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院后勤總公司人事管理辦法
學院后勤服務總公司人事管理暫行辦法
(經總公司職工代表會議第二次會議通過)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充分調動干部、職工的勞動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合理發揮人力資源在后勤經營服務管理中的作用,遵照國家、學院有關人事管理精神,根據《上饒師院后勤社會化改革方案》、《上饒師院后勤服務總公司章程》的要求和總公司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暫行辦法。
第二章基本原則
第二條“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的原則。原學院事業編制人員和以后從學院進入總公司的事業編制人員,仍保留其事業編制性質不變。其行政級別、工資待遇在其檔案中保留,在醫療、住房、工改、養老保險、失業保險、職稱評聘等方面享受學院同類人員同等待遇,經費由學院解決。總公司其他人員及從社會新招、新進人員屬企業編制,與學院無人事關系,其住房、醫療、養老保險、失業保險等進入社會保險系列。
第三條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打破身份、編制及部門所有的界限,按需設崗,以崗定酬、競爭上崗、擇優錄用,能進能出,能上能下。
第四條一級聘一級的原則。實行全員聘任制,總經理、副總經理由學院聘任或任命,中心主任、副主任由總經理聘任,員工由中心主任聘任。
第五條精干、高效的原則。進行崗位結構的調整,雙向選擇,實現有效崗位,滿負荷工作。
第三章組織管理
第六條總公司辦公室是組織實施本辦法的主管部門,全面負責人事管理工作。
第四章管理人員的聘用
第七條中心主任面向全校公開競聘,由學院選聘工作領導小組按程序選定,總經理聘任,聘期兩年,實行服務目標和經濟目標的“雙目標”責任辦法。
第八條中心副主任在中心主任提名、職工推薦的前提下,經總公司考核后予以確定,由總經理聘任,聘期兩年。
第九條總公司辦公室主任、副主任、干事、秘書、會計、出納等管理人員在自愿申請,經總公司考核予以確定,由總經理聘任,聘期兩年。
第五章職工的聘用
第十條根據工作需要,總公司辦公室會同中心主任制定各中心崗位、職數計劃,職工自愿選崗(可選2個)競聘,經總公司競聘領導小組按競聘程序確定后,由中心主任聘任,聘期一年。
第十一條對各中心確因發展需要新增設崗位和職數,由中心提出用人申請,經中心和總公司辦公室聯合考核后,由中心主任試聘6個月,期滿合格轉為正式聘任。招收錄用臨時工的有關條件參照饒師專字(99)06號文件執行。
第六章續聘、解聘
第十二條管理人員、職工聘期已滿,經考核合格,本人提出續聘申請,可按規定程序予以續聘。
第十三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予以解聘:
1、聘用后,經查實確屬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2、經考核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的;
3、因身體原因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的;
4、一年內事假累計超過15天以上以及曠工3天以上的;
5、聘期內不能履行聘約的;
6、自動離崗、辭職的;
7、違紀違規,造成不良后果的;
8、失職、瀆職,造成損失的;
9、無事生非,影響干部、職工團結的;
10、犯有其它嚴重錯誤的。
對解聘的事業編制人員,報院人事部門處理。
第七章試崗、轉崗、待崗、失業
第十四條對沒有被錄用以及新進人員,在崗位、職數有空額的情況下,經本人申請,并按規定考核后,可試崗6個月,試崗合格者轉為正式聘用,不合格者不予聘用。
第十五條因崗位、職數調整、變動等客觀需要以及身體上的原因,管理人員、職工應予以轉崗,轉崗實行本人自愿選擇和組織把關相結合的辦法。
第十六條對未被聘用又未被試崗的人員,實行待崗辦法,待出現崗位、職數空額后,再競爭上崗。
第十七條長期未能競聘到崗位或拒不參加競聘、接受聘用或被解聘的人員,進入失業行列。?
