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樓道安全制度

樓道安全制度

2024-07-11 閱讀 4353

樓道、梯間是供師生上、下,過路的通道,為了確保安全暢通,現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一、學校根據青少年學生的特點和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條件、環境等客觀因素,做好各項活動的組織管理工作,確保護欄和扶手必須完好堅固、走廊樓梯照明設備齊全,預防非正常傷亡事故發生。

二、學校堅決不搞無預案緊急集合一類的活動,課間活動和放學時,樓道口安排教師值守,維護學生活動秩序。

三、安排樓層值周教師,主要維持下課課間學生活動秩序、樓層學生活動紀律以及上下樓秩序,避免樓道擁擠。

四、升旗儀式、做課間操、下課或臨時*,各區域值班人員要值班到位,班主任老師要提前到班級中,組織學生有秩序地上下樓梯,散會或散場按班級先后有序離開會場,防止因擁擠、踩踏造成傷亡。

五、教育學生上下樓時必須分道而行,由該樓層梯間值班人員專門負責;要求學生上下樓梯時有序緩慢右行,要聽從值班老師的指揮,嚴禁擁擠,當發現有學生摔倒時,學生應立即停止上下,迅速將摔倒者扶起,及時送醫務室處理。

六、教育學生不在教室里打跳,翻越門窗;不在走廊上追逐嬉戲,不翻爬護墻使身體重心外傾,造成危險;不在走廊上“齊步走”造成共振,以免損壞樓板。

七、師生共記“排隊右行,腳步要輕,不摸不靠,肅靜無聲”十六字原則。

八、如因管理不善,安全崗位不到位造成傷害事故,崗位責任人要負其相關的法律責任。

拾萬鎮中心小學校

2012年9月

篇2:樓道安全制度

樓道、梯間是供師生上、下,過路的通道,為了確保安全暢通,現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一、學校根據青少年學生的特點和可能發生安全事故的條件、環境等客觀因素,做好各項活動的組織管理工作,確保護欄和扶手必須完好堅固、走廊樓梯照明設備齊全,預防非正常傷亡事故發生。

二、學校堅決不搞無預案緊急集合一類的活動,課間活動和放學時,樓道口安排教師值守,維護學生活動秩序。

三、安排樓層值周教師,主要維持下課課間學生活動秩序、樓層學生活動紀律以及上下樓秩序,避免樓道擁擠。

四、升旗儀式、做課間操、下課或臨時*,各區域值班人員要值班到位,班主任老師要提前到班級中,組織學生有秩序地上下樓梯,散會或散場按班級先后有序離開會場,防止因擁擠、踩踏造成傷亡。

五、教育學生上下樓時必須分道而行,由該樓層梯間值班人員專門負責;要求學生上下樓梯時有序緩慢右行,要聽從值班老師的指揮,嚴禁擁擠,當發現有學生摔倒時,學生應立即停止上下,迅速將摔倒者扶起,及時送醫務室處理。

六、教育學生不在教室里打跳,翻越門窗;不在走廊上追逐嬉戲,不翻爬護墻使身體重心外傾,造成危險;不在走廊上“齊步走”造成共振,以免損壞樓板。

七、師生共記“排隊右行,腳步要輕,不摸不靠,肅靜無聲”十六字原則。

八、如因管理不善,安全崗位不到位造成傷害事故,崗位責任人要負其相關的法律責任。

拾萬鎮中心小學校

2012年9月

篇3:學校樓梯樓道踩踏事故預防制度

為了杜絕學生擁擠踩踏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此項制度。

一、成立預防學生擁擠踩踏事故的安全管理領導小組

組長:茍明勇(校長)

副組長:潘玉軍(副校長)

組員:校務會全體成員及各班班主任

二、具體安全管理制度如下:

1.學生上下樓梯,嚴禁強調快速、整齊。

2.住校生上下樓梯,由各自的班主任老師負責疏導。

3.學生做課間操上下樓梯,由值周行政和第二節課的下課教師負責疏導。

4.學生放學時上下樓梯,由最后一節課的教師和班主任負責疏導,在本班學生未走完之前,上課教師不能下樓梯。

5.樓道、樓梯的照明等設備由電工等負責,每天做好巡查工作,發現隱患及時上報和消除。

6.在各樓梯醒目處張貼“請勿擁擠,靠右行,嚴禁追逐打鬧”等警示標識。

7.班主任必須利用講班務工作的時間經常提醒學生上下樓梯注意安全,了解在樓梯間打鬧、搞惡作劇的危險性,充分認識到發生擁擠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嚴重后果及其防范措施,同時告誡學生上下樓梯要相互禮讓,靠右行走,遵守秩序;并作好教育記錄。

8.一旦發現學生違反上述規定,除進行教育之外,還要納入班級考核;一旦發現相關教師未履行其職責,除批評教育之外,還要納入期末教師考核。

嵐頭鎮中心完小

2015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