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文明生產工安全操作規范

文明生產工安全操作規范

2024-07-10 閱讀 6972

一、主要危險源

1.在軌道巷道提升時作業。

2.巷道支護不完好。

3.架空乘人器運轉時進行沖塵作業;在車場車輛運行時進行沖塵作業。

二、適用范圍

第1條本操作規程適用于文明生產工。

第2條文明生產工應完成以下工作:

1.每天對責任區域內巷道文明衛生進行清掃。

2.定期對責任巷道內粉塵進行沖洗。

3.定期對責任巷道內牌板進行擦洗。

三、上崗條件

第3條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

第4條掌握礦有關安全規定,遵守煤礦“三大規程”和本工種的崗位責任制。

四、安全規定

第5條在作業過程中必須佩戴防塵口罩。作業時,隨時觀察作業地點安全狀況

五、正常操作

第6條入井前準備:

1.入井前必須檢查所使用的工具是否齊全、完好。

2.入井作業前向調度室匯報,停止架空乘人器運轉。

第7條操作步驟:

1.從入井開始,由上到下開始清掃巷道內垃圾并將垃圾收入隨身攜帶的垃圾袋。

2.定期對責任巷道進行灑水、除塵工作。氣候干燥、產塵量大時要適當縮短沖洗周期,消除粉塵積聚、飛揚。

3.灑水滅塵前,遮蓋好附近的機電設備、管線。必須檢查作業地點安全狀況,如有隱患應首先進行處理。

4.作業時間盡量選擇在上、下班高峰期以外,清掃沖洗巷道時有人員通過必須停止作業,待人員通過工作區域時再進行作業。

六、收尾工作

第8條作業結束,整理各種工器具,將清掃巷道所產生的垃圾回收升井。

篇2:船舶大艙作業安全操作規范

1.目的

本須知對大艙作業的安全操作進行了規范,旨在保障大艙作業中的人身安全,防止發生人身傷害事故。

2.適用范圍

本文適用于公司進入安全管理體系的所有船舶。

3.大艙作業安全須知

3.1下大艙作業前要先通風,檢查大艙確認無毒害氣體方可下艙作業。

3.2大艙內作業要指定專人負責,嚴密組織和統一指揮。

3.3在無人監護的情況下不允許一人單獨下大艙作業,以便互相配合和照應。嚴禁任何人員以工作外的任何理由下大艙。

3.4艙內作業應有足夠的照明。在上層艙蓋關閉的情況下,進行大艙作業除安裝適當的照明外,作業人員必須攜帶手電筒。

3.5下艙作業要求將工作服、安全帽、紗線手套穿戴整齊,扣扎利索,嚴禁穿拖鞋、涼鞋和不適合作業的鞋子。

3.6上、下大艙必須由專用的梯子通行,不得借助其它設施上下。更不準由艙口直接向貨物上跳蹦,以防貨箱被踏破,倒塌等原因引起傷害事故。

3.7上、下艙壁梯子要精神集中,手戴便于把握的紗線手套,雙手攀梯,嚴禁負重或一手把梯一手上下。大艙梯口蓋板必須要用掛鉤掛牢,嚴禁使用大艙梯口蓋板上的把手上下。

3.8在敞開的貨艙作業時應在艙口等明顯位置掛"有人工作"的警示牌;在大艙梯口處和二、三層柜的邊緣要有明顯的"防墜落"警示牌和邊緣標志線;在沒有看清腳下情況時禁止走動。在有可能墜落的場所作業時,要采取可靠的防墜落措施,使用安全繩、安全帶或張掛安全網。

3.9下大艙時應事先了解和掌握二、三層柜艙蓋的開啟情況和道門是否敞開,嚴禁在敞開的艙口,道門處倒退作業,禁止在艙口圍、大梁上行走。

3.10不允許同艙不同層同時作業。在上層作業時,作業人員嚴禁向下拋擲物品,有墜落危險的部位要限制通行。3.11需要攀登護肋板作業時,要確認羊角掛鉤牢固,護肋板搭防牢靠方可上攀,并應按高處作業的規定采取可靠的防護措施。

