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煤廠機電管理處罰規定
機電事故指因機電設備或設施的不正常運作而導致生產和經營蒙受損失的現象。為搞好機電管理,減少機電事故的發生,使每個職工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增強自己的責任心,特制定如下處罰規定:
13.1對丟失或人為損壞的設備、配件、五小電器、通風設備、計量器具的處罰
13.1.1照明燈具100分,燈泡20分,責任單位承擔。
13.1.2按鈕、盤裝20分,雙眼50分,防爆50分,責任單位承擔。
13.1.3指示燈蓋20分,責任單位承擔。
13.1.4轉換開關50分,限位開關50分,責任單位承擔。
13.1.5拉繩開關100分,跑偏開關100分,拉繩50分,責任單位承擔。
13.1.6電話機200分,手柄話筒100分,責任單位承擔。
13.1.7接地線50分,責任單位承擔。
13.1.8電纜線每米按其價格30%考核分,水線、電話線、照明線每米5分。責任單位承擔。
13.1.9各類議表100分,皮帶稱100-500分。責任單位承擔。
13.1.10配件、小型設備按其價格20%考核分。責任單位承擔。丟失或人為損壞的設備、配件、五小電器、通風設備機電車間維護范圍內由機電車間補齊,材料費由責任單位承擔。
13.2對電機損壞的處罰:
13.2.1電機燒包:22KW以下扣100分;22KW-55KW扣300分;55KW-110KW扣500分;110KW以上扣800分;210KW以上按公司規定執行。由責任單位承擔。
13.2.2因人為原因造成電機底座損壞、斷軸:55KW以下扣100分;55KW-210KW扣200分。扣款根據事故分析結果落實到責任單位。
13.3電動滾筒損壞的處罰:
13.3.1電機燒包扣300分,其余部件損壞按其損壞價格20%考核分。責任由管轄單位承擔。
13.3.2滾筒缺油造成損壞扣責任單位200-1000分,并承擔材料費。
13.3.3電機軸承損壞,責任單位100分。
13.4機電檢修質量事故處罰
13.4.1各類機電設備檢修后就不能正常使用或檢修后一周內出現同類故障,按影響生產時間處罰責任單位50-100分/小時。
13.4.2在檢修過程中因野蠻拆裝、工作不負責任,造成設備、配件損壞,按其價格的10%-50%考核分。
13.4.3因潤滑保養不到位,造成設備損壞或影響生產的按影響生產時間處罰責任單位50-100分/小時;造成設備配件損壞的按其價值的10%-50%扣考核分。
13.5電器事故的處罰
13.5.1因外力撞擊、絕緣擊穿等原因造成線路短路的事故,罰責任單位300-1000分。
13.5.2因誤操作、積塵、水跡等原因造成電器分件短路事故,罰責任單位200-1000分。
13.5.3電器事故構成重大機電事故或人生傷害的按事故分析結果處罰。
13.6其他機電事故按影響生產時間50-100分/小時或造成經濟損失的50%處罰責任單位。
篇2:X礦礦井機電管理機構設置及責任
礦井必須建立礦、區(科)、班、機電安全管理工作責任制,明確工作范圍和管理責任。
一、機電礦長主管機電運輸工作,負責礦井機電運輸管理及安全運行管理工作。主要職責為:
1、在礦長的領導下,負責礦井機電運輸的全面管理工作。針對本礦情況制定出各種管理制度和執行細則,督促貫徹執行。每年組織修訂完善一次各種管理制度及細則。
2、落實安全生產方針,認真抓好全礦機電運輸系統和設備的安全、高效和經濟運行工作,認真抓好機電運輸系統的預防性定期檢查、檢測和檢修工作,確保機電運輸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
3、定期主持召開礦井機電運輸專業會議,研究解決機電運輸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組織制訂全礦的年度機電運輸工作計劃及設備檢修計劃;組織制定好月度實施計劃,對實施情況負責。
4、負責組織、協調和指導機電科編制全礦機電設備的購置,大修計劃;組織設備的平衡,調撥、報廢及設備安裝竣工驗收工作。
5、對礦上報的有關機電運輸材料要核實、簽字并負責。
二、機電副總工程師協助機電礦長管理工作。主要職責為:
1、重點抓好機電運輸技術管理和質量達標工作。機電礦長不在時,履行其職責。
