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公司銷售事務處理制度(二)

公司銷售事務處理制度(二)

2024-07-10 閱讀 8690

公司銷售事務處理制度(B)

□銷售

(一)營業科的外務負責人員在訪問或開拓新客戶時,應注意下列事項:

1、透徹觀察對方在買賣上的需求及判定對方在買賣上的立場。

2、觀察對方進貨及銷售的意愿。

3、利用談話、對應技術來引導對方購買的意愿。

4、針對對方的買賣意識及對商品的認知程度,檢討它與我方計劃的合適與否。

5、檢討對方的銷售政策與營業預算是否與本商品合適。

(二)營業科的外務負責人員應致力于商品知識,銷售方法及市場知識的研究、同時須勤于調查銷售客戶的狀況,隨時以預算、效率化為基準、冷靜且親切地致力于銷售活動。

(三)對客戶得示重要事項或表達意向時,須得經理的認可后才能執行。

(四)交易的開始有的是基于對方的申請,有的是出自我方的誘導,不管是何種方式,除了交易一開始即以現金往來的情況之外,都須事前對交易客戶的資產、銷售能力、負責、信用及其他評核事項進行調查,并向部長提出報告。

(五)對于各家客戶須訂明每月性的訪問預定及收入預定,另外,對于客戶的新開拓商品也須擬定每個月的大概預定額,根據這個來開拓新市場。

(六)不論老客戶或新交易或預估的交易,都須私下迅速打聽清楚,有了充分的調查,才能盡早與對方進行交涉。

(七)對于同業者的預估內容及交貨實績,須經常調查探聽清楚,如此才能檢討自己在接受計貨上的難易,另外,以于自己在預估及交貨上的損失,應究明原因,以便修正制造技術及營業方面的缺陷。

(八)營業科應針對各方面的訂貨情況,進行廣泛的調查,使銷售活動的資料備齊,并傳給各相關人員參考。

1、從經濟新聞上做剪報整理。

2、參考經濟雜志及其調查記錄。

3、將業界的訊息記錄下來。

(九)將老客戶及預定客戶等的訂貨資料整理成卡片,并將下列十項事由記錄下來經常做修正:

1、資產、負債及損益。

2、產品的種類、人員、設備、能力。

3、銷售狀況及需求者狀況。

4、應收帳款回收的實績、信用狀況。

5、與過去客戶的關系。

6、電話、往來銀行、代表者、負責人員。

7、公司內容的訂單發出手續、過程。

8、付款的手續、過程。

9、在業界的地位。

10、組織、工資。

(十)與老客戶應經常保持親切的聯系,除了對訂貨情況及其他需求應探聽清楚之外,尚須設法斡旋,使對方下單訂貨。為達成上述目的,可于必要時邀集對方舉行研究會或是懇談會。

(十一)在與對方交易的休息之際,應適當地提供餐飲、茶點及香煙等等。尤其需要外出用餐時,應在之前提出預算,取得經理或代表(董事長)的認可。

(十二)開拓新交易通常經由已交易客戶之手進行,或委托其斡旋,或要求其持續過去曾經有過的交易來拓展業績。

□估價

(一)商品的估價須根據下游生產及采購的估價統一來估算,做成后經由經理的決裁,提供給各客戶做為參考。

(二)估價書的制作由營業科的內務負責,通常須先從客戶處拿到正確的規格書后才著手進行。

(三)營業部必須完備下列各項資料做為估價參考資料。

1、主要材料價格表。

2、預估成本計算表(主要材料費、副資材費、加工費)

3、一般市價表。

4、標準品單價表。

(四)營業科對于定期委托制造部生產的標準品,應要求制造部提出其主要材料價格表與估價成本計算表。

(五)對于標準品以外的交易或估價委托,每次都須經由制造部經理的裁決,以估價的價格方式處理。

(六)對客戶做估價時,應盡速進行狀況調查,盡速提出報告。

(七)將估價書送給客戶之后,必須在估價帳目表中提出日期及合同的成立與不成立等事項。

□受理訂貨

(一)營業科在確定訂貨已成立時,應將工廠生產及出貨的必要事項記入訂貨受理傳票中,發函給相關單位。其規定如下:

1、一般訂貨受理傳票。

本傳票乃受理一般性訂貨時填定,通常印制成二份,一份交給本人,一份交給營業科受理科保管,在制成訂貨編號,并做好制造委托書(復印四份)后,將其中A、B、C三聯交給制造部。

2、特別訂貨受理傳票。

本傳票主要為大量生產的商品或訂有長期合同的商品、出口品填寫,一共制成五份,一份由本人保,一份交給經理或代表(董事長)閱覽后由營業科受理負責保管,另外二份交給制造部,剩余的一份交給總務部的總務科。本傳票必須記明品名、規格、數量、單價、金額、交貨日期、裁決條件、交貨地點、捆包運送方式及其他必要事項。

3、預估生產委托表

營業部在委托生產標準品的預估生產或其他特定品的生產時,應填寫本表。本表須記明品名、規格、數量、生產完成的希望日期及其他必要事項。填寫并取得營業經理的認可后交給制造部。

