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企業防治水安全評價制度

企業防治水安全評價制度

2024-07-10 閱讀 6093

為進一步加強防治水工作,根據《河南省煤炭工業管理局關于在全省煤礦實施水害預測評價的通知》(豫煤行〔2008〕440號)要求,特制定防治水安全評價制度。

一、建立機構,明確責任

成立礦井防治水安全評價領導小組:

組長:礦長

副組長:總工程師生產副礦長安全副礦長

機電副礦長

成員:各副總工程師各生產部室正、副職

領導小組下設防治水安全評價辦公室,辦公室設在生產技術部,生產技術部部長任辦公室主任,其他生產部室正、副職為辦公室考核人員,辦公室電話:×××××××。

防治水安全評價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審查礦井各采掘工作面的水害安全評價情況;核實各采掘地點是否存在突水的可能性;對防治水措施提出指導性意見;通報水害綜合評價結果;指定重點監控項目,并將監控項目落實到人;定期督促檢查水害隱患處理情況。

二、預測評價范圍

礦井所有采、掘工作面,一律實行水害安全評價,先評價后施工。

三、預測評價內容

采掘影響范圍內的施工層位、頂底板含水層、地質構造、老空區邊界、老空區積水量、水壓大小、物探異常區、封閉不良鉆孔、地表水體、采動裂隙帶深(高)度、突水可能性、涌水量大小、防排水設施、通訊設施、防治水設計及措施。具體參考附件評價表。

四、預測評價的組織和實施

(一)采掘工作面水害安全評價分礦井自評、××公司審核、××公司和集團公司審核、確認三個階段。

1.每月26日前,根據我礦下月生產計劃安排,以采、掘工作面為單元,以生產礦為單位進行水害安全評價,評價結果滿足安全生產需要時,報煤業公司水害評價小組審核。

2.××煤業公司水害安全評價審核小組每月28日前對各生產礦井報送的水害安全評價項目進行嚴格審核,提出審核意見并上報××公司審核后上報集團公司確認。

3.集團公司確認安全評價合理完善后,將評審意見返回各礦井落實執行。

(二)我礦水害安全評價管理實行部門分工負責制,各業務部門分工如下:

1.生產技術部

①負責采掘工作面的施工進度及防治水工程質量管理。

②負責采掘工作面的地質、水文地質預測預報、防治水工程設計和措施編制與指導。

2.機電運輸部負責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作中的供電、排水設施(電纜、水泵、管路)的選型和管理工作。

3.安全監察部負責對防治水設計、安全技術措施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

4.調度室負責對采掘工作面防治水工作的通訊、信息調度、水倉、水溝進行管理。

5.通風防突部負責探放水工程施工時對瓦斯、二氧化碳、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檢查監測和治理工作,并負責探放水各鉆場的防滅火工作。

(三)礦各相關業務部門負責收集采掘工作面和自己部門業務有關的防治水信息,并填寫水害評價初評表,報生產技術部匯總。評價表包括以下內容:

1.預測判斷可能揭露的斷層、褶曲、陷落柱等地質構造,并對可能造成的危害進行評價。

2.預測判斷采掘工作面前方及兩側30米范圍內是否存在老空、老巷、各種含水體及導水通道,并對涌水范圍、位置及水位、涌水量作出分析判斷和危害評價。

3.對物探異常區分布情況及危害程度進行評價。

4.結合工作面內部及附近鉆孔,并參照礦井綜合水文地質圖中隔水層等厚線圖,分析底板隔水層厚度變化,對突水可能性進行分析。

5.分析預測下一步可能出水點位置、水源、水量變化趨勢,并作出危害評價。

6.根據預測出水位置和水量,對排水設備、設施和排水管路進行排查,評價水泵、排水管路、排水溝、水管、臨時水倉等是否滿足要求。

7.針對采掘工作面及開口巷道前方上述各類水害因素進行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水措施。

(四)每月26日前由礦總工程師組織,各生產業務部門參加,對當月評價效果進行總結分析,對下月評價進行會審。

1.根據下月的采掘計劃和各采、掘工作面影響范圍內的施工層位、涌水量、附近老空區、物探異常區、封閉不良鉆孔、水井、地表水、防排水設備、通訊設備等情況逐頭逐面進行水害預測安全評價。為了使預測評價范圍較好的銜接,綜采工作面預測范圍是計劃推進度的1.3倍;炮采工作面預測范圍是計劃推進度的1.2倍;炮掘工作面預測范圍是計劃推進度的1.2倍;采掘計劃調整,按調整后采掘計劃及時補充水害預測安全評價。查出水害隱患和監控重點,制定防范措施,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經業務部門負責人、總工程師、安全副礦長、礦長簽字確認,報送公司審核。

2.公司每月28日前由總工程師組織生產技術部、機電運輸部、安全監察部、通風防突部等部門對各生產礦上報的水害預測安全評價進行審核,審核施工地點是否存在突水可能性,并提出預測評價意見,做出防范決策,落實到監管部門和責任人,會審人員簽字后經業務部門負責人、總工程師、副總經理、總經理、董事長簽字確認,于每月30日前報送××公司水害預測安全評價領導小組辦公室審核。各礦采、掘工作面的水害預測評價結果公司審核未通過的,各礦應立即重新預測水害安全評價后再報公司審核。

