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附一醫院出院制度流程

附一醫院出院制度流程

2024-07-11 閱讀 4558

第一醫院出院制度及流程

(一)患者入院經治療后,主管醫生和責任護士在評估患者病情及需求的基礎上,對患者制定出院計劃,必要時讓家屬一起參與。

(二)主管醫生在評估患者健康狀況、治療情況、家庭支持系統及當地衛生資源等基礎上,按照各科的具體要求,決定患者出院、轉院繼續治療,并開出院醫囑。

(三)出院醫囑原則上由主管醫生在前一天或當天上午開出(特別情況例外)。并為患者準備好以下材料:

1.門診病歷和出院記錄。

2.出院后病情需要繼續休息、單位要求證明的患者:需提供休息證明(主管醫師開出,主任簽字,科室蓋章)。

3.牽涉到第三方責任需要賠償的患者:需提供診斷證明、休息證明(主管醫師開出,主任簽字,科室和醫務科蓋章)、陪護證明(護士長開出,科室蓋章)。

(四)護士接到出院醫囑(出院證)時,根據病歷記錄復核患者的醫療費用,并做好復核記錄,復核無誤后在出院證上簽名,停止電腦上所有的醫囑,有出院帶藥的給予輸入電腦,并指導患者或家屬帶出院證及預交款收據前往住院處辦理相關手續。

(五)患者或家屬到住院處辦理出院手續時,住院處工作人員要熱情接待,并為患者辦理出院手續,提供出院結算發票,根據需要提供住院醫療費用匯總明細清單。

(六)主管醫生與責任護士根據患者出院后治療需要及患者/家屬的知識水平,以簡明易懂的方式,提供適合患者病情和需求的出院健康指導(出院后醫療、護理和康復措施);根據病人疾病的復診時間,告知患者預約流程,并指導患者做好預約工作。

(七)護士清點收回病員住院期間所用醫院的物品,交代出院帶藥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檢查患者出院需要證明是否齊全,并護送患者患者到病區門口。

(八)病情不宜出院而患者或家屬要求自動出院者,醫師應加以勸阻,充分說明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說服無效者應報請科主任批準,由病員或其家屬在病歷中簽署相關知情文件后辦理出院手續,方可離院。若遇到經治醫師通知出院而患者不同意出院者,由病區主任通知患者或家屬及所在單位、有關部門接回或送回。

(九)清理床單位,終末消毒,整理病歷。

(十)出院結賬辦理時間:每天8:00~11:3014:00~17:00。

篇2:附院入出院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入、出院工作制度

1、入院制度

1)住院病人應持門、急診簽發的入院證到住院處辦理入院手續。

2)病房護士接到入院通知后,應立即做好入院準備工作。

3)病房護士應盡快將病人安置到病房,向病人介紹醫院和病房有關制度、環境,并交給必要的用物,同時將有關資料輸入計算機。

4)填寫住院病歷和各種卡片,測量體溫、脈搏、呼吸、體重并記錄。

5)通知負責醫師接診病人,及時執行醫囑。

2、出院制度

1)病人出院由主治醫師或負責醫師決定,護士按醫囑提前一天辦妥手續并通知病人和家屬。

2)病人出示出院結賬后,護士協助清理出院物品,簽發物品放行單,方可放行。

3)征求病人對醫院的意見,并進行出院指導,熱情歡送病人出院。

4)清理床單,按常規進行各類物品的終末消毒處理。

5)停止一切醫囑,注銷各種卡片。

6)病人出院前應做好出院健康指導,征詢病人需求,請病人留下電話或住址,以便定期隨訪。

篇3:五一醫院出院病人討論制度

第五醫院出院病人討論制度

一、科室內每月舉行一次出院病例討論,作為出院病案歸檔的最后檢查。

二、出院病例討論會,由經治住院醫師負責收集,整理出院病歷,在科主任或主治醫師主持下討論,實習醫師參加。

三、出院病人應在當天討論,特殊情況(如經治醫師不在場,科內值班醫師較少及自動出院等)應在出院后一周內討論。

四、出院病例討論還包括對該期間出院的病案檢查,內容包括:

1)重點討論該病人的診斷是否正確,醫療是否妥當,確定出院治療醫囑。

2)記錄內容有無錯誤、遺漏,是否符合病案書寫規范要求。

3)是否存在問題,應取得哪些經驗教訓。

4)一般死亡病例可與其它出院病例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