3.12大艙作業的工具、物料必須使用吊車或繩索綁扎牢固運送,嚴禁拋擲。

篇3:城市軌道交通安全檢查操作規范

第一條為規范本市軌道交通安全檢查工作,維護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和乘客人身、財產安全,根據《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的規定,結合本市軌道交通安全檢查工作實際,制定本規范。

第二條凡在本市行政區域內從事軌道交通安全檢查工作的,均須遵守本規范。

本規范所稱安全檢查(以下簡稱安檢),是指對進入軌道交通車站人員所攜物品進行的專業性檢查。

本規范所稱軌道交通是指地鐵、輕軌等城市軌道公共客運系統。

第三條公安機關負責本市軌道交通安檢工作的指導、檢查、監督和警力保障,依法處理安檢中發現的違法犯罪行為;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從軌道交通安全運營行業監管角度,對軌道交通安檢工作予以協調配合。

第一章安檢原則

第四條軌道交通安檢工作,應當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依法實施、按章操作的方針。

第五條運營企業應當對進入軌道交通車站人員所攜帶的物品進行必要的安全檢查。公安機關對有違法犯罪嫌疑的人員依法進行盤問、檢查,依法處理拒不接受安檢強行進入軌道交通車站或者擾亂安檢現場秩序等行為。

第六條軌道交通安檢開始和結束時間與運營時間同步。

第二章安檢實施

第七條軌道交通運營企業(以下簡稱運營企業)負責組織實施車站安檢工作,為安檢工作提供保障,并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確定安檢工作責任部門和負責人,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建立安檢指揮和保障體系,實行統一指揮、分級負責。

(二)制定安檢工作方案和安檢突發事件處置預案并向公安機關、交通行政管理部門備案,組織安檢人員定期開展演練。

(三)配置經國家專業檢測機構檢測合格、符合行業標準的安檢設備并確保設備正常運行。

(四)在車站設置安檢工作站(點)、劃定安檢區和通道、配置明顯標識、對安檢區域實行封閉管理。

(五)對安檢人員進行軌道交通運營安全基礎知識、公共安全防范知識、安檢工作操作規范等相關培訓考核,不得安排未經培訓合格的人員從事安檢工作。

(六)不得安排安檢人員在崗期間從事與安檢無關的工作。

(七)利用車站顯著位置對安檢工作進行宣傳,并將禁帶物品和限帶物品的目錄予以公示。

第八條軌道交通安檢工作的具體實施可以由運營企業自行實施,也可以由運營企業委托安檢服務企業負責實施。

受運營企業委托負責實施軌道交通安檢工作的安檢服務企業,應當具有合法的資質。雙方應當簽訂安檢服務合同,確定各自的權利義務,安檢服務企業應當落實以下要求:

(一)明確安檢現場負責人。

(二)向運營企業提供合格的安檢人員。

(三)服從運營企業對安檢工作的管理要求。

(四)組織安檢人員接受運營企業的軌道交通安全基礎知識等方面的培訓考核。

(五)合理安排安檢人員在職培訓和在崗工作時間。確保安檢人員每年參加在職專業培訓不少于30學時,每年在崗工作時間不少于100小時。

(六)健全安檢人員管理制度,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嚴格管理安檢人員檔案和證件,隨時備查。

(七)為安檢人員提供符合國家相關規定的薪酬、福利、保險和食宿、工裝等保障。

第三章安檢工作站(點)設置及設備、人員配備

第九條運營企業應當在公安機關的指導下設置或者調整安檢工作站(點)的位置;安檢工作站(點)應當設立在軌道交通車站的非付費區域;因車站建筑結構、客流疏導需要等特殊原因,設立在付費區域的安檢工作站(點),應當確保不阻礙人流通行和疏散等必要的安全需求。

