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窄軌行車規定范本
1、機車司機必須按規程操作,并認真填寫運轉日志,機車在院內行駛時一直不間斷鳴笛或打鈴報警。
2、運輸一隊往各煤道頂車前必須先打鈴,頂車時跟車工必須站在列車運行的前方,嚴禁先摘鏈后頂車,所有礦車全部頂進煤道道岔3米處的位置(家屬隊按規定栽上界限標桿),拉車前由跟車工通知卸車人員,待人員全部離開礦車2米以外,才允許發信號拉車,主運輸軌道3米以內不準卸煤,由機運區運輸組檢查,違章罰責任者各10元。
3、設備庫東交叉道口加設醒目標志,所有機動車輛在經過道口時必須先停車觀望,確認無電機車和列車時方可通過,必須堅持機動車輛讓電機車的原則。
4、地面運輸調度室通訊設施齊全、通話質量清晰、車輛調度記錄齊全。
5、機運區運輸組除定期檢查電機車完好外,還要不定期進行動態抽查,發現問題立即通知管理單位整改,并按期落實整改情況。
6、地面架空線高度不得低于3.8米,垂度不大于0.2米,管理單位要加強巡回檢查,如發現及時匯報整改。
7、機運區運輸組負責對地面窄軌道運輸系統全面檢查,協助單位解決問題,難度大解決不了的事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
8、任何人不能在軌道兩側1.5米以內停留,清道心時例外,但必須放警戒,必須有防護措施,并通知地面調度施工及時間。
9、家屬隊各班必須派專職安全檢查員巡回檢查,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10、所有行人及所攜帶的工具和施工中的車輛,禁止接觸架空線,更不許往架空線上掛衣服、以防觸電,如發現超高車輛需通過架空線時,必須提前向機運區和管理單位匯報,待處理后方可通行。
11、家屬隊領導必須對在煤場工作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質,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12、電機車過道口前要減速,了望鳴笛,發現有障礙或軌道有異常時除發出警告信號外要進行預見性制動。
13、往副井東頭、翻籠北頭、矸子眼、洗煤廠坑木場或特殊情況需頂車時,跟車工必須走在列車前端,嚴禁頂散車、頂車時速度不得超過1m/S。
14、出現掉道或事故時,司機應及時通知調度說明情況,進行處理,處理掉道時必須有工長以上干部到現場組織處理,并嚴格執行處理掉道安全措施。
篇2:雨雪霧天氣安全行車管理規定
一、雨天行車安全管理規定
1.1下雨出車前應仔細檢查雨刷器是否靈敏有效,確保使用時萬無一失。
1.2如果車內玻璃易起水霧,打開暖氣(冷天)或冷氣(熱天),出風口位置放置在吹“風擋玻璃”擋,這樣可以驅除水霧,保證視線清晰。此時千萬不能開自然風,那樣只能把車外的濕氣更多地帶進車內,車玻璃上的水霧會更大。
1.3行車時,應降低車速,與前車保持與平日適當加長的距離,遇有情況不要急踩剎車,而應輕踩點剎,以防車輛側滑跑偏。
1.4應盡量在規定車道內行駛,減少來回并線,因雨天車輛方向盤比平日要輕(活),不易控制。
1.5遇轉彎時,應提前減速,然后再打轉向,轉向不宜打得太死。假如轉彎時踩剎車猛打方向盤,車輛容易失去控制。
1.6下大雨或暴雨時,因視線不好,為了保證安全,開啟前后霧燈。
1.7遇到路面有積水時,千萬不能急加速沖過去。最好探明積水深淺,水深最好繞路行駛,水淺要盡量放慢車速,謹慎前行,不要激起太大水花,防止點火系統被淹。
1.8雨天在山區公路行駛時,還應時刻注意山體滑坡。
二、霧天行車安全管理規定
2.1充分利用各種車燈提高能見度。即使是白天也要開亮防霧燈或近光燈及尾燈。這樣做既有利于自己行駛安全,又可以引起其他車輛的注意。霧較重時,濕度也較大,可以使用雨刷器,以改善視線。
2.2要控制車速。由于霧天路滑,制動距離延長,車速的選擇一定要留有余地,使制動距離小于可見距離。
2.3要增大跟車距離。
2.4要保持鎮靜,不能急躁。不能為趕時間而加快車速。
2.5要集中注意力,密切注視其他交通參與者的動向。必須勤于觀察,重點防止首尾相撞事故和非機動車突然斜穿時措施不及而引起的事故。
2.6會車時要用明、滅燈光示意,以免相互撞車。霧天行車要少停車,以免發生追尾事故。
三、冰雪天行車安全管理規定
3.1在冰雪路面上起步時,應緩加油、慢抬離合器。
3.2在行車中,要始終保持低速平穩駕駛。一般來說,城市道路應控制在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郊區普通公路也不應該超過每小時15千米,要視道路和交通環境而定。
