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項目工程監理質量控制方法

項目工程監理質量控制方法

2024-07-11 閱讀 9524

項目工程監理質量控制的方法

1、嚴格執行監理程序

嚴格執行監理程序,強化施工單位的質量管理意識,以保證工程質量。

(1)申請開工的項目未經監理工程師批準不能開工。

(2)上道工序未經監理工程師驗收,下道工序不準施工。

(3)未經監理工程師驗收的工程材料,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4)未經監理工程師驗收合格和計量的項目,不予支付工程款。

2、施工準備階段的監理工作

(1)協助建設單位審議《建設工程施工合同》中商務條款內容,字斟句酌,力求嚴謹,避免將來可能出現對建設單位的索賠。

(2)協助建設單位組織設計交底和圖紙會審。

(3)監督檢查施工單位的質保體系,包括技術、施工(計劃和協調)、質量管理、分項工程的實施細則及施工交底、施工人員質量責任制的落實情況。

(4)檢查工程開工條件。開工前監理部要求施工單位提供如下的審查資料:

經建設單位同意的工程質量目標;

施工單位及分包商的組織體系、人員配備及崗位分工;

施工單位的工程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措施;

施工單位所使用的儀器、設備、檢測工具的有效使用年限;

為本工程做試驗和測驗的單位資質條件;

施工總進度計劃及階段和月進度計劃;

經施工單位技術主管部門批準的《施工組織計劃》和《施工技術方案》;

主要施工人員需按規定持證上崗,并提供有關證書;

經審查,在滿足開工條件下,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發工程開工通知。

3、測量復核

(1)在項目開工前檢查定位放線。

(2)在施工監理全過程,監理人員應對工程的軸線、標高、幾何尺寸、垂直度等進行復核驗收。

(3)在項目完工驗收時測量各裝飾項目的裝修幾何尺寸。

4、平行檢測

監理工程師對項目或材料的質量評價,必須通過試驗取得數據后進行,不允許單純采用經驗,目測或感觀評價質量。

(1)監理現場配備必要的檢測工具,以便對工程質量進行檢測,記錄檢查結果,為工程驗收提供依據。

(2)實施見證取樣送檢制度。

(3)對重要部位材料或項目,監理工程師實行平行檢測。

5、計量與支付

監理人員確認工程計量與支付的條件之一就是工程質量要達到合同規定的標準和等級,否則監理人員有權拒絕對已完工程進行計量。由此造成的損失由施工單位自己負責。

6、監理通知

監理工程師利用口頭或書面通知,對工程有關事項發出指示,并督促施工單位嚴格遵守和執行監理工程師的指示。

(1)口頭通知:對一般工程質量問題或工程事項,口頭通知施工單位整改或執行。

(2)監理備忘錄:監理工程師提醒建設單位和施工單位注意的事項,用備忘錄形式記錄。

(3)監理通知單:監理工程師在巡視、旁站等各種檢查時發現的問題,用監理通知單書面通知施工單位,并要求施工單位整改后再報監理工程師復核。

(4)工程停工通知單:當施工單位違規施工,監理工程師預見到會發生重大隱患,便及時下達全部或局部停工通知,一般請況下均應事先與建設單位溝通。

7、工地會議制度

工地會議是監理工程師組織協調的重要手段,通過工地會議監理工程師落實內部工作或監理工程師與施工單位商討施工中的各種問題,必要時可邀請其他部門人員參加。在會上監理工程師的決定具有書面函件同等作用。

工地會議包括:

(1)第一次工地會議:明確各方關系及工作程序,檢查施工準備情況。

(2)監理內部會議:理順監理機構內部的工作關系,定期組織監理人員學習。

(3)工地例會:施工階段每周召開一次,檢查工地計劃、進度、質量、安全、工程款支付等問題。

(4)專題工程會議:由建設單位、監理、施工單位提出建議,解決某項技術或管理問題。

(5)現場協調會:視工程進展情況臨時召開。

8、專家咨詢

對于復雜的技術問題或重大質量事故,監理工程師可召開專家會議,邀請行業專家參與,進行研究和討論。根據專家意見和合同條件,由監理工程師做出結論。熟悉、掌握資料組織技術骨干審閱施工圖紙,對圖紙施工質量各專業之間相互配合認真審查,了解設計意圖,盡量將圖紙中可能存在的錯誤、遺漏等問題在施工前給予解決。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提出設計合理化建議。