第八章內退、退休
第十八條對分離前在冊的后勤正式編制人員,根據饒師專(1997)18號及校辦(1998)12號抄告單的規定,經本人自愿申請,學校批準,可辦理內退手續。
第十九條原學院正式編制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回學院由學院人事部門辦理退休手續。
第二十條正常繳納養老保險金的企業編制人員,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后,由總公司為其辦理退休手續。
第九章工資待遇
第二十一條實行“以崗定薪,薪隨崗易,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工資分配原則。
第二十二條總公司實行基礎工資、崗位工資、效益工資、年薪工資等多種靈活的工資形式。
基礎工資分為三種情況:事業編制人員的基礎工資由工資表上的前兩項構成;在饒師專勞司字(1992)01號文件出臺前辦理的大集體人員,基礎工資按贛勞計(1999)50號“關于企業工資標準的統一和過渡”套改后的標準執行;在饒師專勞司字(1997)01號文件出臺后辦理的大集體人員及其他人員的基礎工資統一定為100元/月。
崗位工資由崗位工作內容、技能、醫療、社保、企業各種補貼構成。
效益工資根據各中心經營服務情況、目標完成情況、個人工作表現及貢獻大小情況予以確定,以月獎、季獎、學期獎、年度獎的方式由中心掌握予以分配。
年薪制工資由月基本薪與剩余年薪構成。
經營承包單位還可采取按勞、按資、按生產要素分配等更為自主、更為靈活的分配形式。
鑒于總公司正式工較多,為確保改革后職工整體收入不降低,職工工資構成采取“基礎工資+崗位工資+效益工資”為主的形式。
第二十三條?1、試崗人員在試崗期間只發給工資構成的60%;2、事業編制人員在待崗1年內發給待崗工資300元/月;3、失業人員總公司不承擔其任何待遇;4、內退人員由學院按規定解決其待遇;5、原事業編制人員在其聘任崗位上總收入低于檔案工資的70%,前3年內按70%補足;6、事業編制人員退休后,回學院享受同類人員同等待遇;7、正常繳納養老保險金的企業編制人員退休后,享受社保部門規定的待遇。8、一個月內請事假在3天以上的,不享受當月效益工資和獎金;一年內累計事假在10天以上的,不享受當年效益工資和獎金;9、職工病假、婚假、喪假、產假期間的待遇參照相關規定執行。
第十章獎懲
第二十四條?為激發公司全體員工的創造熱情,為公司、為學院多做貢獻,對下列人員給予獎勵。
1、有重大發明創造,為總公司創造年純利潤達5萬元以上的,按純利總額的20%獎勵;
2、在生產經營活動中,為公司一次性節支10萬元以上或創收10萬元以上的,按節支、創利總額的20%獎勵;
3、獲院級以上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按授獎單位同等數額的獎勵金予以獎勵;
4、保護公共財產,使國家和集體利益免遭重大損失的,給予重獎;
5、在完成責任目標的同時,超額完成經濟目標任務的中心,超額部分利潤的40%,作為中心所有職工的獎勵,具體分配辦法由中心主任確定;30%作為總公司發展基金,20%作為中心設備添置基金,10%作為中心負責人獎金。
第二十五條下列情形給予相應處罰:
1、違反勞動紀律,遲到、早退、曠工、擅離崗位、消極怠工、不完成工作任務的;
2、不服從工作分配,無理取鬧,聚眾鬧事,打架斗毆,影響工作、社會秩序的;
3、玩忽職守,違反操作規程和安全規程,造成事故和嚴重損失的;
4、以各種方式撈取國家和集體資產,損公肥私的;
5、有第十三條所列各種情形的。
第二十六條對職工的處罰視情節輕重分為:罰沒就業風險押金,扣發工資,記過,解聘,除名。
第十一章休假規定
第二十七條職工有特殊情況請事假必須辦理請假審批手續,5天以內由中心主任審批,5天以上由總公司審批,未辦理事假審批手續的按曠工論處。
第二十八條職工因病請病假應持縣級以上醫院有效診斷證明和請假條。5天以內,由中心主任審批,5天以上由總公司審批,未辦理病假審批手續的按曠工論處。
第二十九條根據國家政策規定,事業編制人員可休婚假、產假、喪假。企業編制人員的婚、產、喪假按有關規定執行。
第三十條職工可享受國家規定的法定節假日,但如何休息應根據崗位情況由各中心統一安排。
第十二章職工教育、培訓與人事考核
第三十一條職工應接受和參加各種形式的教育與崗位培訓,提高文化水平和崗位技能。
第三十二條職工考核采取平時考核、年度考核、聘任期滿考核三種形式,考核內容主要是德、能、勤、績、體五個方面。
第三十三條職工考核結果與其工資待遇、聘任、聘用掛鉤。
第十三章仲裁
第三十四條對勞動人事爭議或糾紛,當事人可依法定程序通過協商、調解、仲裁、訴訟等渠道予以解決。
第三十五條總公司設立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委員會,負責勞動人事爭議、糾紛的調解工作。該調解委員會由后勤基層工會代表、總公司職工代表、各中心主任和分管人事的負責人組成。
第十四章附則
第三十六條各中心可依據本暫行辦法,結合中心實際,制定管理細則。
第三十七條本暫行辦法的解釋權在總公司辦公室。
第三十八條本暫行辦法自總公司職工代表會議通過之日實施。
篇2:油品調運分公司人事檔案管理辦法