五、預測評價的監督和考核

要把水害預測評價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要抓細、抓實、抓好,徹底解決礦井水文地質資料不清,防治措施不力,技術管理弱化,冒險蠻干的問題。地測防治水管理人員,要把水害預測評價作為日常工作中的重點去做,多深入現場,搜集第一手材料,認真分析,刻苦鉆研,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探測手段,把地質情況分析透徹,預測準確,防范到位,措施得力,有效防止各類水害事故發生。

針對《河南省煤炭工業管理局關于在全省煤礦實施水害預測評價的通知》所提出的各項要求,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堅決做到先預測評價后施工,不預測評價不施工。要對預測評價的操作流程、責任分工、績效考核、獎懲辦法等都要做出明確細致的規定,保證預測評價工作能夠順利有效地開展下去。

(一)總工程師負責水害預測安全評價工作,評價出的水害隱患及措施必須落實到人。凡沒有參與評價或未通過評價的掘進工作面,生產部門不準發放施工通知單,地測人員不予放線。沒有參與評價或未通過評價的采煤工作面不準開幫采煤。生產過程中發現地質及水文地質條件變化,必須立即組織修訂防治水方案措施,重新進行評價和審核,及時調整水害監控重點。

(二)安全監察部對采掘工作面的水害評價和防治水技術方案、措施的執行進行監督落實,發現沒有評價或評價未通過及安全技術措施執行不到位的采掘工作面,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停止施工。

(三)公司水害預測安全評價小組根據水害評價提出重點監控項目表,并將監控對象落實到人,及時對條件復雜、需要采取特殊措施的重點采掘工作面進行督導,對技術方案及措施執行情況進行抽查,發現隱患或條件變化立即提出整改意見。定期召開水害隱患處理會議,督促落實進展情況。

(四)公司安全監察部對水害評價的組織和評價結果及安全技術方案、措施的執行進行重點監督檢查。

(五)預測評價要實行誰評價(審核)、誰簽字、誰負責的技術管理責任制。同時要制定相應的技術責任獎懲制度。

篇2:煤礦地面防治水規定

一.煤礦企業必須查清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水流系統的匯水、滲漏情況,疏水能力和有關水利工程情況,掌握當地歷年降水量和最高洪水位資料,建立疏水、防水和排水系統。

二.井口和工業場地內建筑物的高程必須高于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在山區還必須避開可能發生泥石流、滑坡的地段。

井口及工業場地內建筑物的高程低于當地歷年最高洪水位時,必須修筑堤壩、溝渠或采取其他防排水措施。

三.井口附近或塌陷區內外的地表水體可能潰入井下時,必須采取措施,并遵守下列規定:

1.嚴禁開采煤層露頭的防水煤柱。

2.容易積水的地點應修筑溝渠,排泄積水。修筑溝渠時,應避開露頭、裂隙和導水巖層。特別低洼地點不能修筑溝渠排水時,應填平壓實;如果范圍太大無法填平時,可建排洪站排水,防止積水滲入井下。

3.礦井受河流、山洪和滑坡威脅時,必須采取修筑堤壩、泄洪渠和防止滑坡的措施。

4.排到地面的礦井水,必須妥善處理,避免再滲入井下。

5.對漏水的溝渠和河床,應及時堵漏或改道。地面裂縫和塌陷地點必須填塞,填塞工作必須有安全措施,防止人員陷入塌陷坑內。

6.每次降大到暴雨時和降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礦區及其附近地面有無裂縫、老窯陷落和巖溶塌陷等現象。發現漏水情況,必須及時處理。

四.嚴禁將矸石、爐灰、垃圾等雜物堆放在山洪、河流可能沖刷到的地段。

五.使用中的鉆孔,必須安裝孔口蓋。報廢的鉆孔必須及時封孔。

篇3:井下防治水管理規定范本

1.?相鄰礦井的分界處,必須留防水煤柱。礦井以斷層分界時,必須在斷層兩側留有防水煤柱。

防水煤柱的尺寸,應根據相鄰礦井的地質構造、水文地質條件、煤層賦存條件、圍巖性質、開采方法以及巖層移動規律等因素,在礦井設計中規定。

嚴禁在各種防隔水煤柱中采掘。

?2.井巷出水點的位置及其水量,有積水的井巷及采空區的積水范圍、標高和積水量,必須繪在采掘工程平面圖上。

在水淹區域應標出探水線的位置。采掘到探水線位置時,必須探水前進。

?3.每次降大到暴雨時和降雨后,應及時觀測井下水文變化情況,并向礦調度室報告。

?4.水淹區積水面以下的煤巖層中的采掘工作,應在排除積水以后進行;如果無法排除積水,必須編制設計,由企業主要負責人審批后,方可進行。

5.在有水或未固結的灌漿區、有淤泥的廢棄井巷、巖石洞穴附近采掘時,必須執行本規程第二百六十條、第二百六十二條的規定。

6.?開采水淹區域下的廢棄防水煤柱時,必須制訂安全措施,報企業技術負責人審批。

?7.井田內有與河流、湖泊、溶洞、含水層等有水力聯系的導水斷層、裂隙(帶)、陷落柱時,必須查出其確切位置,并按規定留設防水煤(巖)柱。

巷道必須穿過上述構造時,必須探水前進。如果前方有水,應超前預注漿封堵加固,必要時預先建筑防水閘門或采取其他防治水措施。

?8.采掘工作面或其他地點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礦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

