《監(jiān)視和測量控制程序》
GB18581-20**
GB18582-20**
6、記錄
《檢驗報告》
篇2:某工廠產品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工廠產品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1.目的
為了確保所提供的成品符合規(guī)定要求,從而做到不合格產品不入庫、不出廠。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產品最后一道工序完成后的檢驗和試驗控制,也適用于新產品送樣的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包括工廠所有產品的型式試驗。
3.定義
無
4.職責
4.1質保部負責最終檢驗和試驗控制的歸口管理及檢驗規(guī)程的會簽。
4.2技術開發(fā)部負責成品驗收標準的制訂及檢驗規(guī)程的編制和審批。
5.工作程序
5.1最終檢驗必須在進貨檢驗和過程檢驗均已完成而且結果滿足規(guī)定要求的前提下方可進行。
5.2新產品送樣的最終檢驗
5.2.1技術開發(fā)部按顧客要求開發(fā)制造的新產品,由質保部檢驗室按技術開發(fā)部提供的產品設計圖對產品進行最終檢驗,檢驗合格后由檢驗人員出具《首件(批)樣品檢驗報告》,首件樣品檢驗報告交技術開發(fā)部開發(fā)設計室。首批樣品檢驗報告交質保部質管室,并開工序周轉單辦理入庫。
5.2.2成品倉庫根據檢驗員蓋章的工序周轉單辦理入庫。
5.2.3計劃供應部依據與顧客簽訂的交貨合同送貨。
5.3正常批量生產的產品的最終檢驗
5.3.1由質保部檢驗員按工藝規(guī)程和檢驗規(guī)程對成品進行檢驗,當所規(guī)定的檢驗和試驗項目(含進貨檢驗和過程檢驗)均已完成且結果滿足規(guī)定要求時,做好《驗收交付記錄》,在《工藝流水卡片》上蓋章,填寫《工序周轉單》并在檢驗員欄蓋章后方可辦理入庫,未經檢驗成品嚴禁入庫。
5.4對于全尺寸和功能試驗由技術開發(fā)部制訂相應的技術要求,質保部按要求并根據顧客規(guī)定的頻次對產品進行全尺寸和功能試驗,試驗報告顧客要求時須提供評審,如顧客未規(guī)定頻次則每年進行一次。
5.5最終檢驗的記錄保存于質量保證部檢驗室,保存期為三年。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10.03-01《首件樣品檢驗報告》
QR/SH10.03-02《首批樣品檢驗報告》
QR/SH10.03-03《驗收交付記錄》
QR/SH10.03-04《工序周轉單》
QR/SH15.01-04《零件工序周轉單》
篇3:工廠進貨檢驗試驗控制程序
工廠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程序
1.目的
驗證分承包方提供的產品是否滿足規(guī)定的質量要求,確保不合格的原材料和外購、外協(xié)件不被投入使用。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生產所需的原材料、外購外協(xié)件進廠的檢驗或試驗的質量控制活動。
3.定義
無
4.職責
4.1質保部質管室負責進貨檢驗和試驗控制的歸口管理及檢驗作業(yè)指導書的制訂、審批。
4.2技術開發(fā)部負責有關原材料技術標準的制訂。
4.3計劃供應部負責原材料和外購件到廠后向質保部報檢。
4.4倉庫保管人員負責作好原材料、外購件的入庫手續(xù)。
5.工作程序
5.1檢驗和試驗策劃
5.1.1由技術開發(fā)部負責根據產品的過程流程圖、PFMEA、顧客指定特性值、相似產品/工藝資料制訂檢驗流程計劃(包括產品形成過程中的所有檢驗,包括外委檢驗),并將其供現場使用。
5.1.2質保部根據檢驗流程計劃編制檢驗規(guī)程,對所需檢驗的項目和方法作出規(guī)定,其內容必須包括檢驗方法、檢驗工具以及精度、抽樣方法(接收準則C=O)、評定(統(tǒng)計)方法、記錄方式,注明是否需要提供質保書/自檢報告,對于目檢項目的極限樣件顧客要求時須經認可。
5.2對原材料、外購外協(xié)件必須進行檢驗和試驗,確保不合格原材料、外購外協(xié)件不入庫、不投產、不使用。
5.2.1進貨物資檢驗工作流程
a.原材料、外購外協(xié)件進廠應分類分批存放在倉庫指定地點,并附系"待檢"標識。
b.原材料、外購外協(xié)件進廠后,由計劃供應部填寫《材料入庫驗收單》,并附分承包方提供的質量證明文件提交質保部檢驗,如不符合手續(xù),質保部可拒絕接收。
c.質保部根據進貨檢驗作業(yè)指導書進行檢驗和試驗,作出合格與否的結論并做好記錄。如本廠無檢驗手段時,可由本廠檢驗員赴分承包方現場檢驗或定期委外檢驗。
d.質保部可采用以下一種或多種方式對進貨產品進行驗證。
--根據檢驗指導書進行全數或抽樣檢驗和試驗;
--由認可的測試機構出具檢驗/試驗報告并核對報告;
--根據事先在技術質量協(xié)議中規(guī)定的檢驗項目,對分承包方提供的產品質量保證書和自檢報告進行確認。
d.檢驗和試驗合格的原材料和外購外協(xié)件,由檢驗員在《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上蓋檢驗章,交計劃供應部,由計劃供應部倉庫保管員辦理入帳手續(xù)并作好批次標識。
f.檢驗或試驗不合格的,由檢驗員在《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上簽字并寫出不合格原因,交計劃供應部并對該產品明確標識。庫房保管員要妥善保管,嚴加隔離,計劃供應部應及時與分承包方聯(lián)系處理。
g.檢驗人員應按相關檢驗指導書或驗收標準規(guī)定填寫各項檢驗、試驗記錄和報告并定期整理,連同質量原始憑證存檔保管,檢驗和試驗報告要有檢驗人員蓋章簽字方可有效。
5.3進貨檢驗應于收到《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后三日內驗畢。如因生產急需來不及驗證而放行時,按《原材料和外購件緊急放行制度》執(zhí)行。
5.4質保部應定期對進貨檢驗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編寫《分承包方供貨情況統(tǒng)計表》,必要時可召開質量分析會,及時準確掌握分供方產品質量狀況,以此作為評價分承包方依據之一,并作好記錄,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
5.5對不合格的原材料、外購外協(xié)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和《糾正和預防措施控制程序》執(zhí)行。
5.6檢驗記錄內容
a.進貨時間、分承包方名稱、供貨批號;
b.檢驗項目(額定值)、抽樣數據;
c.檢驗產品名稱、零件號、供貨等級、數量;
d.幾何尺寸/材質/性能檢驗實測值、判定結果;
e.檢驗日期、檢驗員簽名蓋章等。
6.相關文件和記錄
QR/SH10.01-01《材料(工具)入庫驗收單》
QR/SH10.01-02《緊急放行申請單》
QR/SH10.01-03《分承包方供貨情況統(tǒng)計表》
QR/SH08.01-01《工藝流水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