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消防安全促進項目糾正規定

消防安全促進項目糾正規定

2024-07-10 閱讀 7030

結合**鎮創建“**市安全社區”總體,按照《**鎮安全社區創建工作方案》,進一步強化監督管理,積極落實消防安全責任,全面推進我鎮創建消防安全工作活動,特制定本實施計劃。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十八大”會議精神,以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消防工作的意見》為指導,積極開展各類消防安全整治活動,不斷完善消防工作機制,建立健全消防工作組織網絡,以扎實推進我鎮“防火墻”工程建設為抓手,深入開展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向群眾普及消防安全常識,努力提高我鎮消防安全工作水平。

二、基本情況

**鎮區域面積86.86平方公里,下轄25個村委會,3個居民委員會,截止2012年底全鎮戶籍人口10.3萬人。

三、實施范圍

**鎮域內各村(居)、企事業單位。

四、工作目標

(一)安全促進目標

提高社區居民對消防安全知識及自救互救、應急逃生常識的知曉率;提高社區重點人群的消防安全促進活動參與率;居民對消防安全的滿意度大于90%;前移火災預防關口,降低轄區內火災發生率,減少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確保本鎮火災形勢持續平穩受控,嚴防重特大尤其是群死群亡火災事故,為我鎮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消防安全保障。

(二)項目實施

在先期調查摸底的基礎上,擬開展3個子項目:

項目1:建立社區消防安全宣傳專欄

項目2:構筑消防安全防火墻工程

項目3:制定全鎮防火減災應急預案

項目1:定期開展各項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活動,經常性地向居民免費發放消防安全資料,建設一個宣傳教育室,在各村(居)委所在地、主要道口、村(居)民集居地設立一塊宣傳板報,進一步完善各村(居)委消防自治管理體系,讓社區居民對于用火、用電、用氣安全知識知曉率達到100%,并普遍懂得防火、滅火和逃生自救的知識,能針對各種火災情況熟練使用多種滅火器材,會針對家庭所潛在的消防安全隱患,能夠進行自查,以逐步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

項目2:根據社區實際結合社區消防安全“八個一”工程的要求成立相應的義務消防隊伍及員建立小型站點應急處,配備相應的消防器材,并有厚壩鎮消防中隊定期對其進行專業培訓,根據不同季節的火災隱患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滅火演練,組織經常性的聯防活動,取長補短,不斷完善聯防組織,共同提高單位抗御火災能力。

項目3:建立健全轄區內重點火災隱患單位專項檔案并定期開展安全排查,對存在火災隱患的單位下達限期整改通知,并要求其制定完備的消防設施維護保養記錄及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預案,通過階段性的實施效果,逐步在全鎮企業范圍內推行。

五、工作計劃

(一)調查摸底,對歷年來的火災事故原因進行分析總結,制定開展消防安全促進項目的內容。

(二)開展安全促進活動,對促進項目進行分工,按照實施計劃表逐步推進,爭取在2013年7月份之前全部完成。

(三)監督、糾正與持續改進:對照計劃和目標要求,在3個項目全部完成后,邀請相關部門對實施的工作進行檢查,在檢查中發現問題逐步改進,持續改進計劃,做到安全社區創建要求,定期做好消防安全實施內容的檢查,會同各相關部門制定持續改進的計劃和措施,切實減少火災事故的發生。

第一階段(2012年11月-2013年2月)

1、消防安全促進項目工作組對實施方案和具體工作落實責任、明確任務、目標。

2、制定消防安全促進項目工作組工作內容和標準,建立消防安全組織、明確工作制度和各級工作人員職責,逐級簽訂責任書。

3、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在已設置的消防安全欄內定期更換內容,要充分利用社區活動,對居民開展消防法律法規和消防安全常識的宣傳教育,普及防火、滅火和逃生自救知識。