工貿油品調運分公司人事檔案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提高zz石油(集團)工貿有限公司油品調運分公司(以下簡稱“油品調運分公司”或“公司”)檔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護和利用人事檔案,使其更好地為企業改革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z省檔案管理條例》、《干部檔案工作條例》和工貿公司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機關各部門及各駐站。
第三條本辦法中的人事檔案指企業人力資源等有關部門在工作中形成的記載個人經歷、政治思想、品德作風、業務能力、工作表現、工作實績、工資待遇等內容的文件材料,是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反映個人成長歷史的憑證和依據。
第四條人事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管理時要注意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便于企業各方面的利用。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私自保存、擅自銷毀或據為己有。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五條人事檔案是由公司綜合辦公室統一管理,業務工作接受上級有關業務部門的監督。
第六條綜合辦公室的主要人事檔案管理職責是:
(一)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人事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
(二)建立健全公司人事檔案工作規章制度;
(三)負責接收、鑒別、整理、保管、轉遞、提供公司各級員工的人事檔案;
第三章歸檔
第七條為了使人事檔案能夠真實地全面地反映個人全貌,綜合辦公室應收集公司員工的工作調配、干部任免、職稱職務評聘、考察、考核、培訓、獎懲、工資待遇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個人德、能、勤、績的文件材料,充實檔案內容。具體收集歸檔范圍見附件。
第八條歸檔要求:
(一)收集的人事檔案材料,必須經過認真的鑒別,做到真實準確,完整齊全,文字清楚,對象明確,手續完備、具有保存價值。需經組織審查蓋章或本人簽字的,應在蓋章簽字后方能歸入人事檔案。
(二)人事檔案歸檔材料必須統一使用十六開規格的辦公用紙,不得使用圓珠筆、鉛筆、或紅色及純藍色墨水和復寫紙書寫。
(三)凡需銷毀的材料必須詳細登記,并經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和主管領導審查批準,由專人負責監銷。
(四)不屬于檔案范圍的材料,不得擅自歸檔。
(五)檔案卷皮,目錄和檔案袋的樣式、規格應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制作與裝訂,以便于查找。
第九條公司要建立主動送交人事檔案材料的工作制度,并由綜合辦公室人事干事、組織干事負責收集各部門的歸檔材料。
第四章管理和利用
第十條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對人事檔案材料按在職/退休、干部/職工檔案進行分類、編號、排架。對不屬于上述范圍人員的人事檔案應進行代管,并按規定收取管理費。
第十一條建立人事檔案登記和統計制度以及各類檔案名冊,每半年做一次檢查核對,做到檔案號與檔案名冊編號一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第十二條根據安全保密,便于查找的原則,人事檔案應嚴密科學地保管;人事檔案管理人員應嚴格執行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檔案內容,確保檔案的絕對安全和準確無誤。
第十三條凡需利用本單位人事檔案的,必須由綜合辦公室上報主管領導,經審批后方可進行;應妥善保存重要、珍貴的檔案,用復制品代替原件提供利用。
第五章檔案的傳遞
第十四條員工在公司工作期間形成的各類材料必須在調離公司前全部歸檔后再做檔案移交。
第十五條對人事檔案的接收、移交必須嚴格履行相關手續,做好登記與審批工作,留存雙方交接單備查。
第十六條人事檔案應通過機要交通渠道傳遞或派專人傳送,不準郵寄或交本人自帶。如外單位派專人提取,必須持人事或組織部門出具的介紹信,否則不予辦理。
第十七條收到接收單位調檔函后,必須經綜合辦公室負責人同意簽署意見方可轉出。檔案轉出后,應聯系確認檔案是否轉到,并收取對方回執以防丟失。
第六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綜合辦公室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十九條本辦法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工貿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
