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設備點檢管理辦法

設備點檢管理辦法

2024-07-10 閱讀 6871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適應公司生產發展的需要,進一步加強公司設備的管理,搞好設備維護檢修,不斷提高設備的可靠度,使其經常處于完好狀況,確保“安、穩、長、滿、優”生產,結合公司開展設備點檢工作的實際,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設備點檢制,是按照規定的人和時間周期,用確定的方法檢查設備的指定部位,依照標準判斷設備的技術狀況并決定維護檢修工作的設備維護管理制度。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本公司內部生產設備的點檢管理。

第二章部門與職責

第四條公司生產技術部設備點檢管理的職能部門。其主要職責是:

(一)貫徹執行國家及上級部門頒布的各項有關法規、規定和規程;(二)負責公司設備點檢制的推進實施和點檢全過程的組織管理;(三)負責組織編制、審定公司重點設備《點檢標準》和有關技術資料;

(四)負責對公司重點設備定期點檢和定期檢查計劃的審核,對執行情況進行考核;

(五)負責對公司各單位點檢管理進行業務指導,督促檢查點檢實施;

(六)負責定期組織公司重點設備狀況分析評價,針對設備存在的技術難點組織開展攻關;

(七)負責組織設備點檢管理人員業務培訓和考核;

(八)負責組織設備點檢新技術、新方法的應用推廣。

第五條各廠設備方面負責人負責本部門各單位設備點檢管理工作。

第六條車間的工作職責:(一)生產車間的設備主任全面負責本車間的設備點檢管理工作;

(二)貫徹執行公司、廠部設備點檢管理規定;

(三)參與設備《點檢標準》的制定,組織本單位點檢人員學習掌握設備的《點檢標準》;

(四)負責對本單位機修、電氣、儀表和操作人員點檢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五)負責各類設備點檢資料的建檔歸檔,參與設備狀況的分析評價;

(六)機修、電氣、儀表、操作人員要熟悉掌握、嚴格執行設備點檢的管理規定和標準。按照各項管理要求、技術標準和相應的專業分工,對設備狀況及時檢查到位。對發現的各類問題按規定程序及時進行處理和上報。

第三章點檢程序、具體要求

第七條公司各級種類設備的點檢,按照統一、規范的管理要求,執行如下基本程序:第八條設備《點檢標準》,是對設備狀況進行檢查、判斷、分析、評價的技術準則。焦化廠各單位要對全部生產設備分類制定設備點檢通用標準,并逐臺設備編制點檢的專用標準。設備《點檢標準》的體系構成如下:

第九條制定設備《點檢標準》要堅持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統一的原則,必須達到以下基本要求:

(一)定部位,要明確指定設備的點檢部位,按部位規定相應的檢查項目和內容;

(二)定方法,對設備每項內容的檢查都應有確定的方法和相應的器具;

(三)定標準,對設備每項內容的檢查都要明確給定狀態判定標準

(四)定人員,對設備每項內容的檢查都應有固定的人員負責;

(五)定周期,對設備每項內容的檢查都要有規定的時間周期。

第十條設備《點檢標準》中對各項內容的劃分應當遵循規范統一的規則。

(一)檢查時域的劃分如下:

1.設備運行期間的檢查;

2.設備停機過程中的檢查;

3.設備停運期間的檢查;

4.設備開機過程中的檢查。

(二)檢查類別的劃分如下:

1.日常點檢,是指執行周期在24小時以內(包括24小時)的設備檢查;

2.定期點檢,是指執行周期超過24小時,設備在線運行期間的檢查;3.定期檢查,是指執行周期超過24小時,設備停機或離線狀態下的檢查。

(三)檢查人員的劃定如下:

1.機修,是指各生產車間機械維護人員;

2.電氣,是指電氣維護人員;

3.儀表,是指儀表維護人員;

4.運行,是指生產車間工藝人員;

5.專業,是指專業管理部門或專業技術人員。

第十一條設備點檢通用標準及廠控重點設備(A級)點檢專用標準的頒布必須經生產技術部審定;車間重點設備(B級)和一般設備(C級)點檢專用標準的頒布必須經各廠部審定,主管領導批準

第十二條公司各生產裝置的重點設備全面實行由機修、電氣、儀表、運行和專業技術管理人員組成的“特護包機制”,一般設備要落實“定機定人”。各類人員對分管設備的各項檢查要嚴格執行標準,及時檢查到位,并按規范的填寫《點檢檢查記錄》。

第十三條設備點檢檢查的原則分工:

(一)生產車間主要負責日常點檢的內容;

(二)各車間機修、機動科(電氣、儀表)及廠專業隊伍主要負責定期點檢和定期檢查;