9、現場控制

(1)施工中嚴格執行國家和省、市頒發的有關規范、標準、規定。在施工過程中,監理人員要對關鍵部位、工序執行旁站監理,對施工單位不符合設計規范的一切活動有權提出制止或返工。

(2)對工程復雜、關鍵部位,施工單位應先制定《施工技術方案》,報項目監理機構審核《施工組織設計》和《施工技術方案》。對主要分項工程的《施工技術方案》進行有效的技術分析,監理機構同意后方準實施。

(3)根據實際需要協助施工單位完善工序管理,嚴格執行工序間的交接檢查和班組的自檢、互檢、交接檢查制度。主要工序作業(包括隱蔽工程)必須經監理工程師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施工(或隱蔽)。監理工程師按設計圖紙、規范和驗收評定標準認真對每一項工程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對完成的分部、分項工程,應按照有關規定進行質量驗收。

(4)建立隱蔽工程驗收制度。某一分項工程將被下一道工序隱蔽時,則對該分項工程需要進行隱蔽的工程驗收。隱蔽工程驗收必須經監理人員檢查、驗收合格后才能進行隱蔽。重要的分部、分項工程隱蔽時需經監理人員全程旁站監督。

(5)裝修施工時,堅持樣板先行制度,對各種裝修做法,均應先做好樣板,待建設單位、監理、設計通過后才能大面積施工,對同類裝修做法,均須參照樣板裝修的標準執行。

(6)專業工程、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等,在承包商檢驗、測試合格的基礎上,監理人員進行技術復試,無證無復試的原材料不得進場。對重要的材料設備、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定貨進行嚴格審查,由建設單位、監理、施工單位共同研究后方可定貨。對進口材料、設備,監理工程師應會同商檢部門檢驗,如核對中發現問題,應取得供方和商檢部門簽署的商務記錄,以便按期退貨、更換和索賠。

(7)按進度情況編制各專業、各子項工程的《監理細則》。提出專業和子項工程施工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并制定相應的預控措施。

