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發電廠安全性評價管理規定

某發電廠安全性評價管理規定

2024-07-10 閱讀 9869

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保障發電廠及相關電力系統的安全、優質、經濟運行,維護電力投資者、經營者、使用者和電廠所在社區的合法權益,逐步建立發電廠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根據《電力監管條例》、《電力安全生產監管辦法》、《發電廠并網運行管理規定》、《**集團安全生產工作規定》等有關法規的規定,制定《****發電廠安全性評價管理規定》。

第二條安全性評價的目的是進一步促進安全生產方針、規章、規定和標準的貫徹落實,客觀科學地辨識設備、系統、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安全風險,提出預控措施,有效地防止重特大或惡性事故的發生,進一步提高安全管理決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適合現代電力生產和安全監管的要求。

第三條安全性評價工作,必須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第四條適用范圍:公司管理的所有投入商業運行的發電廠。

第五條新建和擴(改)建發電廠的安全性評價一般應在試運行結束后一年內完成。

第二章組織與管理

第六條公司安全監察室負責公司安全性評價工作計劃和專家查評的組織管理工作。各電廠安全監察室負責本單位安全性評價自查工作的日常組織和管理。

第七條公司安全監察負責建立安全性評價專家庫,選擇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知識的專家入選專家庫。

第八條專家采用推薦方式產生,聘期3年,實行動態管理,適時做必要的調整和更新。第九條入選專家庫的人員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具有工程師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

(二)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專業經驗,熟悉安全性評價標準;

(三)工作認真,責任心強;(四)身體健康,適應現場查評工作。

第十條根據發電廠具體情況,查評工作時間一般為3-4個工作日,專家組成員不超過15人。

第十一條專家組代表公司對發電廠進行查評,應“認真、負責、客觀、公正”,并對查評結果的客觀性和真實性負責。

第十二條被查評單位應明確負責安全性評價工作的領導和管理部門,并配備足夠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工作人員,做好查評前的準備工作并配合查評,為專家組工作提供相應的辦公條件。

第三章安全性評價自查要求

第十三條開展安全性評價的單位應成立包括安全性評價領導小組、安全性評價辦公室、安全性評價專業小組的安全性評價組織和機構。第十四條安全性評價領導小組是企業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的組織領導機構,由組長、副組長和若干成員構成。組長一般由企業行政正職擔任,副組長由企業生產副職擔任,成員由企業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及有關專工等組成。安全性評價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是:

(1)負責領導、組織、協調本單位的安全性評價工作;

(2)妥善解決評價中遇到的各類問題;

(3)根據專家意見,組織制定整改措施并督促整改措施的落實。

第十五條安全性評價辦公室是企業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的日常機構,由主任和若干成員構成。主任一般由安全監督部門的負責人擔任,成員由安全監督部門或相關部門的專工組成。安全性評價辦公室的主要職責是:

(1)負責安全性評價的日常工作。

(2)負責檢查督促、分析解決安全性評價中出現的問題。

(3)指導安全性評價工作按實施方案正常有序地開展。

第十六條安全性評價專業小組是企業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必不可少的技術專業組織,由組長和若干成員構成。組長一般由生產技術部門或安全監督部門的負責人擔任,成員由生產技術部門和安全監督部門以及企業二級機構的專工組成。安全性評價專業小組的職責是:

(1)負責查評安全性評價工作中的專業技術質量;

(2)對專業技術問題進行把關;

(3)監督整改措施的可行性;

(4)對評價項目依據的準確性、數據的正確性、專業技術的科學性負責

第十七條按照公司安全性評價工作計劃,被查評單位應在公司組織專家查評前,按照《****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安全性評價標準》的內容和要求,對照實際情況逐項進行自評、整改,形成安評自查報告,這是安全性評價的主要過程和工作重點。主要的實施步驟如下:

(一)收集資料

1.設備資料收集開展安全性評價之前,對評價的生產設備的技術說明、大修報告、維護記錄、試驗數據等資料進行收集整理,為查評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生產設備資料應包括設備的技術說明書、設備的產品合格證、設備大修報告、設備維修報告、設備的試驗數據、設備缺陷記錄等。收集的設備資料應滿足下列要求:

(1)必須是原始資料;

(2)資料要完整全面,不能缺漏;