2、全面掌握機電運輸設備的技術狀態,處理生產中的技術問題。對大型固定設備及主要供電系統的技術性能、圖紙資料的準確性負責,每年至少組織一次審核。
3、負責組織召開機電運輸專業會議,研究解決機電運輸技術工作出現的問題,總結布置技術創新工作,研究提高職工技術素質和設備技術裝備水平。
4、組織編制礦井年度及月度機電運輸工作計劃、技術措施、統計報表和有關技術資料。
5、負責職工隊伍技術培訓。協助機電礦長進行技術創新,小改小革,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
三、機電科長主要職責是:
1、認真抓好全礦機電運輸系統的安全運行工作,制訂和落實機電運輸系統的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和機電工作計劃。
2、認真抓好設備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各項設備管理制度。
?3、組織編制年度工作計劃及設備檢修計劃、設備購置租賃計劃,待批準后組織實施。
4、全面掌握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況,定期組織檢查,認真抓好預防性定期檢修工作,確保機電系統安全可靠運行
四、機電科應設專業管理組
1、井下電氣管理組
①電管組人員必須經培訓取得合格證。否則不準上崗工作。
②負責繪制井下供電系統圖和三大保護的計算、整定、測試,檢查,負荷審批等工作。
③井下地區增減負荷、系統改變,必須有電管組批準的“用電申請書”。按批準的容量、接線方式和地點接用。
④負責入井設備防爆性能的檢查驗收,發放防爆合格證,對井下電氣設備失爆檢查。
2、電纜管理組
①電纜管理組對礦用電纜實行集中統一管理。并負責收、發、修補、試驗等工作。
②電纜實行建檔管理,做到電纜有編號、型號、長度、使用地點,做到帳、卡、物一致。
③按照電纜使用發放、回收等管理辦法,認真做好現場使用管理工作。
3、設備管理組
①負責礦機電設備補充、購置等計劃的編制與分配。
②設備實行檔案管理,大型設備做到一機一檔,做到物、帳、卡、板一致。
③負責礦井所有機電設備的調配、驗收、報廢與租賃管理。
④掌握設備的狀態和使用地點,負責統計設備完好率。
⑤負責機電設備的大修理管理,提交設備修理計劃,及時上報各項報表。
⑥對修好和庫存的機電設備必須確保完好和防爆性能,并填寫檢修合格證和入井許可證。
4、小型電器管理組
①負責井下小型電器設備及特殊機電器材管理。
②負責小型電器的統一領取、發放、回收、修理、安全檢查和信息資料等管理。
③小型電器設備實行編號管理,必須做到賬、卡、物、板一致。出庫、修理、發放手續齊全。對修好的小型電器必須確保完好和防爆性能,嚴格驗收,并填寫檢修合格證和入井許可證。
④隨時掌握設備狀態和使用地點,作到日清月結。每季度進行一次帳、卡、物、板校對,每年組織一次設備大清查。
5、防爆檢查組,其主要職責是:
①按照《煤礦安全規程》有關規定,負責對井下電氣防爆工作進行強化管理,杜絕電氣失爆現象,保障井下電器安全運行。
②防爆檢查員必須由責任心強,技術業務熟悉,堅持原則,從事煤礦電氣工作時間不少于二年,并經培訓考試合格的人員擔任。
③防爆檢查員享受礦檢查科安全監察員同等待遇。防爆組隊伍要保持相對穩定,確因工作需要調動時,必須經機電礦長批準。
④防爆組對井下檢查,發現失爆問題必須責令有關單位及時處理,并進行處罰。
⑤對井下新安裝的機電設備必須進行防爆性能現場驗收。
⑥防爆組對井下機電設備的檢查:一般地區每周不得少于一次,高瓦斯地區每周不得少于二次。
⑦對井下新安裝的機電設備必須進行防爆性能現場驗收。
⑧負責對下井機電設備合格證和入井許可證的核查,確保入井機電設備的完好和防爆性能。
五、礦井生產區隊設機電副區長和機電班長,負責抓好本單位機電管理工作。
篇3:機電管理制度范本
1、防爆電氣設備入井前,要由檢查員檢查其“產品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防爆檢驗合格證后方準入井,開關標志牌、整定牌要真是規范。
2、井下低壓饋電開關應裝設短路、過負荷、漏電保護裝置,兩臺及以上饋電開關的供電系統,應具有選擇性漏電保護功能。選擇性漏電保護裝置必須配套使用(總開關和所有分支開關必須都裝設)帶延時的總檢漏裝置不準單獨使用。