(8)認真審核設計變更和技術核定。

(9)參加或主持工程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會議。

(10)組織定期或不定期的現場會議,及時分析、通報工程質量情況,并協調有關單位間的業務活動。每月向建設單位報送《監理月報》,反映工程質量的動態情況。

(11)監督、檢查施工單位的技術資料的分類整理和填報監理用表。

篇2:監理質量控制制度范本

1、設計文件、圖紙審查制度:監理工程師、業主、施工單位在收到施工設計文件、圖紙后,在工程開工前,應廣泛聽取意見,進行設計圖紙交底及會審,盡量避免圖中差錯、遺漏。2、技術交底制度:監理工程師要督促、協助業主組織設計單位向施工單位進行設計圖紙的全面技術交底(設計意圖、施工要求、質量標準、技術措施),并根據討論決定的事項做出書面紀要交設計、施工單位執行。3、材料、構件檢驗及復驗制度:分項工程施工前監理人員應審閱進場材料和構件的出廠證明、材質證明、試驗報告(其中鋼筋、水泥、砼試塊、砂漿試塊在監理人員現場見證取樣),填寫材料、構件監理合格證,對于有疑問的主要材料進行抽樣,在監理人員監督下,使用單位進行復查,不準使用不合格材料。4、變更設計制度:如因設計圖錯漏或發現實地情況與設計不符時,由提議單位提出變更申請,以施工、設計、業主、監理四方會勘同意后進行設計變更,由設計單位出具設計變更通知單。5、隱蔽工程檢查制度:隱蔽工程驗收前,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進行自檢,并將自評資料上報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應將需檢查的隱蔽工程在隱蔽前24小時提出計劃報監理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應提出計劃,通知施工單位進行隱蔽工程檢查,重點部位或重要項目應會同業主、施工、設計單位共同檢查簽認。6、工程質量監理檢驗制度: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有監督管理的權力與責任。監理工程師在檢查工作中發現的工程質量缺陷,應及時記入施工日記和監理日志,指明質量部位、問題及整改意見,限期糾正復驗,對較嚴重的質量問題或已形成隱患的問題,應由監理工程師正式填寫“整改工程項目通知”,通知施工單位,同時抄報業主和總監理工程師,施工單位應按要求及時整改,消除缺陷后通知監理工程師復驗。如果工程質量問題已構成工程質量事故時,應按規定程序辦理。7、工程質量檢驗制度: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有監督管理的權力和責任。⑴監理工程師在檢查工程中發現一般的質量問題,應隨時通知施工單位及時改正,并做好記錄。檢驗不合格時可發出“整改項目通知”,限期改正。⑵如施工單位不及時改正,情節較嚴重的,監理工程師可報請總監理工程師批準,經業主同意后,發出《工程部分暫停指令》,指令部分工程、單項工程或全部工程暫停施工。待施工單位改正后,報監理機構進行復驗,合格后發出《復工指令》。⑶分部、分項工程、單位工程或分段全部工程完工后,經自檢合格,可填寫各種工程報驗單,經監理工程師現場查驗后,發給《分項、分部工程檢驗認可書》或《竣工移交證書》。⑷監理工程師需要施工單位執行的事項,除口頭通知外,可使用“監理通知”,催促施工單位執行。8、工程質量事故處理制度:⑴凡在建設過程中,由設計或施工原因,造成工程質量不符合規范或設計要求,或者超出《驗收評定標準》規定的偏差范圍,需做返工處理的統稱工程質量事故。⑵工程質量事故發生后,施工單位必須用書面形式逐級上級。對重大的質量事故或工傷事故,監理機構應立即上報業主。⑶凡對工程質量事故隱瞞不報,或拖延處理,或處理不當,或處理結果未經監理工程師同意的,對事故部分及受事故影響部分的工程應視為不合格,不予驗收計量,待合格后,再補辦驗收計量。9、施工進度計劃監督報告制度:⑴監督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合同規定的計劃進度組織實施,監理機構每月向業主報告工程實際進度與計劃進度的對比和形象進度情況。⑵審查施工單位編制的實施性施工組織設計,要突出重點,并使各單位、工序進度密切銜接。10、投資監督制度:⑴監理機構進場后立即督促施工單位報送與承包合同相適應的分月、季的概算計劃并隨時補充變更設計資料,及時掌握投資變動情況。⑵對重大變更設計或因采用新材料、新技術而增加較大投資的工程,監理機構應及時掌握并報業主,以便控制投資。11、工程竣工驗收制度:⑴竣工驗收的依據是批準的設計文件(包括變更設計),設計、施工有關規范、工程質量驗收標準以及合同及協議文件等。⑵施工單位按規定編寫和提出驗收交接文件是申請竣工驗收的必要條件,竣工文件不齊全、不正確清晰,不能驗收交接。⑶施工單位應在驗收前將編好的全部竣工文件及繪制的竣工圖提供監理機構一份,審查確認完整后,報業主,其余分發有關接管、使用單位保管。交接竣工文件內容如下(資料份數根據業主要求辦理):A、全部設計文件(包括變更設計);B、全部竣工資料、文件。C、工程施工記錄;D、工程小結。

篇3:鐵路建設工程質量控制監理工作措施

鐵路建設工程質量控制監理工作

[1一般規定

[1.1施工階段質量控制監理工作流程

[1.2質量控制的原則

1堅持質量第一,把好質量意識關。

2堅持以人為本,把好管理和作業人員關。

3堅持預防為主,把好施工準備關。

4嚴格過程控制,把好施工工藝關。

5堅持質量標準,把好按圖施工關。

6堅持數據為憑,把好檢測試驗關。

[1.3質量控制的主要工作內容

1施工前質量控制

⑴審核施工單位的質量保證體系。

⑵進場原材料、半成品、構配件的驗收。

⑶施工機械、計量設施的質量檢查。

⑷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使用的審核。

⑸設計圖紙核對及參加設計交底。

⑹施工組織設計及施工方案的審查。

⑺施工放樣的復核。

⑻開工報告審批。

2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⑴施工作業過程的巡視、檢查、旁站、見證取樣、平行檢測。