(二)所有電話、外部銷售或來函的訂貨受理,不論外務或是內務,皆由受理訂貨的本人填寫本訂貨受理傳票。

1、上月底的訂貨受理余額。

2、本月份的訂貨理額。

3、本月份的交貨量。

4、上月底預估生產委托余額。

5、本月份的預估生產委托額。

6、本月份的預估生產額。

(三)營業科向制造部公告預估生產委托表時,應要求提出下列的處理報告,以說明經過:

1、制造品與在制品的區分。

2、制造品的交貨預定。

(四)營業部為執行各項計劃,使銷售、訂貨受理活動順利進行,應與制造部保持密切連系,并隨時準備下列三項資料:

1、商品庫存明細表。

2、主要材料的進廠預定表。

3、主要材料的庫存明細表。

□交貨檢驗、配送

(一)營業科對于客戶的訂貨商品及委托生產的商品的交貨期,須經常與制造部保持聯系,以掌握其經過情形及進行狀況。

(二)營業科若已于指定交貨日期確定可以交貨,應主動與客戶聯系確實的交貨時間。

(三)當確定要貨商品的交貨可能延遲時,應通

知訂貨的客戶以取得其理解。

(四)營業科在交貨或查驗商品時,應對照訂貨帳單,以確定品名、品質、規格、單價、數量及其他事項是否符合。

(五)商品的交貨與配送業務由營業科出綱管理科負責。

(六)在交貨或配送商品時應發行送貨通知單。送貨通知單的內容記載要項包括:

1、客戶名稱。

2、品名、規格、數量、單價、金額。

3、明細、其他事項。

(七)關于商品交貨、配送拒絕收貨,要求退貨及其他等等抱怨問題,應取得負責人或營業經理的認可,設法尋求處理的辦法。

篇2:公司銷售事務處理制度(一)

公司銷售事務處理制度(A)

□交貨、檢查、配送

(一)對于已接受訂單的工程,工務科就在做好相關的生產日報,使工程的進行程序得以明確,并就感動適當的機會,通知給發出訂單的客戶知道。

(二)當生產接近完成時,應與工務科協議,選擇指定交貨日前的適當時日,通知交貨對象。如交貨有遲延的顧慮時,也應事先通知對方,求得其諒解。

(三)在進行產品的檢查時,應將結果做到測試成績表等等的有交資料。

(四)產品的發送是依據出貨傳票來進行的,另外,每次發送貨品時,應將其要項記入發送登記薄中。

□銷售額的計算及收款

(一)在繳交產品時,應將交貨單的副本交給會計科。會計科再將這些資料記入銷售帳中。

(二)如已經從客戶處先收取訂金或預付金時,應將此內容也記入銷售帳中

(三)財會部門于每月的25日,依據銷售帳的資料算出每位客戶的未付款項目明細表(包括前月余額、本月銷售額、應收帳款),送交營業經理。

(四)營業經理得命令各負責人員在應付款明細表的收款欄中記入預付金,經過調整后,再決定營業部的收款預定額,然后呈報常務董事簽核。

(五)常務董事應先查閱營業部所呈的收款預定表,如有必要征求經管經理的意見,則由營業經理作說明后,裁定收款的預定計劃。

(六)收款業務原則上是由營業部門負責,但有時也可委托經管(財務)部門人員去進行。

(七)有關款項的催收是由銷售科負責督促,銷售科必須把相關資料記入收款預定表中,通知給各個有關人員。

財務科應將每月收款收據副本制作成表,在各冊、各頁上打上編號。并要求有關人員于每日業務終了時,交回這些單據證明。

(八)收據上蓋有公司印章者,會計科應加以保管,并加蓋部門印章。

(九)款項進來時,負責收款或處理款項人中應制作收帳傳票,并連同現金、收據副本,提交給財務科。

(十)根據上述的應收帳款傳票,將收得的款項記入銷售帳目中,記入內容包括金額外,須再記入負責人員的名字。

□書信的制作及資料整理

(一)營業書信資料通常包括下列六項:

1、書信、電報(發文、訂單)。

2、估價單、訂購單、請講單、規格明細單。

3、交貨單。

4、請款單。

5、收據。

6、備忘錄。

(二)交易上的發文資料,原則上都須復印并制成副本保存。另外,發文資料上應蓋契印或負責人的印章。

(三)所有的書信資料,都應編列收受號碼,并記入受信簿中,蓋上收受日期印章。

(四)處理中的文件,應依照下列方式加以分類、歸檔。

1、估價文件資料--將交易客戶與自己公司方面的估價資料,依照發生的順序,歸類或存檔。

2、訂購資料--依照順序交合同書、請款單歸檔。

3、存檔資料。

(五)參考方面的資料,可按下列分類方式加以整理;

1、市場資料。

2、成本計算。

3、同業的目錄。

4、交易資料。

□報告及會議

(一)營業部必須將每日的活動及業務處理狀況記入日報表,經由經理向總經理提出。

(二)銷售科應根據每月及上個月的訂單量、轉余額、本月接受訂貨的總額、本月的交貨額、生產額、未收款項余額、各項接受訂貨的產品內容等等制作成月報表,并經由經理審編后呈報告給總經理。

(三)每月或每月月初的營業部與工廠方面,應召集經理、廠長及其他負責人員,舉行生產、銷售聯合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