3直接控制低壓電動機開關應具有短路、過負荷、單項斷電、漏電閉鎖保護裝置及遠程控制裝置。電動機繞組有溫度傳感元件的,控制開關應有溫度保護。小容量控制開關必須裝設電動機綜合保護器,具有軟啟動功能的控制開關也必須具備上述保護功能。
4、向掘進面供電的開關必須由風電、瓦斯電閉鎖保護功能。
5、每個低壓配電點或2臺以上(含)電氣設備之間距離超過5m的地點要打設局部接地極。由變電所直接供電的掘進作業面至少要裝設1個局部接地極。連接高壓動力電纜的金屬連接裝置要打設局部接地極。接地極接地電阻不得大于2Ω,初裝時搖測一次,以后每季度測一次并留記錄。
6、照明、信號綜保和帶漏電保護的開關設備要有合格的主輔接地極,主輔接地極之間的距離不小于5m,輔助接地線要采用不小于16m2的電纜線。
7、局部接地極可設置于巷道水溝內或其他就近潮濕處。設置在水溝中的局部接地極應用面積不小于0.6m2厚度不小于3mm的鋼板或具有同等有效面積的鋼管制成,并應平放于水溝深處。設置在其他地點的局部接地極,可用直徑不小于35mm、長度不小于1.5m的鋼管制成,管上應至少鉆2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孔,并垂直全部埋入底板;也可用直徑不小于22mm、長度為1m的2根鋼管制成,每根管上鉆10個直徑不小于5mm的透孔。
8、連接主接地極的接地母線,應采用截面不小于50mm2的銅線,或截面不小于100mm2的鍍鋅鐵線,或厚度不小于4mm,截面不小于100mm2的扁鋼。連接局部接地極的主線,應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的銅線,或截面不小于50mm2的鍍鋅鐵線。
9、禁止使用無法與接地系統連接的電氣設備和小型電器。
10、照明信號綜合保護裝置每天實驗一次。對具有選擇性功能的檢漏保護裝置,各支路應每天做一次跳閘實驗,總檢漏裝置每周做一次跳閘實驗。新安裝的檢漏裝置在首次投入運行前做一次遠方人工漏電跳閘實驗。運行中的漏檢保護裝置:每月至少做一次遠方人工漏電跳閘實驗(127V用2KΩ、10W電阻;380V用3.5KΩ、10W電阻;660V用11KΩ、10W電阻)。
11、開關保護裝置必須經過檢測調試,嚴格按照整定值整定,合格后使用,嚴禁隨意調整整定值,每半年應調校、校核一次。嚴禁使用淘汰設備。
12、井下電氣設備安全應做到“十不準”
1)不準甩掉開關保護裝置。
2)不準甩掉檢漏保護裝置。
3)不準甩掉局部通風機風電、瓦斯電閉鎖裝置。
4)不準明火操作、明火打點、明火放炮。
5)不準用銅絲、鋁絲、鉛絲代替熔斷器的熔體。
6)不準對未經檢查瓦斯濃度或瓦斯濃度超限的地點送風、驗電、放電。
7)不準對有故障的供電線路強行送電。
8)不準對保護裝置不可靠的電氣設備送電。
9)安全標志不符合的電氣設備禁止入井。
10)未經專業培訓的人員不準操作電氣設備。
13、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電纜和線路。
14、機電設備檢修時,要將一級電源開關及本級電源開關拉閘斷電,嚴格遵守“停電、閉鎖、掛牌、驗電、放電”的工作程序。
15、檢修好需要送電時,送電人員須確認無人在電氣線路上工作時方可送電,做到“誰停電,誰送電”,嚴禁定時送電。
16、在檢修開關時,必要情況下設專人看管開關。
17、機電維護工必須經過培訓合格持證上崗,入井必須佩帶便攜式瓦檢儀、與電源電壓相適應的驗電筆和停電牌,無證人員嚴禁擅動電氣設備。
18電纜吊掛不得超過1.5m,電纜不得懸掛在風水管上。不得遭受淋水,電纜上嚴禁懸掛任何物體,電纜與風水管路在巷道同一側的,須敷設在管子上方,并保持0.3m以上的距離。高低壓電纜敷設在巷道同一側時,兩者之間距離大于5cm,每一百米掛一組電纜標牌。
19、井下電氣設備保護接地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中有關規定,裝設好保護接地,組織必須測定小于2Ω。
20、井下各種開關必須按實際負荷整定電流,不許隨意增大整定值。
21、檢修電氣設備前,必須檢查周圍20m范圍內的瓦斯濃度,當瓦斯濃度低于0.5%時,方可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