(3)數據要可靠、準確、真實。

2.各類安全工器具統計分類及資料收集根據評價項目將需要評價的各類工器具的規格、臺數、廠家等進行統計,對評價的各類工器具的技術說明、檢修報告、維護記錄、試驗數據等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各類工器具的統計分類是指對評價的各類工器具的規格型號、臺套數、生產廠家等,按照電氣安全器具類、機械安全器具類、其他安全器具類等進行統計和分類,并將統計和分類的結果按照要求規范地填寫在表格中。包括各類安全工器具的數量(臺、套);產品規格型號、生產廠家、入網證書等。各類工器具的資料應包括技術說明書、產品合格證、檢修報告、維修報告、試驗報告、缺陷記錄等。要求資料完整全面、數據可靠準確并以原始資料為準。

3.安全管理資料收集安全管理資料收集的內容包括:上級頒發的安全生產文件、規定、標準、責任制度等資料,以及這些文件、規定、標準、制度的貫徹落實情況。例如:安委會會議記錄、安全活動記錄、安全分析會記錄、安全網例會記錄、“兩措”計劃和管理辦法及檢查考核記錄、責任制度、培訓制度、防火制度、特種作業持證上崗資料等。安全管理資料要求完整、可靠,并以原始記錄為準。

(二)對照標準進行自我查評自我查評是安全性評價工作的關鍵環節,是安全性評價工作的重要步驟。查評方法包括靜態查評(通過查閱大量的歷史資料來發現問題)、動態查評(通過現場觀察、檢測、考問、試驗等手段發現問題)、逐級查評(班組自檢自查,部門自查并制訂整改措施,企業自查、匯總,組織企業專家查評,對查評出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寫出專業評價報告和評價工作報告)。企業各級在自查自檢時,要及時將查評出的問題記錄在案,并對問題進行綜合分析,將結果填寫在報表中。報表應做到:

(l)規范完整。規范完整是指一定要按“E*CEL報表”的格式填寫,采用統一的頁面設置(一般采用標準的A4橫排),對查評結果、查評人、查評時間等填寫清楚。

(2)報表要經領導審核。企業各級填寫的自檢報表一定要有主管領導的審查意見。這是為了防止查評漏項、走過場等現象,確保查評質量所采取的必要措施,企業各級必須認真履行。在查評過程中,班組必須逐項逐條地查,防止漏項,電廠對各部門和班組的查評應嚴格執行評價標準要求,按比例抽查,抽查結果要能夠反映企業的全貌。

安全性評價的最終目的是對系統存在的危險性進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確認系統發生危險的可能性及其嚴重程度,提出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以防止事故的發生。對于一般性問題,應邊查邊改,以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對發現的重大隱患必須制定整改措施,落實項目、責任人和整改時間;對企業確實解決不了的重大隱患,應提出專題報告,報上級主管部門。

(三)編制和匯總形成自查報告、報表,應滿足以下要求:

(l)按生產設備、勞動安全和作業環境、安全管理三大部分分項填寫自查報告、報表。

(2)自查報告、報表要有企業安全性評價專業小組的專業人員的審查意見。

(3)自查報告、報表要經企業安全性評價領導小組組長或副組長審定并簽字。

(四)提出《安全性評介驗收申請報告》

電廠完成安評自查,達到和滿足了安全性評價工作的標準和條件,經過安全性評價領導小組研究,可以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書面驗收申請。申請報告應以文件形式上報上級公司,申請報告要簡述開展安全性評價工作的經過、取得的成果和申請理由,并附以下有關材料及其電子版文件:

(l)《安全性專業評價分析報告》(WORD文檔);

(2)《安全性評價自查工作報告》(WORD文檔);

(3)《安全性評價專業明細表》(包括查評項目內容、發現的問題、評價得分)(E*CEL文檔);

(4)《安全性評價得分總評表》(包括查評項目評價得分及其統計)(E*CEL文檔);

(5)《安全性評價查評發現問題及整改措施》(包括查評項目序號、發現的主要問題、評價得分、整改建議)(E*CEL文檔);

(6)《安全性評價項目檢查發現重大問題及整改措施》或專題報告。(WORD文檔)

第四章安全性評價檢查要求

第十八條安全性評價初評程序:

(一)電廠自查,并向公司上報自查文件資料,申請公司專家查評;

1.各電廠按照“安全性評價自查實施步驟”、安評項目、查評依據、當前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規定和要求,結合電廠生產實際,組織本單位有關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進行自查,形成如下報告:

(l)《安全性評價初評電廠自查專業評價分析報告》(WORD文檔);

(2)《安全性評價初評電廠自查工作報告》(WORD文檔);