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范圍
1.員工調配、任免、考察考核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種登記表(如職工履歷表、登記表),任免呈報表(包括上報的考察材料),鑒定、民主評議和組織考核形成的綜合材料,離退休審批表,軍隊轉業部門審批表等。
2.錄用和聘用工作中形成的錄用和聘用審批表,政審材料,續聘審批表,退職材料。
3.出國出境人員審批表、登記表及在外表現情況的鑒定材料。
4.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的工、青、婦等群眾團體代表會以及民主黨派代表會的代表登記表和委員的簡歷表、政績材料。
5.辦理工資、待遇工作中形成的審批表和解決待遇問題和審批材料。
6.評聘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工作中形成的專業技術人員任職資格申報表,專業技術職務考績材料以及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審批表。
7.員工更改姓名、民族、年齡、入黨入團時參加革命工作時間等過程中形成的個人申請表,組織審查報告,上級批復以及所依據的證明材料。
8.黨團組織建設中形成的入黨志愿書(1-2份系統的)和轉正申請書、自傳、政審材料、黨員登記表、不予登記的決定、組織審批意見及所依據的材料,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中形成的組織意見。民主評議黨員登記表,優秀黨員事跡及審批材料。認定為不合格黨員被勸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實依據材料和審批材料,*材料,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組織意見;入團志愿書、申請書、團員登記表、退團材料;加入民主黨派的材料。
9.干部審查工作中形成的調查報告、結論、上級批復、個人結論的意見、檢查交待、旁證材料;甄別復查結論、調查報告、批復及有關的主要依據材料。
10.表彰獎勵活動中形成的各種先進人物登記表、審批表、先進模范事跡。
11.各種處分決定、調查報告、上級批復、本人交待及旁證材料、刑事判決書。
12.員工的創造發明、科研成果、著作、譯著和有重大影響的論文等目錄。
13.體格檢查中確診有殘疾的體檢表及工傷致殘確定殘廢等級的材料。
14.辦理喪事活動中形成的悼詞、訃告;非正常死亡的調查報告。
15.高等教育
、國民教育、成人教育和干部進修、培訓工作中形成的學生(學員)登記表、學習成績登記表、畢業登記表,授于學位的材料,學歷證明書,學習鑒定材料。
16.學生學籍變動記錄材料。
17.學生在校期間每學年的思想品德評定表。
18.畢業學生體檢表。
19.其他可供組織參考有保存價值的材料。
篇3:石油公司人事檔案管理辦法
石油銷售公司人事檔案管理暫行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提高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檔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護和利用人事檔案,使其更好地為企業改革發展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干部檔案工作條例》和產品經銷公司有關規定,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公司機關各部門。
第三條本辦法中的人事檔案指企業人力資源等有關部門在工作中形成的記載個人經歷、政治思想、品德作風、業務能力、工作表現、工作實績、工資待遇等內容的文件材料,是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反映個人成長歷史的憑證和依據。
第四條人事檔案工作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原則,管理時要注意維護檔案完整與安全,便于企業各方面的利用。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私自保存、擅自銷毀或據為己有。
第二章組織機構及職責
第五條人事檔案是由公司綜合辦公室統一管理,業務工作接受上級有關業務部門的監督。
第六條綜合辦公室的主要人事檔案管理職責是:
(一)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關于人事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
(二)建立健全公司人事檔案工作規章制度;
(三)負責接收、鑒別、整理、保管、轉遞、提供公司各級員工的人事檔案;
第三章歸檔