4、各村、居委會、企事業單位要成立消防安全工作小組,落實專業人員加強檢查、指導,并與下屬企業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承諾書”,落實企業法人的安全責任,定期開展隱患自查自糾及危險源辨識活動,有效促進從業人員的主動防范意識,。

5、細化村(居)委消防安全管理職責,把消防安全工作建設實施方案和具體的工作計劃落實到責任人、明確任務。根據工作實施計劃,明確專兼職消防管理人員;并按要求配備消防器材。

6、各村(居)委會組建消防志愿者隊伍,負責轄區內的消防知識宣傳和火災搶險工作。

7、定期組織人員開展消防知識和業務能力培訓及消防演練活動。

8、各單位要根據有關消防安全法律法規的要求,建立消防安全臺帳制度,定期開展安全自查活動,消除安全事故隱患。

9、實施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結合農村特點重點對“農夾居”、“出租屋”、“三合一”加大檢查力度。

10、開展消防安全檢查工作:公安消防、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等部門要會同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組成聯合執法檢查組,對人員密集場所,勞動密集型企業,有使用易燃易爆物品的企業定期進行抽查,進一步依法嚴格整治。對于在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專項整治中發現其他違反消防法規行為的,且對經濟和社會生活影響較大的超市商場,相關職能部門應當及時報請上級政府依法責令其停業整頓。

11、在執法檢查中,特別是在專項整治工作中尚未整改完畢的火災隱患逾期不改的,應當依法予以處罰。

第二階段(2013年3月-6月)

1、針對前階段消防安全項目促進組的工作情況和干預效果,邀請各相關部門進行指點和檢查,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以便制定下階段持續改進計劃。

2、整理材料,準備迎接評審。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領導,精心組織

通過召開每月一次創建安全社區工作例會,研究解決消防安全工作組方面存在的問題。各部門、單位要加強對消防安全工作組工作的領導,成立相應組織機構,周密部署,落實人員,明確責任。

(二)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1、區安監管局、區消防支隊防火處和創建安全社區領導小組負責消防安全工作組工作的指導、實施、整體工作的檢查和督促。

2、工作組協助消防部門,定期開展滅火演練,不斷提高應急處置火災事故能力。

3、工作組協助區消防支隊防火處、學校共同制定中小學生消防安全教育計劃,開展防火、滅火和逃生自救的知識。

4、工作組協助新聞媒體做好宣傳工作,定期做好宣傳欄內容更換工作。

5、工作組協助消防部門進行安全巡查,督促居民,企業員工加強用火、用電、用氣安全管理,及時糾正不安全行為和消防可能導致火災事業的危險源。

6、各部門要密切配合,落實并抓好消防安全建設的各項工作。

(三)信息互動

及時反饋各部門、單位要堅持消防安全建設工作匯報制度,定期向鎮安全社區創建辦公室匯報工作進展情況。

七、評估及持續改進

1、消防安全促進項目工作組在安全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的領導和指導下,對全鎮存在火災安全隱患等再進行排摸,評估建設效果和群眾滿意度,提出下一步改進目標,持續改進。

2、大力宣傳消防安全知識。

3、針對**消防工作的薄弱環節,認真制訂下階段干預措施,根據抽樣結果,改進工作方式方法,逐步推進設施改造,真正讓群眾滿意。

篇2:HSE不符合糾正責任追究實施細則

1.總則

為有效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規范公司HSE違章、隱患的糾正、查處與事故責任追究,制定本細則。

2.范圍

2.1本細則適用于公司生產、活動過程中的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現象的查處及各類事故、隱患的處理和責任追究管理。

2.2本細則要求公司全體員工學習、了解。

3.制訂依據

3.1《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安全事故行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

3.2《新疆油田分公司員工安全生產“三違”行為處罰辦法》

3.3《新疆油田分公司事故管理與責任追究辦法》

4術語

4.1作業性違章:指在生產、基建中,不遵守安全規程,違反保證安全的各項規定、制度及措施的一切不安全行為。

4.2裝置性違章:指工作現場的環境、設備、設施及工器具不符合有關的安全工作規程、設計技術規程、勞動安全和工業衛生設計規程、施工現場安全規范等保證人身安全的各項規定的一切不安全狀態。

