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2024-07-11 閱讀 3430

ˉ目的與范圍n?為規范對裝置和管道試壓作業過程的安全管理,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n?本規定適用于*****油田所屬各單位試壓作業的安全管理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術語和定義n?試壓作業n?指在新(改、擴)建項目的裝置、容器、管道、受壓元件等承壓體上進行耐壓和氣密性試驗的作業。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職責n?安全環保監察處負責試壓作業的安全監督管理。n?相關專業管理部門負責本專業(系統)試壓作業的技術指導和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n?各二級單位負責本單位試壓作業措施落實和監護工作。HSE部門負責試壓作業監督管理工作。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基本要求n?實行試壓作業許可證制度。新(改、擴)建項目的試壓作業應取得《試壓作業安全許可證》,方可作業。n?作業人員應經過相關知識培訓,掌握試壓作業操作技能。n?試壓設備及安全附件應經過檢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基本要求n?長輸管道線路試壓應執行SYJ4001-90《長輸管道線路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的規定。n?油田集輸管道試壓應執行SY0422-97《油田集輸管道施工及驗收規范》管道強度及嚴密性試驗的規定。n?已投入運行天然氣管線的試壓應執行SY/T6149-1995《天然氣運行管線試壓技術規范》。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基本要求n?壓力試驗應以液體為試驗介質。脆性材料嚴禁使用氣體進行壓力試驗。當管道的設計壓力大于0.6MPa時,需用氣體介質試驗時,必須有設計文件規定或經建設單位同意,制定試壓現場的安全操作規程,方可用氣體進行壓力試驗。n?簽發人應對現場防范控制措施和作業條件確認后,簽發《試壓作業安全許可證》。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危害識別n?根據工作任務,由項目經理(施工單位負責人)組織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針對作業內容和試介質,開展危害識別,制定防范控制措施,編制壓力試驗方案;至少應包括:?a)參加試驗的管道線號、規格設有關設備位號,并在流程圖上標明;?b)試驗項目、試驗壓力、介質及壓力來源;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危害識別?c)加置試驗用盲板位置、規格、線號及裝拆負責人;?d)壓力、溫度檢測總的數量及位置;?e)應拆卸的管道部件、零件及臨時連接措施;?f)復查確認負責人;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危害識別?g)升壓步驟、停壓時合格標準及檢查方法和安全技術措施;?h)試壓危險區域警戒范圍、人員站位、試壓進度,人員分工及崗位責任;?i)應急預案及演練要求;?j)原始記錄。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作業許可n?試壓前,由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對參加作業人員、建設項目方、監理人員進行技術交底、風險告知,明確風險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內容主要包括:?a)試驗方案的技術要求,明確氣密性試驗的介質及特性;?b)過程存在的風險、危害及控制措施;?c)主要的安全要求及施工中注意的安全事項;?d)試驗過程中應遵守的制度、標準、規程;?e)落實控制措施的責任人及其職責。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作業許可n?凡水介質試壓壓力<10Mpa或空氣介質試壓壓力<0.6Mpa的試壓作業,由施工作業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壓力試驗方案,施工項目現場負責人、技術人員、監理單位對照《試壓作業安全許可證》中試壓安全措施要求現場逐項確認,施工項目現場負責人檢查確認安全措施落實后簽發《試壓作業安全許可證》。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作業許可n?凡水介質試壓壓力≥10Mpa或空氣介質試壓壓力≥0.6Mpa的試壓作業,由施工項目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壓力試驗方案,試壓現場負責人審查,項目經理(或基層單位負責人)現場檢查確認安全措施落實后,簽發《試壓作業安全許可證》,并報本單位HSE部門備案。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現場。n?用水作試壓介質時,試壓設備、機具的擺放位置離試壓管線的距離不應小于30m;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其擺放位置不應小于50m。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用水作試壓介質時,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3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50m范圍劃為警戒區;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8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100m范圍劃為警戒區。在警戒區內應設專人流動值守警戒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在升壓過程中,不允許工作人員沿管線檢查。當試驗壓力超過4MPa時,沿管線兩側各6m范圍內應劃為禁區。在禁區內的居民應暫時撤到安全地帶,不允許人員、車輛和牲畜進入禁區。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耐壓試驗注水時,應排盡管道內部的空氣。試壓時,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采取防凍措施,禁止以任何方式敲打管道及其附件。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穩壓期間,檢查受壓設備和管道的法蘭、盲板、壓力表時,禁止站在法蘭、盲板的對面,讀表時視試驗壓力確定站位安全距離,水壓試驗不少于2米,氣壓試驗不少于6米。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現場控制n?在試壓過程中,發現法蘭或焊縫有滲漏現象,嚴禁帶壓擰緊螺栓和補焊,應降壓后,再進行修復,缺陷消除后,應重新試驗。當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處理前應將壓力降至0.02MPa以下方可進行作業。n?試壓設備有專人看管,負責試壓和停壓操作。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試壓后泄壓處置n?試驗合格后,應將試驗介質引至室外合適地點排放,并注意安全。n?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不允許在距城市、居民點、工礦企業、森林、鐵路、公路、大型橋梁、倉庫和建筑物等100m之內放空。n?《試壓作業安全管理規定》ˉ管理內容u?試壓后泄壓處置n?氣壓試驗,應緩慢降壓,排放應盡量利用系統內的放空管,如用臨時按管應接至室外排放。排放管應牢固可靠,應承受反沖力的作用。n?試壓結束后,應及時拆除盲板、膨脹節限制設施。裝好拆除的管閥、儀表。n?試壓作業應填寫壓力試驗記錄。