(3)《安全性評價初評電廠自查專業明細表》(包括查評項目內容、發現的問題、評價得分)(E*CEL文檔);

(4)《安全性評價初評電廠自查得分總評表》(包括查評項目評價得分及其統計)(E*CEL文檔);

(5)《安全性評價初評電廠自查發現問題及整改措施》(包括查評項目序號、發現的主要問題、評價得分、整改建議)(E*CEL文檔);

(6)《安全性評價初評電廠自查發現重大問題及整改措施》或專題報告。(WORD文檔)。

2.電廠將上述報告電子版以及申請公司專家查評報告,于公司專家查評計劃日期兩周前,報公司安全監察室。

(二)公司組織專家查評

1.文件審核:

(1)公司將申報企業上報的安評申請報告中附件電子版文件按專業分工分發至各位查評專家;

(2)各專業專家對本專業分工范圍的《安全性評價初評電廠自查專業評價分析報告》、《安全性評價初評電廠自查專業明細表》、《安全性評價初評電廠自查發現問題及整改措施》等進行核實、評估,如必要,可與電廠的專業人員進行溝通、確認,在此基礎上提出審核、評估意見,反饋給企業安全性評價機構;

(3)企業有關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對安評專家的評估意見進行解釋、核實,并把相關意見反饋給公司安評專家;

2.現場查評:

(1)公司組織專家在企業現場進行安全性檢查、評估,并形成以下報告:

①《安全性評價初評專業評價分析報告》(WORD文檔);

②《安全性評價初評工作報告》(WORD文檔);

③《安全性評價初評專業明細表》(包括查評項目內容、發現的問題、評價得分)(E*CEL文檔);

④《安全性評價初評得分總評表》(包括查評項目評價得分及其統計)(E*CEL文檔);

⑤《安全性評價初評發現問題及整改措施》(包括查評項目序號、發現的主要問題、評價得分、整改建議)(E*CEL文檔);

⑥《安全性評價初評發現重大問題及整改措施》或專題報告。(WORD文檔);

(2)公司專家形成評價意見后需召開一定規模的專業會議,向電廠通報評審意見。電廠根據公司專家的意見,制訂整改措施,組織整改。

3.公司提出《公司安評專家組初評報告》評審報告是公司專家在完成對企業的查評工作后形成的權威性、結論性意見。評審報告的內容包

括簡要查評過程,管理工作中值得肯定的有推廣意義的好做法,各專業存在的問題,評價結論,以文件形式下達安全性評價意見。

第十九條安全性評價復查程序

(一)電廠自查,并向公司上報自查文件資料,申請公司專家查評;

1.各電廠按照當前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規定和要求,以《公司安評專家組初評報告》中《安全性評價初評發現問題及整改措施》的為重點,結合電廠生產實際,組織本單位有關專業的人員進行復查,形成如下報告:

(1)《安全性評價電廠復查專業小結》(WORD文檔);

(2)《安全性評價電廠復查專業明細表》(包括復查項目內容、整改完成情況、發現的新問題)(E*CEL文檔);

(3)《安全性評價電廠復查發現問題及整改措施》(E*CEL文檔);

2.電廠將上述報告電子版以及申請公司專家查評報告,于公司專家查評計劃日期一周前,報公司安全監察室。

(二)公司組織專家查評

1.文件審核:

(1)公司將申報企業上報的安評復查申請報告附件電子版文件及公司《安評初評評審報告》按專業分發至各位查評專家;

(2)各位專家對本專業分工范圍的《安全性評價電廠復查專業小結》、《安全性評價電廠復查專業明細表》、《安全性評價電廠復查發現問題及整改措施》等進行核實、評估,如必要,可與電廠的專業人員進行溝通、確認,在此基礎上提出審核、評估意見,反饋給企業安全性評價機構;

(3)企業有關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對安評專家的評估意見進行解釋、核實,并把相關意見反饋給公司安評專家;

2.現場查評:

(1)公司組織專家在企業現場進行安全性檢查、評估,并形成以下報告:

①《安全性評價復查專業小結》(WORD文檔);

②《安全性評價復查專業明細表》(包括復查項目內容、整改完成情況、發現的新問題)(E*CEL

文檔);

③《安全性評價電廠復查發現問題及整改措施》(E*CEL文檔);

(2)公司專家形成評價意見后需召開一定規模的專業會議,向電廠通報評審意見。

3.公司提出《公司安評專家組復查報告》評審報告是公司專家在完成對電廠的查評工作后形成的權威性、結論性意見。評審報告的內容包括簡要查評過程,管理工作中值得肯定的有推廣意義的好做法,各專業存在的問題,評價結論,以文件形式下達安全性評價意見。

