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暴力防范管理制度
為防范社會不法分子針對學生的暴力侵害,及時處置危及學生安全的各類惡性事件,切實保障學生生命安全,特制訂本預案。
一、防范重點及日常管理
1、上課期間及上下學現場管理。嚴格執行校領導帶班和教職員工值日制度,上課期間及上下學時,值班領導、中層干部及保衛、值日教師按指定位置到場維護安全工作,負責學生的安全保衛、維持秩序和疏散工作。家長若要在上課期間提前帶回學生,一律向班主任辦理請假手續。
2、門衛管理。實行外來人員入校登記制度。門衛問明來校人員聯系事項、聯系人后,與行政值班人員或被訪人員聯系,得到同意后方可放其入校。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入校。
3、技防管理。學校在校區大門和教學區安裝視頻探頭,確保對校園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時空監控,并添置長短警棍、鋼叉、催淚辣椒水等防暴設備。
4、聯防管理。加強與轄區派出所的溝通聯系,在中午、傍晚等重點時段,加強與巡邏公安干警的密切配合與協同,有效預防和及時處置校區及周邊違法犯罪活動的發生。
二、建立應急組織機構
建立學校防范暴力侵害應急工作處置領導小組,下設現場防暴、通訊聯絡、疏散引導、現場救護4個組,負責預防和處理工作。
指揮:王德臣(校長)
副指揮:肖迪(副校長)
成員:王海丹、劉金方、田豐偉
現場防暴組:當班保衛人員、當班值日行政、當班值日教師、門衛、
三、應急處理
一旦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學校以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為宗旨,按照下列程序處理:
1、呼叫報警:第一發現人立即呼喊或用電話向校領導報警并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讓全校教職工做好防范準備。
2、各行動小組迅速趕赴現場。
(1)現場防暴組:攜帶警棍、鋼叉、催淚辣椒水等防暴器械,迅速趕到事發現場,做到面對險情挺身而出、臨危不懼,竭盡全力阻止犯罪分子,保護學生生命安全。
(2)通訊聯絡組:在第一時間撥打110、120,報告教育主管部門,并通過廣播通報事發地點,呼吁社會力量相救。
(3)疏散引導組:將學生迅速帶進室內,反鎖門窗,用桌、凳等堵死門窗,嚴防歹徒沖進教室。戶外活動的教師迅速護送學生撤離危險地帶,全力保護學生生命安全,并做好學生的情緒穩定工作。
(4)現場護救組:一旦發生傷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搶救。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和親屬。
3、學校領導迅速趕赴現場與犯罪嫌疑人周旋,在確保師生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量爭取時間,使全體學生能夠安全撤離,并等待警方的到來。
4、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作好善后處理;并配合警方進行事故調查。
四、保障措施
1、安全教育制度。通過安全教育,切實提高全校師生防范暴力侵害的意識,知曉防范暴力侵害的基本常識和應急措施,掌握求救、逃生的基本方法。
2、落實責任制度。發生校園暴力侵害事件時,立即啟動應急指揮系統,指揮、副指揮要親臨一線,靠前指揮。各工作小組人員要切實履行職責,要以保護學生生命為第一要務,對犯罪分子可以采取一切措施,力求避免或減少學生傷亡。
3、防范演練制度。學校每年組織一次防范暴力危害逃生疏散演練,切實提高師生的防范暴力侵害能力、自救意識和逃生技能,把暴力侵害事件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篇2:校園暴力事件恐怖活動預防制度