篇2:試壓特殊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目的與范圍

為規范對裝置和管道試壓作業過程的安全管理,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各單位試壓作業的安全管理

術語和定義

試壓作業

指在新(改、擴)建項目的裝置、容器、管道、受壓元件等承壓體上進行耐壓和氣密性試驗的作業。

職責

安全環保監察處負責試壓作業的安全監督管理。

相關專業管理部門負責本專業(系統)試壓作業的技術指導和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各二級單位負責本單位試壓作業措施落實和監護工作。HSE部門負責試壓作業監督管理工作。

作業人員應經過相關知識培訓,掌握試壓作業操作技能。

試壓設備及安全附件應經過檢驗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壓力試驗應以液體為試驗介質。脆性材料嚴禁使用氣體進行壓力試驗。當管道的設計壓力大于0.6MPa時,需用氣體介質試驗時,必須有設計文件規定或技術部單位同意,制定試壓現場的安全操作規程,方可用氣體進行壓力試驗。

應對現場防范控制措施和作業條件確認后再作業。

危害識別

根據工作任務,由施工單位負責人組織技術、安全等有關人員,針對作業內容和試介質,開展危害識別,制定防范控制措施,編制壓力試驗方案;至少應包括:

a)參加試驗的管道線號、規格設有關設備位號,并在流程圖上標明;

b)試驗項目、試驗壓力、介質及壓力來源;

危害識別

c)加置試驗用盲板位置、規格、線號及裝拆負責人;

d)壓力、溫度檢測總的數量及位置;

e)應拆卸的管道部件、零件及臨時連接措施;

f)復查確認負責人;

g)升壓步驟、停壓時合格標準及檢查方法和安全技術措施;

h)試壓危險區域警戒范圍、人員站位、試壓進度,人員分工及崗位責任;

i)應急預案及演練要求;

j)原始記錄。

作業許可

試壓前,由現場工程技術人員對參加作業人員進行技術交底、風險告知,明確風險控制措施和應急預案;內容主要包括:

a)試驗方案的技術要求,明確氣密性試驗的介質及特性;

b)過程存在的風險、危害及控制措施;

c)主要的安全要求及施工中注意的安全事項;

d)試驗過程中應遵守的制度、標準、規程;

e)落實控制措施的責任人及其職責。

凡水介質試壓壓力<10Mpa或空氣介質試壓壓力<0.6Mpa的試壓作業,由施工作業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編制壓力試驗方案,施工項目現場負責人對照試壓安全措施要求現場逐項確認。

進入施工現場人員應按要求穿戴勞動保護用品,嚴禁非施工人員進入現場。

用水作試壓介質時,試壓設備、機具的擺放位置離試壓管線的距離不應小于30m;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其擺放位置不應小于50m。

用水作試壓介質時,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3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50m范圍劃為警戒區;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試驗壓力小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80m范圍劃為警戒區、試驗壓力大于4MPa的管線兩側各100m范圍劃為警戒區。在警戒區內應設專人流動值守警戒

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在升壓過程中,不允許工作人員沿管線檢查。當試驗壓力超過4MPa時,沿管線兩側各6m范圍內應劃為禁區。

耐壓試驗注水時,應排盡管道內部的空氣。試壓時,環境溫度不宜低于5℃。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應采取防凍措施,禁止以任何方式敲打管道及其附件。

穩壓期間,檢查受壓設備和管道的法蘭、盲板、壓力表時,禁止站在法蘭、盲板的對面,讀表時視試驗壓力確定站位安全距離,水壓試驗不少于2米,氣壓試驗不少于6米。

在試壓過程中,發現法蘭或焊縫有滲漏現象,嚴禁帶壓擰緊螺栓和補焊,應降壓后,再進行修復,缺陷消除后,應重新試驗。當用空氣作試壓介質時,處理前應將壓力降至0.02MPa以下方可進行作業。

試壓設備有專人看管,負責試壓和停壓操作。

試壓后泄壓處置

試驗合格后,應將試驗介質引至室外合適地點排放,并注意安全。

氣壓試驗,應緩慢降壓,排放應盡量利用系統內的放空管,如用臨時按管應接至室外排放。排放管應牢固可靠,應承受反沖力的作用。

試壓結束后,應及時拆除盲板、膨脹節限制設施。裝好拆除的管閥、儀表。

試壓作業應填寫壓力試驗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