⑵隱蔽工程檢查。

⑶工序質量控制。

⑷質量資料審核。

⑸變更設計審核。

⑹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的檢查驗收。

⑺質量信息收集、分析及反饋。

3竣工驗收質量控制

⑴工程質量文件的審核。

⑵參加單位工程驗收。

⑶參加竣工驗收。

[1.4質量控制的方法

1審查與批準

監理工程師對施工組織設計、施工方案進行審查批準,對進場材料的質量證明文件進行審查,并抽樣檢查,對混凝土配合比的審查與批準等。

2施工過程的巡視和檢查

監理工程師要經常進行現場巡視檢查,必要時進行現場拍攝記錄。對違反操作規程,影響工程質量的施工活動及時加以制止。

3對重點部位和關鍵工序旁站

旁站內容應包括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和監理委托合同中已明確規定需要旁站的部位和工序等。旁站的主要檢查要點為:

⑴用于工程的材料、設備、現場施工人員及施工條件與批準的施工方案是否相符;

⑵施工方法和操作工藝和施組、規范、驗標是否相符;

⑶施工人員試樣抽取和控制參數的測定及記錄;

⑷工程作業的施工環境。

4試驗與檢測

按照規定的項目、頻率和方法進行試驗和檢測,作為質量驗收的依據。

5質量信息收集及分析

監理工程師應建立質量信息收集系統,定期進行整理和分析。

6指令

對施工單位違反施工圖紙、合同文件、規范的施工行為及時發出監理工程師指令。

7暫停工程施工

對施工單位嚴重違反合同和設計文件的施工行為或惡劣的質量后果,及時發出暫停工程施工指令。

8質量檢查驗收

嚴格按照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對檢驗批、分項、分部、單位工程進行驗收。

[2進場材料、構配件質量控制

[2.1監理工作流程

1建設單位招標采購

2施工單位自行采購

[2.2監理工程師應按以下程序對進場材料、構配件的質量進行控制:

1審查進場材料、構配件生產廠家提供的質量證明文件和相關資料,進口材料和構配件應提交國家商檢部門出具的商檢證明;

2審查新材料、新產品的鑒定證明和確認文件;

3根據委托監理合同約定,參加對生產廠家的考察、評審;

4督促施工單位對進場材料、構配件按規定進行檢驗、測試。

5對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報送的進場材料/構配件/設備報驗單,進行審核,符合規定予以簽認;

6監理工程師應按驗標或委托監理合同約定的比例進行見證取樣或平行試驗;

[2.3對未經監理工程師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材料、構配件,監理工程師不得簽認,并簽發監理工程師通知單嚴禁施工單位在工程中使用或安裝,并要求施工單位限期將不合格的工程材料、構配件撤出現場。

[2.4審核施工單位報送的混凝土、砂漿配合比。

[3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3.1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對施工單位報送的控制測量成果和施工測量放線成果進行核查和確認,審核并簽認施工單位報送的施工測量放樣報驗單。

[3.2監理人員對施工過程進行巡視檢查和檢測。

1施工單位是否按照設計文件、相關規范和批準的施工方案施工;

2使用的材料、構配件和設備是否合格;

3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尤其是質檢人員是否到崗到位;

4施工操作人員的技術水平、操作條件是否滿足工藝操作要求,特種操作

人員是否持證上崗;

5施工環境是否對工程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6已施工部位是否存在質量缺陷。

[3.3隱蔽工程的質量檢查驗收

1施工單位自檢合格后填寫工程報驗申請表,在規定的時限內向監理工程師報驗。

2在規定的時限內,專業監理工程師到現場進行檢查、核實,施工單位的質檢人員應同時在現場進行配合。

3對檢查合格的工程,專業監理工程師予以現場簽認,并準許施工單位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對檢查不合格的工程,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在工程報驗申請表上簽署檢查不合格及整改意見或簽發工程質量/安全問題通知單。指令施工單位進行整改,自檢合格后重新報驗。

[3.4工序(工藝)質量檢查驗收

1工序劃分應與設計圖紙或工程量清單的分項相一致;

2與技術規范及所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工藝流程相協調;

3與驗收標準、檢驗頻率和檢驗方法相配合;

4應與相應的檢查記錄、報表等相配套;

5檢查驗收的程序同隱蔽工程驗收。

[3.5專業監理工程師應督促、檢查施工單位按規范要求進行試驗,按委托監理合同約定的比例進行見證取

樣或平行檢測。

1工藝試驗

⑴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施工單位提出的工藝試驗方案和實施細則,工藝試驗的機械組合、人員配額、材料、施工程序、預埋觀測以及操作方法等應有兩組以上方案,以便通過試驗做出選定。