(三)廠部負責定期對點檢執行情況進行檢查。

第十四條設備點檢發現設備異常情況,要嚴格按照職權范圍和工作程序進行及時處理和上報。設備的異常、缺陷、損壞及故障停機處理情況必須詳細填寫記錄。

第十五條公司、各廠、各車間要依照設備分級管理的規定所界定的范圍,定期組織對廠控重點設備(A級)、車間重點設備(B級)、一般設備(C級)的狀況分級進行分析評價。依據評價結果不斷改進點檢管理和為設備修理、改造、更新提供決策的依據。

第十六條設備狀況分析評價的主要依據是點檢執行結果。設備狀況分析評價的信息流程如下:

設備基礎數據

動態監測數據

點檢檢查情況

故障事故情況

檢修維修情況

其它相關情況

資料數據整理分析

組織專業例會評價

編報分析評價報告

改進點檢管理意見

設備修理、改造、更新建議

第十七條廠、車間要按照設備分級管理的規定對設備點檢的各項資料分級建檔,統一歸檔。對設備動態數據記錄要填充及時、準確,并定期匯總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設備狀況分析評價結果要形成報告并及時反饋。

第十八條設備點檢的檔案主要包括:

(一)《設備點檢通用標準》;

(二)《設備點檢專用標準》;

(三)《設備日常點檢記錄》;

(四)《設備定期點檢記錄》;

(五)《設備定期檢查記錄》;

(六)《定期點檢、定期檢查計劃》;

(七)《定期點檢、定期檢查執行情況登記臺帳》;

(八)《設備異常、缺陷及消缺臺帳》;

(九)《設備故障記錄》;

(十)《設備事故報告》;

(十一)《設備檢維修記錄》;

(十二)《設備狀況分析評價報告》。

第十九條要逐步引用現代化手段,實行設備點檢信息系統的計算機管理,搞好設備狀態監測故障診斷和失效分析等技術的推廣應用,不斷提高設備點檢管理水平。

第四章附則

第二十條本規定由生產技術部負責解釋

第二十一條本規定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2:設備點檢安全管理制度

1.嚴格遵守《曲沃縣閩光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安全生產作業指導書》的有關規定。

2.電器點檢員必須嚴格遵守電工安全操作規程和《掛牌制度及操作票制度》。

3.機械點檢員必須嚴格遵守鉗工安全操作規程和《掛牌制度及操作票制度》。

4.儀表點檢員必須嚴格遵守儀表工安操作規程和《掛牌制度及操作票制度》。

5.靜態點檢前,要與所到崗位的操作工打招呼,并在設備操作開關部位懸掛點檢牌,同時要確認操作手柄歸零位,才可點檢。

6.動態點檢前,必須將點檢牌交給操作工,并與操作工協調、確認好安全注意事項,保證安全,才能進行動態點檢。點檢時,操作工依點檢員指令按規程進行操作。

7.點檢員和崗位操作者必須在記錄本上詳細記錄點檢開始和結束時間,同時簽上雙方的姓名。

8、點檢員對設備點檢需要停電時,應交上被檢單位電器人員切斷電源采取安全措施,并懸掛點檢牌。

9、點檢人員到崗位點檢,必須2人以上(含2人)同行,互相配合、互相進行安全監護。

10、操作工不準自行摘掉點檢牌,擅自開動設備,做到誰掛牌,誰摘牌。

11、操作工必須按規定做好點檢配合工作。

12、遵守本單位制訂的有關點檢的安全規定和所到單位制訂的有關安全規章制度。

篇3:噴煤車間設備點檢工作聯系制度

1.點檢人員的手機必須24小時長開(包括節假日),對講機工作時間內長開,以保證工作聯系的順暢及時。

2.原則上點檢人員只與一檢修技術組聯系工作。緊急情況下可以直接聯系檢修人員協調處理,但應及時通知一檢修技術組。

3.點檢人員在檢修工作票上簽字后,即表示對該項目檢修質量的認可,并由此承擔后續責任。檢修人員應在施工完畢后24小時之內聯系點檢人員簽字,否則點檢人員有權拒絕。如果對該檢修項目的質量存在異議,點檢人員可以拒絕簽字,同時向車間匯報并告知一檢修技術組。

4.點檢人員不得參與虛開檢修工作票,否則嚴懲不怠。

5.對于同一系列的所有設備檢修項目,原則上要求在一次停機時間內全部完成,不能完成的要向車間匯報請示。

6.檢修施工之前,點檢人員應與檢修人員一起落實備件、材料、工具和施工力量的準備工作,制定出檢修方案,做好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檢修項目的順利完成。

7.點檢人員應會同車間一起,與檢修人員和一檢修管理層取得聯系溝通,以達成對工作的一致和支持,確保設備檢修工作的順利進行。

8.本制度未涉及內容,參照噴煤車間已頒布制度執行。如與已頒布制度沖突,則以本制度為準。

9.本制度的解釋權和修改權歸噴煤車間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