第七條為了使人事檔案能夠真實地全面地反映個人全貌,綜合辦公室應收集公司員工的工作調配、干部任免、職稱職務評聘、考察、考核、培訓、獎懲、工資待遇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個人德、能、勤、績的文件材料,充實檔案內容。具體收集歸檔范圍見附件。
第八條歸檔要求:
(一)收集的人事檔案材料,必須經過認真的鑒別,做到真實準確,完整齊全,文字清楚,對象明確,手續完備、具有保存價值。需經組織審查蓋章或本人簽字的,應在蓋章簽字后方能歸入人事檔案。
(二)人事檔案歸檔材料必須統一使用十六開規格的辦公用紙,不得使用圓珠筆、鉛筆、或紅色及純藍色墨水和復寫紙書寫。
(三)凡需銷毀的材料必須詳細登記,并經綜合辦公室負責人和主管領導審查批準,由專人負責監銷。
(四)不屬于檔案范圍的材料,不得擅自歸檔。
(五)檔案卷皮,目錄和檔案袋的樣式、規格應按照統一的標準進行制作與裝訂,以便于查找。
第九條公司要建立主動送交人事檔案材料的工作制度,并由綜合辦公室人事干事、組織干事負責收集各單位的歸檔材料。
第四章管理和利用
第十條人事檔案管理人員對人事檔案材料按在職/退休、干部/職工檔案進行分類、編號、排架。對不屬于上述范圍人員的人事檔案應進行代管,并按規定收取管理費。
第十一條建立人事檔案登記和統計制度以及各類檔案名冊,每半年做一次檢查核對,做到檔案號與檔案名冊編號一致,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第十二條根據安全保密,便于查找的原則,人事檔案應嚴密科學地保管;人事檔案管理人員應嚴格執行保密制度,不得泄露檔案內容,確保檔案的絕對安全和準確無誤。
第十三條凡需利用本單位人事檔案的,必須由綜合辦公室上報主管領導,經審批后方可進行;應妥善保存重要、珍貴的檔案,用復制品代替原件提供利用。
第五章檔案的傳遞
第十四條員工在公司工作期間形成的各類材料必須在調離公司前全部歸檔后再做檔案移交。
第十五條對人事檔案的接收、移交必須嚴格履行相關手續,做好登記與審批工作,留存雙方交接單備查。
第十六條人事檔案應通過機要交通渠道傳遞或派專人傳送,不準郵寄或交本人自帶。如外單位派專人提取,必須持人事或組織部門出具的介紹信,否則不予辦理。
第十七條收到接收單位調檔函后,必須經綜合辦公室負責人同意簽署意見方可轉出。檔案轉出后,應聯系確認檔案是否轉到,并收取對方回執以防丟失。
第六章附則
第十八條本辦法由綜合辦公室負責解釋和修訂。
第十九條本辦法未盡事宜,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集團公司、產品經銷公司相關規定執行。
第二十條本辦法自頒布之日起施行。
附件:《石油銷售公司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范圍》
附件:
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歸檔范圍
1.員工調配、任免、考察考核等工作中形成的各種登記表(如職工履歷表、登記表),任免呈報表(包括上報的考察材料),鑒定、民主評議和組織考核形成的綜合材料,離退休審批表,軍隊轉業部門審批表等。
2.錄用和聘用工作中形成的錄用和聘用審批表,政審材料,續聘審批表,退職材料。
3.出國出境人員審批表、登記表及在外表現情況的鑒定材料。
4.黨代會、人代會、政協會議的工、青、婦等群眾團體代表會以及民主黨派代表會的代表登記表和委員的簡歷表、政績材料。
5.辦理工資、待遇工作中形成的審批表和解決待遇問題和審批材料。
6.評聘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工作中形成的專業技術人員任職資格申報表,專業技術職務考績材料以及聘任專業技術職務的審批表。
7.員工更改姓名、民族、年齡、入黨入團時參加革命工作時間等過程中形成的個人申請表,組織審查報告,上級批復以及所依據的證明材料。
8.黨團組織建設中形成的入黨志愿書(1-2份系統的)和轉正申請書、自傳、政審材料、黨員登記表、不予登記的決定、組織審批意見及所依據的材料,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中形成的組織意見。民主評議黨員登記表,優秀黨員事跡及審批材料。認定為不合格黨員被勸退或除名的主要事實依據材料和審批材料,*材料,取消預備黨員資格的組織意見;入團志愿書、申請書、團員登記表、退團材料;加入民主黨派的材料。
9.干部審查工作中形成的調查報告、結論、上級批復、個人結論的意見、檢查交待、旁證材料;甄別復查結論、調查報告、批復及有關的主要依據材料。
10.表彰獎勵活動中形成的各種先進人物登記表、審批表、先進模范事跡。
11.各種處分決定、調查報告、上級批復、本人交待及旁證材料、刑事判決書。
12.員工的創造發明、科研成果、著作、譯著和有重大影響的論文等目錄。
13.體格檢查中確診有殘疾的體檢表及工傷致殘確定殘廢等級的材料。
14.辦理喪事活動中形成的悼詞、訃告;非正常死亡的調查報告。
15.高等教育、國民教育、成人教育和干部進修、培訓工作中形成的學生(學員)登記表、學習成績登記表、畢業登記表,授于學位的材料,學歷證明書,學習鑒定材料。
>16.學生學籍變動記錄材料。
17.學生在校期間每學年的思想品德評定表。
18.畢業學生體檢表。
19.其他可供組織參考有保存價值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