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信息監控制度范本

安全信息監控制度范本

2024-07-10 閱讀 8847

1、安全監控室負責安全監控值班、各安全監控系統的日常管理工作。

2、對系統的維護必須堅持定期檢查、維護工作。

3、必須建立專門的監控值班記錄,記錄監控系統收集到的相關安全信息,掌握安全生產動態和系統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問題。

4、每班必須安排專職維護人員,負責當班安全監控系統的硬、軟件問題的維修處理,做到維修及時,確保安全監控設備的正常運行和信息數據的可靠,科學指導安全生產。

5、安全監控室每日要在召開安全調度會議之前進行前一天安全情況總結,并要進行日報告,并做出專門的安全日報表,為安全調度會議提供安全信息報告。以便對當天安全工作做出合理安排。

6、安全監控室和專職安全調度人員要認真接收各方面的安全信息匯報,并做出科學的篩選分類,對已處理的問題及時做到閉合。對未處理的問題及時整理和報告,以便及時安排處理,并進行整改情況落實,做到閉合。

7、安全監控值班和安全調度人員要定期(每周一次)進行周分析,每月進行一次總結,為安全辦公會議提供依據。

8、要利用信息手段,安全監控系統的優勢,建立好安全信息檔案,門組定期做出分析圖表,總結規律,供領導決策參考。

9、注意掌握工作面周期來壓、瓦斯、涌水等變化,和相關安全要素對生產的影響,及時利用系統優勢,分析總結,提出報告。

10、進行好安全信息的檔案管理,電腦歷史數據保存要足夠,原則不少于三個月,所有原始記錄要妥善保存,由專人建檔管理,做到凡查有據,真實可靠。

安全隱患事前責任追究制度、獎懲制度、全員安全管理制度執行公司相關制度。

篇2:安全信息管理系統概述

一、管理信息系統的概念

所謂系統就是指由若干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的各個部分為了一定目標而組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個整體。構成整體的各個組成部分,稱為子系統。假若以一個經濟組織的會計作為一個系統,而有關結算中心、會計報表、成本核算、資產臺帳和貨幣資金等則是它的子系統。至于有關供銷、生產、人事等方面的信息則屬于會計系統以外的環境系統。會計信息系統見圖10-2。

過去,國外大多數企業和我國一些先行單位,為了適應不同職能組織的需要,除了設立會計信息系統以外,還有生產技術、供銷、人事、后勤等科室也都分別設立適合于它們各自需要的信息系統。這樣一個企業就有若干信息管理系統,易于發生重復勞動,同一原始資料要分別輸入若干個信息管理系統。如有關材料的采購、耗用、轉移、完工、職工的基本工資、出勤記錄等都要同時輸入若干個信息系統。這樣不僅出現重復勞動,易于發生差錯,而且更改也不方便,造成相互不協調,成本也就比較高。

近年來在信息管理中提出綜合性管理系統。就是將一個經濟組織作為一個系統,而其生產、技術、會計、供銷、后勤、人事等職能業務則是這個系統下的各個子系統。實施綜合信息系統需要具有三個條件:

(1)分散的信息活動必須通過組織的集中統一安排;

(2)這些活動必須是整體的組成部分;

(3)這些活動必須由一個集中、獨立的信息中心加以處理。

這樣就能把企業看作一個整體,使一個數據多用,提高效率和更有效地使用信息,成本也可隨之降低。

二、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建立

設計一個新的或改進一個現有的管理信息系統,是一項既復雜又繁重的工作。首先要用系統分析的方法,對系統(包括子系統)的本身范圍及其周圍環境的關系進行分析,提出若干設計方案,決定不同類型,不同管理層次的系統,進行技術和經濟的論證,層層提高設計質量,消除不必要的重復勞動,然后加以評估比較,最后從中決定統一的綜合信息管理標準,包括經濟信息分類、編碼和文件統一化工作。經過試驗證明切實可行后,再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去。其中要注意以下幾方面:

1.明確信息的需求

即對輸出的要求,要通過充分的調查研究,特別是管理中現有的信息種類,它們流轉的來龍去脈,由哪里產生,由誰傳遞,傳到何處,經過怎樣處理,以什么形式輸出,供誰使用,是否可以“一數多用”,是否有別的來源替代,是否要保存等等。所以在建立過程中,專業人員與使用人員之間要經常交換意見,使提供的各項信息都能滿足使用者的要求。

2.信息的收集和處理

這項工作的目的就是要改善信息總的質量,一般包括五項內容:

(1)檢核。要確定各項信息的可靠性的程度,包括來源的可靠性,數據的準確性和有效性等。

(2)整理。將輸入的信息和數據加以提煉整理,以符合規定的要求。

(3)編制索引。按規定編制索引,以供日后儲存和檢索。

(4)傳輸。將正確的信息及時提供給各級主管人員。

(5)存儲。要保存必需的數據資料和文件檔案,準備日后再次使用。

3.信息的使用

其主要目的是向各級主管人員適時地提供各種有關的信息。因此它與信息質量有密切關系。信息的質量主要是指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以及提供的形式。只有保證一定質量的管理信息系統,才能在管理中發揮作用。