第二十條定期安全性評估抽查程序

(一)電廠開展定期安全性評估工作,并向公司上報定期安全性評估文件資料,申請公司專家抽查;

1.各電廠按照當前上級有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的規定和要求、《公司安評專家組初評報告》、《公司安評專家組復查報告》,結合電廠生產實際,組織本單位有關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進行定期安全性評估(1年一次或2年一次),形成如下報告:

(1)《定期安全性評估電廠自查專業明細表》(包括查評項目內容、發現的問題、評估得分、整改建議)(E*CEL文檔);

(2)《定期安全性評估電廠自查工作報告》(包括總報告及各專業自查評估分析報告)(WORD文檔);(WORD文檔);

2.電廠將上述報告電子版以及申請公司專家查評的報告,于公司專家查評計劃日期一周前,報公司安全監察室。

(二)公司組織專家查評

1.文件審核:

(1)公司將申報企業上報的安評申請報告附件電子版文件、《公司安評專家組初評報告》、《公司安評專家組復查報告》,按專業分發至各位查評專家;

(2)各位專家對本專業分工范圍的《定期安全性評估電廠自查專業明細表》(包括查評項目內容、發現的問題、評估得分、整改建議)、《定期安全性評估電廠自查工作報告》(包括各專業自查評估分析)等進行核實、評估,如必要,可與電廠的專業人員進行溝通、確認,在此基礎上提出審核、評估意見,反饋給企業安全性評價機構;

(3)企業有關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技術人員對安評專家的評估意見進行解釋、核實,并把相關意見反饋給公司安評專家;

2.現場查評:

(1)公司組織專家在電廠現場進行安全性檢查、評估,并形成以下報告:

①《定期安全性評估專業評價分析報告》(WORD文檔);

②《定期安全性評估總報告》(WORD文檔);

③《定期安全性評估專業明細表》(包括查評項目內容、發現的問題、評價得分)(E*CEL文檔);

④《定期安全性評估得分總評表》(包括查評項目評價得分及其統計)(E*CEL文檔);

⑤《定期安全性評估發現問題及整改措施》(包括查評項目序號、發現的主要問題、評價得分、整改建議)(E*CEL文檔);

⑥《定期安全性評估發現重大問題及整改措施》或專題報告。(WORD文檔);

(2)公司專家形成評價意見后,召開一定規模的專業會議,向電廠通報評審意見。

3.公司提出《公司安評專家組定期安全性評估抽查報告》評審報告是公司專家在完成對電廠的查評工作后形成的權威性、結論性意見。評審報告的內容包括簡要查評過程,管理工作中值得肯定的有推廣意義的好做法,各專業存在的問題,評價結論,以文件形式下達定期安全性評估抽查意見。

篇2: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的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規范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以下簡稱并網安評)行為,保障發電機組安全可靠并網運行,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根據《電力監管條例》、《電網運行規則(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并網運行的單機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電機組(含抽水蓄能機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機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電機組,核電機組,500千瓦及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它并網運行的發電機組參照執行。

第三條新建、改建和擴建發電機組在進入商業運營前應當通過并網安評。已投入運行的并網發電機組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評,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

第四條并網安評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電力監管機構編制轄區內并網安評工作計劃;

(二)發電企業在自查、自評滿足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提出并網安評申請;

(三)發電企業自主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并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評價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

(四)電力監管機構審核中介機構派出的并網安評人員資格;

(五)并網安評人員進行現場查評,中價機構提出并網安評報告;

(六)電力監管機構組織評審并網安評報告,公布并網安評結論。

第五條并網安評主要內容應當包括:

(一)涉網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二)電氣主接線系統及廠、站用電系統;

(三)發電機組勵磁、調速系統;

(四)發電機組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一次調頻功能;

(五)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電力通信、直流系統;

(六)二次系統安全防護;

(七)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直接影響的電廠其它設備及系統。

第六條并網安評應當堅持“誰評價、誰負責”、“誰評審、誰負責”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做到科學、公正、客觀。

第七條電力監管機構按照并網發電機組的電力調度關系,負責組織轄區內并網發電機組的并網安評工作,并履行以下監督管理職責:

(一)組織制定并網安評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標準;

(二)審查并公布符合并網安評要求的中介機構名單;

(三)監督中介機構的并網安評工作,協調解決并網安評中的問題;