⑵監理人員應對施工單位的工藝試驗的關鍵點進行全過程的旁站監理,并應做出詳細記錄。

⑶試驗結束后應由施工單位提出試驗報告,提出工藝控制參數,并經監理工程師審查批準。

2抽樣檢驗

⑴監理工程師應對施工單位抽樣試驗的抽樣頻率、取樣方法及試驗過程進行檢查。

⑵根據合同約定,在施工單位抽樣試驗的基礎上,監理工程師按規定獨立進行平行檢驗,以鑒定施工單位的抽樣試驗結果是否有效。

⑶當監理人員對施工質量或使用的工程材料產生疑問時,監理工程師應進行抽樣試驗,必要時應要求施工單位增加抽樣頻率。

3驗收試驗

⑴監理工程師應對施工單位進行抽樣試驗的頻率、抽樣方法和試驗程序進行有效的監督。

⑵在施工單位抽樣試驗的基礎上,監理工程師按規定進行平行檢驗,以鑒定施工單位抽樣試驗的結果。

⑶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按規范要求進行檢測試驗項目的試驗方案、設備及方法進行審查批準;對試驗的實施進行現場監督;對試驗結果進行評定。

[3.6專業監理工程師應定期檢查施工單位的計量器具的技術狀況。

[3.7專業監理工程師對施工單位的施工質量或使用的工程材料產生疑問,認為可能造成重大質量隱患時,應要求施工單位進一步檢測,施工單位必須密切配合。

[4工程施工質量驗收

[4.1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的依據

1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

2施工合同。

3設計圖紙(包括變更設計)。

4實施過程中形成的會議紀要、文件。

[4.2工程施工質量驗收包括檢驗批、分項、分部和單位工程的的驗收。檢驗批、分項、分部和單位工程劃分,一般由施工單位在進場后按照鐵路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規定的劃分方法和施工標段的實際情況確定,逐一統計、確定、匯總,報監理工程師審核,單位工程報建設單位審定。

[4.3驗收階段參建各單位的主要工作

1施工單位在自檢合格的基礎上,填寫各種驗收記錄表填好,由相應的負責人審核簽認后,向項目監理機構或建設單位提出驗收申請。

2監理工程師組織對檢驗批、分項工程、分部工程的質量進行驗收,參與單位工程的質量驗收。

3勘察設計單位按照驗標的有關要求參加驗收工作,對與勘察設計質量有關的檢驗項目進行確認,如對主體結構的地質條件進行確認、對需要檢驗的復合地基承載力進行確認等;參與重要的、特殊的分部工程的質量驗收;參與單位工程的質量驗收。

4建設單位組織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勘察設計單位對單位工程的質量進行驗收。單位工程的質量驗收是施工質量過程控制的最后一道程序,是檢驗施工質量的重要環節。

[4.4驗收工作程序和組織

1專業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專職質量檢查員等,對自檢合格的檢驗批進行驗收,按規定填寫和簽認,檢驗批質量驗收記錄表。

2專業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技術負責人、專職質量檢查員等進行分項工程的驗收,按規定表格填寫記錄并簽認。

3總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本標段項目負責人和技術、質量負責人等進行分部工程的驗收,按規定填寫和簽認驗收記錄。

4單位工程完工后,監理工程師要求施工單位自行組織有關人員進行檢查驗收,合格后報監理工程師復核,復核通過后再向建設單位提交單位工程驗收報告。建設單位組織總監理工程師、施工、設計單位項目負責人進行單位工程驗收,并按規定填寫記錄并簽認驗收記錄。

5如果參加驗收各方對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意見不一致,建設單位可邀請鐵路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委托的質量安全監督部門協調處理。

[4.5工程質量驗收的主要內容和標準

1檢驗批的質量驗收內容

⑴實物檢查:按進場的批次和驗收標準規定的抽樣檢驗方案對原材料、構配件和設備等檢驗結果進行檢查;按現行有關標準規定的抽樣檢驗方案對混凝土、砂漿等強度評定進行檢查;按抽查總點數的合格點率對驗收標準中采用計數檢驗的項目進行檢查。

⑵資料檢查:對原材料、構配件等的質量證明文件(質量合格證、規格、型號及性能檢測報告等)和檢驗報告、施工過程中重要工序的自檢和交接檢驗記錄、平行檢驗報告、見證取樣檢測報告和隱蔽工程驗收記錄等資料進行檢查。