圖10-3為綜合性管理信息系統的一例。

圖中,該經濟組織的各個子系統相互間有聯系和交叉,又與使用者系統有聯系。假若將一個工業部門或一個地區看作一個系統,則各個企業又成為其子系統,其范圍就更為廣泛了。

蘇聯在70年代已建成四級自動化綜合管理系統。它由基礎部份和功能部分組成。基礎部分包括組織經濟基礎、信息庫、技術基礎和軟系統等四個方面。功能部分由實現一系列課題的職能子系統組成。所謂四個結構層次是:國家級、中央部門和加盟共和國級、部門及共和國聯合公司級、基層企業級。全國數據傳遞系統把各部門,各主管機關的主要計算中心、各共和國管理機關的中心與全國自動化系統的總計算中心聯結起來。這就屬于更高階段的綜合性管理系統了。

目前我國除西藏外,各省市計委,統計局計算中心都安裝了IBM—4331或VS/80等電子計算機,正在逐步建立經濟管理系統。

三、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工作內容

實現對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要求,是通過信息的周轉過程實現的。信息的周轉過程,包括信息資料的獲取、加工、處理、傳輸、貯存等基本環節。這實際上也就是管理信息系統的基本工作內容。要保證管理系統的有效運行,就必須使每個環節都能靈活而有效的運轉,并形成互相協調、密切結合的系統有機體。

1.信息的獲取

信息收取是信息系統運行的第一步,也是重要的基礎。信息的質量和信息系統其他環節的工作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原始信息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2.信息的加工

原始的信息數以億萬計,作為管理決策使用的信息量,受人們接收信息能力的限制,不可太多。因此必須把大量的信息分成恰當的層次,并且使最高管理層獲得少而精的反映出最基本最重要的情況。信息的加工處理,就是用科學的方法,對大量的原始信息進行篩選、分類、排序、比較和計算,去偽存真,使之系統化、條理化,以便保管、傳送和使用,節省人力、財力和時間,提高管理效能。信息的加工還包括信息分析,即通過對大量信息資料的研究,及時揭露矛盾,發現問題的苗頭,對管理活動進行評價。

3.信息的傳輸

信息只有從信息源及時傳送到使用者那里,才能起到應有作用。信息能否及時發出和到達,取決于信息傳輸的功能。信息的傳輸,要建立自己的傳輸通道系統,形成信息流和信息網。管理組織機構和組織體系決定系統內部基本的信息傳輸通道,但除此以外,信息系統還通過多條渠道,實現直接的和間接的、縱向的和橫向的、縱橫交錯的多方面聯系。可見,信息傳輸網是一個極為復雜和靈敏的系統。

4.信息的貯存

加工的信息,有的并非立即就用,有的雖然立即使用,但還要留作以后參考,所以產生了信息貯存和記憶的功能。信息貯存是信息在時間上的傳輸。通過信息貯存和積累,可以對客觀管理活動進行動態的系統和全面的研究。

篇3:安全科安全信息辦主任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信息辦主任對分管工作范圍內的工作負責,必須熟練掌握煤礦安全專業知識并以法經過培訓,取得安全資格。

一、崗位責任制

第1條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

第2條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

第3條建立健全礦井安全信息管理制度,搞好安全信息系統工程建設。

第4條執行安全大檢查。

第5條負責每日安全信息回報。

第6條堅持原則,準確統計和考核領導干部和信息員下井及“三違”。

第7條全面掌握重要安全隱患整改情況,督促消除事故隱患。

第8條做好安全信息總結,及時向領導和有關部門提供可靠資料。

第9條組織落實維持好副井上井口上、下井人員正常秩序。

第10條認真執行值班制度。

第11條必須盡職盡責,經常深入現場,檢查施工現場的安全隱患,制止“三違”。

第12條完成科交給的其他工作。

二、責任追究

第13條未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行業標準和技術規范,信息辦主任負直接責任。

第14條未執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各項管理制度,信息辦主任負直接責任。

第15條未建立健全礦井安全信息管理制度,信息辦主任負直接責任。

第16條未執行安全大檢查制度,信息辦主任負直接責任。

第17條未組織落實向安全科部匯報每日安全信息,信息辦主任負領導責任。

第18條統計和考核領導干部下井和抓“三違”出現錯誤,出現虛假下井卡,信息辦主任負主要責任或領導責任。

第19條未能全面掌握重要安全隱患整改情況,信息辦主任負領導責任。

第20條未能及時向領導和有關部門提供安全信息資料,或出現失誤,信息辦主任負主要責任或領導責任。

第21條副井上井口升井人員秩序混亂、衛生清潔工作不到位,信息辦主任負主要責任或領導責任。

第22條未認真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信息辦主任負直接責任。

第23條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給予信息辦主任警告處分;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對“三違”行為熟視無睹,不加制止的;

(二)對重大事故預兆或已發現事故隱患不及時采取措施的;

(三)拒不執行煤礦安全監察機構及煤礦安全監察人員安全監察指令的。

第24條對于上述負直接責任、主要責任的,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行政處分、經濟處分、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