第十條軌道交通安檢工作站(點)應當配置滿足本站(點)安檢工作需求的,符合國家標準的通道式安檢機、液態危險品檢查儀、爆炸品檢查儀、金屬探測設備、防爆毯、違禁物品和危險物品存儲設備以及必要的導向標識、警戒帶、其他安檢專用設備及設備專用電源。

第十一條軌道交通安檢按照作業單元標準進行組織。安檢作業單元人員標準配置為:每1臺通道式安檢機配備4-5名安檢人員。其中:指揮員1人、值機員1人、手檢員1人、引導員1人、安全員1人。

運營企業可以根據乘客流量和安檢設備通過能力等情況,對各安檢工作站(點)安檢人員配置進行適當調配,但每個安檢工作站(點)的人員配置最低不得少于2人。其中:指揮員1人,值機員1人。

第十二條安檢人員崗位職責分工和工作要求:

(一)引導員位于安檢通道前1米左右處,負責宣傳、引導、提示乘客接受安檢;協助受檢人將被檢物品放置在傳送帶上,同時觀察受檢人的神態、動作,遇有可疑情況,示意值機員實施重點檢查。

(二)值機員負責辨別通道式安檢機監視器上受檢行李圖像中的物品形狀、種類,將需要開箱(包)檢查的行李及重點檢查部位通知手檢員。

值機員連續操機工作時間不得超過40分鐘,每工作日值機時間累計不超過6小時。

(三)手檢員位于通道式安檢機后,對經通道式安檢機發現的可疑物品使用爆炸品檢查儀、液態危險品檢查儀、金屬探測等設備進一步檢查,并隨時觀察受檢人的神態、動作,保持警惕。

(四)安全員負責維護安檢區秩序,在直視范圍內與受檢人保持適當距離,控制安檢中發現的可疑物品,觀察并掌握可疑人員動向,遇有突發事件應迅速采取措施進行先期處置并報告指揮員。

(五)指揮員負責安檢人員站位、協調安檢相關工作、并協助引導乘客接受安檢。定時向安檢指揮機構報告情況,遇有緊急情況立即報告。

運營企業對安檢人員配置進行調配時,應當按照調配后的人員配置情況,對各崗位分工進行再劃定,明確調配后安檢人員的具體職責,做到人員減少后原崗位職責無疏漏,確保安檢工作順利進行。

第四章安檢現場

第十三條工作流程

(一)班前準備

1、在安檢區內設置隔離線和人員疏導通道。

2、做好通道式安檢機等安檢設備的調試。

3、檢查安檢人員到崗、著裝情況,部署安檢任務,提出工作要求。

(二)交接班

1、交接班應當書面交接填寫《安檢交接班記錄》。

2、交接班內容包括:上級指示、問題及處理結果、設備情況、遺留問題、需注意事項等。交班人員在接班人員完成崗位接替后方可離崗。

(三)結束作業

1、關閉設備。

2、對設備進行清點后安全存放。

3、做好當日安檢工作數據統計和物品處理工作。

第十四條安檢工作程序

(一)要求進入軌道交通車站的人員將本人攜帶物品放置在通道式安檢機上通過檢查。經通道式安檢機及其他安檢設備檢查時,存在疑點的物品,現場安檢人員認為需進一步檢查的,應當報告公安機關進行復檢。

(二)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必須在執勤民警指導和監督下進行復檢:

1、用通道式安檢機檢查時,圖像模糊不清,無法判斷物品性質的。

2、用通道式安檢機檢查時,發現有疑似利器、爆炸物、槍或彈狀物等危險物品的。

復檢對包的底部、角部和內外側小兜等部位,應當要求受檢人自行打開或取出物品接受檢查,并注意發現有無夾層。開箱(包)檢查后應重新通過通道式安檢機檢查。

遇有受檢人攜帶的特殊物品,不便或無法用通道式安檢機檢查的,可用人工檢查方法進行檢查。

對乘客聲明不宜公開檢查的物品,應當征得其同意后,單獨實施檢查。

(三)實施安檢時,安檢人員應統一著裝,佩戴安檢崗位標識,遵守《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第三十三條關于安檢人員的相關規定。