2檢驗批合格標準

⑴主控項目的質量經抽檢全部合格;

⑵一般項目的質量經抽檢全部合格;當采用計數檢驗時,有允許偏差的抽查點,除有特殊要求外,合格點率應達到80%及以上,且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不得大于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

⑶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據、質量檢查記錄。

3分項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標準

⑴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均符合合格質量的規定;

⑵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的質量驗收記錄完整。

4分部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標準

⑴分部工程所含分項工程的質量均驗收合格;

⑵質量控制資料完整;

⑶地基與基礎、結構等分部工程中有關安全及功能的檢驗和抽樣檢測結果符合有關規定。

5單位工程質量驗收合格標準

⑴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質量均應驗收合格;

⑵質量控制資料完整;

⑶單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關安全和功能的檢測資料完整;

⑷主要功能的抽查結果符合有關標準規范的規定;

⑸觀感質量驗收符合標準要求。

6檢驗批質量達不到驗收標準,要求施工單位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理,處理后再行報檢驗收。

⑴經返工重做的或更換構配件、設備的檢驗批,重新進行檢查驗收;

⑵檢驗批的試塊、試件試驗結果不能滿足要求時,經有資質的法定檢測單位對實體檢測鑒定,能夠達到設計要求的檢驗批,可以進行驗收。

⑶通過返修或加固處理仍不能滿足安全使用要求的分部工程、單位工程,驗收結果為不合格。

[5工程質量缺陷的處理

[[1質量缺陷的處理

1當質量缺陷發生在萌芽狀態時,監理工程師應及時發出警告信息,

要求施工單位立刻變換不合格的材料、設備或不稱職的施工人員或要求立刻改變不正確的施工方法及操作工藝。

2當質量缺陷正在出現時,監理工程師應按授權及合同規定,向施工單位發出暫停施工令(先口頭后書面),并向建設單位報告。待施工單位采取了能足以保證施工質量的有效措施,并對質量缺陷進行了有效的補救處理后,再書面通知恢復施工。

3當質量缺陷發生在某道工序或分項工程完工以后,而且質量缺陷的存在將對下道工序分項工程產生質量影響時,監理工程師應拒絕驗收或工程計量,要求施工單位進行返工或進行處理。

[[2質量缺陷的判定方法

1首先是憑經驗進行目測檢查,而且目測的結論能被施工單位的施工人員所接受。

2如果監理人員無法以目測對質量缺陷作出準確判斷或監理人員的目測判斷不能使施工單位的施工人員所接受,應立即通知材料檢測或試驗等有關專業監理人員并會同施工單位的質檢及試驗人員,進行實際的檢驗測試,并根據檢測結果作為認定質量缺陷存在與否的依據。

3當質量缺陷的嚴重程度將影響工程安全時,監理工程師應通過建設單位邀請設計單位進行現場分析或驗算,以決定采取處理措施。

[[3質量缺陷的修補,先由施工單位提出修補方案及方法,經監理工程師批準方可進行。處理結果應重新檢查驗收。

[[4監理工程師應要求施工單位提供完整的工程質量缺陷處理資料,并及時歸檔。

[6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

[6.1當施工過程中發生工程質量事故或存在工程質量事故隱患時,總監理工程師應下達工程暫停令,責令施工單位停工處理和整改。處理整改完畢并經專業監理工程師驗收后,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署工程復工報審表。總監理工程師在下達工程暫停令或簽署工程復工報審表前,應向建設單位報告。

[6.2當發生工程質量事故時,監理工程師應采取以下措施:

1責令施工單位立即采取措施保護事故現場,同時向建設單位報告;

2責令施工單位盡快進行事故調查,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報送工程質量事故報告單及調查報告;

3參加質量事故調查,參與研究事故處理方案。事故處理方案應經設計單位等有關單位認可;

4對工程質量事故的處理過程進行檢查,對處理結果進行驗收;

5向建設單位及時提交由總監理工程師簽署的質量事故報告,并將質量事故處理記錄整理歸檔。

[6.3關于工程質量事故分類(特別重大事故、重大事故、大事故、一般事故)、事故報告、事故調查處理的具體規定詳見《鐵路建設工程質量事故處理規定》(鐵建設〔2003〕48號)。