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室內燃氣管施工規定

室內燃氣管施工規定

2024-07-09 閱讀 9301

1.燃氣引入管不得敷設在臥室、衛生間、易燃或易爆品的倉庫、有腐蝕性介質的房間、發電間、配電間、變電室、不使用燃氣的空調機房、通風機房、計算機房、電纜溝、暖氣溝、煙道和進風道、垃圾道等地方。

2.住宅燃氣引入管宜設在廚房、外走廊、與廚房相連的陽臺內(寒冷地區輸送濕燃氣時陽臺應封閉)等便于檢修的非居住房間內。當確有困難,可從樓梯間引入(高層建筑除外),但應采用金屬管道且引入管閥門宜設在室外。

3.商業和工業企業的燃氣引入管宜設在使用燃氣的房間或燃氣表間內。

4.燃氣引入管宜沿外墻地面上穿墻引入。室外露明管段的上端彎曲處應加不小于DN15清掃用三通和絲堵,并做防腐處理。寒冷地區輸送濕燃氣時應保溫。

5.引入管可埋地穿過建筑物外墻或基礎引入室內。當引入管穿過墻或基礎進入建筑物后應在短距離內出室內地面,不得在室內地面下水平敷設。

6.燃氣引入管穿墻與其他管道的平行凈距應滿足安裝和維修的需要,當與地下管溝或下水道距離較近時,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7.燃氣引入管穿過建筑物基礎、墻或管溝時,均應設置在套管中,并應考慮沉降的影響,必要時應采取補償措施。

8.建筑物設計沉降量大于50mm時,可對燃氣引入管采取如下補償措施:

(1)加大引入管穿墻處的預留洞尺寸。

(2)引入管穿墻前水平或垂直彎曲2次以上。

(3)引入管穿墻前設置金屬柔性管或波紋補償器。

9.燃氣引入管的最小公稱直徑應符合下列要求:

(1)輸送人工煤氣和礦井氣不應小于25mm;

(2)輸送天然氣不應小于20mm;

(3)輸送氣態液化石油氣不應小于15mm。

10.燃氣引入管閥門宜設在建筑物內,對重要用戶還應在室外另設閥門。

11.送濕燃氣的引入管,埋設深度應在土壤冰凍線以下,并宜有不小于0.01坡向室外管道的坡度。

12.地室、半地下室、設備層和地上密閉房間敷設燃氣管道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凈高不宜小于2.2m。

(2)應有良好的通風設施。房間換氣次數不得小于3次/h;有獨立的事故機械通風設施,其換氣次數不應小于6次/h。

(3)應有固定的防爆照明設備。

(4)應采用非燃燒體實體墻與電話間、變配電室、修理間、儲藏室、臥室、休息室隔開。

(5)應按《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第10.8節規定設置燃氣監控設施。

(6)燃氣管道應符合《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第10.2.23條要求。

(7)當燃氣管道與其他管道平行敷設時,應敷設在其他管道的外側。

(8)地下室內燃氣管道末端應設放散管,并應引出地上。放散管的出口位置應保證吹掃放散時的安全和衛生要求。

注:地上密閉房間包括地上無窗或窗僅用作采光的密閉房間等。

13.燃氣立管不敷設在臥室或衛生間內。立管穿過通風不良的吊頂時應設在套管內。

14.燃氣立管宜明設,當設在便于安裝和檢修的管道豎井內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燃氣立管可與空氣、惰性氣體、上下水、熱力管道等設在一個公用豎井內,但不得與電線、電氣設備或氧氣管、進風管、回風管、排氣管、排煙管、垃圾道等共用一個豎井;

(2)豎井內的燃氣管道應符合《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第10.2.23條的要求,并盡量不設或少設閥門等附件。豎井內的燃氣管道的最高壓力不得大于0.2MPa;燃氣管道應涂黃色防腐識別漆;

(3)豎井應每隔2~3層做相當于樓板耐火極限的不燃燒體進行防火分隔,且應設法保證平時豎井內自然通風和火災時防止產生“煙囪”作用的措施;

(4)每隔4~5層設一燃氣濃度檢測報警器,上、下兩個報警器的高度差不應大于20m;

(5)管道豎井的墻體應為耐火極限不低于1.0h的不燃燒體,井壁上的檢查門應采用丙級防火門。

15.當穿過衛生間、閣樓或壁柜時,燃氣管道應采用焊接連接(金屬軟管不得有接頭),并應設在鋼套管內。

16.住宅內暗埋的燃氣支管應符合下列要求:

(1)暗埋部分不宜有接頭,且不應有機械接頭。暗埋部分宜有涂層或覆塑等防腐蝕措施。

(2)暗埋的管道應與其他金屬管道或部件絕緣,暗埋的柔性管道宜采用鋼蓋板保護。

(3)暗埋管道必須在氣密性試驗合格后覆蓋。

(4)覆蓋層厚度不應小于1Omm。

(5)覆蓋層面上應有明顯標志,標明管道位置,或采取其他安全保護措施。

17.住宅內暗封的燃氣支管應符合下列要求:

(1)暗封管道應設在不受外力沖擊和暖氣烘烤的部位。

(2)暗封部位應可拆卸,檢修方便,并應通風良好。

18.室內燃氣管道穿過承重墻、地板或樓板時必須加鋼套管,套管內管道不得有接頭,套管與承重墻、地板或樓板之間的間隙應填實,套管與燃氣管道之間的間隙應采用柔性防腐、防水材料密封。

篇2:燃氣管線工程安全動土制度

1、施工作業的部門在動土前應制定完善的管溝動土計劃,經相關城市安全監督管理機構批準后,方可實施。

2、施工作業如果在接近地下電纜及埋設物的附近施工時,注意取土方式、地下電纜和其它埋設物,以免損壞地下設施。

3、施工單位不得任意改變批準的各項內容及施工圖紙;如需變更,應向相關城市安全監督管理機構重新辦理審批手續。

4、在危險性較大的地域內動土時,應備足消防器材,安全技術部門應現場監護,施工人員要聽從其指揮。

5、挖掘的溝、坑、池等和破壞的道路,應設置圍欄和標志,夜間設紅燈,防止行人和車輛墜落。

6、動土作業時,若發現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作業。

篇3:燃氣管網設施巡視檢查管理制度

為確保天然氣管線及設施的安全運行,及時發現消除燃氣管線運行中的隱患,防止天然氣管線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所有天然氣中、低壓管線(帶氣運行、未帶氣建設)以及附屬設施(調壓站、調壓箱、閥門井、凝水缸等)的巡視檢查。

管線的管理監護單位必須安排專職人員對所管理的管線每天進行巡視檢查,并定期組織人員對管線設施進行維護保養,保證管線設施安全運行。

1.管道巡線隊負責已帶氣管線的管理監護;安全部負責已建成未帶氣管線的管理監護;

2.管線巡檢人員工作時必須按規定著裝,隨身攜帶巡檢隊所需的工具及儀器;

3.天然氣管線巡視檢查人員,必須掌握所巡視檢查范圍內天然氣管線及設施的準確位置、埋深、投運時間、運行狀況、技術參數、性能,同時了解管線周圍情況和天然氣用戶基本情況(用氣戶數、用氣量);

4.天然氣管網的推車巡視檢查每兩個月為一周期,巡檢人員在負責區域徒步用手推式檢測儀全線檢查一次,無法用手推式檢測儀檢測的管線用打釬法進行檢測,檢查天然氣管線的運行安全狀況;

5.天然氣管線巡視檢查人員對所管轄區域內的燃氣管線及設施每天進行一次檢查,對區域內的閥門井、凝水缸、放散點等用便攜式檢測儀進行檢測,對燃氣管線周圍的其它井,如通訊井、上水井、下水井等每周至少進行二次檢測。在雨季要定期打開閥門井檢查井內是否有積水,有積水者及時采取措施將水抽干,確保井內無積水。檢查管線及設施有無泄漏、塌陷、占壓、周邊施工等不安全因素,發現問題及時處理解決,不能立即解決的采取有效措施后上報,同時認真做好記錄;

6.對用普通燃氣表的民用戶,要對戶內進行安全檢查和安全知識宣傳,對查出問題(泄漏、私自改管、接熱水器、啟封、盜氣、第二火源、軟管過長、軟管穿墻、管道上堆壓物品、未裝報警器、管道腐蝕等)的用戶進行安全知識講解并督促用戶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隱患,拒不整改者認真做好記錄并上報處理,IC卡燃氣表用戶每年至少進行二次管線及設施安全普查;

7.公福戶、工業用戶檢查人員每周至少檢查二次,檢查人員要仔細檢查天然氣管線、設施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或隱患(泄漏、燃氣表運行狀況、盜氣、報警器狀況、管線腐蝕、管線狀況、短處增灶、漏氣、第二火源等)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控制處理,對拒不整改的用戶下發隱患整改通知單,認真做好記錄并上報公司有關部門;

8.巡視檢查人員要將每天巡查情況做好記錄,記錄要求內容具體、準確、完整、規范、清晰;

9.管線管理單位對巡視檢查人員所查報的問題立即進行分析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指定專人負責,限定時間對隱患整改。本單位不能立即解決的應立即上報總公司;

10.天然氣管線巡視檢查實行責任制,檢查人員對管轄區域內的管線設施負有安全運行責任,未按規定對本轄區域內管線及設施進行巡查者第一次警告,第二次下崗,造成嚴重后果者依法追究其責任;

11.巡視檢查人員未能在第一時間發現管轄區域內安全隱患(突發性除外)而由其他人發現的,未釀成任何后果者,給予巡檢人員罰款處罰并通報批評;對造成后果者據情節嚴重程度給予罰款100-500元罰款、待崗、下崗等行政處罰,事故嚴重者依法追究其責任,對第一時間發現管線及設施安全隱患者,給予100-500元獎勵;

12.對巡線人員發現問題上報后處理不及時的有關單位、部門、人員依據問題的情節輕重給予通報批評、罰款、待崗、下崗等行政處罰,嚴重者依法追究其責任;

13.天然氣管線突發事件的應急搶險按應急搶險預案的組織體系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