第十五條安檢文明用語

(一)在引導乘客安檢時,應當使用“引導詞”。內容為:“您好!請您接受安全檢查。”

(二)對需開包檢查的乘客,應當使用“告知詞。”內容為:“您好,您的箱包(挎包、箱子、行李等)需要進行開包檢查,請您配合。”

(三)對于乘客攜帶的箱包經打開確認安全后,應當使用“感謝詞”。內容為:“檢查完畢,謝謝合作,請您拿好隨身物品,祝您乘車愉快。”

(四)遇有乘客不配合安檢時,應當使用“勸檢詞”。內容為:“您好!根據《北京市城市軌道交通安全運營管理辦法》第三十四條的規定,請您接受、配合安檢。”

(五)遇有乘客攜帶軌道交通限帶物品時,應當使用“告知詞”。內容為:“您好!您攜帶的物品屬于軌道交通運營企業公示的限帶物品,您不能攜帶該物品乘坐軌道交通工具。請您主動丟棄該物品后乘坐軌道交通工具,或者攜帶該物品乘坐其他交通工具。謝謝您的配合。”

第五章禁、限帶物品的處理

第十六條禁帶物品是指國家現行法律法規明令禁止攜帶的物品。

禁、限帶物品的種類,按照本市現有規定執行;軌道交通運營企業可以根據運營安全的實際需要,增補限帶物品的種類。

軌道交通運營企業應當在車站內顯著位置公示禁、限帶物品的目錄。

(一)發現受檢人攜帶禁帶物品的,應當立即報告公安機關,并將該物品置于危險物品存儲設備內,公安機關應當迅速依法處置。

(二)發現受檢人攜帶限帶物品的,應當告知受檢人可以自棄該物品后乘坐軌道交通工作或者直接改乘其他交通工具;受檢人拒不接受上述兩種處理方式的,安檢人員有權拒絕其進站乘車;必要時,報告公安機關,由執勤民警將其帶離車站。

軌道交通車站安檢工作站(點)不得接受乘客限帶物品的暫存和其他物品寄存。

第十七條對安檢過程中乘客自棄的限帶物品,應當由車站專人負責管理,并建立臺帳。記錄收到的時間、地點、數量及品名。發現乘客遺留在安檢現場的物品,應當由兩名以上安檢人員共同清點和登記,及時交由車站專人保管。

第六章安檢特別處置

第十八條發現受檢人攜帶槍支、爆炸物品,應當立即報告公安機關,并采取必要的先期處置措施;公安機關應當迅速依法處置。

第十九條在軌道交通安檢現場無理取鬧、擾亂安檢工作秩序、妨礙安檢人員正常工作,不聽勸阻的,應當及時報告公安機關。公安機關應當迅速恢復并維護正常的安檢秩序,對擾亂安檢秩序、影響公共安全的人員予以處理。

第二十條對在接受安檢過程中聲稱本人隨身攜帶爆炸、危險物的,現場安檢人員應當立即報告公安機關,并采取必要的先期處置措施;公安機關應當迅速依法處置。

第二十一條安檢設備發生故障,現場安檢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盡快恢復設備,同時及時組織開展人工檢查。

第二十二條安檢工作站(點)發生人員擁堵時,現場安檢人員應當立即報告現場負責人,迅速采取增開人工檢查通道、設置蛇形通道等措施提高安檢通過速度。運營企業應當立即采取限制客流等措施,與執勤民警共同維持安檢現場秩序。

第七章附則

第二十三條具體實施安檢工作的運營企業或者安檢服務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安檢服務質量監督機制,向社會公開接受投訴的渠道和方式等公共監督措施,明確受理、調查、處理、結果反饋等投訴處理程序。服務質量監督工作記錄應當存檔備查。

第二十四條在本市省際長途客運系統內實施的安檢工作,可以參照本規范執行。

第二十五條本規范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