?9.礦井必須作好采區、工作面水文地質探查工作,選用物探、鉆探、化探和水文地質實驗等手段查明構造發育情況及其導水性,主要含水層厚度、巖性、水質、水壓以及隔水層巖性和厚度等。

?10.煤層頂板有含水層和水體存在時,應當觀測“三帶”發育高度。當導水裂隙帶范圍內的含水層或老空積水影響安全開采時,必須超前探放水并建立疏排水系統。

?11.?承壓含水層與開采煤層之間的隔水層能承受的水頭值大于實際水頭值時,可以“帶水壓開采”,但必須制訂安全措施,報企業主要負責人審批。

?12.?承壓含水層與開采煤層之間的隔水層能承受的水頭值小于實際水頭值時,開采前必須采取下列措施,由企業主要負責人審批:

(一)采取疏水降壓的方法,把承壓含水層的水頭值降到隔水層能承受的安全水頭值以下,并制訂安全措施。

(二)承壓含水層不具備疏水降壓條件時,必須采取建筑防水閘門、注漿加固底板、留設防水煤柱、增加抗災強排能力等防水措施。

?13.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礦井,當開拓到設計水平,只有在建成防、排水系統后,方可開始向有突水危險地區開拓掘進。

?14.煤系底部有強巖溶承壓含水層時,主要運輸巷和主要回風巷必須布置在不受水威脅的層位中,并以石門分區隔離開采。

?15.?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或有突水淹井危險的礦井,應當在井底車場周圍設置防水閘門或在正常排水系統基礎上另外安設具有獨立供電系統且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的潛水泵。

在其他有突水危險的采掘區域,應當在其附近設置防水閘門,不具備設置防水閘門條件的,必須制定防突水措施,由煤礦企業主要負責人審批。

防水閘門應符合下列要求:

(一)防水閘門必須采用定型設計。

(二)防水閘門的施工及其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閘門和閘門硐室不得漏水。

(三)防水閘門硐室前、后兩端,應分別砌筑不小于5m的混凝土護碹,碹后用混凝土填實,不得空幫、空頂。防水閘門硐室和護碹必須采用高標號水泥進行注漿加固,注漿壓力應符合設計要求。

(四)防水閘門來水一側15~25m處,應加設1道擋物箅子門。防水閘門與箅子門之間,不得停放車輛或堆放雜物。來水時先關箅子門,后關防水閘門。如果采用雙向防水閘門,應在兩側各設1道箅子門。

(五)通過防水閘門的軌道、電機車架空線、帶式輸送機等必須靈活易拆;通過防水閘門墻體的各種管路和安設在閘門外側的閘閥的耐壓能力,都必須與防水閘門所設計壓力相一致;電纜、管道通過防水閘門墻體時,必須用堵頭和閥門封堵嚴密,不得漏水。

(六)防水閘門必須安設觀測水壓的裝置,并有放水管和放水閘閥。

(七)防水閘門竣工后,必須按設計要求進行驗收;對新掘進巷道內建筑的防水閘門,必須進行注水耐壓試驗,水閘門內巷道的長度不得大于15m,試驗的壓力不得低于設計水壓,其穩壓時間應在24h以上,試壓時應有專門安全措施。

(八)防水閘門必須靈活可靠,并保證每年進行2次關閉試驗,其中1次應當在雨季前進行,關閉閘門所用的工具和零配件必須專人保管,專地點存放,不得挪用丟失。

老礦井不具備建筑水閘門的隔離條件,或深部水壓大于5MPa,高壓水閘門尚無定型設計時,可以不建水閘門,但必須制定防突水措施。

?16.井下防水閘墻的設置應當根據礦井水文地質情況決定,防水閘墻的設計經煤礦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后方可施工,投入使用前應當由煤礦企業技術負責人組織竣工驗收。

17.井筒穿過含水層段的井壁結構應采用防水混凝土或設置隔水層。

18.井巷揭穿含水層、地質構造帶前,必須編制探放水和注漿堵水設計。

井巷揭露的主要出水點或地段,必須進行水溫、水量、水質等地下水動態和松散含水層涌水含砂量綜合觀測和分析,防止滯后突水。

?19.立井基巖段施工應遵循快速、打干井的原則,并遵守下列規定:

(一)單層涌水量小于10m3/h的含水層段,應強行穿過。

(二)單層涌水量大于10m3/h的含水層段,應預注漿堵水。

(三)單層涌水量大于10m3/h,且含水層層數多,層段又較集中的地段,應進行地面預注漿。

(四)單層涌水量大于10m3/h,但含水層層數少,或層段分散的地段,應進行工作面預注漿或短探、短注、短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