3.3路面上忌急打方向。當需要轉向時,也要先減速,適當加大轉彎半徑并慢打方向盤。雙手握住方向盤操作要勻順緩和,否則就會發生側滑。特別是在山區的公路上,有時冰雪路面是間斷的,打方向時,最好提前采取措施在間斷處完成。
3.4在冰雪路上行駛,盡量少用腳制動。
3.5如果要超車必須彎更車道時,千萬不要急打方向盤,緩慢地駛出冰轍后再超過去。同時還要注意觀察欲變更車道前后車輛的距離,可以超車時,先打開轉向燈,多看相應方向的后視鏡,確認沒有危險時再彎更車道。
3.6應保持車輛前后擋風玻璃的良好視線。行車之前,首先要檢查雨刷器和玻璃水是否正常,噴玻璃水用雨刷器刷干凈,保持良好的行車視線。行車中,還要把后擋風玻璃的電熱除霜器打開,如果后擋風玻璃結霧會阻礙后視鏡的視線,不好判斷后面車輛的情況。前擋風玻璃和反光鏡兩側的玻璃上如果結了霧,可以打開車內的暖風開關,大風量吹散玻璃上的霧氣,千萬不可手里拿著棉布或毛巾等物擦拭玻璃上的霧氣,否則,就可能因為一個輕易的小動作引來殺身之禍。
3.7會車時要保持較大的橫向安全距離。
3.8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駕駛車輛的各種操作動作要溫柔,遇上突發緊急情況千萬不要驚慌失措,更不要做過激的動作,應該做到頭腦沉著冷靜,按照自己的分析判斷,果斷處理。
3.9冰雪路面行車要隨時注意汽油表,長時間的低速行駛和起步停車耗油量極大,一般低于油表指示的3/4就應盡快到加油站加滿油。
3.10要充分顧及他人,遇到前車速度較慢,應予諒解,不要閃燈鳴催促。與行人、非機動車要保持側向安全間距,以防行人、自行車可能因路滑摔倒。
最后要注意,雪后行車過久,易使視力下降、行車中應配戴有色防護鏡,并注意休息。
四、山區道路安全行車管理規定
4.1山區道路大都路幅狹窄,坡陡彎急,長而陡的坡道較多。因此在山路上行駛要集中精力,視點要遠,盡量看清路面狀況和路邊環境。
4.2上坡時應讓發動機保持足夠動力,提前選擇好合適擋位。
4.3盡量避免在山路上停車,萬不得已要停車時,應選擇相對平直、視線較好的路段,坡上停車必須拉緊手剎,熄火掛擋。
4.4下坡時絕對禁止空擋滑行,應根據坡道的情況以及車輛載重大小,掛上車速所需的合適擋位,充分利用發動機的牽阻作用控制車速,避免過多頻繁使用腳制動,導致車輪制動鼓和制動蹄片過熱,使制動效果降低甚至失效。
4.5如遇制動效能降低,可用手剎輔助,間歇拉松手剎,直至停車休息,不可用冷水澆潑發燙的制動鼓,要自然冷卻。
4.6如遇連續彎道,要遵守“減速、鳴號、靠右行”的原則行進,如車一側是懸崖、溪溝、不可過分靠邊,以免路基松軟陷輪落溝翻車。
4.7山路上常有隧道,汽車進入前要減速,及時開啟大燈,因汽車從洞外路段駛入時,入眼對黑暗的適應時間約需七八秒,此時駕駛員視力下降,務必要減速緩行,雙車道隧道,應靠右側車道行進,不得在洞內變換車道,更不得隨意超車,隧道內嚴禁隨意停車。
篇3:電動自行車充電安全規定
為規范電動自行車(含電動三輪車)的管理,給廣大員工電動自行車的充電提供方便,確保電動車的充電安全,特制定本規定。
一、綜合辦公室負責電動自行車充電處的管理,門衛負責日常監管。
二、本充電處只限本公司上下班路途在十公里以外和在公司住宿的內部員工使用。特殊情況須報告當班領導,由當班領導同意方可使用。充電人員對充電器雙相插頭至連接車體線路、車體本身,和充電過程負全責。
三、本充電處只限電動自行車充電。未經允許不得私自更改線路、插座、和開關,嚴禁一座多充現象。
四、電動自行車按秩序停放充電,充電時長不得超過4小時。不充電或充電完畢的自行車不得停于此處,應退回到指定的停車場地,以方便下一輛自行車充電。
五、充電處的供電時間為正常工作日的早08:00分至當日下午17:00分,共9小時,因充電時間過長,充電器、電瓶、線路陳舊老化、電動車傾倒等原因而引起的火災及其他傷害,造成公司及他人人身傷害及經濟損失的由車輛所屬員工負責。
六、充電方法:充電時應先將充電器三項插頭與車體插孔連接,然后再將充電器另一端雙向插頭連接于充電處的插座上。如果反方向操作,接口處可能打火,絕緣體燒焦后可能造成短路,引發火災及人身傷害事故。
七、員工每天對充電電動車進行安全狀態確認,對充電器、插座、插頭、線路進行檢查,堅持做到多聞、多看、防止線路過熱引發事故。門衛負責充電處合閘、拉閘、充電員工登記和日常安全檢查,發現異常情況當即處理,處理不好的及時向領導匯報。
八、嚴禁雨雪、大霧、潮濕天氣充電,充電器應放置在遠離火源處,禁止將衣物、護膝等可燃物放置在電車上。
九、充電處配備的專用消防器材未經允許不得隨意挪動。
十、綜合辦公室負責解釋和完善本規定,本規定從公布之日起實施。
北京首航科學技術開發公司通州分部
二〇**年十二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