(四)監督、檢查發電企業的并網安評工作。

第八條發電企業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按照并網安評標準進行自查、自評和整改工作;

(二)按有關規定向電力監管機構提交并網安評申請;

(三)選擇符合要求的中介機構開展并網安評;

(四)協助、配合并網安評工作;

(五)對并網安評中查出的問題,按要求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電力監管機構。

第九條電力調度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配合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參加電力監管機構組織的并網安評活動;

(二)督促調度范圍內并網發電廠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三)執行電力監管機構有關發電機組并網安評的決定。

第十條中介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進行并網安評工作:

(一)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在規定范圍內開展并網安評活動;

(二)選聘業務素質滿足要求的專家參加并網安評工作;

(三)并網安評工作應當做到獨立、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對并網安評報告承擔相應責任;

(四)按照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收取費用;

(五)并網安評業務接受電力監管機構的監管。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并網安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可向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或者舉報。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電力監管機構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三條區域電監局可根據本辦法,組織本區域內有關城市電監辦制定本區域的并網安評管理實施細則和中介機構的監管辦法,并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了加強電力安全監督管理,規范發電機組并網安全性評價(以下簡稱并網安評)行為,保障發電機組安全可靠并網運行,確保電力系統安全穩定,根據《電力監管條例》、《電網運行規則(試行))),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并網運行的單機容量50兆瓦及以上的水電機組(含抽水蓄能機組)、燃氣一蒸汽聯合循環機組,100兆瓦及以上的火電機組,核電機組,500千瓦及以上的風力發電機組。其它并網運行的發電機組參照執行。

第三條新建、改建和擴建發電機組在進入商業運營前應當通過并網安評。已投入運行的并網發電機組應當定期進行并網安評,周期一般不超過5年。

第四條并網安評工作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電力監管機構編制轄區內并網安評工作計劃;

(二)發電企業在自查、自評滿足評價標準的基礎上,提出并網安評申請;

(三)發電企業自主選擇具有相應資質并符合規定要求的安全評價中介機構(以下簡稱中介機構);

(四)電力監管機構審核中介機構派出的并網安評人員資格;

(五)并網安評人員進行現場查評,中介機構提出并網安評報告;

(六)電力監管機構組織評審并網安評報告,公布并網安評結論。

第五條并網安評主要內容應當包括

(一)涉網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二)電氣主接線系統及廠、站用電系統;

(三)發電機組勵磁、調速系統;

(四)發電機組自動發電控制、自動電壓控制、一次調頻功育琶;

(五)繼電保護、安全自動裝置,電力通信、直流系統;

(六)二次系統安全防護;

(七)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有直接影響的電廠其它設備及系統。

第六條并網安評應當堅持“誰評價、誰負責”、“誰評、公審、誰負責”和“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做到科學正、客觀。

第七條電力監管機構按照并網發電機組的電力調度關系,監督負責組織轄區內并網發電機組的并網安評工作,并履行以下管理職責

(一)組織制定并網安評的相關管理辦法和標準;

(二)審查并公布符合并網安評要求的中介機構名單;

(三)監督中介機構的并網安評工作,協調解決并網安評中的問題;

(四)監督、檢查發電企業的并網安評工作。

第八條發電企業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按照并網安評標準進行自查、自評和整改工作;

(二)按有關規定向電力監管機構提交并網安評申請;

(三)選擇符合要求的中介機構開展并網安評;

(四)協助、配合并網安評工作;

(五)對并網安評中查出的問題,按要求整改,并將整改情況報電力監管機構。

第九條電力調度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配合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一)參加電力監管機構組織的并網安評活動;

(二)督促調度范圍內并網發電廠開展并網安評工作;

(三)執行電力監管機構有關發電機組并網安評的決定。

第十條中介機構應當按照以下要求進行并網安評工作:

(一)執行國家有關規定,在規定范圍內開展并網安評活動;

(二)選聘業務素質滿足要求的專家參加并網安評工作;

(三)并網安評工作應當做到獨立、公正、客觀、真實、準確,對并網安評報告承擔相應責任;

(四)按照國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的有關規定和標準收取費用;

(五)并網安評業務接受電力監管機構的監管。

第十一條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并網安評中的違法、違規行為,可向電力監管機構投訴或者舉報。

第十二條違反本辦法規定的,電力監管機構依據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第十三條區域電監局可根據本辦法,組織本區域內有關城市電監辦制定本區域的并網安評管理實施細則和中介機構的監管辦法,并報國家電力監管委員會備案。

第十四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