4.3指揮性違章:生產指揮人員違反勞動安全衛生法規、安全工作規程、技術規程及專為某項工作制定的安全技術措施進行勞動組織與指揮的行為。

4.4管理性違章:指從事生產、施工的各級領導者和行政、技術管理人員在落實國家、行業、公司有關安全生產責任制中不能真正到位,不能認真執行規程制度或借故不執行規程制度和某些規定,不結合本單位、本部門實際制定有關規程、制度和措施,并組織實施的行為。

4.5偶然性違章:主要由于缺乏安全技術知識所致。

4.6習慣性違章:固守舊的不良作業傳統和工作習慣違犯安全工作規程的習慣。

4.7一般違章:可能導致操作者受到一定傷害或給公司造成一定財產損失的行為。

4.8嚴重違章:可能危及操作者和他人生命安全或者造成公司財產重大損失的行為。

5.職責

5.1公司各級領導干部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必須認真履行安全生產職責,對因安全職責履行不到位、工作過失或不作為現象,以及違反國家法律法規、企業規章制度等造成事故的,應承擔相應的行政和經濟責任。

5.2公司體系管理委員會(安委會)辦公室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企業規章制度,按照管理權限組織事故調查處理,并對事故責任人員進行責任追究,提出處理意見報公司安全生產委員會。

5.3安全環保部參與各類事故、事件的調查與處理;HSE監督中心負責對施工現場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的事故隱患及違章行為的糾正與處罰。

5.4各單位負責本單位事故隱患及違章行為的糾正與處理。按規定報告發生的各類事故、事件,并負責參與本單位事故、事件的調查處理。

5.5公司各單位專(兼)職HSE監督員,有權對檢查中發現的違章指揮、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等行為及各類事故隱患進行糾正與處罰。

5.6各單位必須按規定定期和不定期的組織安全生以及各類活動安全檢查,對違章、隱患進行及時查處、整改。

5.7各單位要設立違章曝光欄,對違章者的違章情況,違反制度、規程條款及對其違章行為的處理情況進行曝光,并建立員工違章記錄臺帳。

5.8凡發現作業性違章、裝置性違章、指揮性違章及管理性違章,基層單位(班組)都應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進行調查分析,教育有關責任人并制定相應的整改措施和防止對策。

5.9各單位負責安全生產領導,負責本單位反違章工作的監督、檢查和考核工作。各單位領導和專業人員應經常深入現場,對違章行為進行檢查糾正。

6.違章、隱患的糾正

6.1對在各級督檢檢查中發現的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等行為及各類事故隱患,應予以當即糾正,不能當即整改的須由檢查部門下發《HSE整改通知單》,責令限期整改,并予以驗證。

6.2責任單位接《HSE整改通知單》后,須按整改通知單要求立即組織整改,整改結束后報上級檢查部門申請驗證。

6.3發生事故后,除按《事故、事件管理程序》規定處理外,事故責任單位須制定糾正與預防措施。

6.4按照可能造成的后果、影響程度、生產場所(區域)等因素,根據國家、行業、企業的安全生產標準、規程、規范、制度按違章性質劃定為“一般違章”、“嚴重違章”。

6.5違章類型分為“作業性違章”、“裝置性違章”、“指揮性違章”、“管理性違章”。

7.違章、隱患的處罰、處理

7.1違章、違紀行為:

7.1.1凡違反公司安全管理制度作業、指揮和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以及由此造成的各類安全隱患;

7.1.2違反國家法規、行業標準規范、油田公司相關管理規定可能造成重大事故的嚴重違章行為及由此造成的各類安全隱患;

7.1.1一般違章的處理:

7.1.1.1經濟處罰200元和批評教育。

7.1.2.2第二次違章者經濟處罰加倍(不超過500元),同時給予離崗教育和行政處理。

7.1.2嚴重違章的處理:

7.1.2.1經濟處罰500元或行政、組織處理。

7.1.2.2第二次違章者從重經濟處罰(不超過2000元),同時接受離崗教育,視情節給予其它組織處理或行政處理。7.1.3離崗教育:

7.1.3.1公司人才教育培訓中心設員工離崗教育培訓基地,凡因違章接受離崗教育的員工,由公司人力資源部安排到培訓基地接受離崗教育。離崗教育時間最少10天~90天。離崗教育期間按待崗待遇執行。

7.1.3.2員工接受離崗教育后必須經HSE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安排重新上崗。

8.事故處理

8.1事故責任認定

8.1.1生產事故責任認定為:主要責任、次要責任、領導責任(含主要、次要)。

8.1.1.1與事故發生起主要作用的人員,為主要責任。

8.1.1.2與事故發生有間接或非主要作用的人員,為次要責任。

8.1.1.3與事故發生負有領導責任的人員,為領導責任。

8.2事故責任追究

8.2.1根據集團公司管理規定。凡發生員工傷亡事故的單位,按照事故等級,原則上免去相應級別主要負責人的職務,停職接受事故調查。發生重大人員傷亡事故的,免去所屬二級單位行政正職職務;發生較大員工傷亡事故的,免去基層單位行政正職職務。

8.2.2企業在一年內或者主要領導一個任期內,重復發生一般及以上事故的,從嚴進行處分。

8.2.3對事故應急組織不力,在事故調查處理中不履行職責,以及蓄意阻撓、干涉事故調查處理的單位或部門,對其主要負責人從嚴進行組織處理或行政處分。

8.2.4對發生的事故瞞報、謊報或者故意拖延報告;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拒絕接受調查組查詢和提供與事故有關情況、資料的單位或部門,根據情節輕重,對其主要負責人給與相應的行政處分。

8.2.5在事故調查中不負責任、避重就輕、包庇事故責任者或借機打擊報復,致使事故調查工作有重大疏漏的,根據情節輕重,給予記過、記大過、降級直至撤職的行政處分。

8.2.6有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事故,應當追究當事人的責任:

a.違章指揮嚴重違章蠻干;

b.擅自拆除、毀壞、挪用安全裝置和設施;

c.玩忽職守、脫崗亂崗、嚴重違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

8.2.7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事故,應追究單位領導責任:

a.違反上級部門發布的指令、命令、決定、規章制度,違反勞動安全法規和有關安全條例;

b.無視安全部門的警告,事故隱患嚴重,又未及時排除事故隱患;

c.安全責任不清,領導無人負責,管理混亂;

d.對職工不按規定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因缺乏安全知識發生事故;

e.安全設施不齊全、安全防護裝置有缺陷,不按規定檢修,超負荷運行;

f.作業環境不安全,安全監則儀器不齊全,塵毒危害長期不予治理,明知有險情,又不采取措施;

g.規章制度不健全,無安全操作規程作業,或強迫、慫恿他人違章作業,對違章作業不制止;

h.挪用安全技術措施經費,施工中違反設計規定和削減安全設施;

i.未經“三同時”驗收擅自投產、使用的;

j.事故發生后,仍不采取有效防范措施,不積極組織搶救,不嚴肅查處事故責任者,導致同類事故連續發生;

k.發生傷亡事故后隱瞞不報或遲延上報、弄虛作假、以及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或搞打擊報復的。