本書中,校園暴力是指校外侵入人員故意侵害師生人身以及學校和師生財產,破壞學校教學管理秩序的行為。為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生命安全,應對校園內可能發生的暴力事件,維護學校秩序的穩定,學校應制定校園暴力事件預防和處理制度,制度建設可參照以下幾項內容:一、對引發校園暴力事件的原因分析:由于矛盾激化,以致鋌而走險;由于對社會不滿,導致情緒失控;由于利益沖突,釀成報復泄憤,均可能造成校園暴力事件的發生;同時精神病人的發病以及不法之徒的行兇作惡等,也會危及師生的生命安全。二、完善防范機制,落實防范責任。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防范校園暴力事件工作小組,構建校園防范網絡,明確職責,落實到人。三、預防措施l、加強安全宣傳及安全教育工作,落實好安全工作,強化師生的安全意識及自我保護意識,增強面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2、完善門衛登記管理制度,嚴格控制外來人員進入學校。嚴禁外來人員進入教學區域。3、加強值班制度,細化值班人員職責,適當擴大值班區域,以便學校及時發現了解校園發生的異常情況,并作出反應。4、高度重視學校內部因各種原因而可能產生的矛盾,特別是學生之間的矛盾沖突,校領導及班主任要耐心細致地做好學生之間矛盾的化解工作,避免矛盾激化,并做好登記工作,及時備案。5、當發現學校相關人員有異常言行時,及時了解情況勸其在家休養,在經濟上予以一定的照顧和幫助。四、處置程序l、學校所有人員發現暴力事件發生,有義務和責任迅速報告學校領導,并及時撥打“110”進行報警。2、學校治安責任人,接獲報告后,須先期對事件視情況作出處置,盡力控制事態。并立即將情況報告鎮總校和教育局辦公室。3、同時以最快的速度把傷員送往就近的醫院救治,并通知家長或家屬。4、如發生劫持人質事件,學校要派應變能力強、擅長言辭的人員與歹徒周旋,盡力規勸其中止犯罪;同時保護好現場或附近的其他學生,并迅速將他們轉移至安全地帶。5、保護好現場,配合警方調查。在警方指導下維護秩序,處理善后。
篇3:校園暴力防范管理制度
為防范社會不法分子針對學生的暴力侵害,及時處置危及學生安全的各類惡性事件,切實保障學生生命安全,特制訂本預案。
一、防范重點及日常管理
1、上課期間及上下學現場管理。嚴格執行校領導帶班和教職員工值日制度,上課期間及上下學時,值班領導、中層干部及保衛、值日教師按指定位置到場維護安全工作,負責學生的安全保衛、維持秩序和疏散工作。家長若要在上課期間提前帶回學生,一律向班主任辦理請假手續。
2、門衛管理。實行外來人員入校登記制度。門衛問明來校人員聯系事項、聯系人后,與行政值班人員或被訪人員聯系,得到同意后方可放其入校。無關人員一律不得入校。
3、技防管理。學校在校區大門和教學區安裝視頻探頭,確保對校園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時空監控,并添置長短警棍、鋼叉、催淚辣椒水等防暴設備。
4、聯防管理。加強與轄區派出所的溝通聯系,在中午、傍晚等重點時段,加強與巡邏公安干警的密切配合與協同,有效預防和及時處置校區及周邊違法犯罪活動的發生。
二、建立應急組織機構
建立學校防范暴力侵害應急工作處置領導小組,下設現場防暴、通訊聯絡、疏散引導、現場救護4個組,負責預防和處理工作。
指揮:王德臣(校長)
副指揮:肖迪(副校長)
成員:王海丹、劉金方、田豐偉
現場防暴組:當班保衛人員、當班值日行政、當班值日教師、門衛、
三、應急處理
一旦發生校園暴力事件,學校以保護學生的生命安全為宗旨,按照下列程序處理:
1、呼叫報警:第一發現人立即呼喊或用電話向校領導報警并立即撥打“110”報警電話。讓全校教職工做好防范準備。
2、各行動小組迅速趕赴現場。
(1)現場防暴組:攜帶警棍、鋼叉、催淚辣椒水等防暴器械,迅速趕到事發現場,做到面對險情挺身而出、臨危不懼,竭盡全力阻止犯罪分子,保護學生生命安全。
(2)通訊聯絡組:在第一時間撥打110、120,報告教育主管部門,并通過廣播通報事發地點,呼吁社會力量相救。
(3)疏散引導組:將學生迅速帶進室內,反鎖門窗,用桌、凳等堵死門窗,嚴防歹徒沖進教室。戶外活動的教師迅速護送學生撤離危險地帶,全力保護學生生命安全,并做好學生的情緒穩定工作。
(4)現場護救組:一旦發生傷害事故,以最快的速度將傷員送往就近醫院進行搶救。班主任及時通知家長和親屬。
3、學校領導迅速趕赴現場與犯罪嫌疑人周旋,在確保師生人身安全的情況下,盡量爭取時間,使全體學生能夠安全撤離,并等待警方的到來。
4、在警方的指導下維持秩序,作好善后處理;并配合警方進行事故調查。
四、保障措施
1、安全教育制度。通過安全教育,切實提高全校師生防范暴力侵害的意識,知曉防范暴力侵害的基本常識和應急措施,掌握求救、逃生的基本方法。
2、落實責任制度。發生校園暴力侵害事件時,立即啟動應急指揮系統,指揮、副指揮要親臨一線,靠前指揮。各工作小組人員要切實履行職責,要以保護學生生命為第一要務,對犯罪分子可以采取一切措施,力求避免或減少學生傷亡。
3、防范演練制度。學校每年組織一次防范暴力危害逃生疏散演練,切實提高師生的防范暴力侵害能力、自救意識和逃生技能,把暴力侵害事件的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