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附院新生兒室工作制度

附院新生兒室工作制度

2024-07-09 閱讀 8888

附屬醫院新生兒室工作制度

1、凡在新生兒室工作的人員,進入新生兒室必須洗手、剪指甲,穿戴專用隔離衣、鞋、帽及口罩。

2、值班醫師、護士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履行各自的職責,保證診治與護理工作不間斷進行。

3、工作認真負責,患兒入室后,應接常規立即進行生命體征監護及日常護理工作。

4、嚴密觀察病情,床頭交接班,做好護理記錄和病情記錄。值班醫師對一般病兒每天記錄一次,危重病兒隨時記錄病情變化及處理經過。

5、危重病兒靜臥三天,及時完成必需的化驗檢查,須出室做檢查,應有專人護送。

6、值班醫師應保持與家屬的聯系,非本室工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

7、凡出院或要求轉出者,須由上級醫師批準。

8、新生兒室搶救藥品、器械、儀器須專人負責,有明顯標記,不得任意挪動、外借,所有搶救設施保持應急狀態。

9、熟練掌握本室儀器使用與操作規程,定期維修、保養。凡不按操作規程導致儀器損壞的,應追究當事人責任。

10、保持室內環境清潔、整齊、安靜,濕度適當,定期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

篇2:附院新生兒室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新生兒室工作制度

1、凡在新生兒室工作的人員,進入新生兒室必須洗手、剪指甲,穿戴專用隔離衣、鞋、帽及口罩。

2、值班醫師、護士必須堅守工作崗位,履行各自的職責,保證診治與護理工作不間斷進行。

3、工作認真負責,患兒入室后,應接常規立即進行生命體征監護及日常護理工作。

4、嚴密觀察病情,床頭交接班,做好護理記錄和病情記錄。值班醫師對一般病兒每天記錄一次,危重病兒隨時記錄病情變化及處理經過。

5、危重病兒靜臥三天,及時完成必需的化驗檢查,須出室做檢查,應有專人護送。

6、值班醫師應保持與家屬的聯系,非本室工作人員未經允許不得進入。

7、凡出院或要求轉出者,須由上級醫師批準。

8、新生兒室搶救藥品、器械、儀器須專人負責,有明顯標記,不得任意挪動、外借,所有搶救設施保持應急狀態。

9、熟練掌握本室儀器使用與操作規程,定期維修、保養。凡不按操作規程導致儀器損壞的,應追究當事人責任。

10、保持室內環境清潔、整齊、安靜,濕度適當,定期進行紫外線空氣消毒。

篇3: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工作制度

一、目的

  為保證臨床路徑工作持續有效深入開展。

二、范圍

  適用于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成員。

三、內容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由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主任主持。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的工作主要分為日常工作和召開會議兩部分。

  1、 日常工作

  (1)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所有成員在各自崗位上對于臨床路徑的實施過程進行監督,負責收集各自崗位上發現的臨床路徑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上報給委員會秘書,由秘書負責匯總整理。

  (2各成員在日常工作中,不斷學習,積極參加各相關專業的學術活動及臨床路徑方面的會議,不斷更新知識。

  2、 召開會議

  臨床路徑管理委員會定期召開各相關部門工作協調會議;每年組織相關專家,對本院臨床路徑實施效果的評估與分析。

  (1)由主任委員主持會議,如主任委員不能參會,可由主任委員指定副主任委員主持。

  (2)會前成員根據所在醫院分管的工作范圍,收集資料,歸納分析后做出議題。

  (3)議題遞交大會秘書,呈遞主任委員審核,并確定會議時間、地點。

  (4)會議參會委員盡可能全部參加,部分議題范圍確實局限,可按相關成員選擇參會人員。

  (5)建立專門會議登記本,記錄各委員發言,并將結果及時反饋給臨床路徑實施科室。

四、支持性文件

  1、《三級綜合醫院評審標準細則(2011年版)》

  2、《醫院工作制度與人員崗位職責》(衛生部201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