2.2.8對事故責任者(包括領導責任者)的處理

2.2.8.1處理依據

依據《新疆油田公司事故管理與責任追究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違章處理分為三種:

a、行政處理:警告、記過、記大過、留用察看等。

b、組織處理:誡勉教育、通報批評、離崗教育、撤換崗位、免除職務等。

C、經濟處罰。

2.2.8.2處理標準

a.小事故:負直接和主要責任的給予罰款或行政警告處分;負次要和一定責任的給予罰款處分。

b.一般事故:負直接和主要責任的給予罰款、行政記過或降級處分;負次要和一定責任的給予罰款、行政警告處分。

c.較大、重大事故:免去所屬單位行政正職職務,停職接受事故調查。負事故直接和主要責任的給予罰款、免去職務、行政記大過或留用察看處理;

d.發生特大或特別重大事故的,由上級部門做出處理。構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門處理。

7.2經濟處罰標準

(1)小事故:對事故責任單位罰款1000~5000元;對事故責任者依責罰款500~1000元。

(2)一般事故:對事故責任單位罰款5000~50000元;對事故責任者罰款1000~5000元。

(3)較大、重大事故由上級主管部門處理。

11.5事故責任人經濟賠償標準

(1)負全部責任,賠償50%;

(2)負主要責任,賠償35%;

(3)負同等責任,賠償25%;

(4)負次要責任,賠償10%。

(5)直接經濟損失在1萬元以上,3萬元或以下者,抵扣掉1萬元后,其余部分,其責任標準的30%賠償。

(6)直接經濟損失在3萬元以上者,按第二條處理后,再按其責任標準的20%賠償。

(7)全部賠償金額不得超過2萬元。

7、責任追溯制度

7.1油田公司違章處罰實行“連帶處罰”和“責任追溯”制度。即發現違章,在處罰直接責任人的同時,對現場負責人、監護人及主管、組織、實施該工作的單位、部門領導、管理人員進行連帶處罰或責任追溯。

7.2檢查與監督實行分級負責制,凡因自查、自糾不力,而被上一級監督檢查發現的,按經濟處罰的2倍追加處罰。

7.3基層單位一般違章超過3次,分別對主管生產領導及安全第一責任人經濟處罰500元和300元,主管生產領導到安全部門說清楚。

7.4基層單位發生一次嚴重違章,分別對主管生產領導及安全第一責任人經濟處罰500元和300元,由主管生產領導向公司主管領導說清楚,發生兩次嚴重違章,分別予以經濟處罰1000元和800元,由安全第一責任者向公司主管領導說清楚。

7.5基層單位發生一次惡劣違章,分別對主管生產領導及安全第一責任人經濟處罰1500元和1000元,安全第一責任者向公司主管領導說清楚。

7.6凡被油田公司發現的違章,除公司處罰外,按本處罰細則重復處罰。

7.7發現一般違章和嚴重違章,對違章班組的班組長進行責任追究并進行考核。月合計發生2次一般違章,對班長處以50元罰款;月合計發生3次一般違章或1次嚴重違章,對班長處以500元罰款;月嚴重違章合計達4次,對班長處以1000元罰款。并通報批評。

8.本辦法由公司安全環保部負責解釋。

9.本規定自發布起執行。

篇3:糾正預防措施管理制度

1、公司安全管理委員會是制定糾正與預防措施的最高管理機構;公司安全環保部為公司糾正與預防措施的主要執行部室;公司各部室及基層單位為糾正與預防措施實施的對象;

2、糾正與預防措施應涵蓋各級安全委員會的活動,培訓程序及培訓質量的評估、變化管理流程要求、職業衛生檢測、事故調查、事故分析、事故報告、公司標準化系統評價、危險源辨識及風險評價、法律法規的獲取與識別、應急管理等內容;

3、確保公司糾正與預防措施溝通的有效性及實效性;

4、公司安全委員會全體成員系為公司糾正與預防措施溝通人員,建立相關的制度及職責;

5、溝通對象為公司所屬范圍內與安全工作有關或相關的事宜;

6、溝通方式或頻率為公司每月經濟運行會和公司調度

7、糾正與預防措施須設立計劃或方案,計劃或方案中須載明責任人員、行動步驟、時間要求、地點及行動的跟蹤要求等;

8、糾正與預防措施的文件、記錄應以檔案形式保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